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科技强国-第3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西伯利亚方向再次有动作前,两个方面军都不可能遇到大规模的会战。
但根据我们的情报显示,远东方面,苏军已经从本来就紧缺的对日作战部队中抽调兵力,预计将集结一支超过五十万人的部队,而中亚方面,同样有大约七十万苏军在集结。”
张蜀生翻开了几份文件,随后还是将注意力转回到西伯利亚方向。毕竟,苏联人为了与德日作战,在中亚和远东的剩余兵力都不多,而且大多数都是一些二线、甚至三线集团军。这两个地方的军队,大多数都被派往欧洲方向,或者加入到在远东与***人的鏖战中。
苏联人原本准备集中兵力,联合登陆作战的美军,对日军发起一次大规模的冬季攻势,结果,中***队的霍去病计划一开始,这个重创远东日军的作战计划,只能搁浅了。
而西伯利亚则不同,苏联人哪怕是在兵力最紧张的时候,都留有大量的集团军,只要能够保住西伯利亚铁路,保住横贯国土东西的走廊,苏联人面对任何敌人,都还有机会。西伯利亚不仅有大量资源,还是苏联的背脊。
“一场大规模的空战?”
在文件上,张蜀生看到最新的情报显示,苏军为了与中***队争夺战场制空权,预计将在距离中国领土数百公里到一千公里的上空,爆发一场大规模的空战。
“是的,委员长。苏联人在苏德战争中发现,面对同样拥有大规模机群的敌人,只有同时出动尽可能的飞机,才能取得胜利,小规模的空战,无法影响战略走向。
所以,为了争夺制空权,便于之后可能会爆发的西伯利亚坦克集群大战,和防御我们的后续进攻,苏联人正在集结大批飞机。
根据最秘密的情报显示,苏联人不但集中了西伯利亚地区的大部分飞机,以及连夜赶造更多的飞机,他们甚至秘密从苏德战场上抽调飞机。一大批原本将送到苏德战场上的新式飞机,被秘密抽调到中亚和西伯利亚。”
粟裕任神情严肃地说道,苏联人敢于从苏德战场上抽调飞机,甚至将支援莫斯科的飞机都抽回到中亚或者西伯利亚,足以看出他们对于‘亡国灭种’的危机认识。
张蜀生手中的笔在文件上轻轻地点着,皱眉道,“斯大林打得好算盘,看似秘密抽调苏德战场上的飞机,其实很可能是做给美国人看。
好让美国人知道,如今他们有亡国之险,连莫斯科上空的飞机都要抽调回去作战。”
粟裕任点点头,苏联人的伎俩并不高明,但却非常管用,“不错,斯大林这步棋是一箭双雕。美国人绝对不会坐视苏联丢掉莫斯科或者更多的领土,我估计,大西洋和太平洋上,美国人运送飞机的船队,很可能已经在强大舰队的保护下出发了。”
“不止如此,你过来看。”
张蜀生和粟裕任走到大地图面前,张蜀生一巴掌拍在阿尔汉格尔斯克的位置上,“你看,这是苏联人在北方的重要港口,这里就是白海,离莫斯科甚至不到一千公里的空中直线航程。
美军的航母舰队,完全可以在这里起飞大批舰载机,然后在陆地机场周转,直接赶赴莫斯科前线参加空战。不提船队可能运送的支援飞机,光是将舰队派到这个位置,就能提供给苏联人极大的帮助,足够帮助抽调了部分力量的苏联空军对付德国人。”
“很可能,否则如果失去莫斯科上空的制空权,可能那里就是下一个列宁格勒。而且,一旦莫斯科再败,苏联的抗战决心甚至可能动摇,这是美国人绝不容许的。”粟裕任点头道。
张蜀生暗道,这是当然,美国人在原本历史上,除了强大以外,还敢于去做其他国家军队没有做过的事情,航空母舰起飞b—25中程轰炸机,甚至原子弹轰炸***,这都说明,美军为了达到作战目的,会不择手段。而前世,哪怕苏德战场的形势没有现在危急,他们也确实通过白海,对苏联人提供了极大的支援。
粟裕任也皱眉道,“委员长,这样看来,我们在西伯利亚方面,很可能遭到苏联空军的强力反击。”
