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北洋天下 >

第40部分

北洋天下-第40部分

小说: 北洋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性能落后,使用时毛病不断,但是载货量大,又十分经济的轻型载重汽车还是越来越受到商家的欢迎,在缓慢地替代着中国数量庞大的骡马车、驴车和牛车队伍,虽然按比率来说,占国内运输总量的份额还很低,但却发展迅速。

    虽然对于国产汽车的性能林铄看着直摇头,却也无可奈何。

    任何事物都有它特定的发展规律,你不可能制造出超越这个时代的产品,比如发动机化油器,电子喷雾是个好东西,估计这个年代就是花费上亿元也不一定能造得出来。再在比如飞机,铝制蒙皮是好,但以现在的铝制品的冶金工艺水平,只怕飞机还没飞上天,那些机身外包着的铝皮就会碎裂成一片片的残渣。

    违背自然规律自然会受到惩罚,结果是得不偿失。

    所以林铄还得忍受,忍受自己乘坐的汽车发动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和如同骑在快马上的颠簸,忍受着从密封不严的车身四周吹进来的冷风和车厢内飞扬的尘土。

    虽然并不完美,但至少我们已经在路上。

    要说其中让他最不痛快的,就是日本人在鞍山开办的振兴铁矿公司。

    林铄成功地阻止了另一个世界历史上大汉奸盛宣怀把大冶铁矿权益全部出卖给日本人,使得日本人在欧战期间仅铁矿石一项就获利超过3亿元的悲剧,但在这个历史,急于获取铁矿资源的日本人,又成功地找到了另一个叫于冲汉的卖国贼。

    1915年,满铁株式会社以于冲汉的名义获得了鞍山地区8座大型铁矿山的开采权,成立了“中日合资振兴铁矿无限公司”,并于当年就开采铁矿石18万吨,获利500余万元,1916年,振兴公司掠夺鞍山铁矿资源更高达130万吨,获利4000多万元,巨额的利润让“满铁”迅速决定在鞍山建成一座大型炼铁厂,设计年产量为初期50万吨。

    这要比原来的历史提早了两年多。

    到1915年底,中国的钢铁产量达到57万吨,净润超过1亿银元,而同期日本钢铁产量为75万吨(其中一半是依靠鞍山出产的铁矿石),造船能力日本为388艘共51万吨,而中国的造船量为227艘35万吨,两国的工业能力正在迅速接近。

    在经济总量上,中国因为庞大的人口基数,其规模一直远远超过日本。

    两国差距最大的是军备,陆军的规模中国比日本稍大,但却分成两派,北洋系和南方各省军阀,如同一盘散沙,海军方面日本海军总吨位超过了37万吨,而中国海军还不足日本的一个零头。

    如果能有一个稳定的国内环境,中国在军事实力上很快就能超过日本,资源的匮乏很大程度限制了日本这个国家的发展,而40万吨的海军实力并不是不可弥补,欧战前大型军舰的建造费用大约是每吨1300元左右,40万吨军舰总值也不过是5亿多银元,大清国在庚子年间的赔款总额都是这个数的2倍有余。

    事实上随着国内工商的发展,北洋财政自1914年起就一直都有赢余,当然这种赢余是建立在国家统治力逐渐下降的基础上。

    历史上也是如此,1914年和1915年是民国财政唯一有赢余的两年,其后护国战争,护法战争,军阀混战,北阀战争,中原大战,国共内战,国内没有一天安宁的日子,大家终于把日本人盼来了。

    历史上骂袁世凯是国贼一点没冤枉他。

    因为这一切的根源都发端于他的“洪宪帝制”。

    。。

二四、袁去黎继() 
“你就是张宗昌?”南京的江苏督军府,林铄仔细打量着站在面前的这个身材瘦高的军官,和原来历史书上所描述的那个肥头大耳,一肚子草包的“狗肉将军”大不一样,这家伙一脸的精悍之色,眼神里还带着些许狡黠。

    “报告大帅,正是卑职!”张宗昌双腿一并,站得笔直。

    “陈其美是你找人做掉的?”林铄斜眼看了看他,随手拿起桌上的一份文件。

    张宗昌有些紧张,看了一眼坐在林铄一旁的冯国璋一眼,见没有什么大事这才小声说道:“是!”

