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重生回到1986 >

第48部分

重生回到1986-第48部分

小说: 重生回到1986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的瓶瓶罐罐真的不值什么钱,也都会当成宝贝似的收着,不会轻易往外丢卖,勒小东此事的目地就得泡汤。
这无疑是他的软肋,勒小东这小聪明脑袋哪会想不到,孰轻孰重又不是拎不清,虽不情愿,还是选择了安全些的方式,跟李燕解释道:“那样的花瓶我之前听我爷爷说起过,最少也应该是明朝的东西,也有可能更久些,反正我说了你也不明白,总之是值钱就对了。”
“你说的都是真的?”一听值钱,李燕两眼睛直放光。
勒小东没好气儿的道:“你要是不相信就拉倒,别再问我了。”
李燕赶紧拽住他的手,点头如捣蒜:“我信,我信,我真的信。那什么,小东,你以后多给我讲讲这方面的知识呗?”先前的怀疑还真是没错,听他的意思他爷爷应该挺懂古董,连带着他小小年纪也掌握了些门道儿。这要是抱牢了他的大腿,设法弄到几件真品,这一辈子都够过儿了。
她的这个讨好举动自已没怎么放在心上,倒是把勒小东弄的不好意思了,那张白皙的脸立马就红了,一把拨开她紧抓着的手,有些恼羞成怒道:“你干什么?”
“啊?——哦!”李燕这才后知后觉的松了手,心说小样儿还挺封建。
勒小东一副早就知道你什么心思的模样,扬高了那惯常四十五度角的高傲下巴颌,特赦施恩的道:“只要你以后好好听我的话,有时间我会跟你说,不许再像刚才那样威胁我,听见没有?”
李燕赶紧狗腿子似的赔理道歉:“是是是,我错了,再也不敢了。”
勒小东满意的点了点头,刚恢复的脸色又红了红:“对了,还有以后不准再拉着我的手,让别人看见了不好看。”想了下,有些结巴的又接着道:“要是、要是旁边没有人,我可以让你拉一下。只能一下,不能再多了,知道吗?”
李燕:“……”
“那好吧,两下,两下总可以了吧?”
李燕都快被他给臊哭了,我说大哥,我看起来有那么饥渴吗?你还是个十岁的小孩子,小孩子好不好?咱能单纯些,纯友谊行吗?
这样的闷声不响的苦着张脸,在勒小东眼里完全就是另外一种解释,皱着眉头很是鄙视道:“李燕,你可真是贪心,谢苗苗想要跟我拉下手我都没让,我让你拉两下你还不满意?你们女生可真是麻烦。算了,我也不跟你计较,最多三下,这回总行了吧?”
“……行,实在是太行了。”李燕重重的点了下头,内心里缩小版的自已迎风石化龟裂碎成一堆灰渣儿。
“你们俩跟那后面磨蹭什么呢,还不赶快走,上面就有鱼了——”刘刚他们三个总算是发现掉队的两只,开始伸手招呼。
“走吧,我们去抓鱼。”勒小东像是解决了什么大事,语气里是掩饰不住的轻松加愉快。
李燕也紧随身后,欢快的紧走两步,一起朝着前方二十几米远的小水塘进发。
赶在中午饭之前,几个人合力捉到了两条一斤多重的红蹲鱼和五个蛤蟆,有三个还是带仔的母包两个公的。装在水桶里一起带了回去。
刘刚姥姥炒了四个农家菜,烀了一锅的土豆土瓜,又焖了半锅子的米饭。最后又把两条鱼和蛤蟆也给炖了。
实话说,老太太的手艺并不算好,可是这些食材都很新鲜,足以弥补一切。葱炒蛋用的是自家的母鸡下的当地鸡蛋和后园子里的发芽小葱,味道十足。白肉沾蒜酱是冻在缸里的才杀了三个多月的猪肘肉,带着皮一起切成了大片,三分肥七分瘦,嚼在嘴里又香又糯。青炒萝卜丝,清爽去油腻,萝卜味适口。冻豆腐下酸菜,连汤带菜吃进肚子里暖心熨胃。最后一道,自然不必多说,红蹲鱼味道鲜美,刺少肉多,吃起来相当过瘾。至于那五只蛤蟆,李燕只分着一对大腿儿,那三个母包子给了两位老人一人一个,剩下的那给被刘刚这个吃货消灭掉了。
吃过了晌午饭,大约十二点半左右,碌续有人开始上门,拿着家里不用的瓶瓶罐罐,反正扔了也是扔,还不如正好趁着这个机会拿过来换两个钱儿花花。
勒小东当起了小老板,按个头和新旧程度给定了价钱。大的新的给五块,小的旧的给三块。这个统一收法,在众人看来十分合理,也没谁提出意见。唯一和道内情的李燕心里暗道,这小子就是鬼头,知道这样不会引起怀疑,怕是一早就想好了。
刘刚姥爷还真当成事儿给办了,从接连不断有人来的程度上看,应该差不多是挨家挨户都给通知到了。大梨沟全村有两百多户,分成两大片居住,他们所住的这片有将近一百户人家,其中半数都过来了。
一下午的时间,勒小东收到了大大小小足有两百个瓶瓶罐罐。
“这么多东西幸好开了个汽车来,不然都不知道怎么运回去了?”刘刚这二货还挺庆幸,跟那呵呵傻笑。
李燕瞅了眼勒小东,看他正瞅着摆了一屋子的东西不知道在打什么主意。张广志和高威两人坐在炕头上在玩扑克,脑门子上的纸条贴的都快把脸挡住了,一门心思想赢对主,哪里会注意这个问题。
如果她不是事先知道将来的社会发展,也会跟他们一样,根本想到表面看起来没什么用处的破瓶烂瓦里头也会出现珍贵物件儿的可能。只是不知道这些里头有没有像样的货色?
