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风流-第10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一起呵呵笑起来,当然,这笑只是浅尝即止,无非就是附和着笑而已,皇帝老子的笑话,你不能不跟着露个笑脸,可也不能笑得过份。
当然,也有人一直紧绷着脸的,比如倭国使节足利义便是如此,他至始至终都拉着个脸,仿佛别人都欠了他的银子,这时候心里不知想着什么。
倒是太子朱高炽,目光时不时的朝足利义撇过去,嘴角含笑,仿佛也在期待什么。
朱棣抖擞精神,又道:“今日来的有功勋、有宗室,也有使节,大家一起来朝贺,这是什么,这便是忠心,朕很高兴,既然来了,朕索性陪大家一起乐呵乐呵,这叫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
第三章送到。我就说了吧,今天更得比较早了吧,答应了大家,我可是不敢耽误,好了,我吃饭去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六十章:朕受命于天
朱棣虽然表面上高兴,可是目光在人群中逡巡,并未看到郝风楼的身影,心不由有些急躁,这个家伙为何没来?是羞于见人,还是被什么事耽搁?
心里虽在这样摇摆,却是道:“太祖夺得天下,靠的乃是弓马,而朕遵从祖训,亦是不敢辱没祖宗,我大明的勋贵、宗室,岂可不爱骏马、刀剑?此番入宫,便是要让大家各展神兵,并非是要分出高下,权当是嬉戏,诸卿以为如何?”
众人自是齐声道:“陛下圣明。”
朱棣哈哈一笑,正待发言。这时候那倭使足利义却是站了出来,道:“陛下,下臣有事要奏。”
足利义一站出来,满朝的大臣脸色露出不悦,显然这个时候打断皇帝的话是十分无礼之事,陛下还没说有事就请奏呢。太子朱高炽却抿嘴一笑,似乎早料到这一切,此时他是作壁上观,悠哉悠哉,只等着看戏。
朱棣倒是并没有动怒,只是抚案道:“哦,卿是何人?”
足利义道:“下臣乃倭国使节,奉国主之命,前来恭贺陛下新登大宝。”
朱棣哪里不晓得他的来路,这般问不过是走一走程序而已,他淡淡道:“不知所奏何事?”
足利义正色道:“前几日,下臣的随扈因为与人发生口角,一时义愤,动手伤了人。这本是一件好事,下臣不远万里,前来与大明结好,自是因为天朝与下国一向和睦,天朝恩泽远播海外,可是谁知,应天府居然拿人,将下臣的随扈索拿了去。下臣以为,两国交好,岂可为这一点旁枝末节而伤了和气?还请陛下恩准,释放下臣的几个随扈,下臣代国主对陛下定感恩戴德。”
他的汉话很是蹩脚,拽起文来也有些词不达意,虽然爱用成语典故,不过总有点怪异。
可是意思却很明确了。
从一开始,他就故意淡化了杀人的事,只说是伤人。随即又拿两国邦交说事,表面上是说大家哥俩好,可是若是仔细揣摩,却有点拿邦交要挟之意。
朱棣的脸拉了下来。
足利义倒是不以为意,继续侃侃而谈:“陛下刚刚登基。各国使节迟迟不到,唯有下国一听召唤。便立即遣使前来………”
说到这里。许多人已经捏了一把汗了,你说你们这些倭人分明就没什么智商,偏偏还喜欢卖弄,哪壶不开提哪壶,不管是有心还是无意,却偏偏拿各国观望来说事。这似乎犯了忌讳。
不过大家也没有当一回事,倭人怎么说,其实都无所谓,毕竟人家是‘客人’。纵是太祖皇帝,对客人也不会太过份,人家说错一两句话,倒也无妨。
足利义的话继续在殿中响彻:“陛下若是……”
“够了!”一句斩钉截铁的话猛地打断了足利义的话头。
足利义原本还以为,自己一番‘入情入理’的动人说辞能得到善意的回应,可是想不到沉默不言的大明皇帝居然怒了。
朱棣站了起来,他背着手,站在金殿之上,整个人宛若天神,居高临下看着足利义,随即冷笑道:“若是什么?你说若是什么?王子犯法与民同罪,你们口称是沐化了圣恩,可是沐化到了哪里?在朕的脚下当街杀人,竟然只是轻描淡写的一句伤人,想拿邦交来要挟朕?”
