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重生记事簿 >

第164部分

重生记事簿-第164部分

小说: 重生记事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对于姜万勐的这个提议,韩俊不敢苟同,VCD这个产品,经过细致的市场调查,前景预测是非常的美好,但韩俊想到前几天,营销课上教授说过的一段话。
“进入一个崭新市场的机会,在这个世界上几乎是凤毛麟角的,如果顺利抓住,它可以让一个产品在某个时间段内处于绝对的垄断优势。不过,这个机会也不见得没有风险,一个没有竞争的市场看起来很美好,但同样的。也说明了这个市场的不成熟,大家都在观望,第一个想去吃螃蟹的人,不见得就能享受到美味,没准儿还会闹肚子。就好比一个住宅小区的门口没有卖早餐,第一个前去摆摊卖豆浆油条的人,在一定时间内将受益颇丰,但换一个角度,如果这个小区里的人并不喜欢这种食品,那么他只能赔本甚至关门。也不会成为先驱,只能成为先烈了。”
教授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讲解了这个话题,却不难让韩俊联想到此时的VCD,虽然广大媒体异口同声地叫好,但最终叫不叫座谁也不敢保证。万一过早的投入市场,反响却是一般,对新生的万俊公司来讲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想到此处,韩俊开口道:“姜总,投放市场的事情,我们不能着急,现在。你那边最好开始大铺广告。最密集的广告来吸引最多的眼球。”
“啊?只打广告,不卖产品?这样行吗?”姜万勐疑惑道。现在哪个企业会干这种事情?花大价钱打广告,产品却见不到影儿的?消费者会怎么想呢?
“这就叫厚积薄发,等消费者的胃口都被吊的足足的时候,我们再发产品岂不是更好?”韩俊解释道。
姜万勐略一思索,觉得也是可行,他们不是没有产品,却要根据市场的动向来决定投放的力度。不过在广告究竟应该如何做上,俩人却产生了分歧。
姜万勐觉得,如果不投放产品,效果一定会稍微差上一些,毕竟没有实物可以参照,是以,他认为,广告的力度不需要太大。
但韩俊却不这么想,史玉柱的成功给了韩俊很大的启发。那种铺天盖地式的广告,效果才是最好的。而VCD这种实用的产品,不仅要做最好的广告,还要请当红的明星来代言!至于在哪做广告,全国收视率最高的央视,则是不二的选择!
“姜总,虽然作为一个投资商来说,不应该过多的干预企业的经营,但您要知道,我也要对我所投资的钱负责,所以,我建议您,请最红的明星,做最好的广告。而且,一定要抢占中央电视台最好时段的广告!”
要去央视做广告,将会是一笔不菲的费用,但在韩俊看来,现在全国热议VCD,正好借着这个机会,让全国人民都认识到这个产品,高投入下,调动起那些潜在的消费需求,才能带来最大的回报,此时的韩俊,隐隐把VCD这个产业所能带来的效益,作为了自己后年计划的一个强大利润点。是以,他认为,目前最应该做的就是加大广告投入力度,其他的,可以暂缓。
可是,就这个问题,两人僵持不下,谁也说服不了谁。无奈,韩俊和姜万勐最后选择了一个折中的做法,在大作广告的同时,免费拿出库存里几百台VCD。投放到全国各个大中城市的家电商场,支付一定的费用作为演示之用。如此一来,广告有了,也有实物参照。投入虽然要比单纯做央视的广告来的还要大一些,可效果应该比预计的要好上不少。
