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我的老婆是重生的 >

第88部分

我的老婆是重生的-第88部分

小说: 我的老婆是重生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老爷子不乐意了,“怎么说话呢?我像刚出水的大头虾?还活蹦乱跳?哦,睿睿走了,感情你这是拿我当睿睿耍呢?”
大头虾?董洁差点笑出声。
大山急忙岔开话题,“陈爷爷,听叔叔说,小洁走后,平日里你没少陪丁爷爷去逛旧货市场,有什么收获没有啊?”
陈老爷子努努嘴,“你问他!我反正是搞不懂那些盆啊碟啊碗地,本来做出来就是拿来用的,一个个卖地那么贵,买的人呢,买回来腾出个柜子摆着看。有时候吧,明明两个看上去差不多的东西,价钱一个天一个地,有时候呢,明明这个东西看着比另一个漂亮多了,可是价钱却远远及不上另一个。哎,搞不懂,明白人也能给整成糊涂蛋。”
丁老爷子却是一脸愤愤不平之色。“甭提了,提起我就一肚子闷气。”
董洁奇怪道:“丁爷爷,怎么回事?”
“小洁,你给评评理,我该不该生气。”丁老爷子拉着董洁的手道:“夏天的时候,我好容易说动这个陈老头,请他挪动大驾陪我走一趟旧货市场。你猜,结果怎么着?咱两人在一处地摊前,瞅中了一块石头,我就琢磨着要买。这个老陈头跟我找别扭,他非要从中横插一杠子……”
陈老爷子叫屈,“那真是一块石头,黑呼呼的上面还落了好多污七八糟的灰尘,当时隐隐约约看得到石头上好像有座山一样的图形,下面还有像岩石一样的东西。你丁爷爷捡出来看了看就放一边,自己又瞅别的去了。我瞧着还不错,我又不像他,对那些盆呀碗呀都有兴趣,蹲一边闲着也是闲着,跟小贩一搭话,人家说这是他收货时的一块搭头,他自己也不当回事,一起摆了出来。我这一问价,得,价钱也没多少,我寻思着,咱也别次次来都空着手回去呀,一块石头,摔不破打不碎,咱这粗人收着看也合适,没跟他打招呼就付了钱。”
他摊摊手,接着道:“不成想,回来洗洗刷刷弄干净,不得了,这石头可漂亮着呢,你丁爷爷就记我个大疙瘩,惦记了好长时间,非说我抢了他的东西!”
大山好奇,“陈爷爷,快,拿出来给我和小洁瞅瞅。”
陈老爷子去到书房,从书桌上取过来,“看看,就这东西。”
大山与董洁两个捧手里细瞧。
这是一块椭圆形、横面比一本书略大一些的石头,青灰色的石面,上面是极清晰一座正在喷发的火山。火山口热腾腾的雾气隐约可见,红色的岩浆顺着山体滑落,长河状蜿蜒直下,岩浆处白色的热气、灰黑色的熔岩清晰可见,其所到之处,甚至看得到绿色植物被摧毁的垂死挣扎……
董洁啧啧称奇,“真的很漂亮啊。怨不得丁爷爷气不平!”造化钟神秀,这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功,非人力所能达成,况且,石块看上去光泽圆润,石质细腻,那种极具爆发力的美非常有感染力。最让人称道的是,整体的画面不是平平浮在石面上,摸过去,很多地方像是经过最高明的工匠精心镂雕过一般,很有质感,却又全无一丝匠气。
董洁对石头并无研究,却也看得出,待到日后玩石赏石之风兴起,这块石头的身价,肯定会水涨船高,陈爷爷算是拣着宝啦!
“我当时挑出来,就是想买的意思,不过是先看别的还有没有瞅着顺眼的东西没,这个陈老头,非得抢着付钱买过来。这么漂亮的石头,就这么从我手中,‘嗖’的就飞了,唉!”哎呀,他这人是不是特没有运气啊?从前,董洁先他一步买走了“天青过雨”的梅瓶,现在呢,陈老头又半路抢着买走了这块美石,为什么好东西都跟他有缘无份啊?
大山摸摸鼻子,呃,是挺让人——同情的。“丁爷爷,这就叫做: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陈爷爷前前后后也去过许多次旧货市场,偏就这次看中了这块石头,而这石头从前不知经过什么变化,被埋在杂物里或者瓦烁堆里,没人当它是个正经物件。偏偏被从不买古玩旧货的陈爷爷相中,这说明呀,陈爷爷与这块石头有缘份……”