勒小东年纪小规小,却练就了一身演戏本领,由头至尾李燕就没发现他有什么特别异常的地方,对待那些东西全都一视同仁,就好像它们全都物于价符,最多就是值个三块五块钱,不知道内情很容易就被他给欺骗了。
回去的时候,这些东西全都被搬上了汽车,五个人还是坐在了后面,东西实在是太多,就连前面的副驾驶座位上也被放了不少。
李燕看着勒小东动作小心的把两个瓷罐放到了座椅下方,她觉得自已真相了,凑近了眼前想要细瞅被他给瞪了一眼。
“哦——”伸出食指拉长了音儿,一脸了然的表情。
”你什么都不知道,哦什么哦?”勒小东瞅着其他人都不在跟前,小声的斥了她一句。你不用多说了东随即也跟着上去我知道就是这两个!李燕笑而不语,转身爬到了车斗儿里。勒小坐在了她身边。
 第七十九章
汽车一路颠簸,五人仍旧坐在厚棉被上,却比来时要辛苦的多,每个人怀里最少都捧了两三样的东西,密切的注视着个人身边被分配的瓶罐,稍有歪倒的迹像都会赶快扶正。
所幸临走之前做了防备,勒小东花了一百块钱从刘刚姥姥家弄了成堆的苞米窝用来分隔防止彼此碰撞碎裂,两位老人过意不去,把家里装咸盐的花罐子、栽着发芽小葱的两个方形花盆儿倒出来送给了他。
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到达凌水镇已经将近五点钟了。等把车上的东西全都卸下来,天色已经擦了黑。
勒小东让司机把他们几个挨个送回了家,临走之前李燕瞅了个机会,趁着周围没人小声的问他:“勒小东,你老实交代,车座底下那两罐子是不是最值钱?”她都憋了快一路了,就想知道自已猜得准不准?
勒小东摇了摇头,坏坏的道:“要是告诉你不就全知道了吗?我可不那么傻。”
“不说拉倒,反正我也知道就是那两瓷罐儿。”
“跟你说不是还不相信,你看着啊——”勒小东说着话,抹回身把那两个离他最近的瓷罐捧起来高举过头顶,用力朝下一掷,‘哗啦’摔个稀碎。
“怎么样,这回相信了吧?”
