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穿越之帝王传奇 >

第305部分

穿越之帝王传奇-第305部分

小说: 穿越之帝王传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灵儿,那就干了此杯。”

    方灵连忙举杯道:“太后,灵儿敬您。”

    谢道清喝完后将酒瓶盖好道:“明日一早,官家便要启程北上,今晚的白酒就喝到这里,下面只许吃菜。”

    全玖道:“太后所言极是,剩下的等官家凯旋后,我们再饮了。”

    谢道清点点头道:“官家,在你离开前,还有一件大事需要你来定夺。”

    “大事?”我愣了一下道,“母后,朝中之事我已经和母后商议完毕了啊。”

    谢道清见我一脸茫然,笑道:“不是国事,是家事。官家,你这一去也不知要几时方能返回,再有两月,杨妃便要临盆,这肚子里的孩子还在等着你给取名呢。”

    我“哦”了一声道:“母后,这个嘛,我早就想好了,我们赵家这第一个儿子就叫做昰,赵昰。”

    “赵昰?”谢道清和杨妃默默地念道。

    我点点头道:“不错,就是昰,昰字上日下正,我的意思是要我赵家后人像太阳一般正直,且高高在上,永不衰落。”

    谢道清言道:“好,这个寓意好,母后赞同,就这么定了。”

    我套用了历史上杨妃之子的名字,赵昰。

    历史上的赵昰(公元1269-1278年)乃是宋度宗的庶长子,在其弟弟宋恭帝赵显(南宋第七位皇帝,全玖所生)被元军俘虏后继位,南宋第八位皇帝,庙号端宗,谥号裕文昭武愍孝皇帝,又有史称宋帝昰。

    1278年4月,在逃往途中,赵昰被卷入海lang,虽经年逾70的江万载奋力救起,但江万载自己却不幸被海lang卷走,赵昰因此染病,不到一个月,便在碙洲去世,葬於永福陵(今香港大屿山)。

第461章 晋升副帅

    第461章晋升副帅

    吃到半响,杨妃突然问道:“官家,您怎么就确定臣妾肚子里的孩子是皇子而不是公主呢?”

    “啊?”我讪讪笑道,“淑妃,朕可是真龙天子,这种事情当然清楚了。”

    方灵扑哧一笑,跟着道:“是啊,杨妃姐姐,哥,官家乃是神人呢。”

    “不错,本宫也相信。”谢道清道,“官家,你这次离开皇宫的时间会很长,批示朝中奏折的工作量自会加大,因此我提议让秋妃来协助皇后一起处理奏折吧。”

    在我的嫔妃中,以全玖和秋妃的文笔最好,而秋妃又是其中对于政务最有兴趣者,我点头道:“好,秋妃,朕离开临安之后,你来协助皇后处理公务。”

    秋妃兴奋道:“是,官家,臣妾一定会好好协助皇后的。”

    对于这次的亲征,虽然我准备得十分充分,也很有信心,但在出征的前一刻,我和新兵一样,在兴奋、激动之余,却也有些紧张。

    回到福宁殿,我躺在床上久久难以入睡,和全玖连番亲热后,才在疲惫不堪中进入似睡非睡的状态。

    迷迷糊糊中,我突然听见外面传来一阵枪炮声。

    “战斗开始了?”我连忙穿上衣服,从床旁拿起黄金手枪,走了出去。

    外面已是硝烟弥漫,杀声震天,我四下看了看,却只闻声响,不见人影。我有些惊慌,连喊数声,“来人,来人。”但我的声音很快就被震耳欲聋的枪炮声覆盖,根本传不出去。我检查了一下手枪,大着胆子向前走去,约莫走了十多步,就见浓烟中出现两人一马,在前面奔跑之人身着宋军军服,我一见之下,便立即惊讶地大叫道:“菱杉。”

    乐菱杉听见我的声音,急忙掉头朝着我所在的地方飞奔而来,在她后面十多米处,却是一位身着黄袍,手持强弓的蒙古大汉,那蒙古大汗骑在一匹通体呈枣红色的战马上,神态淡然,不紧不慢地前行着。我虽然没有见过此人,但脑海中却一下浮现出“忽必烈”三个字。那“忽必烈”见乐菱杉已经跑到我的跟前,冷笑一声,张弓搭箭,大喝一声道,“流星赶月。”随即,一支墨绿色的羽箭射了过来。

    我“啊”了一声,也没有想到用我手里的武器射击,只是下意识地上前一步,然后一个急转身,将乐菱杉搂在怀中,而就在这一瞬间,那支速度极快的羽箭已经离我后背不足一米之处了,羽箭带起的劲风刺得我后背隐隐作痛,我暗道一声,“吾命休矣。”

