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我的老婆是重生的 >

第110部分

我的老婆是重生的-第110部分

小说: 我的老婆是重生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设计稿都完成了,成衣方面,我挑那比较出彩又简单的服装做成两件,先把马丁给拿下再说,也顺便闯点名气。哥,你不是已经同地产经济打过招呼?这两天把铺面定下来,跟着就可以买设备,工作室成立了,其余的服装我就不必完全靠自己来做了。”董洁在心里盘算,“工作室的装修我们两个从前不是商量过?绝对要布置成有我们自己风格和东方特色的感觉。”
大山点头,“这个我知道,买齐必需的设备,咱们回国后,就把其余需要的东西空运过来……”
第一间工作室呢,又是设在世界知名的大都市,怎么说都算是意义重大的里程碑。怎么样装点工作室,尤其是用来会客的地方,兄妹俩个很是动了一番心思。
大山雇了几位名头叫得响的摄影师,讲了自己的想法,请他们专门去拍或者收集自己想要的图片。
比如风景如画的张家界美景、背依皑皑雪山的布拉达宫、京剧脸谱、始皇兵马俑、龙图腾、天安门前的升旗仪式、腾空飞跃的中国功夫……
想要用这些图片,装点自己的工作室。想要让外国人知道,这世界上,有一个国家,名字叫做中国。想用图片告诉他们,中国,那里有九曲黄河张力无限的怒吼,那里有如画江山有万里长城,那里有历史沉甸下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不屈的人民子弟兵……
他,想要每一个踏进工作室的人,情不自禁就对陌生又神秘的中国生起强烈的好奇心;他想要每一位海外华人,为自己身为中国人,感到由衷的骄傲和自豪!
…………
董洁的两件时装完工了。
为了出席大型宴会时可以达到一鸣惊人的效果,或者在顶极时尚杂志封面上的惊艳亮相,在这之前,服装的主人不希望有更多人目睹自己的“秘密武器”。
所以,试装那天,只有詹尼·范思哲和马丁两个人被允许在场欣赏。
同样的透明的纱,黑色就要比白色更性感,虽然白色的透明度也许更高。托胸丝绸,有如水般的波浪感,而透明的黑纱让身材偏于纤瘦的女星行走间洋溢出一股夺人眼球的飘逸。
针对两人的不同特点,身材火辣的另一位女星是一件贴身长裙。马丁的目光从她深V领口露出的雪白肌肤开始,移至下摆浮世绘感觉的粉色图案定格。
他没有想到,这位稚龄的小设计师,走的路线竟然如此的与好莱坞风格相得益彰。她的时装完美表达了她作为设计师的个人理念——性感不只是暴露或若隐若现,还有“不可见”之下的浮想联翩!


