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我的老婆是重生的 >

第235部分

我的老婆是重生的-第235部分

小说: 我的老婆是重生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如大山预计的那样,有这帮老人家不喜闲人打扰的名义在,拒绝的借口容易说出来,许多人便也默认了。
马廓那边真的是受到一些人的大力欢迎。如此,会所那边,会员制的推行倒也顺利,一些曾经权重一时的老人义务揽过了筛选员的责任。几个非富即贵的人优先成了第一批会员,更多的人想办法加入进来,这个小圈子的前景和能量,初见端倪。


第三百三十九章 时间

时间过的真快——
林小芳每次静下心来,想总结一下近日的学业和心情,这句话总是第一个蹦进脑海。
也许是她词汇量太过贫乏,想不出更华丽和特别点的形容词,但归根结底,时间过的真的很快,她在北京生活了整整一个学年。
刚刚结束了中考。
中考和高考对学生来说,是人生很重要的两个关卡。中考的成败,对高考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老师们总这么说,初三一整个学年都是这样,耳提面命式的一再重复、督导,直到中考前。
最后一场考试结束,意味着林小芳正式告别初中生的身份。成绩还没有下来,她开始打包收拾行李。
于大伟在外面等着,一会儿他们一起去农场。董洁准备了丰盛的晚餐,明天在农场好好玩一天,她预定了后天的火车票。
林小芳的行李不多,冬天的厚衣服考试前送到四合院暂放,书本基本上处理掉了,被褥等用具也不准备留着——这一点林小芳觉得很可惜,用了还不到一年呢,可是没有地方放,又不能千里迢迢背回家去,董洁劝她不要算了,高中学校统一发铺盖。
是的,暑假开始了,再开学就是新年级了,她将是一名高中生。
林小芳如今已经可以讲一口标准地普通话。也适应了北京这边跟从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
她是学生,生活圈子非常窄,有时候出门。看着路两旁的高楼大厦,她想她已经深深爱上了这座城市。干净清爽也宽敞地路上,大大小小各种式样的车来来往往,偶尔一闪念,眼前闪过家乡人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画面,还有尘飞土扬坑坑洼洼的泥土路——头顶着同一片蓝天,却像是两个世界。
凭着别人的好心资助,林小芳一无所有来到这个城市。她希望总有一天,她会靠自己的努力,像于大伟那样,让这个城市接纳自己,她相信总有那么一天的。
所以下定决心,一定要在这个城市站住脚,有一天把家安在这里,为了这个目标她努力学习。
去年寒假没有回家,留在北京补英语,也想趁机让学习成绩更上一层楼。时间不多了,林小芳想在半年后的中考中考一个好学校。从来没有如此明确且清晰地认识到,她的未来,就取决于她现在的努力。高考之前留给她的时间只有三年,三年这个期限,让她有一种紧迫感。
从前只想考上北京的大学,现在她想考北京大学。
这两者是不一样的,所以要更加努力。
于大伟很照顾她。
林小芳跟干爹干妈通信,干妈在信里叮嘱说,她一个小姑娘家在那么远的地方生活。身边也没认识的人,就把于大伟当成亲哥哥,有事只管找他就成。
于大伟不定期会来看她,每次都要买些吃的拿过来。并且给她办了张银行卡。学费、学杂费和每月的生活费,定期给她打进卡里。
她和董洁仍然保持通信地习惯。
除非接到邀请,林小芳不会亲自去打扰她。
就算是小地方来的,从一开始的四合院,到现在的农场,从布置摆设到规模、家里专门负责做饭的李阿姨,还有门口有军人战岗家里有警卫员的唐老爷子,以及董洁每次出门、身边必定会跟着的男人——她有一次看了两集香港的电视剧。富家公子和千金身后跟着保镖——那时林小芳才恍然大悟。原来董洁每次出门,跟在她身边的竟然是负责她安全的保镖!
林小芳想:她真的交到了一个很了不得的朋友。
董洁去学校看过她两次。带了一些吃的穿的。
林小芳有时候想,董洁真地是很细心的一个人,在她的学校里,表现的完全像一个普通的跟大家差不多的小姑娘,不会带一些样式特别出挑或者料子特别好的衣服,让她不致于在日常穿着等细节上引起同学们的注意,却也不致于显地寒酸,这中间地度,她把握的很好。
