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穿越之帝王传奇 >

第176部分

穿越之帝王传奇-第176部分

小说: 穿越之帝王传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在袁棘、小七及蓝羽沈墨的陪同下,到狮峰商行换好面具后,悄然地混在了军务院大厅中的人群里。前来参加发布会的报行都是临安城里的大报,大约有近二十家,包括了大宋皇家报,原朝廷的官报,历史最长的大通报及贾似道的福华报等,至于那些小报,却不敢露面,所以报界人数也就三十来人。

    担任司仪的是礼部尚书马廷鸾推举的礼部秘书郎,宋理宗时期景定三年的科举状元方山京。这方山京自幼父亲去世,随母亲寄居在母舅家长住,养成了学习勤奋、言行谨慎的习惯。中状元后,被马廷鸾看中,入礼部任职。方山京遇事总能心气平和,中状元前后都是如此,因表现良好升至礼部秘书,同僚皆觉得他是位有修养的谦谦君子。

    “各位报行之人,在前日的发布会上,军务院宣布了安丰之战胜利的捷报,今朝廷收到了来自淮南西路制置使夏贵大人的详情战报,下面请军务院院士、兵部侍郎陆秀夫陆大人为大家宣布安丰之战的详细情况。”方山京慢条斯理,吐词清晰地说道。

    我知道陆秀夫的记忆力很好,宣布这样的新闻是完全不需要用讲稿的。

    “各位,此次安丰大捷,我军完全收复了淮河西路的淮河南岸之地,此役我军伤亡近四千人,击溃了敌军一万多人防守的阳家镇及蒙古南岸基地,据前方战况统计,是役击毙了敌军最高统帅,蒙古万户长虎驰及数名千夫长,击杀并俘虏了敌军各六千余人,这是我军数年来首次在进攻中取得如此巨大的成绩。各位,有何问题,下面请提出,下官再次予以各位解答,当然,如果涉及我军机密,则下官可以不予回答。”

    “陆大人,在下是临安大通报的编辑陈正仁,在正式提问之前,在下想先请问大人一个题外话,不知可否?”首先提问的是临安报界的前辈耆宿,有着临安报行第一人之称的大通报主编陈正仁。

    陆秀夫道:“有何不可,陈先生,请。”

    “陆大人,在下注意到这两次发布会有一个很大的区别,上次发布会上陆大人自称本官,这一次却自称下官,不知有何含义吗?”

第283章 亲民爱民

    第283章亲民爱民生性沉静,不苟言笑的陆秀夫比起我刚刚认识时,变化颇大,似乎开朗了许多。陆秀夫笑问道:“陈先生,你是我朝进士出身,也算是下官的前辈了,你说说看,本官和下官的称呼,哪种更好呢?”

    “大人,在下乃是一介书生,不会打诳语,便实话实说了。刚刚听到大人自称‘下官’时,陈某顿觉心里有种莫名的欢愉之情。陈某个人认为,大人自称下官显得平和可亲,易于相处,而自称‘本官’则给人一种高人一等的感觉。仅凭大人的这种自称,陈某就觉得陆大人是位好官,这是在下的肺腑之言。”说到这里,陈正仁环顾左右道,“不知,不知其他同行是何感觉?”

    “陈老之言极是,我等均感亲切,陆大人好样的。”

    “就是,陆大人谦谦君子,一看就是正人君子也。”

    “好官!”

    下官和本官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代表的含义却完全不一样,一个是谦谦有礼,一个却是高高在上。

    陆秀夫伸手示意,待大家安静后言道:“各位,下官深受皇恩,常侍奉皇上左右,也多得皇上之教诲。皇上总是提及,君为轻,民为重,所谓水能载舟,也能覆舟。作为皇帝陛下的官员,当上为皇帝效力,下为黎民百姓服务,为官者首先也要将自己看做是我朝百姓中的一员,而不应该把自己当成是凌驾于百姓之上的人上人。”

    随着陆秀夫的言语停顿,会场上掌声四起,这自发的掌声代表着陆秀夫的发言被在场之人完全认可。

    陆秀夫只得再次伸出双手,示意大家安静下来,才接着道:“各位报界之人,当今皇上英明神武,勤政爱民,实为我朝中兴之帝。本官自称下官也正是秉承了皇上亲民爱民之教诲,下官时刻谨记,自己是陛下之臣,是我大宋之官员,是为我朝之百姓谋事做主者,更是。。。。。。”

