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我的老婆是重生的 >

第36部分

我的老婆是重生的-第36部分

小说: 我的老婆是重生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多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一下,很多事情,换个立场,感受会完全不一样。母亲对儿女的爱,是世界上最无私的,我们没有权力要求这份无私,像雪一样洁白无暇。我们总能找到很多理由,宽容自己对父母的忽视,可我们总能找到更多理由,对父母多一些更苛刻的要求。可能人年轻的时候,更多的是站在“我”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吧。年轻时,也曾不懂事,抱怨母亲总有那样多的唠叨觉得她不讲道理不理解我,近年来,年龄渐长,每次回家,发现爸爸又老了一些,妈妈鬓角又添了更多的白发,总有股揪心的疼。呵呵,不知不觉罗嗦了这么多,最后多句嘴,末尾处那首歌的蔡琴版,是我本人很喜欢的,也希望大家喜欢。


第六十四章 母子终相逢(三)

两代人都急于知道对方这几年的情形,韩盼看着儿子殷切期盼的眼神,开始讲起自己的经历。
当年她从山里出来,何尝不是身无长物,一边是对儿子的牵挂,一边是对未来的茫然,她靠卖血求人,历尽千辛万苦回到北京。
北京城,以一个惊喜,迎接这位历劫归来的女儿——她的父母依然健在!
原来,文革中,她的唐伯伯,这位从不参与任何政治是非时任军队高级将领的军人,终于看不过去好友无辜受冤,“这什么世道?老韩一家为了革命,死的就剩他一个了,打过游击抗过战也援过朝,到现在,住牛棚被贴大字报不说,游街批斗被一群屁都不是的毛头小子肆意侮辱?娘的,老子看不下去了,老子拼了这顶帽帽不要,也得出这个头!”
这位有着丰富敌斗经验的老将,连夜率人救出好友,把他们送到自己的嫡系部队中私下保护起来,并且放出风声,说她父母不堪受侮自杀身亡。那边丢了人的造反头头大肆搜了一阵,也不了了之,认可了自杀的说法。
文革结束后,拨乱反正,但她父母的问题只是松动了,直到一九八一年,中央下大力气解决文革的历史遗留问题,才得到彻底平反。
父母刚刚平反,多年没有消息的女儿又回来,双喜临门,来恭贺的老朋友们络绎不绝,缠绵病榻的母亲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这种情况下,韩盼实在说不出口自己这几年的遭遇。父母一老一病,她这个刚刚归来身为人女者,没有任何自立能力,难道要让为她操碎了心的父母,养活她的婆婆和儿子吗?
彼时一九七七年,文革后恢复高考的第一年,韩盼决定参加高考。
没有经历过知青生活的人,永远不会体会到那种,不管你如何努力地拼搏也不能够主宰自己命运的感觉,
回到城市的大多数知青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边缘化了,他们在自己的故土成了外人,看着大街上私人轿车的奔流,看着拔地而起的新型住宅,既无奈,又无助。