而最后,韩俊又给姜万勐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万俊VCD,不如搬迁来滨海吧。滨海高科园我这里有关系,税率优惠很大。而在这里生产,离着北方大城市也更近一些,日后不管是进入市场的效率,还是运输成本上来说。都有很大的优势。而且,滨海有海运、空运,面对国际市场,从这里走货也方便。”
韩俊的这个提议让姜万勐有些心动。只是在建设费用上,将成为一个天文数字,饭要一口一口的吃,路要一步一步的走。万俊VCD在合肥刚刚建厂成功,最初的生产都是在现代集团的生产线下完成的。此时要搬迁,劳民伤财不说,省政府大力支持下,也绝对不会允许一个能带动省内经济的企业轻易离开。最终,经过俩人的一番商讨,姜万勐这边派人过来,先在滨海建立一个组装厂,抢占地域优势。等日后资金大量回拢之后,再在滨海架设几条生产线。而这样做的好处则显而易见,两个城市一南一北遥相呼应,轻易地就可以控制国内全部的市场。
韩俊也认可了这个提议,俩人计定,便各自分头行动。
韩俊最所以提出要让万俊VCD搬迁来滨海,也不是没有原因的,这也是个不情之请,实则因为这是于长胜的委托,韩俊的成名,让他倍觉脸上有光,而当知道了时下热议的VCD产业里,居然也有他的影子,更是喜不自禁,只是如此有前景的一个行业却远在合肥,不免让他有些眼红,如果能将这个行业迁来滨海,起码在政绩上又是光彩的一笔,到时对于升迁去一个好城市也多了一份筹码。
对于这样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又是劳动密集型,引资倒是其次,同时还会带来大量的岗位缺口,在提供就业岗位上。也多了一些选择的余地。
而当韩俊告诉他,会在滨海高科园投资兴建一个VCD组装厂的时候,于长胜立刻召开了一场新闻发布会,将这个消息公诸于众,引起了市民们广泛的注意和极大的兴趣。并在高科园现有的空地,选了最好的一块留给韩俊,和他的VCD组装厂。
10月10号,新生军训的最后一天的,11号他们就将返校,本来韩俊想先去潜艇学院帮着白悦和张绍林拉回一部分东西的,却接到了于长胜的电话,让他无论如何尽快去市委一趟。
不知道他有什么事的韩俊,无奈之下,先去了一趟市委,可见到他之后,才发现,于长胜还真是有事找他,而且,事还不小。
“小韩,这两年来,你对滨海的建设可是出了大力的,我很高兴,见你准备在滨海投资一个组装厂,呵呵,我甚至都有些不想走了。”见到韩俊,于长胜亲切地拉着他说道。
“于大叔,你这是说的哪儿的话,你能升官我高兴还来不及呢。不管在哪,我总还是得叫你一声于大叔的不是?”韩俊嬉笑道。只是脸上挂着笑,心里却也有些不爽,如果于长胜走了,那么继任者能不能跟他有这么好的合作就是两说了,其间,总要有一个相互了解,再达到信任的过程。
听了韩俊的话,于长胜笑着点点头,旋即正色道:“小韩啊,县官不如现管这个道理你是懂的,现在市里的领导都很看好你的这个行业,我也会大力的支持,但毕竟,明年的时候我就要离开了,后续的人能不能还会一如既往的支持,我也不好说。”说道这里,从他的脸色上不免看到一丝担忧。
可他的话锋一转,笑着说道:“不过,凭着你现在的这些产业,放在哪里都会受到重视,而你能掌控的越多,对你来说,越为有利,我给你准备了个小礼物,希望你能喜欢。”