李燕被他这种毅然决然的方式弄得哑口无言,呆愕的瞅着地上的碎片,木然的点了点头:“……相信了。”
直到回家的路上李燕都没能反过劲儿来,脑袋里一直重复着瓷罐儿接触地面破碎的一幕,再想起离开大梨沟,勒小东捧着它小心翼翼放到车座下面的动作,两相差距不是一星半点儿的大。由小事可见全局,这熊孩子绝对属于那种翻脸不认人的性格。跟他相处,还真得加点儿小心。一旦哪天跟他弄僵了,可说不好他能生出什么样的心思来。现在他年纪小还好,真要到了成年,那手段指不定得怎么狠辣。
原本来想着跟他套套近乎,想要以后跟他借点儿光之类的,这下子全都消失的无影无踪。李燕觉得先前的想法过于简单了,这种性格的人最好还是离得远些,别沾惹的好。
不过,现在担心这些为时尚早,再说他们现在还是个小团伙,关系还不错,哄个小屁孩儿还难不倒她。至于以后,倒也不用太担心,两人至多念完初一,初二她就会转学,不在同一学校想要多联系都挺困难。再往后,就更不用说了,一个在县城读高中,一个在D市念中专,八杆子都打不到一块儿去,自然也就牵扯不上了。
说句不好听的话,两人又没有什么太密切的关系,就算有时间也足以冲淡一切。她觉得自已真的是想多了,有些杞人忧天了。这个年纪就应该享受天真烂漫的快乐童年,都说多思伤脾,惊恐伤肾,为了有个良好的身体,还是合适为宜。
没过两天,迎来了五一假期。这次李燕是哪里都没去,专心一致的在家关心着疏菜大棚和药材的收购。后者已经熟门熟路,收上来以后倒手卖给马家兄弟直接拿钱就行了,没什么问题。倒是前者初次尝试,不知道情行怎么样?以致于大多数时间都在棚子里消耗掉了。
带工的两个师傅知道李燕是小老板儿,不敢有所怠慢轻视,她来时总会在旁边详细讲解说明。短短的五天里,她倒也掌握了不少知识。
随着时间的推移,三种蔬菜开始碌续成熟大批量上市,十几个棚子的量说多不算多,说少又不算太少。凌水镇这个地方人们消费水平毕竟有限,光靠在这里蹲点儿销售实在不是明智之举。
李燕在扣大棚之初就已经想到了这点,所以在蔬菜成熟前的一个星期,她就跟崔文武坐着车到县城的南、北市场,跟一些商贩约定好了价钱,并且负责送货到家。
这样的销售方式对于商贩们来说自然好处多多,价钱方面又不会太高,利润空间较大,出售的很是顺利。尽管这样,这第一茬的棚菜两人仍旧没有赚到钱。扣除了各项成本,甚至是在赔钱。
这对于两人合伙做生意以来还是大姑娘上轿头一次,崔文武怕李燕自责还一个劲儿的安慰她:“燕子,其实咱们这回是挣钱,你仔细算算光是砌大棚就花了多少?这些可都是成本得算在里面,不能光看赔钱不想想这个,你说对不对?”
李燕露齿一笑:“放心吧老舅,我还没那么经不起事儿,不就是三万块钱吗,再种一茬菜就回来了。我其实在想,我们这个规模还是太小,这要是大规模能有个几百个大棚,不用我们出去找销路,那些客商们自已就会找上门儿来。要是那样的话就好了。”
崔文武听完没惊掉下巴:“什么,几百个大棚?我的老天啊,燕子你可真是敢想,种那么多菜有谁买啊,还不都得烂地里头了?”
“真到那时候就不会了。”李燕摇摇头,没再继续跟他解释。接着道:“我也只是说说而已,老舅你不用太当真。”这件事还得一步一步来,不能太冒进。发动全村人跟着种棚菜,可不是件简单的事,说行就能行,凡事顺其自然的好。
单就目前来看,这种植大棚还是有着不错的收益,再往后看只会比现在更好。对此,李燕是颇有信心。不过,眼瞅着夏天就要到了,各种陆地菜都要成熟能吃了,加上过高的温度,大棚不适合再种植。下一茬菜需要等到夏季过了以后再种。
六月末,学校进行了期末考试。李燕以数学九十九分,语文九十八分,跟两名班干部并列排在班级第三名。班长张浩和学习委员郭美玲一个数学一百,语文九十九分,一个数学一百语文九十八分的成绩分列一、二名。
对于自已的成绩排名李燕觉得十分的满意,非常符合她班副的身份。不会落后,又不会太过突出,真的挺好!
五人小队里,除了她就是勒小东成绩最好,班级排名第六。其他三个人里刘刚较为稳定,一直在二十几名左右,高威稍好些排在他前面,张广志这次有较大的进步,终于脱离了倒数三个名额,这次跃进了四十以内。其中,不能否认的有着李燕这个同桌的功劳,跟她平时的帮助还是有一定的关系。
这一年的暑假,李燕和崔文武仍然动身去了南方,只是这次除了考察市场进货以外,还着重于同供货商的交流联系。走之前特意带了凌水镇的山货特产,送给了厂家负责人、几个摊位货主。
两方面虽然只存在着金钱货物交易,融洽的人际关系也是必不可少。对于日后的联系往来也都有利无害。
比起往常,这年的暑假只跑了这一次南方,还算是轻松。金钱方面却没有受到影响,批发走量的生意依旧十分红火。
空闲时间里,李燕仍旧在赶集的时候去干她的小营生,收粮票和钱币。到目前为止收到的数量已经堆积如山了,新盖的两间厦子都快要装满了。她也没有具体做过研究,只知道这些东西再过几年就开始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