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柳暗花明又一村 >

第46部分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46部分

小说: 柳暗花明又一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荷花奶奶也不甘示弱,那是你来我往,刀光剑影,吐沫横飞,跳起来一蹦三尺高,看热闹的都来了好几拨了。
杜家的人听了,也根本就没有来看,觉得真是狗咬狗,老刘家的也不是啥好东西,要说这事儿,是她们挑唆的,说不定还真的是那回事儿。
刘氏想和这边和好如初,一直受挫,老刘家不想给杜家一点儿教训才怪。
但是老刘家的人脑壳都是缺根弦的,办事顾头不顾腚,只能做出这种龌蹉的事儿。
在农忙的时候,有这个热闹,虽然吧,大家也忙,可是背不着也有人喜欢看热闹,这两家闹得是天翻地覆的,看热闹的人是越看越有趣,反而是杜家这边安静了不少。
最后还是刘氏把她娘几个给弄回去了,实在是丢不起这个人。
不过大家一想,这刘氏平时是个斯斯文文的性子,咋这娘和嫂子弟妹们都是泼辣货呢?
“根子上还不是一样,就是会装呗。要不然咋能把杜有良给撺掇着分家出来了?开前他们日子过的好吧,那边老杜家日子艰难,就没有见杜有良这边有啥表示的,心也够狠的。”
“说的也是,这杜有良就是娶了媳妇忘了娘,要说没有刘氏啥事儿,真不可能。”这中间的弯弯绕,他们也是当过媳妇的,咋不知道?枕头风一吹,就好了。
“现在不是看着杜家那边好过了起来,又想着要走动了,不过是那杜家婶子不同意,把人都给赶走了,心里不就记恨上了,自己还想着跟人好呢,就让别人使坏,你说这人咋就那么的坏呢?”
村里人的八卦有时候就是真相了,说的八、九不离十,别把人都当成傻子,大家心里都明白着呢。
刘氏要是听见了,肯定能吐一口血,她这么多年维持的形象啊,是那么的好。
现在刘氏正对着她娘几个责怪呢,“娘,你们到我们这村里骂人干啥?”太不应该了,本来人家都说是那老婆子自己诬陷的,现在上门了,不就坐实了,真是太蠢了!
“我这还不是为了你好?说我们就是说你啊,这气我们咋也受不住!”刘氏娘说道。
“大姑子啊,咱们娘说的对,那老婆子胡说八道,你那婆婆听了还能再跟你们和好?我们都是为了你好,你咋不领情呢?”
从杜柳回来后,他们得的好处,就没有以前多了,所以对刘氏也没有以前那么好,要不是看着她大伯子是秀才,才不会对她这么客气呢。
要巴结也是巴结小姑子,人家现在可是二管事的老婆,比这大姑子不强多了?
“就是啊,”刘氏弟妹说道:“你不是说柳儿以后要说个好亲,当秀才的侄女儿比农村丫头要好
的多吗?现在咋还嫌弃我们多管闲事了呢?”自己没有本事把婆婆给拢住,还怨起了他们来了!
这大姑子就是个没有良心的。不知道好歹!