    这一次,陆秀夫连话都没有说完,便被一阵更为激烈的掌声所打断。

    让我没有想到的是,两天后临安城各大报纸的头条内容竟然不是安丰军大捷的详细报告,而是陆秀夫自称下官,和陈正仁的这番对话,各大报一致认为,陆秀夫的言行代表着皇帝的亲民爱民思想,代表着朝廷锐意改革的决心,并以亲和的姿态博得了广大百姓的好感。加上两月前我在朝中实行的廉政反腐等改革措施,再借助这次安丰大捷,一下将我的声望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陆秀夫不得不再次伸手示意,待会场略微安静后,继续道:“当今皇上之圣明,堪比太祖太宗,这是我朝之福,是百姓之福也。”

    “皇上万岁,皇上万岁。”

    突然间,大厅中不约而同地响起了阵阵欢呼声,“皇上万岁”之声经久不息。报行之人本就对时政颇为敏感,相对普通百姓而言,其思维更加活跃,更加激进,也就更加容易接受陆秀夫亲民的言行。

    良久,会场再次安静下来。只听陆秀夫道:“各位,回到今日发布会的主题,请针对安丰之战提问,由于时间关系,每家报行最多只能提出三个问题。”

    或许是陈正仁开了个好头,大家都觉得这位军务院的陆大人平易近人,于是纷纷踊跃发言提问。

    “陆大人,在下是大宋皇家报行的编辑黄镛,首先恭喜朝廷取得安丰大捷,并收复了淮河南岸之地。作为一名宋人,在下也感到骄傲和自豪,我军击败的乃是号称天下无敌的蒙古铁骑,这也是我朝近年来第一次发起的主动攻击。在下想请问下陆大人,这次安丰之战是否可以说成是朝廷显示出收复山河的决心?”

    陆秀夫道:“黄编辑,自皇上登基,便定下了收复山河的国策,可以说从皇上登基的那一刻开始,皇上就已经向天下明誓,必须收复北国,而这一次安丰之战只是整个计划中的开端而已。”

    黄镛继续问道:“陆大人,近日来我朝连续的军事变革,比如,禁军的变革,新战区的成立等,是不是都是在为收复山河做准备?”

    “可以这么说,但下官认为,更为准确的是,这些变革的目的是为了让我朝的军事走向正规和强大,收复失去的山河只是最基本而且必须要做到的国策,皇上的意思是要让我朝站在天下之巅,无论是经济、科技还是军事,又或其他方面,都要如此。”

    “陆大人,在下是福华报的编辑韩云山,刚听陆大人所言,经济、科技和军事,敢问陆大人所指的科技是什么?”

    陆秀夫解释道:“科技,即科学技术,是科学与技术的通称。科学是我们人类所积累的关于自然、社会以及思维的知识体系。技术呢,则是指个人的技能或技艺。下官举个例子,韩编辑,你目前手中所使用的硬笔和纸张就是因为科技革新所带来的,古时人们使用竹简,使用毛笔,而你正在使用的工具无疑方便了许多,再比如,大通报行的陈老先生,上次你来时所带的放大镜是不是对你在阅读时有很大的帮助呢?”

    陈正仁点头道:“是啊,这的确是个好东西。”

    “恩,这就是科技给人类所带来的变化。随着科技的发展,那么带给人类的益处会越来越多。可以说,今后科技的高速发展会全面改变人类的生活。不过,科技之事不是我们今日的议题,也非下官的长处,改日若有机会,各位可以去临安大学采访下。”

    我暗自笑道,“这陆秀夫,学得还挺像的。”

    “陆大人,在下是临安凤凰报行的编辑蒋啸天,请问陆大人,我朝现在的军力是否超过蒙古了呢?”

