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卑鄙军阀 >

第83部分

三国卑鄙军阀-第83部分

小说: 三国卑鄙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给灭了,这不明摆着杀鸡给猴看吗?

    当然,公孙瓒手握重兵,刀口高悬,各个世家也不可能明着对抗,把脖子伸到刀口下。

    在公孙瓒的淫威下,世家们总算识趣,多少贡献出一些粮食,暂时缓解了军队的粮食供应。但是,裂痕出现了,世家们把这个帐牢牢记在心里。

    冀州富裕,世家要比幽州多很多。即便是幽州的世家少,刘展也知道,世家最终是个祸根。但是,即便是如此,刘展也不敢像公孙瓒这般明目张胆地打击世家。那样的话,刘展就会摆明了自己的立场,与世家为敌,何必呢?

    刘展要比公孙瓒贼多了,自己不出手,而是利用乌桓叛乱之际,暗地里下手,铲除幽州的世家。

    事情虽然做了,但是,明面上可不是刘展所为,一点不影响刘展在幽州的名声。

    刘展手里有强大的军事力量,铲除幽州的世家,根本不费吹灰之力。事情不是这样做地,解决问题有许多方法。

    若是刘展亲手消灭了幽州的世家,那样的话可就名声在外了。即表明了态度,对世家不感冒,站在了世家的对立面。

    大汉朝的世家有多少呢?他们全都仇视你,支持你的敌人打击你,岂不是自找麻烦吗?

    你若是不出幽州还好说,反正幽州我说了算。若是想要进一步发展,甚至进取中原,可就困难重重。

    因此,刘展不会给自己添麻烦,而是采取卑鄙的手段,暗地里解决了绊脚石。

    公孙瓒的这一手,是把眼前的问题给暂时解决了,但是,随之而来的是更大的麻烦。

    这个家伙只是简单滴看到,王家有人在袁绍那里当官,却没有注意到,王家在冀州广泛的关系网。

    世家大多都有联姻,王家被灭了,张家的女儿,李家的女儿也跟着倒霉。

    河间李家无缘无故失掉女儿,当然不干了。与几家关系密切的世家联合,密谋准备造反。

    公孙瓒在河间只有一万多军队,他的主要力量是对付袁绍。至于幽州那点兵力,公孙瓒没放在眼里。

    问题是,河间李家也有人在军队里呀。既然要造反,当然要有把握,否则,岂不是找死吗?

    于是,李家尽起家丁数千,里应外合,东部的这一万多军队哗变了。

    李家多有家财,大肆扩军,在不长的时间内发展到三万人,打出旗号要为王家报仇。

    公孙瓒的军队主要布置在南面,有近五万军队与袁绍抗衡。获悉李家叛乱,派出不到两万多军队去平叛。

    军队还没有走出多远,又出事了。

    西面的赵国又发生了叛乱,张家死了女儿能算完吗?他们与李家早有联络,东西相呼应,共同对付公孙瓒。

    好嘛,这下子麻烦大了。

    公孙瓒这时候明显感到自己的兵力不足,与袁绍对峙的军队,无论如何也不能抽调。可是,叛乱必须镇压下去。

    没办法,只好把东进的军队抽调一些回来,只留下一万五千人向东部进发。

    如此,东西两面,一下子抽掉了三万军队,除了与袁绍对峙的军队,手里不到两万军队如何控制整个占领区呢?

    冀州乱了,趁火打劫的有没有?当然有,只是势力不如李家和张家,弱一些而已。

    冀州世家的叛乱,让公孙瓒焦头烂额。而且,公孙瓒的心绪有些混乱。在他心里,周围的世家没有一个好东西,都可能成为下一个叛乱者。

    公孙瓒天天提放,疑神疑鬼,精神非常疲惫。

    越是这样,公孙瓒变得越来越粗野、暴躁,面对此起彼伏的叛乱,终于承受不住巨大的压力,下定决心,斩草除根。

    公孙瓒一不做二不休,派出军队,一夜之间把自己周围临近的几个世家连根拔去。

    乱了,全乱套了。

第155章 巨大的阴谋() 
幽州更换新货币,对刘展来说,也是对幽州掌控力的一个考验。

    如今,在短短的时间内,此项行动大获成功,至少说明幽州的执行力非常有力。

    更换新货币,对幽州意义非常重大。这已经不仅仅只是针对冀州的经济战,随着冀州铜钱贬值的风波发酵,影响力正在显现,其用意十分深远。随着新货币顺利的使用,从此,幽州将进入了新纪元。

