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国医贵女 >

第18部分

国医贵女-第18部分

小说: 国医贵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爹爹是指派来盯着郡公府的那几个暗哨?”
  “那几个小喽啰,为父倒是不放在眼里。”他温铮行得正坐得直,不怕别人盯梢。也可以随便找个由头,暗中结果了那几个,凭铁冬的手段绝对可以做到神不知鬼不觉。但温铮觉得没这个必要,那几个小喽啰,也不过是听命行事,他还不至拿几个小角色开刀。更何况这几个小角色,关键时刻也能排成一招妙棋。
  “那爹爹指的是?”
  “秋儿家的那个小丫头,你的三妹。”温铮忆起自那丫头醒来后的几次见面,似乎都很愉快,比起以前那个爱惹事的小丫头,倒是可爱不少。
  老实说,以温铮的修为,温舒再怎么会惹事,也难以让郡公爷大为光火。这位郡公爷,刻意地要在人前营造一种形象。在府人眼中,他这位平南郡公,本就是喜怒无常,脾气怪异的主儿。
  不同的环境,便佩戴不同的脸谱。这是平南郡公,在金戈铁马的沙场还有波云诡谲的宫廷斗争中生存强大的方式。
  你要是不想为人所拿捏,或是不想受制于人,就不要让别人轻易地摸准你的脾气和喜好。你的任何一个软肋,于你都是致命的。包括在自己的家中,对着一群与自己朝夕相对的家人,都不得不戴上为他们准备的一套面具。
  这样的温铮,无怪乎佟秋雨总是抓不住也看不透了,因为就连温铮自己,都渐渐分不清何时为真心、何时又是逢场作戏。
  上位者的多疑和猜忌,比起沙场上的腥风血雨来得还要可怕。自古最悲哀的便是将者的命运,君只闻一将功成万骨枯,又何言南征北战保家国,一腔热血为君忧,换来的却是一杯鸩酒赴黄泉?
  早年那位将温铮视为心腹,三年连升五级,乃无上的恩典、天大的荣耀。随着温铮屡立战功,在军中的影响力和在百姓心目中的声望一日高过一日,便开始引起上位者的忌惮和朝中权重者的觊觎。一言一行,都得小心谨慎,以免被别人抓住马脚。
  有时候,上位者若想除掉你,只需要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理由,甚至随口杜撰一个理由,便能将你扳倒,抹煞你曾经为他所做的一切,将你还有你的整个家族打入万劫不复之地。
  面对着皇权,情分这种东西,是最廉价的。
  上位者为了他的地位稳固,总是要牺牲不少的人,也要拿不少的人开刀。再英明的圣主,手下都有无数的冤魂。有时明明知道杀你是错的,你是无辜的,他还是得杀你。
  没有为什么,因为你很有可能在将来的某一日碍着他的路,或者是他儿子、乃至孙子的路——
  但温铮并不会因此去怨恨那位,也不会想着造反那种他脑子抽了才会做的事。因为换了他在那个位置,他同样也会像他那样去做。
  他当然也会知道怎样才是对郡公府最好的,如何能在这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保得府中的平安,还有温家家族的壮大。
  照目前的情势看来,那位虽忌惮温家,却还是以安抚居多。庭儿虽然琴技无双,由那位对庭儿的态度来看,似乎有笼络施恩温家之意。
  温铮心如明镜,对朝中局势还有各方势力的错综变化都看得分明,一方面诚心诚意叩谢皇上对温家的大恩,另一方面又严密提防着各方对温家不利的企图。那些人在外面盯梢数个月,所能抓住和探听的信息无非就是郡公府的二小姐与三小姐大战三百回合,平南郡公大发雷霆;二夫人和四夫人为了女儿暗自冷战中,吃饭的时候也不忘口舌交锋,弄得温铮是焦头烂额。
  诸如此类,探听到的信息都是这等摆不上台面、没有任何价值的闲言碎语,弄得几个盯梢的小哥都没脸去见他们的主子。而他们主子,除了极个别脑子清楚的,都在偷着乐。
  战场上威风凛凛、朝堂上毫不妥协地沙场悍将,在家就为了那些个鸡毛蒜皮、陈芝麻烂谷子的事被一帮女人吵得焦头烂额,还真是丢脸呢。
  战场上再会打仗有什么用,连自己的女人和孩子都管不了,还有什么好嚣张的?得,他们也不用再盯着他了,光他家那些破事,就够温老爷子忙活了。
  抱着这种心态,底下的人该撤的撤,该摸鱼的摸鱼,郡公爷出行背后倒是也少了几条尾巴。
  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温铮对温舒以前出格的行为也是睁只眼闭只眼,有的时候还故意说温媛几句,纵容一下那丫头。
  温媛做得越出格,就越是能吸引一部分人的视线,于他、于郡公府倒是没什么坏处——
  