足利义呆了一下,他突然感觉到,自己一脚踢到了铁板上,事实上这样的办法,对天朝可谓屡试不爽,可是今次,他发现这个法子不太管用了,忙道:“陛下,下臣没有要挟的意思,只是下臣以为,既然他们是倭人,就应当交回给下国处置。”
朱棣笑了,目露不屑:“要是朕不肯呢?”
“……”足利义这种小liu氓,如今遇到朱棣这样的大liu氓,还真有点想要抓狂的冲动。
朱棣满是讥讽地道:“朕若是不肯,你能奈朕何?是断绝交往?实话告诉你,朕不用你们抬轿子,若是你们心甘情愿,朕自然稀罕你们,可是你们想拿着这个来无礼要挟,那就断绝交往好了。你们若是还是不忿,那就要有本事发兵来讨朕罢,是叫骂还是兵戎相见,也都由着你们,不过朕奉劝你们还是不要冒犯的好,因为朕不喜欢别人指着朕的鼻子叫骂,骂朕一句,倭国虽远,却未必容得下朕的十万带甲虎贲。你们,玩不起!”
足利义这时候真的有点懵了,没见过这样的啊。
朱棣手指着脚下的金砖,冷笑道:“你脚下站着的是朕的疆土,你的随扈杀害的也是朕的子民,你现在却想让朕从轻处置,想拿邦交来要挟,迫使朕和朕的朝廷就范,那么现在就可以告诉你,这是痴心妄想,朕享这国乍,靠的不是你们这些人来抬轿子,也不靠你们的朝贺来增色,朕受命于天,即为天子。尔是何人,朕会稀罕你这几句道贺祝颂之词?现在,朕只问你一遍,你服吗?”
足利义已是有些满头大汗了,他有点摸不着头脑,只觉得脑子嗡嗡作响,这一次实在是颜面大失,脸面丧尽,他自知自己代表的是倭国,现在被大明天子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如此羞辱,受辱的已不再是他一人,可是现在该怎么办?直接拂袖而去?看这样子,这皇帝脑子不太正常啊,会不会斩了自己的脑袋?
其实何止是足利义大吃一惊,便是满朝的大臣,也都是吓得面如土色,为数不少的人都觉得陛下有些过份,只是这个时候,陛下在盛怒之中,大家敢怒不敢言而已。
朱棣提高音调,满脸倨傲之色,道:“朕在问你,你服不服,你为何不答?”
足利义衣衫已经湿透了,左右权衡,最后咬咬牙道:“陛下,服不服,下臣还没有定论,不过陛下要让下臣心服,那么索性就比一比。”他脑子里猛地想起了太子的提醒,深深的看了朱高炽一眼,狞笑道:“下国自然及不上大明天朝,可是下国也绝非等闲之辈,今次陛下召集人比试刀剑,以下臣之见,只比刀剑,又有什么意思?要比,不妨比一比谁的武士更强,谁的刀剑更利,下臣斗胆,便是要和陛下赌一赌,下臣愿挑选随扈武士三十,用下国的神兵利器,和大明的三十武士,亦用大明的神兵,来厮杀一场,只是刀剑无眼,就怕伤了两国的和气,不过久闻陛下亦是武士出身,想来也不怕血腥,若是陛下不肯,下臣无话可说。可若是陛下愿意,那么就好有个彩头,下臣输了,甘愿那几个随扈伏法,可若是陛下输了,就请释放下臣的随扈!”
足利义算是豁出去了,反正到了这个地步,回国也没法交代,索性就奋力一搏,况且在他心里,自己所带的武士尽都是倭国精锐,倭人在这方面自视甚高,未必将大明放在眼里。
富足,或许比不过,可是好勇斗狠,足利义却觉得大明不够看。
这是挑衅……
整个奉天殿瞬间炸开了锅,所有人都怒视足利义,有人露出不忿,有人觉得不妥,也有人天旋地转,觉得实在是丢人现眼。
汉王朱高煦今日精神奕奕,想要在这刀剑比试中大放异彩,他特意请了名匠,打制了五十口好刀,正巴望着父皇对他青眼相看,谁知越来越离谱,倭人使节直接挑衅,朱高煦顿时血气上涌,受不住了,他大喝:“好胆,尔是何人,也敢这样和陛下说话!”
