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重生回到1986 >

第27部分

重生回到1986-第27部分

小说: 重生回到1986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芝兰笑的眼泪儿都快出来了:“这丫头片子,跟谁学的?还苍蝇腿儿也是肉啊,哎呀,可笑死我了!”
崔玉凤也是笑的前仰后合,断断续续道:“……还——还真是能耍宝。”
平日很少笑的父子俩也都忍俊不住,龇着牙跟着乐。
小李佳坐在崔玉凤怀里,挥舞着小拳头,眯着眼睛直‘咦咦啊啊’的往外冒话。像是心急着长大,跟着全家人一起热闹。
带动着这欢快气氛的人也咧着嘴傻笑,这一刻的温馨让李燕觉得一家人像这样真的很好。
最终李武昌把剩下的六十块钱给了吴芝兰,说这个家里除了不点儿的小娃娃,也就她不挣钱,应该多给些。
吴芝兰把嘴撇撇道:“哟,亏得你还能想起来,挣了一年的钱就给我六十块,还好大显示呢?”跟着从怀里掏出一打绽新的大团结,扬手晃了晃道:“瞅见没有?这一千块钱可是燕子给我的,人家个小孩子出手可比你大方多了。”
李武昌那就是个见钱眼开的主,一听李燕给了吴芝兰出手就是一千,那可真是羡慕嫉妒恨哪,看着自已老婆的眼神都‘嗖嗖’往外射小刀子。
李大中和崔玉凤对望了眼,忍着乐,把早就准备好的存折拿出来往李武昌面前一推,道:“爹,今年我那小矿也挣了些钱,这些是我和玉凤商量好的孝敬你和我妈的,收着吧。”
李武昌闻言眼睛都亮了,迫不急待的翻开存折,看清楚了上面的数字,满意的不得了,直点头道:“嗯,这还差不多。”
吴芝兰高兴归高兴,可还是体恤的道:“你们自已攒着吧,两个孩子哪里都得用钱,你爹还能挣,不用你们给。”
“妈,你们就收着吧,这一年下来你也累够呛,又是做饭干活又是哄孩子,要说是这家里最辛苦的人。”崔玉凤说着也拿出一千块钱来推过去:“这钱是给你的零花钱,要是不够我再给。”
一下子收了两千块,又有本存折,吴芝兰真是乐的眼睛都眯起来了,嘴上一个劲儿的道:“你们没少给我钱花,真的不用。”虽是这么说着,手上却没耽误把钱揣进绸缎面的棉袄兜里。
李燕在旁边道:“爸,妈,你们准备给我分多少压腰钱(压岁钱)啊?”
崔玉凤笑斥道:“真是个小钱迷,少不了你的呀。大中,掏钱吧?”
李大中跳下地把装钱的皮包拿出来,从里面掏出两摞大团结递给她:“偌,这是我和你妈一起给你的压腰钱,拿去!”
整两千块呀,这要换了别人,别说是个小孩子,就是个大人也得乐坏了。这在月工资水平只有八十几块钱的年代,一年也挣不钱上这些钱,也就是李大中和崔玉凤这样的土豪金级别的父母能给自已闺女这么多压岁钱。
可问题是,对方竟然连张笑脸都吝啬给,一双黑又亮的眼睛直勾勾的盯着那个棕色皮包,那严肃专注的表情把四个大人都看迷糊了。
“燕子,你瞅什么呢?”吴芝兰离她最近,伸手碰了碰她的胳膊。
李燕这才回过神儿来似的眨巴眨巴眼睛,也没回答她奶奶的问话,直接探了身子从她爸李大中手里把那个皮包拎了过来,在几人的注视下把里面的花花绿绿的票子一鼓脑倒在了炕上。
李大中每年过年前都会去银行换些新钱,用来给小孩子压腰和放在供桌上供老祖宗(宗谱),这年也不例外,元、角、分各种币值的钱都换了些回来,绽新的一摞摞摆在那里,颜色各异十分好看。
“燕子,你这是要干什么?”
李燕瞅着那些钱,像是看见了成堆的宝珠一样,呵呵一阵的傻笑。
“这孩子是不是刚才在饭桌上果酒(葡萄酒)喝多醉了啊,怎么光知道乐?”吴芝兰担心的道。
要说还是知女莫若母,崔玉凤道:“什么喝多了,才小半杯的果酒,喝不醉她。我看,这八成又是打什么主意了,肯定是跟这些钱有关。”
李大中照着李燕的后脑勺不轻不重的拍了记:“嗨,别笑了,都快笑彪了。”
李燕总算恢复正常,把那些钱都又重新塞进包里,交给李大中。
“到底怎么回事儿,你刚才傻笑什么呀?”
