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醉枕香江 >

第591部分

醉枕香江-第591部分

小说: 醉枕香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女子摇摇头,“林先生的好意我知道,不过我真的没办法说服自己不去做这件事。”
林宥伦放下咖啡,轻轻叹了一口气,“张小姐,我现在突然有些后悔了,也许我根本就不应该找你去寻找拉贝留下来的日记。”
坐在林宥伦面前的女子名叫做张纯如,两年前林宥伦找上她的时候,她刚刚从获得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写作硕士,在《芝加哥论坛报》担任记者。
林宥伦出资让她去欧洲帮自己寻找关于外籍人士记录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资料,而就在半年前,张纯如找到了一个名叫约翰拉贝的德国人留下的日记,作为南京大屠杀的亲历者,拉贝在日记中里面非常详尽地记录了日军在南京犯下的屠杀罪行。
因为这份日记出自一个德国人之手,而且保存完整,一旦公布于世,绝对可以成为达成南京大屠杀最重要、最详实的历史资料。
张纯如寻访拉贝日记期间,在美国各个大学的图书馆里阅读了海量的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资料。
在这期间张纯如还美国耶鲁大学图书馆里发现了另外一份珍贵的历史资料——《魏特琳日记》,日记主人明妮魏特琳女士在20世纪30年代担任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院长和教育系主任,日记中详细记载了她亲身经历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罪行,以及此后数年间日军在南京实施殖民统治的情况。
两分日记交到林宥伦手上,本来张纯如的工作就已经结束了,但是她自己却不这么认为,因为在这期间的一系列触动,她决定到中国南京去做更深入的调查,然后写一本相关的书籍,向西方世界告知日本人当年放下的累累罪行。
林宥伦见张纯如决心已定,也没有再劝她,而是从口袋里掏出支票簿,飞快地在上面填下一串六位数字,撕下来推到张纯如面前。
“林先生,你这是什么意思?”
林宥伦雇张纯如寻访南京大屠杀海外资料的报酬早在两年前就一次性付清,林宥伦这时再开出一张支票,张纯如本能地就想要拒绝。
“张小姐去中国寻找资料,肯定会有花费,这笔钱就当做我支持张小姐出书的经费。”
张纯如没有手下支票,而是犹豫了起来。
“这件事是我自愿去做的,本来在之前,我就想把林先生支付给我的那笔钱还给你,现在却是不能再收你的钱了!”
“张小姐不肯收这笔钱,那就是看不起我了?”
林宥伦这么说,张纯如赶紧摆摆手。
“林先生千万别这么说,我绝对没有这个意思。”
“那张小姐就收下吧,对了,在你去大陆之前,可以先到香港一趟,我为张小姐介绍一个朋友认识,他正计划着拍一部反映南京大屠杀的电影,你们之间应该会找到共同语言。”
林宥伦把话说到这个份上,张纯如没办法在拒绝,只好将那张写有10万美元的支票收了起来。
“我还约了其他人见面,对方也是一位华裔女作家,张小姐如果感兴趣可以一起留下来见见对方,当然你要是还有其他的事情,那我就不留你了。”
“那我还是先告辞了。”
张纯如站起身,正准备要走,突然又想起了一件事。
“林先生,我可以冒昧的问一下,你让我寻找《拉贝日记》和《魏特琳日记》,是准备要拍一部反映南京大屠杀的电影吗?”
林宥伦点点头,看着张纯如,他知道对方一定还有话想要问。
“不知道林先生准备找谁来执导这部电影?”
“史蒂芬斯皮尔伯格。”
张纯如眼中一亮,“这么说林先生是准备要把《拉贝日记》改编成电影?”
林宥伦不置可否地耸耸肩,“张小姐为什么会这么肯定?”
张纯如不假思索地说道:“我读过《辛德勒名单》的原著小说,感觉辛德勒和拉贝身上有很多的共同点,他们都是纳粹出身,并且用自己的身份作掩护,帮助很多人逃过屠杀,斯皮尔伯格先生既然拍了《辛德勒名单》,那么他应该也会对《拉贝日记》感兴趣。”
林宥伦沉默了一阵,最后给了张纯如一个模棱两可的回答。
“但愿如此。”