足利义反正是豁出去了,压根就不理朱高煦,而是直勾勾的盯着朱棣,道:“陛下不知赌还是不赌,若是不赌,下臣无话可说,若是赌,下臣倒是佩服天子陛下。”
朱高煦怒道:“要赌?好,那就赌。”随即主动请缨:“父皇,倭人无礼太甚,儿臣斗胆,就让儿臣亲自带勇士三十人,取下这些倭人首级,进献父皇。”
太子朱高炽的脸上露出了不可捉摸的表情,一切如他所料,他这个皇弟果然是太急于表现,要亲自登场了,待会儿刀剑无眼……
只是他心里固是露出得逞的窃喜,可是脸上却也是沉痛。
“父皇,儿臣愿为父皇分忧。”朱高煦已经拜倒在地,愤怒到额头上的青筋都爆了出来。
朱棣看着主动请缨的次子,又看了一眼那带有挑衅意味的足利义,他不由笑了,道:“朕不好赌,也知道你这是故意激将朕,朕可以不遂你的愿,可是既然话说到这个份上,朕倒是很有兴趣和你赌一赌,你方才也说,刀剑无眼,恐有伤亡,朕颇为欣慰,朕的儿子愿意主动请缨,即便是冒着风险也愿意为他的父皇分忧,朕有个好儿子啊。不过……”
……………………………………………………………………………………………………………………………………
第一章送到,求点月票,每次看到光秃秃的月票,老虎码起字来就浑身不得劲,这是病,正在治疗,不过大家为了缓解一下老虎的痛苦,有票的给一张吧。(未完待续。。)
第一百六十一章:作死
朱棣冷冷一笑,道:“不过朕的儿子虽然勇武,可是朕的事岂容他来代劳?朕幼习弓马,横扫大漠,鞑靼无人敢当,这点区区小事就不劳别人代劳了,朕答应你,与你赌一场,你挑选三十武士,朕亦带二十九近卫,朕倒是想看看,你们倭人自诩的勇武,有几分真假。”
满殿哗然。
一听到朱棣亲自登场,所有人都是呆若木鸡,堂堂天子居然也要身先士卒,这……不是有病吗?
大臣们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太子和解缙更是魂不附体,朱高炽连忙拜倒:“父皇,万万不可,父皇乃千金之躯,岂可儿戏……”
那些个翰林,眼泪都快要流出来了,也纷纷拜倒在地,齐声道:“陛下若有闪失……”
朱棣眯着眼,只是冷哼。
倒是那些勋贵,虽然心里觉得有些不妥,倒是并不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无论是出关还是靖难,无论是藩王还是天子,朱棣都有一种浓重的冒险主义精神,靖难之时,朱棣经常亲自带着近卫靠近南军大营,观测对方大营动静,甚至有一次直接被南军围住,也正因为张玉及时带兵赶到,这才将朱棣解救出来。
后世史书曾经将这种事旁敲侧击,来体现建文皇帝的仁厚,因为南军出征之时,建文曾经再三嘱咐,不可伤了朱棣的性命。这种事且不说是真是假,因为建文收拾起自己的叔叔来一向狠辣,早在朱棣靖难之前逼死湘王,迫使湘王全家自fen;当时便是许多大臣都觉得过份,可是建文仍然继续削藩,将叔叔们拿办的拿办,废为庶人的废为庶人。以此可见,建文从一开始对自己的叔叔们就没有太多的恻隐之心,对出征将士的所谓嘱咐更像是表面文章。
况且双方厮杀日久,早就杀红了眼睛,这个时候谁会管其他?朱棣只身犯险,一方面是其性子作怪,另一方面也有身先士卒、鼓舞士气的考量。
古往今来,作为主帅者,莫不是奉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永远都是躲在在大后方。可是朱棣就是朱棣,正如现在的朱棣即使作为天子,也要亲自拿自己来赌一赌一样,在大臣眼里,这厮简直就是疯子。可是朱棣有自己的原则和形式标准,恰恰这种人性子刚毅。一旦下定决心。便是九头牛都拉不回来。
这样的性格,朱棣后世的子孙之中倒是有个叫朱厚照的家伙继承了,可惜这位小朱皇帝运气不好,出身在土木堡之变之后,大明朝乃至于整个朝廷和勋贵集团彻底丧失尚武精神,于是被人骂了个狗血淋头。得意洋洋的说一句朕亲自手刃了一个敌人,然后被人一直嘲笑了几百年。
朱棣眯着眼,脸色不动,一双眼眸沉着而冷静。这显然不是他心血来潮,这是因为,这就是朱棣!
他压根就没有去理会那些苦苦相劝的大臣,而是一动不动的盯着足利义:“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