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扫明 >

第282部分

扫明-第282部分

小说: 扫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被山东军占领五个多月的南京城,高杰并没有见到丝毫被乱兵破城后的乱象,里里外外的人都在忙个不停,一副欣欣向荣,井井有条的样子。

    高杰和李自成有死仇,曾经是李自成帐下的闯将,因为私通李自成之妻才会投奔官军,所以对大顺军也十分了解。

    这么多年下来,大大小小的战斗,最起码几十场也该有了,但高杰一眼就能分辨如今大顺和山东军的区别,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大顺军中那些李自成引以为豪的了老营精锐,在高杰看来,其实也就比山东军诸多外系强上一点,就连嫡系的正兵都不如,更别提个个如狼似虎的战兵了。

    当然,无论心中如何去想,高杰这辈子还是头一次来到这极尽繁华的南京城,怎么能不好好玩一玩就回去?

    要知道,这次再回去可就是背水一战了。

    赢了,就会赢得王争的信任,为自己在山东军内赢得一席之地,要是输了,别说王争饶不过自己,就连到时候有没有命从战场上活下来都说不准,还谈什么其它。

    高杰在青楼里找到自己的亲兵,准备留在南京几日再返回庐州府。

    这几日下来,高杰发现了很多有趣又想不通的事情,江南的秦淮名妓那可是全天下都出了名的,可却没发现几个山东军的人在喝酒招妓,要么是本地的大户,要么就是一些外来接任务出去拼命的军兵。

    听本地的人说,以往在南京城大大小小的闹事经常有,但自从去年七月,也就是山东军进城之后,就没怎么再遇见了,到处都是一片欢声笑语。

    就算偶尔发生乱子,很快就有负责这一片地区的保安司衙门人员前来驱散,要是对方寸步不让非要挑事,这些人也是说拔刀就拔刀,根本不会手软。

    管你什么大户子弟,还是勋戚家奴,现在最怕的人无非还是王争,这位安东侯爷据说可是非常护短,要真闹大了,最后还得是人家掌权的说了算。

    山东军的人才不管你有理没理,直接编造一个由头,拿了侯爷的军令调兵出来,把一家子人整府都抓起来的事也干过不少。

    甚至在去年山东大清查的时候,有不少勋戚家想要凭借高墙顽抗讲条件,但安东候是怎么做的,一个字废话都没说,直接调来几门大炮,连墙带人都给夷为平地啊。

    听到这些,高杰却觉得十分解气,这位侯爷别说当日见到了十分畏惧,但这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内在性子他还是很喜欢,就是感觉对脾气。

    说白了,跟着朝廷,饷银根本不用想,就连衣服和兵器都残缺不全,可是跟着安东候那可完全不同。

    前段时间,大顺军在湖广、陕西,张献忠的部众则是在湖广和四川一带,两边都闹得风生水起,民不聊生。

    除了他们,还有左良玉这些朝廷的军阀,无论这些人哪一个,对大户们都是采取赶尽杀绝的态度,只有山东军是打着招揽之意。

    有钱人不断从其它地方逃走来到山东军驻守的地方,虽然在这些地方都有聚耕农庄不段兴建,对他们的政策也并不十分友好。

    但是一边能活命,保存家业,一边却要被剥皮吸髓的赶尽杀绝,就算是傻子,也知道在绝境当头的时候该如何选择。

    以前这些人有两个去处,一个是近些年逐渐崛起的山东一带,像翁州府的济宁、莱州府的胶州,还有登州府的蓬莱。

    这些地名逐渐出现在各地大户们的视线中,成了居家搬迁逃难的一个选择,传闻这些地方都是越来越繁华,不再是偏远的穷困之地,各种业绩愈加兴盛,不逊江南。

    最难得的是,这些地方数年以来都是安定无比,从来不会发生什么乱局乱象,当地山东军驻军闲着无聊,甚至把能找见的所有山贼土匪都给清剿一空。

    所以渐渐在绿林上也就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说千万不要去山东军占领的地区立杆子,因为你在别的地方最低只要聚拢个几百上千人,就已经是土皇帝。