“不告诉你们。”李燕摇头晃脑故意做出气艮人的举动,不忘把那两千块钱收进口袋。
“这丫头,还挺神秘。得了,咱们不问她了,到时候就知道了。”崔玉凤转头对吴芝兰道:“妈,你把你那副骨头骰子拿出来,咱们几个人玩抓骰子吧?”
“那行,我这就去拿。”
“咱们可得事先说好了,玩骰子那得动真格的押钱,我爹可不能输了赖账。”李大中盯着李武昌,这就叫赌场无父子。
“玩儿就玩儿,怕你们啊,可谁都不许耍赖。”李武昌从兜里掏出手绢,里面包着的全是零钱。
李燕往前直凑:“带我一个带我一个。”
“输了可不许哭。”
“切,小看我。爷,你准备好了,我指定能把你那些钱全都赢过来。”李燕摩拳擦掌,就等着大杀四方。
空碗和骰子全都找了来,一家人围坐一圈开始除夕这天必保会有的赌博游戏——抓骰子。
------题外话------
各位亲们过年好,祝大家马年吉祥、马年如意、马上有钱、马上开心!
话说这文写的真是够巧的,这章节是我之前就已经码好直到今天才传上来,到现在我才看到,今天是大年三十,这章是除夕简真是太巧了,这真是意外的惊喜啊!
 第五十五章 除夕晚
玩了近一个小时的抓骰子,李燕输掉了两百多块,之前发下的豪言壮言都飞灰成了渣渣。四大一小五个人里,李武昌成了最大的赢家,面前赢了一堆的零钱。最终在他得意的笑声里,这场游戏结束。
将近九点钟,小三儿穿了一身新衣裳过来找李燕出去玩儿。两人在堡子里转了一圈儿,划拉了十多个小孩儿一起玩猫瞎胡。
寒冬的天气是贼拉地冷,尽管这样仍然挡不住孩子们嘻闹的热情和过年的兴奋。雪道上,来回追逐奔跑的小身影们,无虑无忧的年纪赐于他们这样的单纯的快乐。
做为一个成年人,也被这样的氛围感染着,仿佛回到了小时候,很多美好的记忆也浮现在脑海里。一时间,过去和现在重叠在一起,那个曾经的小燕子不正是眼前的自已——八岁的最后一天,只剩欢笑没有烦恼。
疯闹了一上午,中午回家吃了晌饭,下午的时间用来睡觉,好有精神晚上守岁。
傍近四点钟,睡了三个小时李燕被崔玉凤叫醒,迷迷糊糊的刚睁开眼睛,还没看清楚眼前突然闪过的一团黑影,整张脸就遭到了袭击。
“唔——”软嘟嘟的小肉屁股整个坐到了李燕的脸上,还用力上下颠了两下。被蹂躏的脸都扁了的人,一把搂住坐在她头顶上耀武扬威的小家伙,圈在怀里又亲又咬。
崔玉凤站在地桌前包饺子,看见小家伙被欺负的‘哇哇’乱叫,喊了一嗓子:“好了,别再咬了,真弄哭了你就哄不好了。好好看着她,别让她乱爬。”
李燕逗着小娃娃在炕上转圈的玩儿,又是顶头又是趴着学狗叫,把个小李佳逗的银铃似的笑声接连不断。
崔玉凤和吴芝兰在包晚上的发纸饺子,分酸菜肉、白菜肉两种馅儿。两个人一起动手比较快,半个多小时就已经包了两盖子了。包好的元宝型饺子一排排整齐的码在高梁杆儿穿成的方盖子上,上下撒上布面(面粉),防止之间粘连。
李武昌带着李大中上前山给他的姥姥上坟,直快到五点钟了才回来。刚坐下歇了没有十分钟,李大成就带着李丹和李延明过来一起准备接年。
接年的地方在离房子左侧朝东十几米远的小猫道上,几个人点着了鞭炮,烧了纸,再由李武昌念叨着长里已经过逝的长辈,都回家过年之类的话,跟着抹身往回走。中间过程谁都不许回头,然后在大门口前横放一条棍子,烧几张纸。房门前也是一样的规矩。跟着就进了屋里,在摆放宗谱的供桌前,焚香点烛,烧纸叩头。整个接年仪式就算完成了。
不管平时李大成和家里的关系有多糟糕,像接年这种仪式做为长子还是要带着子女参加的。这是老一辈人传下来的规矩,就算是再刁蛋的媳妇如戴贵花之流,也不能够干涉阻拦。
平日里很难有机会跟大儿子、大孙子亲近,吴芝兰像是对他们有所亏欠似的,把苹果、梨、毛嗑儿、花生、糖样样素素都端出来,一个劲儿的招呼着三人吃。临走时还每人都塞了一兜子。
这种连吃带拿的行径让崔玉凤很是有意见,觉得吴芝兰这个婆婆在他们二份儿(老二一家)这里,心里却在掂记着大份儿(老大一家),她对这个婆婆不敢说有十分的好,却也有九分的孝顺。而大份儿那里从男人到媳妇,由老至小,哪有一个尽过半点孝心?一年到头,老头老太太别说见到他们钱,就连一口东西都没吃过。有时候还上门来披了扑喽(劈头盖脸)造(指责)一顿,就只差动手打了。