当中央政府停止上山下乡政策,为知青返城打开闸门时,那些以为结束了困境的人马上面临新的困境。不错,国家开始实施新政策,社会生活逐步恢复正常,但历史细账却无法细算和补偿。高考恢复了,择优录取是公平合理的,但那些刚进初中就遇到“停课闹革命”,在泥土中滚了好多年的人,面对高考这一天赐良机则有苦说不出来。国家从七十年代末起在许多大城市改革招工方法,实行考试择优录用,但这种进步措施对于因“文革”和下乡而荒废了学业的返城知青,包括病退、困退返城的知青,不过是一道难过的关卡。他们在关键时刻错过了一趟班车,后来就趟趟被落下。
还有那些永远留在农村的知青,他们活得更沉重,也许沉重到了这个地步,以至于不再能感觉沉重的分量。如果不是在有关知青的电视节目中留给他们几分钟的画面,我们很可能完全想不起他们的存在,想不到历史大潮流会把人冲得那么远,那么七零八落,一些人彻底改变了自己的生活轨迹,也不知他们有没有怨,有没有悔?
无论如何,对上山下乡中生育过儿女的人来说,做哪种选择,都必然会留下遗憾,可是,当他们把为人父母的担子真正放到肩上,他们就必须把眼光放远,从更长远的角度去考虑生活。
就在韩盼一心学习,希望毕业后谋得一份好工作养家期间,唐援朝一直在追求她,“我知道,这几年,你身上肯定发生了一些故事,我要告诉你的是,不管发生了什么,我都不会在意,这些年,你受苦了,以后让我来补偿你,好吗?”
自她回来,唐援朝总来家做客,他为的什么,大家都心知肚明,更是一致看好,持鼓励态度,大家都不能理解韩盼为什么始终不答应,只拿要好好学习做借口。
直到越战打响,唐援朝所在部队要开赴前线做战,此去生死难料,“如果我能平安归来,嫁给我,好吗?”临行前,他最后一次向爱人求婚。
至此,韩盼终于松口,两人约定,如果他得胜归来,立即成婚,“援朝,你一定要回来,就算是没了胳膊缺了腿,我伺候你一辈子。”
人没有受不了的苦,只有享不了的福,老人们都这么说。
事过境迁,回望来时路,苦难已经渐渐被时间淡化,反而是一些温馨的感觉越发的清晰。
毕业后第一时间,韩盼就宣布了自己有一个儿子的事实。
邻里街坊亲朋好友知道后,背后议论纷纷。
“山里面,没见过世面的,连学都没上过的孩子,领北京城那不是丢人吗?”
“就是,老韩夫妇俩,就这么个宝贝女儿,闹出这事,这不给父母添堵吗?”
“现如今都成家了,老唐家也算是高门大户了,突然外面领一大孙子回来算怎么回事?亏得援朝那孩子好性,肯一遍遍陪她跑那山沟沟。”
“又不是不懂事的小孩子,也该有十好几了吧?过来是上学还是进厂做工?整出点是非,坑得可是她自己,老唐和老韩也得跟着丢人……”
韩盼知道,背地里,有许多闲言闲语议论纷纷,父母和公婆也跟着受累,他们虽然没说什么,她却没办法不感觉愧疚。而这其中,始终站在背后她的唐援朝,给了她最大的支持。
她跪在父母面前,泪水长流。
韩母抱着她,为女儿的遭遇落泪,韩父长叹复长叹,最后道:“孩子,你做的对,爸爸支持你。孩子带过来,和我们两个老人做伴,爸爸给他们补课,送他们去上学。唉,老唐是个最要面子的人,他一向做人坦荡荡,什么时候让人在背后指指点点过?我和老唐几十年的朋友,他那边我来讲。可是,盼盼,你年纪也不小了,该考虑和援朝要个孩子了,老唐早盼着抱孙子了。
当年抗美援朝那阵儿,我和老唐一起入朝作战,走时,你婆婆和你妈,都怀着身子,盼望援朝顺利,这就是你们名字的由来,我们两家,真是几十年的生死交情了。文革那会儿,老唐是冒死救下我和你妈,自作主张把我们藏了起来,他对我们家,唉……盼盼,爸爸对你就一个要求,你和援朝,就要个孩子吧!”
此间种种为难处,韩盼自然不会跟儿子一一道来,这时却在心中默念:爸爸,你一定会为这个孙子感到骄傲,大山,他不会丢你们的脸,我的儿子,一定会让所有恶意猜测的流言者,自打嘴巴!