、74 不速之客

刘氏知道自己的大嫂和弟妹是个啥德行,那就是谁给的好处多;就会巴结谁;现在看自己这边没有啥好处了,就说出这种话。
不过且等着吧;谁会笑到最后还不一定呢。
八月十五很快到了,杜有忠带着大郎和二郎也提前了一天回来,杜榆家里,把晒干的一筐子稻谷给打出来了新米,让大家都尝一尝滋味。
有一大半都被齐氏带着儿子们给卖了,得了银钱收起来;现在不仅仅是够用了;还得有积蓄,手头上的钱谁不希望是越多越好?
杜有忠回来了,齐氏跟他商量的是,要给老五杜有全找媳妇,家里胡氏要跟着过去,高氏和赵氏都有了身孕,把小儿子媳妇娶回来,也好分担分担家务。
给杜有全娶媳妇,那是完全没有什么顾虑的,家里日子过的好了,保准这秋收过后,上门的媒人多的是。
杜有忠他们还从县城里带了两个大西瓜,中秋节的时候用。
至于月饼,也都是买的,乡下人自己做不出来月饼那个味道。
杜榆不怎么喜欢吃月饼,所以只吃了半个,
晚上一大家子围着一起吃饭,天上的月亮也格外的圆,今年的中秋相比较去年,那真是天壤之别。
不过乡下人,谁也没有赏月吟诗的习惯,就是杜有忠,中了秀才了,也不会弄这个事儿。
大家只管是聊天,聊着聊着,就说起了荷花奶奶偷稻谷的事儿,然后就是一阵猛批,说出来了,大家的心情更舒畅了。
大郎和二郎还说了书院的一些事儿,其实这边对他们在书院的日子也挺好奇的,问一问也没有什么错。
“行了,都洗洗睡吧,老大你们明天就要走,别耽误太长时间。”齐氏发话了,大家都去各自洗漱忙活去了。
杜有忠他们八月十七才上课,但是齐氏觉得吧,还是八月十六早早的赶回去,起码回去了,也有时间能好好睡一觉。第二天才更有精力嘛。
杜榆和胡氏自然是要跟着的,齐氏本来还想留着杜榆在家里,好歹也能给她搭把手,不过想着两个怀孕的儿媳妇也不能太娇贵了,又不是少奶奶,干啥都不能干活儿了?
所以还是让杜榆走了。
并且这次让杜有忠他们带了好几袋子新米,吃的都用自家地里的,也能省不少钱呢。
等杜榆他们回到了锦溪书院,碰到了好几拨也是回家过中秋的人,比如闫秀才,杨秀才他们,也都是带了很多东西回来。
大家见了都笑了,这真是殊途同归啊。
这几天杜榆他们一家子不在,但是等他们回来后,却又杜有忠的学生们带着东西上门了。
八月十五中秋节是一年中重要的节日,尊师重道也是这个时代的美德,赶上这中秋节的时候,很多学子都会让家里人准备东西,孝敬先生。
杜榆家里这几天都是学子们亲自过来,送的东西各种各样,月饼嘛,节日已经过了,就不用送了,送的都是各色点心,而且都是县城有名的点心铺子做出来的。
还有水果,鱼鸭等物,果然,能在这锦溪书院读的起书的,家里都有一定的底子,当然,也不说锦溪书院只收有钱人家的孩子,资质高的,家里贫穷的,有时候还会减免了束修。
但是大部分都是读的起书的人家,杜榆家里这几天也留着学生们吃了饭,很是热闹。
杜榆也大厅出来了,这县城米家到底是个啥样的人家。
在县城的米家呢,不算是咋样,不过呢,他们有本家在京城,好几个都当着大官呢,因为这样,就是县太爷也对米家很是客气,米家相当于云阳县的贵族了。
对杜榆他们这样的小老百姓,米家算的上是大富大贵人家了。就像俗话说的,捏死你跟捏死一只蚂蚁一样。
杜榆不认为他们能有什么交集,也不是刻意打听,而是偶然听到的。
只不过老姑奶奶竟然和这米家有关联,真的是出乎杜榆的预料。
要知道老姑奶奶只是一个商户人家,和米家这种貌似官宦人家还是县城里的,根本就沾不上边吧。
这么说吧,老姑奶奶在他们镇上,还算的上是土豪,可是到了县城里,县城里的土豪级别是他们仰望都要仰望不到的,该不会是人家米家根本就不认识老姑奶奶吧。
这天,杜榆他们这边来了个不速之客,竟然是上次的那个陈玉儿,她怎么来了?
要说杜榆对这个陈玉儿没有什么好印象的,小小年纪,就被娇惯成那个样子,说话就瞧不起人。
她这样的人怎么会来他们这里?而且那位老姑奶奶没有过来,这可是奇了怪了的。
自家爹中秀才的时候,陈杜氏是上门来庆贺了的,不像第一次那样,端着个架子,反而变得‘和蔼可亲’了。
这次陈玉儿带着几个仆妇就过来了,下车的时候,还有些不情不愿的,不过看到杜榆勉强扯出了个笑容,喊了一声,“榆儿表妹。”
人家都主动上门了,也只是个小姑娘,也不可能把人给赶走,胡氏心里也纳闷呢,这个娇小姐怎么来他们这边来了。
好在跟着的也有年长的人,不知道是不是陈玉儿的奶娘还是谁,反正陈玉儿就端坐着,不和杜榆说话,他身旁年长的仆妇笑着给胡氏和杜榆行了礼,然后说道:“表舅太太,因着我们老太太过几天就要来县城,知道表舅太太和表舅爷在锦溪书院这边,所以就先派了我们小姐过来这边,和亲戚们亲近亲近。”
这话的意思就是说,先要让陈玉儿在他们家住几天,然后等陈杜氏来了,给接回去。
这样一声招呼不打的,就把人给弄过来了,实在是烦人。
而且陈玉儿未必乐意住在他们这里,毕竟这里的条件也不算怎么好。
胡氏忙道:“家里就这么几间房,你们家小姐是从小锦衣玉食的,在我们这里住,咋能住的好?我看还是算了,能过来看我们,我们心里也知道,不用非要在一起。”
胡氏可不是啥都会答应的,开玩笑,来了这么一个人,到时候家里还不鸡飞狗跳?
那仆妇说道:“可是现在赶到城门,已经到了要关门的时辰了,要是那样,我们只能露宿在城门口了,您看。”
胡氏听了说道:“那这样吧,今天你们在这里将就将就,明天再去吧。”
“多谢表舅太太。”
只要能留下来,就能缓和一点儿关系,也不算她失职吧。忙对陈玉儿使了个眼色,陈玉儿不情不愿的对胡氏说道:“多谢表舅母。”
胡氏也不在意,她犯不着跟一个小孩儿生气,幸亏是自家婆婆没有跟过来,不然见到这几个人,绝对会骂起来的。
杜榆把自己的床让了出来,晚上跟着爹娘挤一个屋子,那个屋子留给陈玉儿主仆几人,还有一个杂货间留给了赶车的车夫,在地上打了个地铺。
杜有忠他们回来,也见到了这不速之客,陈玉儿的奶娘王奶娘也恭恭敬敬的把事情禀报了杜有忠,杜有忠点头,“既然这样,粗茶淡饭,招呼不周了。”
“表舅老爷太客气了,该是我们唐突了。”王奶娘知道这一家之主是杜有忠,且中了秀才的是他,老太太也说了,要和这位搞好关系,原来的情分也要拾起来,不管怎么说,他们家只是商户,和这秀才是不能比的,虽然他们比杜家有钱,可是地位不一样。
杜家那边,齐氏是个泼辣货,根本不能说道理,只能是到这边,杜有忠好歹是陈杜氏的亲侄儿,走动走动,这关系就起来了。且以后也能支持支持他,去考什么举人和进士,多下点本钱,也不算晚那。
到时候有个当官的亲侄儿做靠山,他们的生意还愁不好?
只是陈杜氏也知道,以前一直不来往,现在要修补,也是有些困难的,但是陈杜氏也知道,只要有利益和好处,就没有办不了的事儿,
他们家有钱,有钱就能给人利益,到时候这关系还不是越走动越好?
当然,也不能只能用钱来打动人家,这人之间也该处处感情。
所以陈杜氏就趁着这次来县城,提前让陈玉儿过来锦溪书院,和杜有忠他们好好处处看。
小孩子过来了,这边总不好拒绝的,尤其是杜有忠也有和陈玉儿差不多年纪大的女儿,小孩子在一起玩,感情自然就来了。
在陈杜氏的心里,陈玉儿那是哪哪都好的,没有人会不喜欢的,连她都听了陈玉儿说话都会觉得高兴,没有道理杜家的人就哄不了了,来之前陈杜氏也是跟陈玉儿和王奶娘交代了又交代,可是陈杜氏忘了,陈玉儿会哄她高兴,是因为陈杜氏能给她带来很多好玩的好吃的和漂亮的衣服首饰,这杜家她从根上就瞧不起呢。


