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天下-第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界都为之颤抖的庞然大物。
没有铁路,根本无法保证上百万大军的后勤供应。
林铄先前修建的蒙地公路大部分路段实际上一直在按铁路路基标准在施工。
“根据总统指令,集宁至西伯利亚铁路上乌丁斯克之间一千二百公里的铁路若想在一年内完工,至少需要动用30万的民工和大量机械,采取多段同时施工的方式,而目前只有集宁至二连浩特之间的铺轨才开始动工。”章含祥手里拿着计划书毫无表情地念着,会议室里如此众多的共和军高级将领让他有些紧张,“如果再加上通往额尔齐斯河畔内河码头的绥新铁路干线,那还要50万人。”
“要将民工组织起来,在不能施工的季节进行军事训练,为此组建铁道兵司令部,半年内要组建30个铁道兵师,必要的时候也能对前线进行支持和补充!”林铄按照后世的做法说出自己的建议,世界上最大的工程兵部队就此开始筹建。
共和二年,国家的财政收入将达到8。2亿元,但却要其中将近一半花费在西伯利亚的战事上,究竟能不能支撑下去,财政部长周学熙心里直打鼓。
苏维埃红军渐渐稳住阵脚,已经开始在伏尔加对白卫军反起反击。
而白军内部依然争斗不休。
1918年11月,高尔察克在鄂木斯克发动政变,推翻了社会党人成立的政f,成为“最高执政官”,南方的邓尼金和西方的尤金尼奇都暂时承认了高尔察克的地位,白卫军们总算有了一个统一的指挥机构。
由于国内发生革m,筋疲力尽的德国人突然宣布无条件投降,持续四年之久的欧战戛然而止,法国人提出严苛的凡尔赛条约,德国将失去近五分之一的领土和人口,还要背负起巨额的战争赔款。德国人想反悔,但被解除了武装的数百万德军已经没有了反抗能力。
在斯卡帕湾,被押解到英国的德国公海舰队被解除了武装,凡尔赛条约内容传来,愤怒的德国水兵打开了舰上的海底阀,天边闪现一道亮丽的彩虹,数十艘主力舰被沉入斯卡帕弗洛冰冷的海水中,德国人用一种悲壮的方式来表达他们的愤怒。
。。
十三、中国军团()
这个年代的新尼古拉耶夫斯克还只是一座位于西伯利亚大铁路和鄂毕河上游交汇处的小城,破烂的车站到处都是背着大包小包,成群结队的中国劳工。
小城并不是很大,只有三条街道。市中心的小广场东侧用石头砌成的三层市政厅楼房不久前刚刚经历过一场战斗,数十名苏维埃游击队员企图占领这座小城,却被占领车站的捷克军和中国人联手消灭。中国军团对小城实行了军管,周边的华工们开始向这里汇聚。
广场上有十几个游击队员的尸体,街道上有几处地方在冒着黑烟。一队穿着俄式军服的中国人正在帮着居民灭火,火势并不严重,他们提着铁桶从小楼后面院子里提出井水,然后不紧不慢地走向着火地点。
“谁是你们管事的?”一小队骑兵冲进了广场,领头的中校勒住马缰,大声地向那些士兵们吼道。
田家成从大厅门里钻了出来,不紧不慢地下了台阶,走到那匹白马前,举手敬礼道:“呼伦贝尔骑兵旅二团三营副营长田家成,长官,有什么吩咐?”
“司令部明天就要搬过来,你们准备让师长在这里面办公?”中校沉着脸用马革鞭指着楼上玻璃几乎被打烂完了的窗户说道。
“姥-姥,你以为骑了匹白马你就是王子?想当初老子比你的官还大,若不是”田家成腹诽着,但却不敢表现出来,“报告长官,营长正带人在城里找玻璃呢”他将身体努力向上挺了挺答道。
“先从别的地方拆过来也要将司令部先弄好,我说的话听明白了吗?”
“明白了,长官!”
鄂毕河畔的木码头用铁丝网给圈了起来,数十艘在夏季运输物资的木质驳船和拖轮都被冻在了河边。新建成的数十排木质板房密密麻麻占据了河岸两侧,成了一座巨大的兵营。
“左右左,左右左!”