    但是在山东军驻守的地方,无论你的部众有多少,无论你是以多么私密的形式露头,人家永远都能用最快的速度把你剿灭,而且出动的各路人马,都要远远多于当地匪贼。

    要知道,就算之前的江南,要是一旦有个什么风吹草动,地方上也常有啸聚山林,百姓成群结队围攻县衙的情况发生,并不算十分稳定。

    在许多人的心里,这乱世中,还是安定最为重要。

第五百二十四章:万事不离荣华富贵() 
    那第二个去处,自然就是江南。

    江南繁华之地,素来就是奢靡销金的好去处,又有秦淮风光,文风成性,名妓冠天下,正是这些多金避难的富豪们首选之地。

    不过自从去年的七月份开始,江南之地逐渐归属了另外一个主人,比北京还要繁华的南京城,其实已经从里到外彻彻底底的改换了门庭。

    那安东候王争尽管跋扈,但麾下的山东军除了那次在睢州被偷袭之外,这些年从来没打过任何败仗,而且几乎听不见他麾下的兵马有什么劣迹,和左良玉那等军阀有本质上的不同。

    山东地界上本是不入流的盐商,现今说话中也带着些许自豪的神色,并且时常堂而皇之的出现在各地商会中,逐渐拥有了自己的席位,在一百多年以来都是少见。

    这些年,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差不多有五分之三都来了江南,五分之一去了山东、扬州一带,最后剩下那五分之一,则是倒了血霉没有逃出来的。

    当然了,这五分之一的人中,绝大部分还是因为个人原因,放不下自己在本地积年累月的家业和财产,能顺顺当当逃走的时候在犹豫,到最后想逃的时候被封死,追悔莫及。

    相比他们,大多数人的选择都很随性,对江北的人来说,去江南、扬州,或者素来安定的山东一带,都比自己那战乱连绵的本土要好上许多。

    “腰缠十万贯,三月下扬州。”

    南京就已经是这天底下最繁华的地方,杭嘉湖、苏松常一带,更是文人士子和大户们喜欢聚齐的地方,到底是逃到哪,反正大家各有各的道理,说不上谁对谁错。

    大明三百年江山,现如今已经被朝堂上那些所谓的重臣搞成乱七八糟,整天挂在嘴边的纲常伦理,那也就是挂在嘴边给人看,自己到底什么样,其实心里都有数。

    所谓“湖广熟、天下足”,大明各朝最主要的产粮地,就是现今的陕西、湖广和四川一带。

    这些地方要么被流贼占据,要么就是还处在纷乱之中,只是在名义上属于朝廷,占据陕西、湖广一带的流贼不再是当初那揭竿而起的农民,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击溃,已经成了和大明朝并列的大顺朝。

    西安、武昌陷落,襄阳由于地理位置被官军和流贼不断的你争我夺,最后虽然李自成不敢待,但王争已经放出狠话,山东军要是不来,一时间倒还没人敢染指。

    此外,湖广一带还是个纷乱的局面,原本大顺很快就要完成湖广全境的占领,但是因为山东军在徐州誓师搞的动静太大,主力又撤了出去。

    张献忠自从在西安左良玉击溃就回到四川在乱中搅局,正在为建立他的大西而努力。

    除此之外,福王被烹,楚王被杀,庆王投降,等等失陷的亲藩重地不及其数,崇祯皇帝从最开始的震惊大怒,到现在经历的多了,倒是已经习以为常。

    其实对大多数皇亲国戚,崇祯的并没有什么感情,之所以会震怒,无非是为皇族的颜面受到侮辱而气愤,就连为他们做的一些祭祀工作,其实也完全为了规矩和体统。

    除了孙传庭带领的五省精锐以外,崇祯皇帝最为倚重的也就只剩下左良玉那号称几十万的大军。

    本来左良玉是想捡软柿子捏才率部进入四川,没成想,现在的张献忠也不再是原来的张献忠,即便面对比大顺军势弱很多的张部,左军竟然也在接连吃败仗,被打得溃不成军。

    自从进入四川之后,左良玉一下子陷入高杰进退两难的境地,张献忠追着左良玉打,左军则是丢盔弃甲,在各地掠夺的东西完全给张献忠做了嫁衣。

    张献忠他是再也打不赢了,李自成更别想,正在他两相为难之际,却忽然听到风声,说是总兵高杰也投了王争,带着改编之后的人马进入湖广,打着的是“王”字黄龙旗号。

    左光先作为残存秦军中为数不多的榆林将门世家,能投奔区区一个安东候,这已经让左良玉十分不解,现在就连高杰都投奔了山东军,可想而知,这将带动一大批湖广的残存官军倒戈向山东。