038 出府
更新时间2014…6…17 11:00:35  字数:2072

 038出府
  按照温铮原先的计划,舒儿那丫头要是做得更出格点,犯点什么事的话,那就更符合他的预期了。
  平南郡公府这些年光华愈盛,其势力已经被上位者所觊觎。给上位者一个不痛不痒的把柄,也是自保的方式。
  只是佟秋雨若是知道温铮心底的想法,怕是拿刀抹脖子的心都有了。
  温铮这个沙场走来的悍将,虽然有情,毕竟也太过无情。他太工于算计,哪怕是真心,都带有浓浓的阴谋味道。
  再说佟秋雨和温书,这还是温书到这里来第一次出府,早听说大杨的临阳城如何的美丽繁华,她早就想见识一下了。
  佟秋雨平时便鲜少出府,即便出府,也是乘轿,带着仆妇丫头。这次耐不过女儿软磨硬泡,遣了家丁,舍了轿子,娘儿俩手挽着手到街上逛街。
  还别说,这样逛街,还别有一番滋味。坐在轿子里,颠来颠去的,掀着轿帘能看到什么东西,哪有挽着自个儿女儿的手来得亲切。
  舒儿一出得府来,便恢复了孩子性子。歪着脑袋望东望西、看这看那,看到好吃的好玩的,还吵着佟秋雨要给她买。没有哪个做娘的不希望看到女儿黏着自己,尤其是在经历那样的变故之后。舒儿懂事不少,佟秋雨又是欣慰又是担忧,现如今看舒儿如此黏着自己,反而很开怀。对温书的要求百依百顺,要什么便给她买什么,宠溺之情溢于言表。
  两人出门,还不忘带上了春儿。春儿总算知道夫人和小姐为哈舍弃了轿子随从,把一个她给留下来了。
  “小姐——夫人——慢点啦,春儿跟不上了——”春儿边走,怀里抱着的东西边往下掉。实在是太多了啦,本以为跟着夫人和小姐能趁机出府好好玩一玩,结果……春儿想哭,手都酸掉了,还有这么多东西,只能看不能吃,也是一种煎熬啊~
  温书回头,望着春儿那可怜吧啦的小样子,忖着腰大笑。
  “我说春儿,你现在后悔跟我们出来了吧?”
  “小姐,人家都累死了,你还笑话人家。”春儿和温书呆得久了,也渐渐摸清了她的脾气,知道她是个没有半点主子架子的人。虽然在人前从不敢逾越半分、谨守做下人的本分,但私下里倒是放开不少。
  “累啊,那我就帮你解决一点。”温书说着,往嘴里塞了口零嘴,直呼着好吃,又让她娘张嘴,佟秋雨是郡公府四夫人,这半年来涵养规矩地倒是学了一大堆,在这大街上还真不好张这口。但温书小模样坚持,她要不张嘴,她手就不收回去,佟秋雨无奈,也只得用团扇遮住嘴巴,瞪一眼女儿,无奈地将她掰好的东西吃下去。
  “春儿,这给你,来,啊——”温书倒是很放得开,在那深宅大院里,每日压抑本性都够辛苦了。现在来到这方自由的天地中,还不玩个痛快?
  看春儿怀里吃的用的东西的确有点多,难为这小丫头了,光顾着自己购物高兴,忘了这小丫头只有两只手。在经过一家酒楼的时候,看到一个老人家带着小孙女,似乎想让店家给些吃的,说是小孙女饿了,已经两天都没东西吃了,恳请店家发发慈悲、做做好事。
  这店家老板倒也不是小气人,给了这奶孙俩一人两个馒头,打发她们去了。温书望着老奶奶老态龙钟、步履蹒跚地与小孙儿相互搀扶着离去,苍老的声音有着激动,大致是哄着自个儿小孙女,今儿有东西吃了不用饿肚子了。
  温书心下触动,倒不是她多愁善感,只是她向来对年纪大的慈祥老者没什么抵抗的能力。望着他们饱经生活沧桑的脸,那一条条如沟壑般深沉的皱纹书写了他们生活的苦难,在自个儿受苦挨饿的同时,还是把仅有的全部都给了自己的孙子孩子,只是想到这点就觉得自己应该做些什么。
  这些于她不过是轻而易举不是吗?
  还有那个小孙女,正在长身体,面黄肌瘦得可怕,仿佛一阵风便能将她吹倒。如果遇不到好心人,这奶孙俩还不知能捱到什么时候,她没看到就算了,既然看到了就不能视而不见。
  一个人,想做点好事的时候大可毫不吝啬地去做。这在温书看来,也并不是做什么好事,只不过是在自己能做到的范围内,对有需要的人伸一下援手,这是每个人都会做而且也会遇到的事。
  佟秋雨望着自个儿的女儿将身上吃的喝的都给了那奶孙俩,还塞给她们一锭银子,什么都没说,眼角的笑纹却加深了。
  深知良知和善心这种东西,在朱门大户里是最要不得的东西。佟秋雨还是希望看到自个儿的女儿不失本真,能够同情别人、关心别人。就这一点,舒儿还真是像她自个儿的亲爹。
  明明自个儿就是刀头舔血,看到别人受苦哪怕身陷危险之中,还是会贯彻他那大侠的精神,拔刀相助。有一次,身负十六处刀伤,还硬是从一伙马匪那里救下了一个姑娘。一到家便吐了一大口血,接着倒地不醒,她急也不是、哭也不是,差点没给他吓死。
  为了这事,他们俩夫妻也不知吵了多少次,那男人嘴上答应,却一点不长记性。佟秋雨虽然气急,但转而一想,自己喜欢的不正是这样一个有担当、有血性,认准了一件事便九头牛都拉不回,但却发自真心爱着她们母子、会用整个生命来照顾她和女儿的人吗?
  她原本以为温铮也是这样的人,可渐渐的,她发现她错了,而且错得离谱。他们俩不但不像,而且是截然相反的两个人。
  这些日子的舒儿,真的越看越像她爹了。
  “娘,走了这么久也累了,我们去前面的茶楼喝杯茶,好不好?”
  温书刚送走了那对一个劲要对她磕头的奶孙,在拉扯间,额头渗出丝丝细汗。由此便可见,为了拉住那对奶孙,温书用了多大的力气了。
  佟秋雨将女儿往自己身边拉近了些,给她理理凌乱的衣衫,又掏出绣帕给她擦了擦汗,“瞧你,一脸的汗。”
  …………
  

