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岐黄大宋 >

第106部分

岐黄大宋-第106部分

小说: 岐黄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完,他便用一种怪异的眼神望着李唐,好像是在说:“难道你带了银子还还债?”

李唐但觉心中悲愤莫名,知道今天自己是不论如何也不可能从整个老头子手里拿到一分银子的,他忍住冲上去给这个老头子一巴掌的冲动,忽然一抱拳,道:“告辞了!”头也不回地就往外走去。

许将在后面还不停地说道:“世兄,李世兄,怎么说得好好的就走?你还没说清楚来找老夫所为何事呢!你是不是川资匮乏,若是如此的话,老夫虽然穷困,但也可以馈赠个三二十两的……”

看着李唐的人影越来越快地消失,许将的那张老俊脸上忽然露出一丝笑意,而且这笑意还渐渐扩散开来。终于,他捂住嘴巴,偷偷狂笑起来。

好在这里并无旁人,若是有人看见了一向以举止有度著称的许冲元竟然会有这样失态的时候,真不知道会有什么感想。

第5章 震惊朝野

李唐铁青着脸回到一家客栈,二女见了,忙问道:“怎么了?看你的样子,似乎有些不顺利,难道是那老头子赖账吗?”

李唐哼了一声:“赖账倒也罢了,居然还敢羞辱于我——”便把今天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向二人学说了一遍。。

二人一听檀郎受此侮辱,都是杏眼圆睁,秀眉横起。范晓璐恨恨地说道:“想不到许将这人平日里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言行举止都很有几分君子之风,竟然这般无耻!亏我爷爷当年还觉得这人不错,虽然一向和他政见不一,但对他还是颇为提拔的!”

胡清儿却用安慰的眼神望着李唐,道:“这世上伪君子真是太多了,大郎你也不必过于放在心上。不就是三千两银子吗?咱们不缺这点钱,就当施舍给他罢了!”

范晓璐却不以为然:“清儿姐姐,你这话不对了。若他是好人,不要说三千两,就是三万两,还不起,咱们都可以算了。但越是许将这样的伪君子,咱们就越发不能轻易便宜了他。因为这种人,你若是不让他好好栽个跟头,今天便宜你三千两,明天又要去便宜别人五千两,后天再去便宜别人一万两。这样循环往复下去,他的日子越过越好,而那些被他欺辱,而一直忍气吞声的老实人却越过越差。这岂不是乱套了吗?况且,你没有听李郎说吗?那厮有钱,而且是很有钱,还清三千两对他来说,根本就没有多大的问题!既然是如此,咱们为什么还要给他占便宜?”

胡清儿叹了一口气:“我也知道你说得对。只不过,对于许将这样的人,咱们又有什么办法呢?他身居高位,权势滔天,大郎却连仕途都还没有真正步入,如何和他抗衡?若是为了此事还和他结下了梁子,以后大郎被他抓住个小辫子——”

范晓璐冷哂一声:“怕什么,大不了咱们一起回家耕田便了。做官是好,不过,若是要因此而受气的话,还不如不做官呢!李郎,咱们家好像还没那么缺钱,一定要靠你当官的那点俸禄来济补生活吧!”

李唐笑了笑,道:“晓璐说得是。清儿,我知道你这个人心软,不喜欢为什么事情争斗。但是你要知道,有时候吃亏是福,能忍就忍,这是没错的。不过,对于有些人,咱们越是忍着他,他就越发会以为你好欺负,进而得寸进尺,一再欺辱。所以,这次不管他是什么身份,我还真就要和他作对一回了。就如晓璐说的,咱们家里还有几目薄田,不行了回家种地去。或者,凭着我的医术,咱们就到老家去开一家医馆,养活你们两位老婆大人,我还是不会有问题的!”

胡清儿低头不再说话。范晓璐却嘀咕一声:“我才不要你养活呢,你要和你一起赚钱,起码要赚到能养活自己的钱!”

说着,她伸出手,在原地转了个圈,一副憧憬之色,闭着眼睛,喃喃地念道:“阡陌、小径、牛羊、青山绿水……哇,这都是我最喜欢的!”。

李唐“哈哈”大笑:“说的是!咱们有的是退路,谁也不必怕,谁的眼神也不必看!”

胡清儿也笑了。不过,她的笑容只是持续了一下子,立马又敛去,正色道:“只是,咱们又有什么办法来对付他一个堂堂吏部天官呢?”