    “呵呵。”陆秀夫笑道,“下官刚开始时说过,有些事情牵涉我朝军事机密,下官不方便回答,但下官可以严肃地告诉各位,在皇帝陛下的英明领导下,我朝的综合军力一定是天下无敌的。”

    蒋啸天见陆秀夫没有正面回答,略显失望之色,但随即道:“在下相信陆大人之言,我朝军力无敌于天下,那么在下作为大宋朝的一员,便是放心了。”

    “公子,这陆大人现在也变得能说会道了。”袁棘在我耳旁小声地说道。

    “恩,这点君实进步很大。”

    这时,发布会的司仪方山京上前道:“各位,今日因时间关系,军务院发布会到此结束,下面还有一件事情和大家都有关系,请教育卫生部出版司郎中(相当于司长)曾渊子给大家宣布下朝廷有关报行的规定。”

    曾渊子四十来岁,长须飘然,看上去倒是颇有官威:“各位报界编辑,下官代表出版司宣布,从十二月一日起,各报行除了需要在商业部登记注册外,还需要在出版司备案,由出版司发给大家报行的经营许可证。此规定不仅针对我朝各大报行,其它小报也同样适合,也即是说,临安城的小报只要在商业部和出版司同时登记备案后,符合我朝的出版规定,都可以公开发行,并受我朝律法的保护。”

    “小报也可以?”

    “朝廷不再禁止小报了吗?”

    。。。。。。

    “安静,安静。”方山京笑嘻嘻地上前道,“各位,下面有请教育卫生部新任尚书江万里江大人为大家解惑。”

    江万里首先道:“各位,秉承皇帝陛下旨意,只要各报行遵守我朝律法,今后将不再区分大报小报,均可到出版司办理许可证,但是,有关报行所报道的内容,必须真实,在遵守我朝律法的前提下,自然会得到朝廷的保护,但是,如果报行违反我朝律法,胡编乱造,或者是宣扬不利于我朝的言论,甚至恶意中伤我朝,也势必会受到律法的制裁。”

    又是大通报的陈正仁先问道:“江大人,我朝律法对于报行出版方面的律法不多,今后朝廷是否会考虑完善?”

    “当然会的,今政务院律法司正在起草有关报行出版的相关律法,下官在这里暂且向各位透露下,律法司会在七日后邀请临安城的主要报行前往律法司作客,共同商议相关的律法。”

    “是吗?”陈正仁有些惊讶道,“我等草民也能参与律法制定的商议会?”

    江万里笑笑:“皇上曾经说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不知大家有没有耳闻?”

    “当然知道,那是皇帝陛下在贡院训示时所言,我等皆知的。”

    “恩,没错。既然是有关出版行业的律法,那律法司征询你们这些行内人的意见,不是应该的吗?”

    江万里的话语让厅中之人一阵嘀咕,大家情不自禁地私语起来。我坐在报界之人的旁边,加上袁棘的听力极佳,自然能清楚地知道他们的对话。

    “这,这是真的吗?”

    “应该是真的,江大人乃是朝廷内的忠贞之士,自是不会乱言的。”

    “没错,我也觉得是真的,或许这就是皇上所说的匹夫有责吧。”

第284章 东康坊

    第284章东康坊早朝结束后,我对小七说道:“小七,叫上先生,随朕前往东康坊看看。”

    “东康坊?那一带是天街附近较为贫困之处,官家去那里何为?”

    “怎么,管起官家的事来了?”

    “啊,不敢。”小七慌忙道,“官家,小的哪敢管官家之事,只是好奇之下随意问问。”

    我笑笑:“呵呵,小七,朕和你说笑呢,东康坊那里有一件民居拆迁所引发的纠纷案。”

    小七淡然道:“拆迁纠纷啊,这在我朝不少城镇均有发生,越是发达之地,这类现象越是严重。”

    “小七,这是为何?我朝不是有拆迁与补偿条例吗?”

    “官家,虽然我朝律法有明确规定,但实际上强拆的现象还是长期存在的。尽管强拆行为也是官府极力打击的,但是由于其中所涉及的利益巨大,强拆现象一直以来都是以一种半民间的形式存在,当然背后少不了那些权贵们的身影,他们总能想方设法地拿到官府的批文。至于发达地区嘛,其房屋新建情况频频发生,自然会更多地涉及到拆迁之事。对于补偿金额,却是由官府核定,在前些年,会子泛滥,百姓所要求的总是和官府的核定不符,而且所得到的补偿中至少有一大半是会子等,这自然就会引起百姓的怨言。当然,这里面也会有些所谓的刁民,乘机勒索。”

    “小七,这点你还知道得不少啊。”

    “官家,小的曾听小四哥说过,小的家乡就遇到过这样的事,所以略知一二。”

    我点点头,暗自想道,看来这拆迁的麻烦自古就有啊。

    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源自唐朝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