第一百零九章临别礼物

于长胜此来滨海。几乎是一力促成了东部大开发,就目前来看,取得的效果十分的显著,让滨海的经济每年都成级数增长。而他说的,韩俊功不可没,也不是没有道理的,跟其他的招商引资不同的是,韩俊所经营的这些项目,几乎都成了滨海经济大开发的亮点。
崂山绿石,开辟了崂山旅游的新途径,无论在经济效益,还是品牌效益上,都成了崂山的一个新标识;崂山绿茶,几乎完全改变了崂山周边的农业格局,一改粮食作物为经济作物,与国家的步调一致,而这种茶品也成了崂山三绝之一;海鑫铜矿,变废为宝的典型,更遑论对滨海市GDP的带动作用,以及显而易见的,年终的时候。它必然会成为滨海市新一家利税千万的纳税大户;而在此之前不久,韩俊又拉来了VCD的组装厂。一切的一切,仅仅说是给于长胜的政绩锦上添花,可真就小看韩俊的成绩了。
原本一开始,于长胜对于韩俊的关注,是因为某些特殊的原因,但随着韩俊一步步走来,于长胜惊讶的发现,这个少年即便没有某些人的关注,也能做的如此出色,每每一个经营策略,总能让人眼前一亮。
更遑论韩俊所做的那些事业,对于他个人而言的好处了,有政绩,但更要有亮点,在心里,也愈加看重韩俊的能力。
此时的于长胜,不管在市里,还是省里,都受到了极大的关注,以前被人诟病的对韩俊的某些特殊照顾,也成了,他慧眼识英才的一种表现。
但对于于长胜的话,让韩俊也不得不重视起来,跟他打交道这么久,对于他们那个圈子里的事情,韩俊多多少少的知道一些。“步后尘、擦屁股”这种事情,是没有哪个继任者会喜欢做的。
韩俊几乎可以肯定,明年于长胜一走,东部大开发能不能继续下去,是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的!如果继续深入开发,或许依然会让滨海的经济进一步发展,但这个政绩算谁的?算老于的还是继任者的?“前任路子铺的好”这种说法,那简直是一定会出现的。
顺带着,韩俊自己会不会依然像现在这样受到诸多的关注,和大力的支持?韩俊自己也不知道。当然,关于东部的开发与否,韩俊并不太关心,但能不能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才是韩俊所关心的。以前没有意识到,此番于长胜要走了,韩俊才想到这个问题。不管多么大的企业,如果没有得到相应的支持,能否顺利的发展下去,的确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可是,于长胜所说的这个礼物,又是怎么回事呢?
而于长胜则认为,就像他刚才说的。县官不如现管,韩俊背后站着陈老不假,可他已经离开体制内多年了,影响力是在,但毕竟鞭长莫及,韩俊这小子现在所做的功绩不小,于民与己都是有利的。如果后继者为了避讳某些东西,放松了对韩俊的支持,抑或者是直接转投其他的项目,那就实在太可惜了点。
所以,他人是要调离了,但韩俊所作出的一番成绩,却不得不让他做出一点表示,起码,在他走后,要给韩俊寻找一个强有力的支撑,岂能就这么简简单单地拍拍屁股走人?
“礼物?于大叔,您太客气了吧?”韩俊打了个哈哈,笑道。
于长胜却摆摆手,说道:“不是客气不客气的问题,你的公司能发展的好,不管对于你个人还是诸多关联的企业都是很有好处的。我争取了一个滨海党校的进修名额,我感觉你父亲比较合适,是不是说服他去进修一下呢?”
思前想后,于长胜认为,最合适的人选不是最近对韩俊表示出友好态度的徐中和,也不是要进秘书处的陶伟,而是韩俊的老爹韩世鹏。一个荣立过一等功、二等功无数的刑警功臣,完全有资格进入党校进修。尽管现在党校已经开学了。但这样的事情对于他来说根本不是问题。
而且,于长胜也相信,凭着这个资本,他有信心在离开之前,把韩世鹏安排到一个合适的位置,多了不敢说,起码让韩俊在某些信息的掌握上,会方便许多。
听到这个消息,韩俊心下微微一动,跟于长胜这种级别的领导相处的久了,体制内的事情,韩俊虽然不能说十分的了解,却也略知一二,能进入党校进修,就是一个信号,一个提拔的信号。
韩世鹏已经是市局的副处长,如果平平稳稳的干下去,过不了两年就会提正处,但想要得到更进一步的提升,几乎是不可能的,毕竟韩世鹏中学的学历实在太低了一些,但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父亲初中毕业正好赶上文革。那个年代,能坚持读完书的又有几个人。
虽然韩俊从未想过要得到父亲的庇护,也从来没有动用过父亲的关系,但于长胜所说的这个问题,韩俊真的心动了。如果能让父亲在短时间内更进一步,无论是对于父亲还是对于他自己都是一个难得的好消息。
自己或许可以凭着笔记,做到比一般人先知先觉,但随着事业的进展,经历的许多事情也让他明白,跟官员们的良好关系,讲是自己事业顺利的保证。回想一下自己的过往。如果没有于长胜在侧,相关部门会不会这么配合就是两说。
而于长胜调离之后,虽然凭着韩俊此时的实力,或许不会被忽视,但要是想更顺利的发展,体制内必须要有信得过的人。可自己在此之前居然从未想过这个问题,此时想来,让韩俊大感汗颜。
“于大叔……这……太让我意外了。”韩俊说道。于长胜的这个提议,无疑解决了这个问题,自己父亲积功无数,虽然学历偏低,但进入党校之后,这个劣势就不复存在了。不管是继续在公安系统,还是进入市委相关部门,不仅会让父亲得到晋升,更会给自己的事业保驾护航!
这个礼物……价值不菲呀!
可于长胜却有些歉意地说道:“不要意外了,对于你和你父亲这两年来的功劳来说,这根本算不了什么,本来也不需要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