    最主要的是,货币的发行权在刘展自己的手里。也就是说,只要是刘展的地盘,其经济的掌控全在刘展的魔爪下。

    这是一股风潮,或者说像传染病一样,从靠近幽州的河间府,向冀州纵深扩展。经济战刚刚开始奏效,冀州的公孙瓒首先深受其害,影响在渐渐地扩大,公孙瓒的辖区终于陷入了混乱。

    这才刚刚开始,现在是冀州的世家和商人受到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响会不断地扩大,最后会扩张到哪里,谁也不知道。

    随着铜币的贬值,如果按照幽州的货币衡量,冀州的富人阶层,如果原来是个大户人家,或许现在可能变成了中户人家。如果是中户,现在可能成为一个小户人家。至于小户,呵呵,至少也会比现在的情况差一些的。

    穷人还是穷人,这一点不会变的。手里没有钱,或者钱比较少,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与之相比,倒是幽州的百姓,反倒相对变得富裕起来了。大量的粮食源源不断地输入,粮食和一些物品价格很低,相对来说,幽州人手里的钱币越来越值钱了。

    当然,受益最大的还是刘展,他可以养更多的军队,可以雇佣更多的人增加生产,使幽州越来越强大。归根结底,受益的还是幽州现有的百姓。

    今后,幽州新扩张的土地,那些世家将很难对刘展构成威胁。随着时间的推移,世家会变得越来越弱。

    刘展手里所掌握的货币发行权,无疑将是一个威力极大的经济核弹。根据形势的需要,它将摧毁一切反对他的力量。

    阴谋,这绝对是一个巨大的阴谋!

    刘展掌握的时机也不错,估计,现在的这个时间段,长安将陷入新的混乱,董胖子差不多快要玩完了。在以前这是一件违法的事情,现在谁还管这些事情呢?

    刘展和他的手下,一直密切关注着冀州的形势。现在,公孙瓒疲于奔命,到处灭火,真可谓焦头烂额。幽州的刘展等人,终于看到了想要的结果。

    “主公,公孙瓒已经掌控不了他的地盘了,幽州是不是该有所作为了?”

    “呵呵,幽州是需要有所作为了。不过,不着急,咱们能够看出机会,我相信袁绍也能够看到机会,他比咱更着急。同时,袁绍可是主人,咱是客人,客随主便嘛!”

    “也是,咱们还要等袁绍主动来幽州联系才是。”

    “子杨,估计袁绍很快就会派人前来幽州。一事不烦二主,这件事情还是需要你出面交涉,呵呵。”

    “诺,主公,我会办好此事的。这次行动,主公看好了哪块位置?”

    “呵呵,靠近咱们最近的河间府是不会放过的。另外,为了方便与张飞燕的联系和呼应,赵国也是必须拿下的。子杨,你觉着如何?”

    “看来主公早有算计,不知道袁绍会不会心疼的发疯呀?”

    “袁绍心疼是一定的,发疯也有可能。不过,谁叫他和咱们有协议在先呢?有理走遍天下嘛!”

    “主公不可大意,袁绍急了眼会拼命的。幽州既然不想太暴露实力,这一点还是要提防一下。”

    “嗯,到时候还真需要震慑一下袁绍。否则,把事态扩大了,不好收拾呀。”

    武将们跃跃欲试,互相看了看,黄忠只好开口。

    “主公,消灭了公孙瓒以后,干脆,咱们幽州一鼓作气,接着打袁绍得了。打完了公孙瓒,估计袁绍也会有些损失,多好的机会呀!”

    “哈哈,本州牧理解你们武将的心情。但是,你们痛快了,就不怕战争的规模扩大,造成幽州的真实力量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那时候,估计全天下的各方力量都会关注幽州,把幽州当成最大的威胁。呵呵,本州牧也成了董卓第二,说不定会再来一个十八路诸侯讨伐。

    关外是幽州的最大秘密,虽说秘密早晚会暴露,天下人总有一天会知道的。但是,晚一天知道,就会对幽州有利一天。

    诸位,心急不得呀!”