张蜀生笑笑,“强力反击与否,现在还说不上。不过,既然大家都知道西伯利亚的重要性,我才会在霍去病计划制定之初,要求前期的空军主力,在发起第一波空袭后,一定要秘密转场,将整个计划的空军集中相当一部分在***—西伯利亚方向,就是为了能够尽快掌握制空权,争取西伯利亚上空的主动。
我没有预见到斯大林敢于果断而坚决地立即抽调机群支援西伯利亚,但却歪打正着。”
粟裕任:“这样一来,斯大林憋足了劲头想给我们一个大教训,以为这种暗度陈仓的伎俩能够让我们栽跟头。他难道真以为我们没有和敌人爆发过大规模空战,就不知道怎么打仗了。”
“是骡子是马,牵出来溜溜吧,这次苏联人自以为集中了优势机群,却不料将碰到我们在北方的精锐战斗机集群,我们一定要给他们一个天大的教训,现代空战,不是只有苏联人和德国人,美国人才会。
我们,一定会比他们做得更好,因为我们有更好的飞机,更好的装备,更好的飞行员。”
张蜀生一拳捶在桌上,似乎已经看到了无数飞机即将起飞,飞往西伯利亚的上空,与漫天的苏联飞机进行一次中苏开战以来规模最大的空战。
第三百章 恰克图空战(大空战 中)()
库伦,对苏作战空军指挥中心。
这个位于库伦空军基地的作战中心,是西伯利亚方向,国防军空军对苏作战的最前指,空军副司令员刘亚洲正在与空军参谋长阮必应商讨着近期的敌情。
“老阮,还记得当年我们在东北和***人的空战吗?”
刘亚洲端着手中的老茶缸,茶缸外壁上一个偌大的红色斑驳五星,由于长期地使用,红漆都被磨掉了一些,使得五星显得有些斑驳。
红色五星下方有一段小字,仔细看还能认清是‘1933年对日空战纪念’。
“当然记得,那是我们共和国的第一场大空战,鬼子临死反扑,但奈何飞机太落后。被逼上绝路的鬼子,甚至驾驶着双翼木制飞机,妄图反抗到底,结果,我们最终的战果极其辉煌,以不到二十架飞机的代价,击落近十倍的日机。
当年,你还干着空军副参谋长的活,我还是个大校参谋呢,哈哈。”
阮必应低头望了望自己的新茶壶,感慨道,“可惜啊,我当年那茶盅,被我那婆娘搬家搞丢了,唉,可惜了。”
“你呀,等这二战打完,再拿一个纪念杯子,好好保存,保管你能用到你孙子那一辈儿。”刘亚洲笑着调侃道。
“说真的,老刘,这次苏联人从莫斯科战区抽调那么多先进战机,甚至连美国人都可能插手,你心里究竟怎么想的?”阮必应问道。
刘亚洲:“还能怎么想?委员长都亲自打来电话了,这说明了大本营对这次空战的高度重视。战争刚开始,为了接下来的战斗能更顺利,自然需要一战而定乾坤,至少要把苏联人的空军撵到贝尔加湖的北边去。”
“贝尔加湖,还是不如它原来的名字,北海好听。”阮必应的年纪并不大,在西南时期走来的将领,如今也不过四十出头,军旅生涯耽误了成家大事,如今家里的小崽子才上中学,“我家里那小王八蛋,临走前问我去哪。老子告诉他,这一趟是去北海,等老子们这辈把北海打回来了,以后那就是孩子们的内湖,是他们避暑的圣地,是他们荡舟钓鱼的大湖。”
刘亚洲闻言,却是不由微微出神,望着窗外那正陆续起飞降落的战机,也跟着说道:“是啊,北海,多好听的名字。苏武牧羊,北海湖边拄杖高歌,可惜,千年来,都是毛子的地盘。”
“快了,最近小规模的空战爆发了不少,为了迷惑苏联人,我们都是采取二代机出战,虽然战果和伤亡都不大,但却成功地迷惑了他们。小心谨慎的苏联人,也应该试探够了,我估计最迟还有半个月,一场不下于大不列颠上空的大规模空战就要爆发。”阮必应肯定地说道。
“希望这次空战能够开个好头,日后决战的时候也能占个先机。”
刚刚结束的战况讨论会上,此次对苏空战的指战员们,集体听取了关于苏联人在西伯利亚上空的最新动作。
苏联人虽然秘密集中了1000多架新式飞机,近2000架老式飞机,但在西伯利亚上空的行动却非常保守,除了在中国机群空袭苏军或者苏联城市时,苏联人会拼死作战外,他们在对中***队的日常例行轰炸时,都是一触即走。