第六十五章 我坚持

卧室里,一大一小两个女人已进入梦乡。董洁鼻息细细,靠在韩盼怀里,睡得正甜,唇边绽一丝顽皮的笑,仿佛梦里遇到正开心的事,韩盼眉梢亦舒展开来,显得格外的宁静和安详。
“她们都累了!”
大山看着生命里最爱的两个女人,发自内心感到一种完整的满足感。
“嘘!”唐援朝冲他做个噤声的口型,一指外面客厅道,“我们出去聊。”
几瓶酒,两个酒杯,两个男人并肩坐在沙发上。唐援朝喝的是白酒,大山喝啤酒。
“当年我们偶遇的事,我前几天刚给你妈讲,落她好一通埋怨。说起来,这事在我心底反反复复琢磨了这些年,都快落下心病了。”
唐援朝一口喝下多半杯白酒,喘口气,道:“我琢磨着,事情不会这么巧吧?可年龄时间姓名又都对得上,许多次,我都想跟你妈说说,可这事说出来不是生生给她添堵吗?”他向后一靠,背倚着沙发,眯起了眼睛,“很多个夜里,我都向老天爷祈祷,希望当年那个说要请我喝酒的人,就是我那无缘的儿子。”
“‘我叫李悠然,如果有一天,叔叔能听到这个名字,一定要来我啊。我不能保证时间,但我相信,我们一定会再见的,到时候,我请叔叔好好喝一杯!’很有志气的孩子,眼睛那么清朗,给我的印象非常深。我常常想啊想啊,如果那个男孩子,就是我要找的人,该有多好?想不到,老天爷果然照顾我,更想不到,你竟然靠自己,做出了一番大事业,东方元素服装公司?历害!这个公司投放的广告是今年最受关注的焦点,幕后的主使人,竟然是你和小洁两个未成年的孩子。大山,叔叔和妈妈都为你感到骄傲!”
“这几年,盼盼,哦,你妈妈她一直都在不安,有时候半夜被噩梦惊醒,她说她梦到儿子指着自己说恨她,说不原谅她。”
唐援朝转过头,认真道:“大山,叔叔很感谢,你能这么快毫无怨恨的接受了你的母亲。”
大山垂下眼,轻轻晃动着手里的酒杯,啤酒那金黄色的液体,在透明的玻璃杯中,旋出令人目眩的旋涡。
“妈妈刚走那阵,我很想她,非常的想,奶奶就安慰我,说妈妈很快就回来了,很快。后来,我有了小洁,那段日子,因为小洁身体的原因,我和奶奶,整天围着她转。再然后,奶奶去世了,我们的生活更困难……我也抱怨过,为什么妈妈还不回来,妈妈到底什么时候可以回来?但心里更多的是担心。我在山里,一点都不了解外面的情况,我很怕妈妈会像外公外婆一样受苦,我怕她出事,到后来,我总这样想:宁愿她在某个地方,快快乐乐的活着,哪怕不回来都没有关系,我只希望她平安。”
他抬头,微笑道:“至于现在,唐叔也看到了,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工厂上了轨道,要忙的事很多,我答应过小洁,也答应过自己,我们要办中国最好的服装公司,我要考上北京的大学。”
他轻声,似自言自语般道:“怨恨?不,我不会去怨恨哪个人,我也没有时间把精力花在无所谓的怨恨上,去怨天尤人、自怜自悒,做那小儿女之态。我很忙,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况且,”他笑笑,补充道:“妈妈始终是妈妈,我爱她!”纵使有怨,也敌不过这血缘牵绊的爱,谁对不起谁,谁错的更多些,计较这些,有意思吗?
唐援朝拿过他手中的酒杯,和自己的一起放到桌上去,欠身过来,忽然伸开手臂紧紧抱住他,紧紧地。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是什么样的苦难,让这个年仅十四岁的少年,拥有如此成熟理智的心态?在他被迫快速长大的背后,隐藏着多少无法诉诸于口的辛酸?早熟的孩子在自给自足的世界里,只有自己为自己解缚,难过的时候也不可以放肆的哭泣,也要像一个成熟的大人一样的隐忍。大山,他还只是一个孩子,他的心还是像孩子一样的柔软,但他的意志里已经有了一种叫做坚强的韧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原因,不管什么样的不得已,最终承受最大苦果的,往往是少不经事的孩子。如今他已经长大,大的有足够的见识,自己独立去处理各种复杂的人与事,他要底要怎么做,才可以让他暂入放下坚强,放心的去倚靠他呢?
大山愣了一下,慢慢反手回抱,他闻到了,那股从来不曾接触过的、来自成熟男人的体息,那有力的拥抱、那宽阔的胸膛、和那么浑雄有力的心跳,这、就是他从来无缘接近过的父亲的感觉吗?父亲的拥抱,原来是这样的充满力量,有一种无言却可以意会到的深沉的怜惜之情!
有一个人,他会在你刚刚学习走路、学习骑车摔倒时,默默心疼;他会在你刚刚学会叫爸爸、拿回第一张奖状时,兴奋得难以入睡;他会在你生活不顺、感情受挫时,恨自己没能保护好你;他也会在你因为学习、工作或是婚姻远离他时,独自伤心。有一个人,他决不会在你面前表现难过与脆弱,他从头到尾让你看到的只会是笑容与坚强,不仅因为他是一家之主,更因为他想做母亲和你的依靠。
这个人的名字,就叫做父亲!
父亲,多么熟悉、又是多么陌生的一个字眼,大山深呼吸,极力想压抑下鼻中的酸楚,最后还是湿了眼角。
“大山,跟唐叔回北京吧!”
唐援朝终于松手,这个战火洗礼过的铁汉,真的动情了,“北京有你的外公外婆,有唐叔和妈妈,还有,唐叔的父母、你的爷爷奶奶,唐叔保证,大山,所有人,我们所有人都会好好照顾你和小洁。”
大山一口气灌下整杯啤酒,压抑住胸中正翻滚的炽热情感。
“唐叔,你知道,沈阳这边有服装公司,我们不可能说走就走。”
“把公司搬到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