尽管觉得心理不平衡,可顾及着大过年的不想忍不痛快,也就没说什么,该干什么还干什么,面上仍旧笑迎迎(微笑)的没带出丝毫的不快。
除夕夜,将近十点钟,李武昌和李大中父子俩把买回来的上万响鞭炮栓到了院子里的灯笼杆上,用吸着的烟点燃了鞭炮焾儿。‘哧拉’的火花迅速的向上延伸,直至引响了第一声鞭炮。
‘噼里啪啦’连串的响声震得耳后根子都生疼,炸开的火光映得整个院子都亮了起来。
鞭响的同时,李大中把一捆魔术弹也都打开点着了,让李燕两手各拿一支冲着天空燃放。随着‘嗖嗖’的窜上去的声响,天空上绽开朵朵炫烂的烟花,各种颜色映着夜空,也照亮了地上仰望着的张张面孔。
燃放完了鞭炮,这时候发纸饺子也已经煮好了,崔玉凤先捞出几个盛放在小碗里,端到供老祖宗的供桌上,摆好筷子,又打开了上面的白酒瓶盖儿,往酒杯里一一斟满。
回到屋里的李武昌拿起酒杯往地上洒了一圈儿,跟着跪在地上叩了三个头,念叨着请回家中的近亲要吃好喝好。
吴芝兰也跪在旁边,乞求着新的一年里祖宗能保佑家人和睦,每个人都能体健安康。
比起她对家人身体的重视,李大中和崔玉凤则要现实的多,他们的乞求语多了对钱财的愿望。
李燕作为最后一个登场,其实心里有那么点忐忑不安,一个重活一回的人,可不敢铁齿说这世上没有什么鬼魂。怪力乱神或许并不只是传说,不然的话,她这九岁的嫩壳子里装着个三十多岁的老瓜瓤子的灵魂又该怎么解释?
“……太爷太奶,太太爷太太奶,各位老祖宗,你们的曾孙女儿给你们叩头了,请你们保佑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夫妻恩爱、白头到老、永结同心、新年大吉!”
旁边四人:“……”
李燕把这一连串念完,喘了口气,又道:“最后,请你们保佑你们的曾孙女儿我在新的一年里,能够学习进步、财源广进。哦,对了,还有妹妹李佳,要让她健康少生病,多吃奶长高个。好了,我说完了。”叩了三个头,从地上爬起来转身去了东屋等着吃饺子。
身后四个人大眼瞪小眼,崔玉凤跟吴芝兰道:“妈,你觉没觉得咱家多了个大嘞嘞(话唠)?”
吴芝兰点点头:“是够能嘞嘞的。”这当老祖宗也怪不容易的,满足这么多要求,也真是够累的了。
李大中望着崔玉凤,心里却在想着另外一件事。外表看起来有些心不在焉。
李武昌道:“好了,都叩过头了,过去吃发纸饺子吧?”
两分钟后,热气腾的饺子被端上了桌子,一家六口围坐在炕桌前吃着年夜饭,看着春节联欢晚会。时间过的很快,一个多小时眨眼间就过去了。
时针指向十二点,随着电视机里新年钟声的敲响,新的一年开始了!
 第五十六章 卖车提议
大年初一这天早上,一直守岁到凌晨两点多才睡下的李燕被她妈崔玉凤从被窝里拽了出来。
“快起来快起来,等吃了饭好去给你大姑拜年。”
李燕睡眼惺忪的穿着衣服,心里默默的吐糟,当女孩儿的也就拜年的时候吃香,平常怎么不见这么重视?
重男轻女的思想在农村人的观念里特别的严重。生儿子传宗接代的思想延续了几千年了,古时候不就有‘弄璋弄瓦’的区别吗?把男孩儿当美玉,女孩儿当瓦片,可见是云泥之别。
身为女孩儿,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也就这时候最有地位。这闺女相当于‘贵女’,小子相当于‘小人’,都是取谐音。为了图吉利,农村人家都兴发完纸后新的一年里登门的是‘贵人’而不是‘小人’。
就为这,她每年的大年初一早晨都得早早起来,去住在桥北的大姑李文芳家给他们拜年。今年也不例外,吃过了饺子,穿好了衣服就被崔玉凤带着去拜年。
这时候是一年之中天气最冷的几天,河上的冰层已经冰得老厚,这对娘们孩儿直接溜着冰穿过河套,操近道儿就到了粮库后沟。走了大约能有十四五分钟就到了目地地。
知道她们会来,李文芳家的大门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