、75 盛事

大郎和胡鑫都是少年了,和陈玉儿也说不到一出去;而且男女有别;二郎倒是和陈玉儿年纪差不多大,可是这陈玉儿上次给的印象太坏了;加上在吃饭的时候,陈玉儿一会儿嫌弃这个不好,一会儿觉得这个难吃,弄得二郎几个脸色都很不好。
“不好吃,就别吃!稀罕你吃!”二郎忍不住说了一句。
陈玉儿立马就把筷子朝桌子上一拍,人家还不吃了!
王奶娘只好给大家赔不是;然后哄着陈玉儿吃了两口;才赶紧从这饭桌上撤下来。
陈玉儿一走,屋里的气氛立马就好了,这饭菜哪里不好吃了?简直是胡说八道嘛。
这姑娘要真是陈杜氏派来打前站的,肯定是不合格。
晚上杜榆进入了梦乡,结果被一阵尖叫声给吵醒了。杜榆忍着困爬起来,她爹娘都已经起来了,结果又是陈玉儿。
陈玉儿哭的鼻涕一把眼泪一把。“我不要在这个破地方睡,床硬的要死人,还有蚊子,我要走,我要走!我要走!”声音一声比一声大,弄得王奶娘都有些架不住了。
王奶娘看着进来看情况的胡氏,不由的尴尬,而陈玉儿看了胡氏,就指着胡氏说道:“你们都是穷鬼,我才不要跟你们谈交情呢。”
胡氏脸色铁青,对王奶娘说道:“我们这里庙小,容不下你们这尊大佛,赶紧的,离了我们这里!”
王奶娘求道:“表舅太太,这大晚上的,我们,我们去哪里啊。”
“那就让她闭嘴,这里可不是我们一户人家,大晚上的鬼哭狼嚎的!”胡氏说完就出去了,实在
是再待一会儿,她就忍不住要教训陈玉儿,这都什么人那。
主动上门的是她们,现在骂人的也是他们,真以为自己这里是白菜园子了,谁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