第一百三十三章 平地起风波

午后时分,大山烫水煮茶。茶香悠悠中,两老两少围桌而坐,捧茶畅谈,如此偷得浮生半日闲,实是人生一大快事。
陈老爷子丁老爷子一边斗嘴,一边追着大山把别后情形细细道来,关于他们的巴黎之行,尤其问的详细。
两人早年军旅生涯,进过城、下过乡,也曾山里山外打过游击;走过南、闯过北,算是踏遍大好河山东西南北留下足迹。领略过南国风情,更喜北国风光,霜侵两鬓时卸下戎装,留在沈阳终老。算来一把年纪,却始终不曾踏出国门半步,抗美援朝时做为后援部队,止步于鸭绿江畔。后来闻得大山他们小小年纪远征巴黎,自然是一肚皮好奇心,总算逮着机会,前前后后问了个通透。
不觉已是日落西山,从窗口望出去,依稀看得见一抹如血残留,极留恋的挂在天边。
唐援朝夫妻俩已经收拾完毕,略吃了些东西,陈老爷子找了辆车,送他们去了火车站。
此行,可谓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一道同来的四人,两人怀着喜悦之情离开,留下的两个,目送火车缓缓驶离,终于彻底消失在暮色迷离中,细思量,还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哪!
“妈妈这个年龄生养,真是——”让人担心啊。
董洁碰碰大山的手,“哥,妈妈回去,家里有外公外婆和唐家的爷爷奶奶照看,以后啊,怕是连下个床都得请示半天,不会有事的。嗯?”
大山沉默着点头。他已经是大学生了,突然被告知,要有个小弟弟。心里的感觉——还真是奇妙啊!
董洁倒是举双手欢迎这个即将到来的婴儿。这个和大山有血缘之亲地婴儿便如一个纽带,从此后把大家更紧密的联系在一起。韩盼因为某些原因,离开大山,纵使后来母子终得相逢,可是儿子心里,最重要的位置已经被她占了。再者,大山坚持独立,一直便是自己养活自己,买院独居后地日子因为忙碌少有闲暇,母子相处的机会着实不多。做为一个母亲。韩盼心里有多少失落,董洁静下心来想想也觉得非常理解。如今上苍照顾,她重又得了再做母亲的机会,相信这个孩子,应该会弥补韩盼心中的一些遗憾吧?哎呀。自己和大山俩个生活幸福,以已度人,董洁也希望她可以再幸福些。
拜访了陈靖文。看望了杨善明,过问了一番服装厂的经营状况,陪两位老爷子聊天散步逛市场,也抽时间采买了许多吃用之物……又耽误了两三天,大山与董洁告别了沈阳的亲朋友好友,在刘大同的陪伴下,踏上了回山里老家的路。
习惯了北京的生活,再打量西平县城,大山才恍然觉察到,这个座落在山里的县城。真是很小。
这几年虽也趁着改革之便,发展地脚步略有些加快,无奈地处偏僻。只城西一条公路,交通也算不上十分便利。看着并未比从前好过多少。县城的人闲时交谈,俱说最热闹的时候,莫过于文革时期。那时候县城接待许多天南海北来自大城市的学生娃,几年间来来去去再加上他们远来探亲的亲属,谁个走地时候,多少都要捎带些买些当地的山货。再后来,知青们回城了,这里也成了被遗忘的角落,别个地方搞合资拉投资,他们这地界,可没有吸引外商投资地商机。
大山打算在县城且歇上一夜,养足精神,第二天早些动身,争取一鼓作气走回村里去,——深秋时分露宿野外,不是好玩的事儿。
老屋里也有被褥等铺盖之物,不过时隔两年,大山只担心又湿又潮用着不舒服,便打算重新置办两床背回去。西平县城不大,却也称得上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各种应时应节的吃用之物都有得卖。
刘大同是军人出身,海军陆战队当兵那几年,负重长途跋涉是常规训练项目,现在又值年富力强,几十斤重物也背得。山里物资缺乏,且不说送与村人做礼物,单就三人自己的消耗也不少。经过商量,几个人采购了许多吃食准备带进山里。
头天晚上睡得早,第二天,天边微露曙光,三人已经吃过早饭动身上路了。
已经是深秋时分,路边野草有些枯黄,不复夏日里绿油油一派生机勃勃之色。高大的乔木下,浅浅铺了一层落叶。爬上一个小山丘四下里打量,绿色里间杂着极显眼的黄色或是红色,看上去色彩斑斓了些,油然而生一种英雄迟暮般的悲凉。