第一百六十四章 洗手做羹汤

东方元素服装公司在国外的第一间工作室,在纽约正式成立。
这是一个标志,代表公司正式向国际化发展。公司从此开展高级成衣订制业务,在国外逐步建立自己的高端客户群体,分享奢侈品制造业的精美蛋糕,而这,是顶极大牌的入门礼。“冲出国门,走向世界”,大山用了中国式的语气这么评价。
第五大道不是那么容易说进就进的,成长也是需要时间的。他们的工作室与第五大道隔了几个街区,在曼哈顿的另一个商业繁华处落脚。
选址、装修、买设备、登报招聘员工……很费了大山一番心血。因为人生地不熟,第一家店又想要做的尽可能好一些,什么都要摸索着来,其间种种辛苦甚至波折,实不足为外人道。
董洁插不上手。这种奔波劳动的活儿,大山也不肯让她插手,“你只管合计你的时装,那两件不是得了好评?眼下最要紧的是再接再励,一旦上了杂志封面,你想消停也难。”
这是真话。
董洁当初优先选做的两件时装,都是有自己考量的。
一件的主人要上时尚杂志做封面宣传;一件的主人是交际名援,在时尚圈子里赫赫有名从来都是媒体和众人关注的焦点。
很快,效果就有了,而且比想像中的更好。美国人的好奇心和对名人的关注比法国人更强上三分,尤其喜欢标新立异。董洁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随着其中一件礼服在顶尖时尚杂志的亮相,和另一位女星对她的吹捧,她成了纽约时尚圈极受欢迎的人,也接到了许多来自时尚界和豪华私人宴会的邀请函。
应酬是件累人的活。她常常在宴会上陪笑的脸都有点发僵,嗓子也因为说了太多的客气话有些不适,“我真羡慕那些天生适合交际,人越多越是如鱼得水般应付自如的人。”她私底下跟大山感慨,“幸好。幸好这里不像国内,应酬离不开酒席,点一大桌子菜,又劝吃又劝喝……”
大山忙于开店事宜,很多时候,两人只好单飞,各忙各地。虽然心疼董洁这样辛苦,无奈眼下正是关键时期。放松不得。
“嗯,趁着现在我年纪小,参加这些派对,也容易引起别人的关注。正是扩大品牌影响力的最佳时机,当然不可以白白放过。”她已经十一周岁了,以后慢慢长大的她,引起的关注度也会变小吧?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呀。
马丁成为纽约工作室的首席设计师。他介绍了几位相熟的朋友过来,都有一手极佳的制做成衣地手艺,一些老手艺师傅,需要时间慢慢寻来。不是着急的事。大山又招了几位员工,算是把店面撑了起来。店里除了做高级成衣订制,也兼做DJ NO。1的品牌专卖。
听说董洁十月份在巴黎时装周有一场时装发布。马丁征求了大山的意见。到时候他会飞去巴黎帮忙。也借机在第一时间见识大牌云集地新品发布。
因为有过一次经验,再参加巴黎时装周。就不会像第一次一般患得患失,到现在为止,董洁甚至连成衣都没有正式做出来。她有考虑是不是请这边的工作室帮着做?面料都已经采购齐全,带了成衣回国更方便。
最后还是放弃了。毕竟员工都是新面孔,保密工作很难做到周全,万一发生新款设计泄露,得不偿失。而国内公司已经有了一个熟练的成衣制做班底,着意监督些,做工一点都不逊色国外的熟练师傅。
大山托房地产找铺面时,顺便也跟他们短租了一套市内地公寓住。
“现在名气有了,又是冲着开店来的,住小酒店有些小里小气,会被人瞧不起,背地里指指点点平白弱了自己的士气。住大酒店,在这寸土寸金的地方,一天地消费又不是小数目,咱们眼下家底不能与人家的财大气粗比。差不多还要在这里呆上半月二十天,一套公寓虽然不会省下许多钱,可是空间大,住着也方便。”
董洁最喜欢的,是厨房有一整套厨具,可以自己动手做些东西吃。
来美国后,吃地不是西餐就是快餐,顿顿在外面吃,常常吃不到可口地东西。所以想吃自己做地饭了,特别特别的想,口腹之欲未得到满足,那种渴望横在心底,分量却也十足。
董洁采购简单地食材,做了蛋炒饭和菠菜蛋花汤。蛋炒饭最简单,人人会做,做的好不好吃那就是另一回事了,有时候,越是简单的饭,越考验手艺。
甜玉米粒,青椒胡萝卜火腿切粒,虾仁稍渍一下,两个鸡蛋先摊成蛋饼然后切粒。
把虾仁炒红了盛出来,净锅子,油热后放玉米粒翻炒几下,放白糖,然后是青椒胡萝卜和火腿丁再稍微放点盐,中小火炒米饭,差不多的时候放进蛋丁和虾仁。可惜没有买到新鲜菠箩,如果食材足的话,彩椒营养最好,可以用彩椒切丁,她平时不喜欢吃彩椒,但这样做就会吃很多,还有,炒的时候掌握好火候,不要把食材炒老,那样会不漂亮,营养也会流失。
完了找个漂亮的盘子盛出来,单单是外表就很勾人食欲,旁边配一碗菜蛋花汤,大山吃的那叫一个香。
董洁支着手看他吃,“这几天哥哥的胃口也被外面的饭菜破坏了吧?趁着有厨房,明天早上不吃面包配牛奶,我给你捏馄钝吃。”
“太麻烦了吧?我可不想你太辛苦。”
“不会啊,我会做容易上手又省时间的东西来吃……”
其实真实的感情都是平淡而温馨的,想起他来会觉得很温暖,会觉得有依靠,不孤单。有这么一个人,让你心甘情愿为他洗手做羹汤,那种感觉,很幸福。
在纽约的日子,董洁也会亲近国内的留学生和海外华人的群体。因为时间总是不够,没有认识到可以深交的人。大山却是聘了两个华人学生到店里做工,美国这边一份工一个星期也没有很多个小时,不会耽误他们的学习。
“来自中国的天才时装大师,近日来到纽约。据悉,这位年仅十一岁的设计师,此次应邀为数位好莱坞女星做个人服装设计,并且打算在纽约开办他们在中国之外的第一家时装店……她已经做成两件礼服,一件刚刚上了时尚杂志的封面,好评如潮……她对色彩的把握、面料质地与裁剪的结合,都有着非常精确又独到的见解……”
传媒的追捧,除了造就更多时尚界人士对董洁的关注力度,另一个后果,就是纽约华人华侨组织,专门向兄妹俩个发出郑重的宴会邀请。
“男餐女织”,制衣业与中餐业是美国华人的两大支柱产业。单单是纽约这边,就有几百家华人制衣厂。
华人在海外,一直有成立各种社团的习惯,像同乡会、联席会……其中,因为制衣厂多,就有一个专门的制衣商会。
同在海外创业,同为炎皇子孙,亲切感总是有的,大山与董洁两个应邀前往。
宴会气氛很融洽。纽约的华人制衣厂虽然多,能做大的却是一个都没有。做高端品牌,是他们一直以来的心愿,可惜,这首先就要求企业必须要有非常出色或者名气很大的设计师,单单这一项的开销,就不是他们能承受得了,何况,扩大品牌的影响力还需要更多的后期资金投入。所以一直以来,他们不得不像餐饮业一样,走低端路线,甚至仅仅依靠接单做加工生存。
没有人比他们,更为中国出了一位世界级时装大师觉得骄傲和自豪的了。国内暂时并不了解这是一件多么了不起多么值得骄傲的事,可他们知道。今天,有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的中国人,不但挑战高端品牌,而且一举向国际顶极大牌冲击,重新燃起了他们的希望和梦想……
人过中年的蔡镇东会长用有些生涩的中国话,表达了在场华人的激动。
大山另有一桩心事,寻了合适的机会,问道:“蔡会长,您在美国经商多年,商场上的华人朋友也多。有没有听说过一位叫罗士森的中国商人?嗯,今年六十多岁,大约是四九年左右来的美国,您听说过吗?”
罗十森是外婆哥哥的名字。据外婆讲,辙离大陆前,哥哥已经开始接手家里的生意。大山想,这么多年过去了,外婆的父母在世的希望不大,如果外婆的哥哥来美国以后继续经商,那么,总会有同样经商的华人听说过他的名字吧?
“四九年?距离现在差不多四十年了。那个时候,蒋介石去了台湾,中国刚刚成立新政府,来美国的中国人很多。罗士森?”蔡镇东皱眉,想了又想,最后摇头道:“没有印象。美国这么大,中国人到了这边,常常会分散开,纽约也不是华人最多的城市。许多中国人来到美国,往往会换个新名字,原本的名字只在很小的圈子里流传。”
“这样啊。”大山有些失望。他真的想为外婆找到亲人,长辈们年纪都大了,又分开了几十年,暮年天伦相聚,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啊。
蔡镇东留意到他的黯然,“这个人是你的亲人吗?能不能把他的情况说得再详细些,我托几个老朋友,在华人的圈子里帮你问问……”