    “这事干得不错,象他那样的捣乱分子,杀掉也算是为国立功了。华甫兄,你给赏了多少银子?”林铄扭头对冯国璋道。

    “三万大洋!”冯国璋伸出三个手指头,其实当初他许下的是五万大洋的赏金,到了真要掏钱的时候,又觉得心疼,在其中又克扣了两万。

    “这样,你们也算为国立了大功,一会去兴业银行再支五万大洋,兄弟们出了力,总不能让大家白干!”林铄叫副官拿来支票,在上面签了名,然后交给了张宗昌。

    “多谢大帅赏赐!”见到了银子,张宗昌可不知道什么是客气。

    “你在海参崴呆过?”林铄抬起头来看着张宗昌。

    “是,在那里呆过七年多,当年家里穷,只好去关外讨生活。”

    “这么说俄国话说得不错?”

    “还行,和那些老毛子交流倒是没什么问题,但有些文件就看不太明白。”

    林铄在笑,张宗昌真能看懂俄国公文这才成了笑话,之后转头对冯国璋说道:“华甫兄,兄弟在海参崴有些生意,需要找些熟悉那边的人过去帮忙,我看你手下这个张效坤人很不错,不知老兄能否割爱?”

    “兄弟说这话就见外了不是,哥哥的人就是你的人,还用客气什么?有什么事,就尽管支使。效坤啊,你今后就去林大帅做事,可要用心。”冯国璋对张宗昌说道。

    “大帅,我”

    “我什么,还不赶快拜谢,能上林大帅看上眼,可是你的福份!”冯国璋瞪着眼说道。

    “是,林大帅,卑职今后就听您好老人家的差遣,若有二心,天打雷劈!”张宗昌拜倒在地,对天发誓。

    “哈哈,很好,赶快起来,今后跟着我好好干,少不了你的好处!”林铄笑着把张宗昌从地上搀了起来,他本想拍两下肩膀以示亲近,可这家伙实在太高,自己够不着,只好照着前胸上捶了两拳。

    他在东北施展拳脚,还真少不了这等混世魔王般的人物。

    袁世凯还是没能摆脱宿命,一代枭雄似的人物终于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林铄是在6月2日接到老袁病危的电报,立即启程北上,等他赶到北京时,老袁已进入弥留之际。

    在前一天,袁世凯自知快不行了,便命人取来总统大印,把他交给匆匆赶来的徐世昌,并嘱咐道:“这总统一职应该由黎宋卿继任,你告诉北洋那些人,他们要强争这虚名是会在国内惹出大乱子的。另外就是劝说一下原来北洋的袍泽部下,尽量莫招惹安华,那小子不象咱们这些老人似的对他们还念个旧情,舍不得下狠手。有些东西该放手就放手,莫要舍不得手中权位,反倒惹上杀身之祸,最后落得人财两失。有时候能归隐林下,平平安安做一辈子富家翁,比什么都好。芝泉也不行,凡事喜欢用强,不知圆滑变通,又极听信那个徐又铮,那人心术有余,却不会笼络人心。这北洋的天下,终究还要让姓林的那小子出来收拾。老夫这辈子虽然生的儿子个个没用,但好歹还找了个能干的女婿,嘿,嘿,也算是不枉此生!”。

    1916年6月6日,袁世凯离开人世。

    老袁临终时将国事托付给身边的四个北洋要人:徐世昌、段祺瑞、林铄、王士珍。

    根据袁的遗嘱,黎元洪就任民国第二任大总统,由段祺瑞任内阁总理。

    黎元洪上任之初,便遇到了麻烦。

    其时孙文等人已经回到国内,在广西军阀陆廷荣的支持下,驱逐了袁世凯任命的广东都督龙济光,成立了大元帅府,立志要恢复所谓的民元约法。南方的军阀们正找不到借口如何脱离中央的管制,此举正投其所好,在唐继尧、陆廷荣的联合下,两广、云贵宣布脱离中央独立,服从老孙的指挥,组成护法军。孙文就任护法军大元帅,唐继尧、陆廷荣任副元帅。老孙得了个大元帅的虚名,屁颠屁颠地给人当枪使,也不枉大炮之名。

    护法军方面要求按照民元临时约法,由黎继任大总统,并迅速恢复被袁世凯解散的第一届国会。跑到上海的两百多位原国会议员也纷纷联名通电,跟着老孙摇旗呐喊,每月200大洋的议员津贴啊,这回得让他们全补上。