    “嘿嘿,我们也就是说说而已。”

    黄忠等武将听罢,一阵尴尬的笑声掩过。

    其实,有些话,刘展不好说。他心里的真实想法,是担心历史走了样。天下能人何其多,在没有绝对实力的情况下,刘展绝不会冒险。不会盲目自信,狂妄自大到天下第一。

    “子鱼,幽州的最新人口统计出来了吗?”

    “主公,差不多了。幽州最新人口估计是一千五百万左右。若是再拿下冀州一部分,加上青州的人口,整个人口快到两千万了。而且,现在的人口在继续流入,最近,青州的人口也在流入,今年突破两千万不成问题。”

    “嗯,太好了。如此,大汉朝人口最密集的中原地区,会变得越来越稀薄,战争造成的死亡会越来越少。咱们幽州的人口战略,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尽量减少汉民族的死亡率,保护住大汉民族的元气。这样我就放心了,剩下的就是想办法,尽量缩短战争的跨度。很难想象,若是战争打下去五十年,甚至是一百年,汉民族还能剩下多少呢?”

    刘展的话,冲击着在场所有人的灵魂。若是真像主公形容的那样,大汉朝的结果,还真不敢想象。差不多就和童谣唱的一样,绝对是大汉民族的一场灾难啊!

    “主公,我建议,一旦袁绍反目,让张燕出奇兵突袭邺城,威胁他的老窝逼着袁绍撤兵。”

    “子鱼此计正合我意,不过,别让张燕打自己的旗号,要借用其他人的旗号迷惑袁绍。张燕这个暗棋需要再蛰伏一段时间,说不定什么时候再用上。”

    “不错,张燕的这个暗棋,还需要继续留在黑暗中,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刘展点头,算是同意了华歆的建议。

第156章 任城沦陷() 
除了冀州这里乱糟糟的,这段时间整个大汉朝一片混乱。十八路诸侯回归各地,大都没闲着,互相攻伐、吞并,占领地盘扩大自己的势力。

    受袁绍挑拨,再回去的路上被刘表截住,双方自此反目为仇,孙坚与刘表大打出手。后来,孙坚不幸战死,其子孙策继承父业。

    在长安,没有貂蝉,王允照样使用美人计。王允老匹夫设计,吕布还是杀了董卓,长安陷入一片腥风血雨。

    虽然,黄巾军失败以后,历史上几个活跃的黄巾首领,大多被刘展收服。但是,这并不是说中原就没有黄巾余孽了。中原一带还是有相当一部分黄巾残余在活动,而且,这些人有许多都是黄巾的忠实信徒。

    按照幽州的部署,管亥屯兵泰山东麓,广收青州黄巾军残余,挑选出精锐训练成军。因此,手中的军队并不多,差不多也就二万多人。其他人全部安置屯田。加上刘展的粮食供应,管亥的日子过得很不错。

    臧霸屯兵于蒙阴一带山区,广收青州黄巾残余,精选二万多青壮训练成军,剩下的则在山区屯田。

    程志远则靠近沿海活动,与管亥、臧霸的做法差不多。

    三股人马都严格按照刘展的命令,隐蔽不出。所以,青州境内几无黄巾活动。

    黄河北面,张燕迁入太行山练兵、屯田,隐蔽不出。所挑选的黄巾都是穷苦农民,黄巾忠实信徒一概不收。

    黄巾残余白饶、眭固另立山头,在邺城和河内之间活跃。

    虽然幽州吸引走太多的贫苦人,黄巾的规模要比历史上少许多。不过,唯一的区别是妇幼老弱少了。留在中原他们活不下去,投奔幽州使他们的唯一出路。

    黄巾信徒不会去幽州,他们还想着继续东山再起,而且几乎全是以青壮为主。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黄巾军的武器装备要比刚开始的时候精良多了。因此,黄巾军的战斗力提高了不少。

    在青州以东,无论是管亥还是臧霸,地盘与其他黄巾军划分的很明确,大家井水不犯河水。于是,以高升为首领的黄巾军,聚集部下有张和、陶升,活动在泰山以西地区。

    随着不断扩张,高升所率领的黄巾军一度聚集了五万多人。不过,在与泰山太守应劭的军队多次交战,损兵折将,人数锐减到四万多人。

    泰山以东是管亥的势力范围,他们只能向其他地区发展。高升与张和、陶升等部下商议,决定向西挺进。

    自一九二年开始,高升等开始转战兖州。

    “渠帅,粮草是个大问题,必须马上解决。”

    随着战乱迭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