为了应对很注定将要爆发的大空战,中国国防军不但将雷达站建在了占领土地上,还在恰克图等多个中小城市附近,修建野战机场。前线十几个机场,总共能动用的飞机达到2500架,其中战斗机的数量1500余架。
在数量上,暂时比苏联人稍差,但在质量上,即便是苏联人刚装备部队不到一年的拉—5和拉—7,在面对国防军歼—2战斗机时,也处于下风。
“呜呜呜……”
忽然,战斗警报再次拉响,一名参谋迅速地跑到刘亚洲和阮必应身边,报告道,“副司令员,参谋长,三分钟前我们收到恰克图前线发回来的敌情,雷达发现约有300架苏军飞机正在向恰克图方向飞来,大约200架战斗机,100余架轰炸机。
恰克图机场已经紧急起飞了50架飞机,并且呼叫支援。”
“命令驻a03机场144、145战斗机团,a04机场146战斗机团、147战斗机团,a07机场148、149战斗机团,立即起飞作战,第13航空师师长李晨任行动指挥,务必对来犯苏联飞机予以坚决击落,确保恰克图的安全。”
刘亚洲二人在作战地图面前稍稍交流了一下意见,刘亚洲便快速地下达了命令,这次没有动用库伦空军基地的机群,而是动用了部署在恰克图附近几个野战机场的第13航空师。
国防军空军的最新编制,航空师分为战斗机师,轰炸机师,攻击机师。一个师下辖六个航空团,整个师的飞机数量在150…220架之间,三大机种航空师,飞机数量有较大差异。
听到苏联人数百架飞机来犯的那一刻,刘亚洲和阮必应都没有感到什么畏惧,反而心里一颤,意识到开胃菜来了。三百多架飞机,说多不多,但如果被击落个七七八八,苏联人也会觉得肉疼。
……
“师长,刘副司令员的命令。”
恰克图附近的某机场,早已下令飞行员就位,随时准备起飞的第13战斗机航空师师长李晨,终于等来了刘亚洲的出击命令。
核对完了命令后,李晨大声下令道,“第13战斗机航空师,立即起飞作战,目标,侵犯恰克图的苏联空军。兄弟们,这次不用蹑手蹑脚地打,只管狠狠地揍。”
说完,他提着飞行员头盔,迫不及待地冲向了停机坪,虽然他乘坐的那架改装双座型歼—3战斗机不在第一批起飞序位上,但他依然早早地登机,配合前舱飞行员做好起飞准备。
经年的训练,战时更是一丝不苟,李晨所在的战斗机起飞后,几个野战机场的飞机基本集合完毕,一个由180多架战斗机组成的大机群已经基本成形。机群虽然是大编队,但依然是由若干个五机编队组成,两组长僚机,一架小队长机,在前面的一些零敲碎打中,飞行员们发现,由于飞机性能的差距,这种歼—2和歼—3五机编制的作战小队,能够给予苏联空军极大的威胁。
良好的机动性,快速的爬升,出众的速度,优秀的盘旋能力,强大的火力,一个五机编队,往往能击落两倍甚至是更多的苏联飞机。
苏联人的飞机,一头钻进这种五机编队组成的火力网,往往都没有还手之力,而如果是大股机群试图包围中国飞机,中国的战斗机又会采取快速爬高,脱离战斗,然后再以优势高度,下冲寻找战机。
李晨所在的歼—3式战斗机居于机群中后的位置,在他不远处就是第13航空师临时配发的一架空中雷达预警机。
“雷达预警机注意搜索敌机的位置,高度,速度和数量,有发现立即报告。”李晨有条不紊地处理着机群作战的空中指挥事务,不时地切换指挥频道,熟练地指挥着这个庞大的战斗机师做好战斗准备。
由于时间仓促,雷达站的预警时间有限,机群甚至来不及全体爬升到优势高度,李晨审时度势,急忙命令机群边缘和前方速度最快的部分飞机,快速爬高,抢占优势空战高度。
剩下的130多架飞机,逐渐散开,以一个布满长空的散队向苏联人的来犯方向飞去。其余的飞机,则在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