早晨空气新鲜,深秋的寒气也扑面逼来,大山为董洁准备了冬天穿的薄棉服。
这实在不是一个好办法。走到太阳升起来的时候,董洁开始觉得热,再走了一段路,汗就顺着鬓角流了下来。
停下来休息地时候,董洁坐到路边的石头上,解开衣扣吹风,捶着又酸又软的双腿,“哥,还有多远啊?”
大山翻出一瓶水递过来,打量着周遭地环境,略一推算,“咱们走了快一半的路了。还受得住吗?”
“你和刘大哥都背着很重地东西,我自己空着手,走些路不算什么!”
董洁一边喝水,一边回头瞅。走了还不到一半?唉!这路可真够远,也真够难走的。“哥,山里面如果能修条公路就好了,这样爬上爬下,乡亲们要进次城可太不容易了。”
大山笑道:“能修路当然最好。可是,你瞅瞅,这一路上净是山了,翻山跃岭的,要想修出条路来可是个大工程。咱们老家在这儿,如果修路,出些钱倒也无妨,只是山里一个村子也没多少户人家,平时难得出次远门,谁肯出工出力来修路?”
董洁叹气。也是,山路比不得寻常土路,一路上沟沟坎坎,要填要堵,需要大量的土石,单单围着一座山修上一圈就不是件容易的事,更别说几十座了。山里人吃苦耐劳,便是一个孩子也能翻山跃岭如履平地,谁人像她这样,走些路也受不了?
“我们早些动身吧。”大山抬头看看天色,皱眉问刘大同道:“刘大哥,你看这天阴了下来,今天会不会下雨啊?”
天边极西的地方阴沉沉一片,刘大同一边把东西背起来,一边道:“咱们快些走,我瞅着有点悬!”
雨点噼哩啪啦黄豆般落下来的时候,他们已经接近目的地了。紧赶慢赶,到底没有赶在雨前到达。
秋雨浇在身上,透心的凉,大山自己都忍不住打了个喷嗤,心里格外担心起董洁来。被子吃水后,沉甸甸成了负累,大山果断的甩下不要,几个人加快脚步,冲进了邻居大叔家。
邻居大叔正在家里准备晚饭。大山三人的到来,老人既意外又十分的惊喜。
简单的打过招呼,大山顾不得寒喧,急急翻出干爽的衣服——谢天谢地,收拾行李的时候,董洁把两人的衣服一人一个厚厚的塑料袋包裹的很紧,一点没有被淋湿——给她换过。邻居大叔大锅里添水,满满烧了一锅热水给几个人擦洗趋除寒气。
大山他们从前用过的被子,邻居大叔收的好好的,夏天的时候日头底下也暴晒过几天,现在拿出来,把炕烧热,安排董洁睡下。
“怎么这个时候进山来?”
吃过简单的晚饭,大山陪着老人坐在堂屋前说话。“夏天暖和日子回来多好,现在天冷了,路上又淋了雨,我瞅着小洁那丫头怕是要生病!”
大山有些心烦意乱。刚刚他瞧过董洁,红通通一张脸,额头温度有些高,深秋里淋雨,她的身体底子又差,唉,虽然各种药带的齐全,可怜她受些折磨却是免不了了。
天黑了下来,山里不通电,走了一天的路,刘大同去休息了。大山自己也觉得累,一方面因为担心董洁的身体,一方面回到老家,心情激荡,反而全无睡意。于是陪着邻居大叔闲聊,东拉西扯,哪怕是极平常的山居小事,听着也觉得十分亲切。
老人一边与他讲话,一边去摸自己的烟袋。
“等等,大叔,我这次回来,给你带了香烟。”大山一拍脑袋,急急跑去翻出一条烟,“人家说这烟不错,大叔抽着试试……”
“大山,哎……”
邻居大叔犹豫着,欲言又止:“这两年,你给寄来的钱不老少,咱们几个老人守家带户,也花不动,商量着给村里添了些东西,逢年过节,也采办些肉食分给大伙。你和小洁俩个能干往村里寄钱的事慢慢就传开了,大家都猜,说你们在外面被有钱的人家收养……今年,有一阵子吧,从邻村里来了几个人,到咱们这里,挨家挨户打听你们的事……”
他犹豫又犹豫,最后道:“重点是打听小洁,问你在哪里捡的,今年多大啦,长什么模样……”


第一百三十四章 陌路

听到邻居大叔告知,有人在村子里打听董洁的消息,大山先是一愣,跟着心下一冷,脸便沉了下来。
是,哪个孩子也不是吸收日精月华像电视里那个孙猴子一样打石头里蹦出来的,董洁当然有生她的爹和娘。
可是,当日他从草丛里抱过的那个小小婴儿,在最需要照顾最受不得伤害的时候,却无辜被弃,从此病魔缠身。她小的时候,一个不注意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