河滩荒地被辟成了操场,分配到新成立的37旅三团的2000多民工在一百多名老兵的带领下在雪地里练习队列。
“这就是你领回来的兵?”袁瑛皱着眉头看着操场里乱糟糟的一大片人群。
“都是这个样子,你以为这些从来没穿过军大衣的农民能象军官生那样列队吗?”田家成一副悠然自得满不在乎的样子,“要不是这些农民,我们这样的人还有带兵的机会?咱们的任务就是把这些人训练成合格的战士。”
数十万被迫滞留在西伯利亚的华工被“参战军”强行征召进行军事训练,从满洲铁路运来了一个师的中国干涉军先遣队控制了从鄂木斯克到赤塔间的西伯利亚铁路,他们给了这些华工两个选择:要么参加志愿军赶往战场,家里的老婆孩子可以得到数量不多的免费食品供应。要么呆在这里等着饿死,反正没有车皮能送大家返回国内。
没人想到能逃回国内,从赤塔到鄂木斯克铁路沿线,几乎每一根电线杆上都吊着一具尸体,黄种人或是犹太人,白卫军和赤卫军在相互指责这是对手所犯下的罪行。
为了自己或是一家人的生存,华工们被迫在身上套上俄式军服,拿起武器,然后进入分布在车里雅宾斯克到伊尔库斯克的华工新兵营里接受军事训练。
现在只剩下了俄国人的内战。
实际上本来俄国人有希望实现“和平”,英国外交大臣寇松提出一个肢解俄国人的方案:俄国境内的各种势力按现在的控制范围实现停火,在波兰成立一个独立国家,乌克兰、芬兰、波罗的海沿岸三国和白俄罗斯将脱离俄罗斯苏维埃政权,南高加索地区成立一个联邦,西伯利亚和远东的自治政府也将得到承认,在中亚,被帝俄吞并的布哈拉汗国和布哈拉汗国将恢复主权,并将成立一个以吉尔吉斯人为主体的联邦。。
按照这个方案,帝俄将被肢解,苏维埃俄国所控制的领土只有不到帝国时期的三分之一,正焦头烂额,为保住政权而苦苦挣扎的布尔什维克们接受了这个方案。
但高尔察克却拒绝接受英国人的“和平方案”,他雄心勃勃地要一统俄国。
此时的林铄恨不能亲手宰了这小子。
盖达将军指挥的捷克军粉碎了红军东方面军发动的冬季攻势,并将苏维埃红军又赶回了卡马河西岸,但在东方南部战线,加伊率领的第一集团军和伏龙芝率领的第四集团军却取得重大战果,连续攻占乌法、奥伦堡和奥尔斯克等重要城市,与季诺维也夫的突厥斯坦方面军会合。
严冬来临,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暂时放弃了拼争,大地又恢复了平静。
1918年12月9日,张廷辅经过几天的艰难路程,好不容易才把他的司令部迁到了新尼古拉耶夫斯克。他本来预计用一天就能赶到这里,但西伯利亚铁路混乱的状况,让他的专列时走时停,在沃利亚,一小段铁轨还被游击队破坏过,结果他在那个小站就整整停留了一天的时间。
从伊尔库斯克到新尼古拉耶夫斯克600多公里的铁路,他们居然走了5天的时间,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早晨,火车终于驶进了新尼古拉耶夫斯克车站。
军事委员会的任命在他来之前就已经下达,以在俄国境内的共和军第3、第7、第13和15师及在满洲里的第9师为基础,各师扩充为集团军,原有番号不变,各支部队军官普遍都晋升一级。
张廷辅的第13师升格为第13集团军,部队被打散后与刚征召参军的华工们混编成四个师,扩充后兵员主要来自滞留在俄国的中国劳工,也有一部分退役的俄国军官和士兵,其他几个集团军的情况也差不多,都在强迫这些可怜的劳工们进行军事训练。
“看样子上面真的准备帮俄国人打仗,但对我们有什么好处?”杨载雄站在窗口望着楼下小广场上正在进行训练的劳工们说道,他现在成了暂编14师的师长。
“总统做事肯定有他的道理,就象当初让我们去鄂西,这能让这支部队保存下来,否则的话,也许我们早就和其他部队一样被解散了。”张廷辅低着头正在看手上的一份报告,现在部队的补给是最让他头疼的问题,兵员倒是好找,在这两个月里,13集团军已经强征了近10万劳工,但所仅仅有三万多支步枪,而且枪支的型号驳杂,俄国人使用的莫辛纳甘,美国的“春田”步枪,日本人使用的三八式,一部分汉阳造八八式步枪,还有就是共和军标准配备的1915式中华步枪。