第一百六十五章 好消息和坏消息

外婆的亲人,直到大山离开美国,都没有得到有用的消息。因为时间的关系,兄妹俩个不得不带着遗憾,踏上回国的飞机。
最后停留的日子里,董洁详细给马丁解释了自己已经完成的设计稿,在实际打版订制时应该注意的细节。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日子,只能靠电话等通讯手段联系沟通,哎,这个时候她就会格外想念电脑信息时代即时沟通的便利。
七月里的第二天,他们回到了北京。
已经错过了宝宝的满月礼。唐家的长子嫡孙,咳咳,也是唯一的宝贝孙子,唐老爷子想了很久,终于想出了一个比较满意的名字:唐枫。小名取谐音字唤做小峰,正好与哥哥的名字大山一呼一应。
对这个小弟弟,大山有着血缘天性上的怜惜。在美国就惦记着这事,给他买了许多国内还没得卖的精美玩具,尽管他离能玩玩具还有相当长的日子。
“想想,真的很奇妙,小峰是我们的弟弟,做为哥哥和姐姐的我们俩个,小的时候和他一比,差别可就太大了,就像是新旧社会两重天。人和人真是不能比呀!”
这声感叹,却让董洁想起了后来曾经风行一时的关于七十后和八十后的讨论。她和大山俩个是典型的七十后,生长的环境和接受的教育,到目前为止,都非常传统。西方的思想冲击,因了先入为主的观念,影响力到底有限,纵使今后他们走过再多的地方,接触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