039 有匪君子
更新时间2014…6…18 8:07:24  字数:2103

 039有匪君子
  老康茶楼。
  时值正午,太阳正烈,酒楼里喝茶小憩的人有不少。三两盘小菜,两壶凉茶,外加酒楼边角响起的年代久远的二胡曲,喝起来颇有一股清幽宁致之感。
  老康茶楼,是临阳城一间特别的酒楼,虽算不上怎么有名气,却很有特色。在临阳城数百家酒楼之中,风格独特,店面整洁,环境清幽,有一批忠实的老顾客,每日都会到这里坐上一坐。
  正如某些老人家所言,他们喝惯了老康茶楼的茶水,听惯了老康茶楼那老师傅拉的琴曲,一日不喝,一日不去听,便全身难受。
  佟秋雨以前出府多次,竟不知临阳城还有这间风味独特的茶楼。不过也是,她平时出府,顶多就是去庙里进进香,到上好的绸缎铺子去买块料子,抑或是去些脂粉首饰铺。像茶楼这种人多嘴杂的地方,她们是不可能上这儿来坐的。
  屋里余下的位置不多,大堂中间还有一张,三人便坐了下来。要了两壶凉茶,几盘小菜,一边听琴一边喝茶。
  温书不动声色地打量着这座稍嫌古老的茶楼,酒楼规模不大,摆放中却自有一种精致大气。在酒楼进门的边角,是一张枣红色的大柜台,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掌柜趴在那里,面前摊开着一本泥色的书皮纸张,还有一杯热茶在柜台上冒着袅袅的热气。
  那位中年掌柜,全身也透着宁静致远的味道。不似一般的酒楼茶馆伙计和掌柜,热情地招呼着前来用餐喝茶的客人,而是径自忙着自个儿的事。睡觉看书,端得惬意的很。偶尔也会有几个熟人,上去和他说会儿话,每到这时,他总是放下手头的事,双手抱胸,颇有兴致地和那些人聊天。
  这茶楼里的客人也似乎习惯了掌柜的脾气,已经见怪不怪了。反正他们到这里,也是为了获得短暂的宁静,喝喝老康亲自泡制的茶水,听听那老者悠远的琴音。没有了老板的热情熟络,他们反而更享受这难得地清静和宁和。这老康茶楼,仿佛尘世喧嚣中一处宁静之地。来到这个地方的人,心情会变得无比的宁静,全身的烦躁也会尽消。
  入什么样的地,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