李唐“嘿嘿”笑道:“你道我为什么那么好说话,他不给钱,我就听话地说走就走——”

范晓璐大为兴奋,拉着李唐的手又蹦又跳地问道:“这么说,你想到对付他的办法了?”

李唐阴阴地笑了笑:“他那封信里不是说了吗,最近有一件宝物要送进京来,咱们可以在这上面动些脑筋嘛!”

范晓璐听得大喜,连连拍手道:“这件事,我也要参加!”

※※※※※※※※※※※※※※※※※※※※※※※※※※※※※※※※※※※※※※※

文德殿。

今天的早朝,气氛有些肃穆,赵煦居然难得地准时到了,臣们心下都是讶然不已。

这世上的事情就是这样,如果你从来做事都是循规蹈矩的,偶尔做出一点出格之事,大家都是“莫名惊诧”拍案而起,仿佛你做的是一件伤天害理的大事一样。但是,若是反一下,你做事一向都不按常理出牌,对别人的闲言碎语直当小风小雨,根本不予理睬,一旦你偶尔按照章程做事,别人说不定反而会惊诧莫名。

当然,讶然归讶然,大臣们都知道,既然赵煦都早早临朝了,今日必然是要出一些事情的,而且这事情还不会小。当然,他们还没有想到今天发生的事情,就会如此的惊天动地。

群臣见礼过后,赵煦无神的眼光在众人面前划过,群臣都不由忐忑地低下头去。眼前这位皇帝年纪虽然不大,但给大家的威慑力却远胜于前面几位先帝。大宋的皇帝自来都很少有人会给群臣们惧怕的感觉,但如今群臣们对赵煦真的都很害怕,他们都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做“伴君如伴虎”。

赵煦显然对群臣的反应颇为满意,收回目光,向着殿头官使了一个眼色,那殿头官会意,从御座上拿起一份圣谕就宣读了起来。

大家一听,又是震惊,又是莫名其妙。原来,这份圣谕的内容很简单,就是宣布御史中丞安惇出知惠州府,以大理寺推丞沐云为右谏议大夫试御史中丞。

大宋的官制,御史中丞为正四品官,是台官之长,可谓位高权重。不过,由于这是言官,不管是宰相还是具有封驳之权的中书舍人、知制诏都必须要避嫌,没有权力去决定这个极端重要职位的人事任免。所以,有大宋一朝,御史中丞的人选更迭是十分频繁的。因为这完全决定于皇帝的喜怒,大臣们根本无权去干涉。

但是,安惇这些年以来在这个位置上一直是如鱼得水,做得相当安稳,很受宰相章惇的器重。谁也没有想到这说拿下就拿下了,这圣旨里面居然是一点理由都没有,这简直就让有心为他开脱的大臣们根本毫无力争的理由。你总不能指着皇帝问:“你要拿下安惇,有什么理由?”

不过,许将和韩忠彦却对这理由很清楚,安惇犯了一个大忌:插手殿试之事。这是大宋立国以来,皇帝们最为忌讳事情之一。不过,他们心下也在暗暗擦冷汗:惠州啊,那可是岭南的南方啊,比这更为偏远的,也就是琼州这种地方了。一个人被从御史中丞这样的职位直接贬到了惠州,可见皇帝对你的恨意之深了。

而大臣们震惊的还不仅仅是安惇的下台,还有沐云的上台。沐云为大理寺推丞,正六品小官,居然直接跳了这许多级,去御史台当台长,这简直是罕有的升迁速度啊!要知道,按照大宋的官制,一个正六品官即使是年年考评为“优”,按照中书省正常的升迁渠道,也要一十八年才能爬到正四品的高位啊!再考虑到他前不久刚刚从外地调入京中,就等于他这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内,就已经轻松越过了别人三四十年也难以逾越的官场鸿沟!

这,是何等的恩宠啊!