董洁地哥哥名字叫李悠然,林小芳听说他是非常有名也非常成功的大商人,生意做的很大。
但他实在很年轻,和于大伟哥哥是同学,年纪却比他还小。这么年轻事业却做的这么成功,让人不佩服都不行,而且人还长的特别帅,真的是特别帅气——林小芳在同桌吃饭的时候,偷偷打量过他。
他跟别的男人不一样!虽然她到目前为止见过的男人不算多,但这一点林小芳很肯定。那真的是一个与众不同的男人,怪不得他能把公司做的那么大。
那个男人跟她没有较多的交谈过。她和董洁在一起玩的时候,他要是恰好回来,会跟她点头笑一下,打声招呼,也仅此而已了。
他真的很疼董洁,就算只见过短短几面,林小芳也能清楚的认识到这一点。
董洁的信中,他是经常出现的主角。她总是不经意的说到哥哥陪她做了什么什么,哥哥限制不准她做什么什么……而且,那个男人还会亲自下厨做饭给她吃——这一点林小芳没有办法想像,她怎么都没办法把那个男人和束着围裙做饭的形象联系起来……
“小芳,收拾好了吗?”
宿舍的门不轻不重被敲了两下,然后半掩的门推开,于大伟站在门口问。
林小芳回过神,提起行李笑道:“哦。好了,我们走吧。”
“我来吧。”于大伟从她手中接过行李,林小芳最后看一眼自己生活了一个学年地宿舍。深吸口气,合上门,跟在于大伟后面,向等在校门口的车子走去。
于大伟去年拿到了驾驶证,他是基金会负责人,学会开车方便工作,公司给他配了一辆车。
于大伟熟练的发动车子向郊外驶去,一边拿出一张纸片递过来:“给。这是火车票,后天下午发车,收好了。”
“谢谢哥,现在火车票不好买吧?”林小芳仔细看,发现是一张硬座车票,放下心来。
于大伟从后视镜打量她看过车票后一脸地微笑,暗暗点头。
说实话,他有过担心。来北京前她是一个很纯朴的女孩。财帛动人心,由俭入奢易。于大伟担心她在与董洁的接触过程中,见识到生活另一种样子。会不自觉丧失她身上最闪光的那部分特质。
所幸这种担心没有变成现实,林小芳到目前为止,仍然是一个很上进很努力的好姑娘。生活上很节俭,他是按着一个北京女孩平均消费水平给她生活费。但她每月都能省下一半的费用,吃的用的非常节省,而且省下来地钱从来不攒下来自己留着,主动退回去并且要求减掉一部分生活费,说是不用给她那么多,她花不完。
于大伟曾经跟她讲过,她可以自己留下来。省下来的就是她自己的私人财产了。
林小芳认真回道:“不,这钱是人家资助我读书用的。人家是好心,怕我在这里生活遇到困难,给的多。我不能把剩下来的钱占为已有,这样做就太辜负别人的一片好心了。这钱我不能要。”
这次回家,她也是坚决要求一定要买座票,没有硬座的票,买站票也行,总之她不坐卧铺。“我也知道卧铺舒服,睡一觉就到家了,可是不行。有一天。于哥。当我像你一样工作挣钱了,我会买卧铺。现在我只是个学生。不能拿着别人的钱享受。”
于大伟欣赏有志气的孩子,有自己地原则是好事。
林小芳能来北京读书,起因是大山希望董洁能多一个可以谈心的朋友。但事实上,两个女孩子实际接触的机会并不算多。
兄妹俩从国外回来没多久,家就搬到了农场,然后家里的长辈也住了过去。转过年天气刚暖和些,又出国忙时装发布会的事、去爱尔兰玩了数日……
农场开阔了董洁的交际圈。她现在一边忙着时装的新品设计,一边又兼着家居装饰的设计指导,也喜欢和长辈们在一起——总之生活很充实。
于大伟偶尔会想:如果大山能预料到今天,或许不会提议接林小芳进京吧?毕竟他们的生活环境特殊,要考虑到会不会影响她的思想发展。
不过能来北京读书,这对林小芳来说实在是件好事。“现在还不算乘车高峰期,再过几天,等学校正式开始放暑假,那时候坐火车地人才叫多。你回来时别忘了提前买票……”
“嗯,”林小芳感谢的笑笑,点头道:“我记住了。”
一路畅行无阻,车子很快驶向郊外。林小芳把头靠到车窗处,向外看风景。
刚来北京,她提出想见资助人的要求被拒绝后,她没有再问于大伟关于资助人的事,但她私下里猜测,李悠然应该是实际出资人。
理由有二。
第一,李悠然是有名地大企业家,他很有钱,他的家在整个北京城都是首屈一指。第二,他跟于哥是同学,而且除了他之外,于哥好像也没认识其他有钱人了。
是这样的吧?
林小芳轻轻叹了口气。外面,农场蜿蜒起伏的青草地,已然在望。