    随高杰一同前来的,还有山东军在河南一带外系兵马的调动,归德府的孔栾,还有南阳府的陈永福等几部都在蠢蠢欲动,看样子对湖广是势在必得。

    李自成主力退出湖广之后,王争总算是要开始下手了。

    崇祯十七年刚开始,李自成在西安改元永昌,建立大顺,紧跟着王争就提出要受封宁王。

    本来王争对朝廷的态度不明不暗,这么大一股力量握在手里,想要做什么都没有什么阻碍,虽然没有王号,但手中权利其实更甚有之,朝廷本该顺水推舟同意了就是。

    话说白了,山东军现在家大业大,王争手底下的总兵都要数不过来,依附过来的朝廷勋戚中拥有侯爵、伯爵的更加不在少数。

    在这种情况下,王争自然不可能再用原先山东总兵的衔头任命下属,山东军统辖内外系兵马总共超过二十万,你说你一个小小的总兵,下面却一大堆总兵、参将、游击、都司、卫所的军将,这实在不妥。

    安东候区区侯爵,就算加了太子少保和左都督,任命地方上实权的军将和文官也是名不正言不顺,这种事本来大家心知肚明,我提一句,你随大流点头就行了。

    山东军要的无非是一个方便,就凭现在的朝廷,想要更多实在也给不起。

    但崇祯和朝堂上这些人愣是看不出来,还以为是原来糊弄左良玉呢,弄了个太子少保给打发下来。

    这宁王的名头不是王争非得要,正相反,作为现代人的王争对这种名头并不在意,看重的只是手中权利,反正怎么做都行,何必多此一举呢。

    但山东军一系的文武们就不这样想,王争以宁王任命下来的衔头,显然比安东候更加名正言顺。

    宁王的王号其实不是王争想要,是山东军下面那一干人等想要,他们跟着王争走南闯北、出生入死到今天,为的是什么,说一千道一万,还是离不开荣华富贵这四个字。

    崇祯十七年二月十二日的早上,负责漕运厘金事宜的范若海匆匆跑来,说有非常重要的大事面见安东候王争。

第五百二十四章:万事不离荣华富贵() 
    那第二个去处,自然就是江南。

    江南繁华之地,素来就是奢靡销金的好去处,又有秦淮风光,文风成性,名妓冠天下,正是这些多金避难的富豪们首选之地。

    不过自从去年的七月份开始,江南之地逐渐归属了另外一个主人,比北京还要繁华的南京城,其实已经从里到外彻彻底底的改换了门庭。

    那安东候王争尽管跋扈,但麾下的山东军除了那次在睢州被偷袭之外,这些年从来没打过任何败仗,而且几乎听不见他麾下的兵马有什么劣迹,和左良玉那等军阀有本质上的不同。

    山东地界上本是不入流的盐商,现今说话中也带着些许自豪的神色,并且时常堂而皇之的出现在各地商会中,逐渐拥有了自己的席位,在一百多年以来都是少见。

    这些年,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差不多有五分之三都来了江南,五分之一去了山东、扬州一带,最后剩下那五分之一,则是倒了血霉没有逃出来的。

    当然了,这五分之一的人中,绝大部分还是因为个人原因,放不下自己在本地积年累月的家业和财产,能顺顺当当逃走的时候在犹豫,到最后想逃的时候被封死,追悔莫及。

    相比他们,大多数人的选择都很随性,对江北的人来说,去江南、扬州,或者素来安定的山东一带,都比自己那战乱连绵的本土要好上许多。

    “腰缠十万贯,三月下扬州。”

    南京就已经是这天底下最繁华的地方,杭嘉湖、苏松常一带,更是文人士子和大户们喜欢聚齐的地方,到底是逃到哪,反正大家各有各的道理,说不上谁对谁错。

    大明三百年江山,现如今已经被朝堂上那些所谓的重臣搞成乱七八糟,整天挂在嘴边的纲常伦理,那也就是挂在嘴边给人看,自己到底什么样,其实心里都有数。

    所谓“湖广熟、天下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