沐云本人倒是很淡定,连忙出列谢恩。

赵煦给他提升的是职位,而不是官位。所以,他入主御史台之后,还是正六品官。大宋的官员这种情况很多,理论上,所有的职位,包括尚书、侍郎、知府知州这些,二品官可以做,七品官也一样可以做。只不过,你若是官位不够的话,就要在你的职位前面加一个“守”“试”这一类的字眼,意思是暂时由你代理这个职位。而这个字眼,又要由你离这个官位的差距大小来决定官品和这个职位差一品,就称“守”,官品和这个职位差两品,就称“试”还有一个“权”某官的,这又在“试”之下,这当然只存在理论上,现实中还没有出现过“权”某官的。。

不过,御史中丞这个职位最为特殊,按照大宋的规矩只有右谏议大夫可以代理。所以,赵煦把沐云先升为了右谏议大夫,然后再让他权御史中丞。

不过,这也就出现了大宋有史以来最为荒诞的一件事:御史台的台长将会是整个御史台官最小的人之一!就不知道沐云这位年轻的台长如何去管理这一大批官位比他高、资格比他老的下属们。

众人都是目光炽热地望着沐云,心下的妒火若是能拿到外面来烧的话,估计都可以把他点燃了。等到他谢恩完毕,站起身来,大家连忙都把嫉妒的眼神敛去,换上友善的亲切的眼神。因为这个人从此刻起,已经成为了大宋最核心的权臣之一,就算是宰相,对他也要忌惮三分。

有些大臣也想要站出来反对,但一触及赵煦那冷若冰霜的目光,不由都瑟瑟地退了回来,纷纷把目光对准了西班第一位的章惇。

章惇此时也是颇为无奈。但不论如何,他此刻是决不能站出来发表遇见的,因为御史台这类言官的升擢、贬谪都是皇帝乾坤独断,宰相一旦管了,就是越权。章惇虽然很喜欢权力在握的感觉,但也从来不愿去触及自己权限以外的事情。

第6章 栽了

一件注定将会震惊朝野,并将在大宋的史书上留下一笔的事情就这样发生了。。波澜不惊得就像一池春水一般,整个过程中,除了两位心情截然相反的大臣的谢恩之声,偌大一个文德殿里,就一点声音也没有。

等到众人都重新归位之后,赵煦咳嗽了一阵子,然后又脸色潮红地说道:“关于新科进士的诠选补官,有司有安排没有?”

自元丰改制之后,宋朝的文官诠选主要是由中书省和礼部来进行。其中吏部负责的是大理正以下,级别比较低的官员的诠选,从六品官到九品官,都是由吏部尚书掌管。九品一下则由吏部侍郎掌管。吏部设置了六品、七品、八品、九品房,每房分管这一个品级官员的升降、考核。

而新科进士第一次授官,则恰好又是六品到九品之间,所以赵煦所说的那个“有司”,其实就是指的吏部了。不过,这般重大的事情,直接负责的人虽然是吏部的主事,但大家都知道赵煦问的,其实是吏部尚书许将本人。

许将从容出列,手持笏板,躬身应道:“陛下,如今我大宋朝官人员已经颇为不少了,而由于新科进士都必须授以幕职官、试衔知县等特殊职位,一面当职,一面学习理事的经验,而难以独当一面。所以,恐怕不少的进士都需要等一段时间,这些职位上有了缺额,再行补阙。而其中早已授官,今次再来参加科考的官员,则可以在原职的基础之上,进行一定程度的擢升然后立即授职。此时浩繁,不过吏部已经在安排了,相信很快就有结果出来。”

大宋的科考,固然有很多的白丁参考,事实上很多不是科考正途出身或者当初功名比较低的官员都会参考。对于他们来说,这次考砸了,还可以回到原来的官位继续当差,考好了就相当于多一次额外擢升的机会,何乐而不为!

许将说话条理清楚,对于本部的工作进度也十分清楚,加上口齿清晰,声音清朗,确实让人听得很舒服。赵煦点了点头,大宋官制的繁冗,他也是很明白的。新科的进士只要是在三等或者三等以下,就不大可能直接授官,这并不是吏部可以解决的问题,所以他对此并没有在意。

他所关心的是另外的事情。

“朕就是想问一问新科的三甲进士的授官,有了安排没有?”

许将道:“按照《诠法》,新科的三甲进士第一名应该是要授予大理评事或者签书两使的高级幕职官。臣看了一下,如今大理评事正好有一员缺额。所以今科状元郎周淮,可以授大理评事。”

所谓的签书两使,指的是节度使和观察使。一些大的州府是不设知州和知府和直接设节度使和观察使的。又由于大宋的两使都不实授的,所以,签书两使就是这些州府的主官。其权限其实就相当于一般州府的知州、知府。比如节度判官、观察判官,都是签书两使中的官员。

新科的进士二三名,也就是榜眼和探花,按照大宋的诠法,是要到他们是手下去当幕职官,轮换回朝之后,再该授次等京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