    在各方压力下,最终段祺瑞同意恢复民元约法,重开国会。

    在宣布遵从民元临时约法后,黎元洪再次发布大总统令,重新任命段祺瑞为国务总理并组成内阁。最初一段时间两人配合默契,相处也还算融洽。即便是黎元洪稍稍提出点自己的意见,老段也能做出调整,以示尊重,譬如后来张国淦、汪大燮请辞不就,内阁成员便改由许世英任交通总长、孙洪伊任内务总长、范源濂任教育总长、谷钟秀任农商总长,而外长唐绍仪一直未能就任,后由伍廷芳出任。

    段祺瑞的新班子搭配了南北双方的人马,颇有团结统一的意味,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黎、段体制的一大特点是“黎虚段实”,虽然南方这套班子里占有几个名额,但实权仍旧掌握在以段祺瑞为首的北洋系手中。至于总统黎元洪,他也极力在南北间斡旋,调和彼此间的矛盾,力图新一届政府能够正常运作。在各方努力下,新班子虽然谈不上万象更新,倒也心领神会,各尽其责。

    袁世凯一死,老段也就以北洋系的接班人自居,因为无论是官位还是声望,现在北洋还没人能比得上他。

    袁世凯的时代结束了,出任国务总理的段祺瑞也就此登上了权力的顶峰,接管了中央政府的全部军政大权。不过有一点,老段是不甚情愿的,那就是非北洋系的黎元洪还是依法接任了大总统。好在这位名义上的国家元首手中并无一兵一卒,他要想和老段及其盘根错节的北洋系相争,恐怕难度大了点。

    国会重开,要选举副总统,徐世昌找到段祺瑞,说老袁临终时交待让林安华接任副总统。

    段祺瑞一楞,但副总统是个鸡肋般的角色,有职无权,林安华虽然有些跋扈,但在重要事情上还是肯与自己商量,索性送个空头人情。

    国会重开,选举林铄为副总统,总统、副总统就任,内阁成立,表面看来,大家和气一团,国家显得振兴有望。

    可中国人做事,凡事都喜欢以自我为中心,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别人身上,根本不知道政治实际上一门妥协的艺术,这也是几千年封建专制统治遗留下来的灾患。

    大家都想当家长,时间一久,内乱自然就会产生。

    。。

一、混乱() 
1916年12月,整个冬天,阴霾始终笼罩在伦敦上空,不曾散去。

    已经持续了两年半的大战进程显得对协约国十分不利,德国人似乎从凡尔登战役的失利阴影中走了出来,又恢复了活力。在东线战场,罗马尼亚在8月间加入到协约国一方,但参战不久即吃了个大败仗,德奥联军占领了罗马尼亚绝大部分的领土,英法联军只能眼看着罗马尼亚人一路溃逃,根本无法提供任何援助。

    加上之前英法联军在达达尼尔海峡的巨大损失,保守党占多数的内阁联手迫使首相阿斯奎斯辞职。12月6日,英王乔治五世任命自由党领袖劳合乔治出任首相,组成新的内阁。

    唐宁街10号,新上任的首相正与内阁外交大臣贝尔福和保守党领袖班纳曼共进晚餐,讨论着如何能够扭转当前战场上的不利态势。贝尔福带来一个令人鼓舞的消息,美国佬正准备直接参战,由于协约国的形势不妙,美国的银行家们担心他们购买的三百五十亿美元的协约国战争债券变成废纸,正在极力促成威尔逊总统对德宣战。

    这时情报部门送来一份急电,劳合乔治在看完了电报内容之后,脸色变得苍白,手里的餐刀一下掉在了桌上,把精致的瓷盘敲下一小块豁口来。

    “俄国人准备退出战争,沙皇正在试图单独与德国媾和!”沉默了好一会儿,首相这才抬起头来,缓缓说道。

    “什么?”贝尔福也吓了一跳,现在欧洲战场的局势就十分困难,如果俄国人再退出战争,等到德国人把东线的兵力调往法国,不知道英法联军还能不能顶住这样的压力。“决不能让俄国人与德国达成和议!”

    “可是我们现在有什么办法能够阻止它呢?”劳合乔治说道,“即使在供应相对充足的英国,各地都出现了罢工浪潮。两年多的战争已经把俄国带到了崩溃的边缘,我们有广大的殖民地提供着各种物资,而俄国人却只能在战火中苦苦挣扎,物资匮乏,工厂没有足够的原料开工,土地没人耕作,即使他们在前线的士兵都不能得到足够的食物。一个处于饥饿中的国家,什么事情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