1915式中华步枪其实就是根据毛瑟m1904出口型步枪的仿制品,步枪口径为6。8毫米,相对于7。92毫米的毛瑟步枪而言,其枪重较轻,而且后坐力较小。这款步枪在前清时曾被选定为陆军标准制式步枪,民国成立后,北洋陆军部军械司司长蒋廷梓认为毛瑟6。8毫米m1904式步枪十分适合中国人体质,于1915年初将这型步枪选为北洋陆军的标准制式步枪,由于没有袁世凯称帝和护国战争的影响,这一标准就被推行下来。
国内各兵工厂中江南制造局、广东兵工厂和四川兵工厂在清末时就已经开始仿制生产6。8毫米的毛瑟步枪,而林铄接手后进行改扩建的福建机器局也按照清朝陆军部的制式在生产这款步枪。
1915式步枪枪机结构与毛瑟式步枪基本相同,只不过是弹头进行收口,将口径减为6。8毫米,这样弹壳内发射药量减少了五分之一,但对枪弹的初速和射程并没有多大影响。
美国人把他们在欧洲战场用剩的几十万支步枪都捐给了俄国战场,日本人也因为在外东北获得的巨大利益向中国干涉军提供了15万支步枪,高尔察克手下的白卫军并不缺少武器,问题是现在这些物资的运输是个大问题。
食品和冬装是首要的,兵械的运输安排在这些物资的后面,大部分的劳工们只好用木制的假枪进行训练。
还好,俄国严酷的冬天为中国军队的训练的补充赢得了足够的时间。
。。
十四、屠杀()
1919年春,高尔察克组织起15万人的白军向莫斯科进军,郑以经和姜绍武率领的中国“劳工志愿军团”也加入到白匪军中,但大部分却停留在乌拉尔山东侧维持地方“治安”。
高尔察克的白卫军在最初进展顺利,盖达将军的捷克兵团居然攻到了莫斯科附近的梁赞一线,情况似乎对红军极为不利。苏委埃最高人民委员乌里扬诺夫甚至发出了“一切为了东线”和“必须粉碎高尔察克”的号召,大批党团员及工人赤卫军被派往东线战场,得到补充的苏维埃红军开始发动反击,战争形势也渐渐逆转。
跟在盖达的西伯利亚集团军之后的二十多万“华工军团”在白军占领伊热夫斯克、喀山、沃特金斯基这些俄国重工业基地和军工基地后,立即开始动手拆除当地工厂里的机械设备,并开始向鄂木斯克和叶卡捷琳堡进行大规模地搬迁、转移,对于搬运不走的大型设施就地进行爆破损毁,因为上峰的命令就是决不把一颗完整的螺丝留给苏维埃。
在中国军团的强迫和利诱下,喀山、伊热夫斯克、彼尔姆等地,二百多万俄国人被迫离开故乡,向乌拉尔山另一侧迁移。
“那些如同蝗虫一般的中国人所过之处,所有的工厂和矿山都变成了废墟。”
在乌里扬诺夫同志“一切为了东线”的号召下,由水兵和工人组成的援兵正从彼得格勒和莫斯科源源不断地派往前线,而数十万被迫滞留在西伯利亚的华工成了白卫军主要的补充兵力来源。
从6月开始,高尔察克指挥的白卫军开始节节败退,伏龙芝指挥第四集团军和突厥斯集团军发起乌法战役,突厥斯坦集团军强渡别拉亚河,重创法国将军南热率领的白卫军奥伦堡集团,图哈切夫斯基领导的第五集团军解放了乌里扬诺夫的家乡辛比尔斯克。
绍林率领的红军第2、第3集团军组成和北方集群准备发起彼尔姆战役,中国志愿军团第一次遇到大规模的战斗。
中国人炸毁了卡马河上的铁路桥,几根散落的钢轨插在河泥中,燃烧的枕木在冒着黑烟。
苏维埃红军第2集团军在卡马河一线发起反击,阿津的第28师抢占了维亚特卡河上的渡口。属于红军的伏尔加河舰队派来两艘鱼雷艇,在鱼雷艇的掩护下,一个营的赤卫军乘坐驳船驶向对岸。
满载着士兵的驳船在河滩中搁浅,士兵们象一只只鸭子,扑腾!扑腾!全跳进了两俄尺深的河水中,河面上只露出几百颗脑袋。
轰!轰轰!阿津指挥手下的炮兵向河对面白军的阵地发射着炮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