    不过,羽箭并没有射中我。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不知从何而来的方灵突然出现在我身后,并用其身体挡住了“忽必烈”射出的这一箭。

    我松开乐菱杉,转身看去,只见方灵嘴角已经渗出鲜血,胸前一支羽箭穿心而过,我心里大痛,抬手便是一枪,这一枪正好击中对方的眉心,将战马上的“忽必烈”轰下马来。我顾不上去看“忽必烈”的死活,扔掉枪,立即坐在地上,将方灵搂在怀里,方灵勉强地眨了眨眼,看着我一笑,便闭上了双眼。

    就在这时,乐菱杉拍了拍我的肩膀,也突然冲我一笑,随即化作一阵轻烟,进入了方灵体内。

    我顿时只觉大脑一阵空白,旋即晕倒在地。

    当天夜里,忽必烈收到阿术、伯颜以六百里加急送来的最新战报。在这份战报上,阿术等人上报了四点内容,一是阿里海牙部已于四月二十四日攻下了樊城外城,将守城宋军全都赶进了内城;二是南朝御林军第二师余下的两个旅五、六千人于四月二十九日抵达郢州;三是刘整率领第一批水师战船试探性地和南朝水师进行了两次战斗,胜负未分;四是伯颜亲率怯薛南下郢州,但没有机会见识到御林军的火枪。

    令忽必烈最感兴趣的就是战报上的第二条,御林军再次增兵。忽必烈当然知道,南朝御林军一共只有两个师的兵力,这一半的兵力都已经到了郢州,那就说明南朝皇帝亲征襄樊的概率也就大大增加了。

    看完战报的郝经道:“皇上,臣也赞同皇上的推断,宋帝必会亲征。”

    “恩。”忽必烈点点头,对一旁的真金道,“真金,你择日南下,和南阳营地的奥鲁赤将军汇合,一旦得知南朝皇帝亲征的消息,便率领留守南阳的三万中路军直下襄阳。”

    “是,父皇。”

    郝经道:“皇上,看来这宋朝皇帝颇有胆识,不过,如果其亲征的话,倒是可以省了我军南征的第二步骤了,这样一样,我军只要在襄樊一带击杀或者擒获南朝皇帝,并逼其投降,或许连第三步也无需走了。”

    “不错,帝师所言甚合朕意。”

    在蒙古忽必烈和阿术等人制定的规划中,征南计划分为三大步骤,第一步便是襄樊之战,取襄樊之地,控扼南北,分断东西;第二步是直下江南,径取临安,逼迫南朝皇室投降;第三步则是西进四川,南下两广,北上江淮,一举击败南朝残留的军事势力。

    倘若在襄樊将南朝皇帝击杀或者擒获,那不分明就是第一、第二步合在一处了吗?直到此时,整个大元的高层,对于元军的战斗力依旧充满了自信。

    真金道:“父皇,征南副帅张柔将军已病逝多月,我西路大军主帅之位始终空缺,儿臣提议当早日任命为好。”

    “恩,真金,此事朕已想好。”忽必烈赞同道:“来人,速传董文炳董爱卿、合丹王爷进宫见朕。”

    五月初的元朝大都,其整体建设还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朝中大臣基本上都暂时住在距离皇宫不远处。不到半个时辰,董文炳、合丹一前一后地进入皇宫的书房。

    “参见皇上。”

    “免礼,坐吧。”

    “谢皇上。”

    董文炳二人又和真金、郝经相互行礼完毕,坐在了下首之位。

    忽必烈开门见山道:“董爱卿,合丹,听封。”

    “臣在。”两人又急忙跪倒在地。

    “董爱卿,自去年秋末,原征南副元帅兼西路大军都元帅的老将军张柔病逝后,其位一直空缺,朕今日加封你为征南大军副元帅,兼任东路大军都元帅,赐虎头金牌一枚。”

    “臣董文炳谢皇上恩典。”

    “合丹皇弟,朕调任你为西路大军都元帅。”

    “谢皇上,臣遵旨。”

    在蒙古汉军中,有三大势力,分别是以史天泽为首史家、张柔为首的张家和以董俊、董文炳父子为首的董家。这三大世家在蒙古灭金时期,全部转投于成吉思汗麾下,成为数位蒙古大汗一直重视的势力之一,其中又以董文炳与忽必烈的交情最深。

    忽必烈接着道:“真金,知会枢密院,任命老将军张柔之子张弘略出任征南军都指挥使,接替董爱卿升职后留下的空位,属东路军名下,赐平金牌一枚。”

    “是,父皇。”

    张弘略,有谋略,通经史,善骑射,张柔第八子,也即是征南先锋张弘范的八哥,时任顺天路管民总管、行军万户。

    “两位爱卿,坐吧。”忽必烈继续道:“襄阳之战已经历时一年多了,南朝的四川军区和江淮军区目前有何动静?”