第三百四十章 认识

生意场上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暂时的对手。
大山曾经向舅爷爷罗士森讨教经商之道,这是老人家给他的经验谈。
或许单单从规模和财富来说,大山的成就更大一些。
但罗士森同样是少年接触家业、青年接管家业,他之一生,经历了国内抗战巨变、狭缝中保住家业,国外艰苦至极的白手起家生涯,并且在种族歧视的大环境下,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份堪称殷实的家业……几十年风风雨雨的人生经历和体悟,在大山看来,实在是一种无形的巨大财富。
大山很喜欢跟聆听长辈们谈古论今,这不仅仅是孝道,他认为这对自己也是一种促进,从长辈们丰富的人生阅历中汲取为已所用的体悟。
舅爷爷告诉他,做生意要抱着这样的态度:宽容大度、广交朋友、争取合作、主动成人之美。而这样做的生意人也会处处逢源,生意兴隆。
心态很重要。大山想,或许人真的是要到了某一个高度,才能比较清晰和深刻的认识并认同这点。
他不敢说现在的自己一定就可以做到,但他主动向这个方向靠拢,不但从客观上这样做,主观意识上也这样去要求自己。他想这或者就是古人说的至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吧?想成为大海,就要有兼容并济的包容心。不为一时一刻地得失困扰。
想到这句古语,大山忍不住又想起一件事。
那时候他还很小,还只是一个最普通的山里娃。跟别的孩子一样,终日为了填饱肚子而奔波。有一次和年纪更小地妹妹谈及处事之道,记得那时她脱口就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她说做人要向大海心胸宽广,能听得进各种不同的意见,博采众长,要向高山一样坚持自己的原则。不惧雨打风吹,始终刚正不阿,屹立世间。
这是一件很小的日常小事,可又不只是一件小事,最起码,这个道理是大山人生之初第一个清晰的刻进大脑的坚持,让他从弄懂这句话的意思时起,就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做这样的人,只有成为这样地人,才真正配得上稚龄就能够说出这句话的小妹。
现在看来。那是一个山里孩子最朴实无华的梦想,根本谈不上任何有值得称许的地方。奶奶说了小妹是他长大后要娶的姑娘,大山那时候最直接的想法,也不过是出于对未来妻子类似于讨好的心态——村西头一个貌不出众的汉子娶了一个漂亮媳妇,很多村人背后不无嫉妒的称:一朵鲜花插到了牛粪上。他的小妹打小就与别地小孩子不一样,人人都夸的,他不想自己将来得到同样的评价。
这真的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
之所以不允许自己忘记,大山是想让自己记住:当初他走出大山的时候,目标只是做一个有钱人。有了钱就可以给小妹治病,把她的身体养好。可以买很多很多好吃的,再也不用过饿肚子的生活。如今目标早已经超额完成,便是现在收手,这一辈子尽可以躺着花钱都够了。但。他的年龄在成长,做人地目标也不能够原地踏步。所以,就做个有用的人吧。不想用什么大道理约束自身,只是想凭着良心做人做事。不为别的,便是为了那个与众不同的、始终在身边支持他地亲人兼爱人,也要做这样的人。
小洁说她信轮回,她坚持说这与迷信无关,她不敬鬼不敬神。但她信轮回。
轮回是什么呢?大山偶尔也会想到这个问题。
人。真的有轮回吗?像佛家说的那样:不知前生谁是我,不知来生我是谁?
科技在发展。人类正在向太空进军,而地球上仍然有很多神秘的未解之迹,人类的大脑百分之九十以上都处于休眠状态……大山想,或许人真的有轮回一说也未可知呢,关于前生、前前生和更久以前的记忆,被锁在大脑深处,所以人类地大脑才留下没有办法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