    合丹道:“皇上,除了江淮军的夏贵率军前往随州以外,南朝四川军区和江淮军区只是严守各处城池关隘,并无动静。”

    忽必烈道:“朕今日收到来自中路大军的战报,言及南朝御林军第二师的另外两个旅也已经抵达郢州,从种种迹象来看,南朝皇帝必会于近日亲征襄樊,这就使得襄樊之战的战况或许会远远超出当初我军的预想,既然东、西两地的南朝军队暂无动向,朕就打算从东、西两路大军中各抽调一万五千人,前往襄阳支援,争取在襄樊一带将南朝皇帝击杀,只要此举成功,则日后的东、西战役就会变得简单多了。”

    “是,皇上,臣等遵旨。”

    “真金,明日朝会后你就同两位爱卿前往枢密院,办好调兵手续。”

    “是,父皇。”

    “两位爱卿,你们先做好准备,只要南朝皇帝亲征的消息一经确认,便令援军立即出发。”

    “是,皇上。”

    董文炳接着道:“皇上,臣在大都所经略之事已经全部完成。明日一早臣便启程南下,赶去淮水之北的东路大军营地,臣在此先向皇上辞行。”说完后,董文炳跪在地上,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响头。

    忽必烈受此大礼后,起身将董文炳扶起道:“董爱卿,还记得十六年前之事吧。当时,你与文用、文忠等四十六人赶赴大理从征,备尝艰辛,从此跟随朕南征北战,忠心耿耿,立下无数汗马功劳,甚是难得啊。”

    董文炳道:“跟随皇上,乃是微臣之幸也。皇上英明神武,实为我大元之福,微臣定效犬马之力,以报皇恩浩荡。”

    忽必烈看着这位爱将,笑道:“好,好,朕有卿家,何愁大业不成。”

第462章 烈焰枪法

    第462章烈焰枪法

    清晨时分,我跨上坐骑飞燕,带着两百名亲卫以及陪驾出征的大臣贾似道、陆秀夫、江万载和赵顺孙四人在袁棘、公孙小宸、张全一、沈墨、呼延德、方灵的近身护卫下,离开了临安城。

    虽说如今的贾似道对我颇为服帖,且实权已失,但将他放在临安,我并不是十分放心,毕竟其曾经的党羽甚众,作为名义上的百官之首,随驾出征,也算是理所当然。

    对于这次御驾亲征,我并没有刻意隐瞒。在我离开后的第四天,大宋皇家报刊登了大宋皇帝亲自前往襄阳征讨元朝侵略者的消息。这消息一经登出,便立即引来临安城百姓的热议,对此纷纷表示支持,接下来的几天中,报名投军的人数和前往大宋银庄购买战争债券的百姓一下达到了极致。当然,这一切我都是事后才知道的。

    离开城门后,我率众人首先来到赵葵墓前祭拜。站在墓前,我自言自语道:“赵爱卿,朕今日便启程北上,此去势必将襄樊之蒙军击败,并乘势北伐中原,到胜利的那一天,朕会将捷报在爱卿墓前焚化,以告爱卿之灵。我大宋的江山,朕一定会夺回来的。赵爱卿,安息吧。”

    方灵点燃三炷香,插在赵葵坟前的石香炉中。伴随着轻烟缭绕,我默默地站了一会,小声道:“上马,出发。”

    向西前行了一刻钟,在距离临安城西门约二十里的一处空地,文璋率领一个营的御林军正在恭候我的到来。当头的文璋一见我到达,便急忙下马走上前来道:“末将文璋参见陛下,请陛下指示。”

    “恩,文璋,你率一个连的兵力在前面开道,另外两个连断后,按既定路线西行即可。”

    “是,陛下。”

    数百人一路西行,十余天后的午时三刻我率领众人抵达了湖北省东南部的鄂州府。这一路的急行军下来,却让贾似道疲惫不堪,暗自叫苦不迭,仅管如此,贾似道也不敢有丝毫怨言,只得咬紧牙关,坚持下来。

    鄂州历史悠久,古称武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