 第898章 新的故事【五更】
事实上,张纯如只猜对了一半。
《拉贝日记》和《辛德勒的名单》确实存在多处相似,甚至可以说是一个故事的不同版本,但是张纯如忽略一个重要的问题。
因为斯皮尔伯格本身就是犹太人,所以《辛德勒的名单》对他而言有一种特殊的意义,而《拉贝日记》却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斯皮尔伯格愿意在《辛德勒的名单》上投注大量的情感,并不意味着他在拍摄《拉贝日记》时会同样这么去做,因为他不是中国人,对同胞被杀害不会产生那种切身的同情,而只会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即便斯皮尔伯格愿意接手,肯定也拍不出像《辛德勒的名单》那样震撼人心的效果。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像斯皮尔伯格这个层次的导演,一般都不会愿意去重复拍摄同一类题材的电影,《拉贝日记》因为和《辛德勒的名单》太相似,反而容易被斯皮尔伯格拒绝。
当然林宥伦和斯皮尔伯格有约在先,而且现在两人又是合伙人的关系,只要林宥伦开口,斯皮尔伯格十有**不会拒绝拍摄《拉贝日记》,但是这样拍出来的影片效果肯定不会有预期那么好。
林宥伦费了这么大工夫找各种资料,其实就是为了说服斯皮尔伯格心甘情愿地来帮他拍这部电影,而他选择斯皮尔伯格当然也是有原因的。
一方面,林宥伦需要借助斯皮尔伯格高超的导演水准,将这部电影拍成像《辛德勒的名单》那样的经典之作。另一方面。只有斯皮尔伯格这样的国际大导演。拍一部反映南京大屠杀的电影出来,在国际社会上才会有充分的说服力,这一点是华人导演没有办法替代的。
张纯如没有细问林宥伦其中的缘由,不过心中隐隐能够猜到,这一切的答案可能将会落在林宥伦接下来要见的那个华裔女作家身上。
张纯如离开没多久,一个身穿风衣的华裔女子姗姗来迟,一见面就忙着给林宥伦道歉。
“林先生,真的很不好意思。来的路上车坏了,不得不打车赶过来,耽误了一点时间,还望多多见谅!”
林宥伦抬了抬手,“严女士请坐吧!”
对方这才坐了下来,侍应生很快给她端上来一杯咖啡。
“再来之前我去看了《侏罗纪公园》,这部电影给我的感觉就只能用叹为观止来形容,难怪林先生对票房这么有信心。”
“严女士过奖了,那部电影我只是参与了投资……换句话说,无论这部电影多么成功。它依旧是一部好莱坞电影。”
林宥伦这话说出来,整个谈话的气氛顿时变得有些沉重。
那位严女士沉默了一会。这才开口说:“华语电影想要取得这样的成功,估计还得等上一段时间,不过有林先生你这样的人存在,我觉得华语电影的未来是可以让人期待的。”
林宥伦对这类赞许的话早已经麻木,其中恭维的成分也被他自动过滤掉,“好了,回归正题,这次我找严女士过来,实际上是想请你帮我写一个剧本!”
“写剧本?”严女士一愣,根本没想到林宥伦会提出这样的要求。
“怎么,严女士有什么问题吗?”
“不不,我只是有些好奇,林先生为什么会找我?”严女士微微皱眉,她在留学美国之前,倒是在大陆写过几本小说,当时那些作品被林宥伦欣赏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而定居美国之后,她只写过一部小说,在美出版并没有引起太大关注,最近她有想法转行做专业编辑,也为朋友写过几个剧本,但那些剧本根本都没有被拍成电影的可能,纯粹是用来练手的,现在突然听说林宥伦请她帮忙写个剧本,这就像一个贫困潦倒的人突然中了大奖,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
“因为我自己写,可能写不出那种感觉,正好这段时间有人介绍我看了严女士的一部小说,我觉得你就是我要找的人。当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严女士是一个中国人。”
“林先生,可能你还不知道,我已经正式加入了美国籍。”严女士有些尴尬地说道,毕竟在自己同胞面前说这种事,她多少还是有些惭愧。
林宥伦耸耸肩,“这是严女士的个人选择,我能理解,而且这也没有关系,至少严女士曾经是一个中国人,对我来说这就足够了。”
“很冒昧地问一句,林先生找我写的剧本和中国有关?”
严女士问出这个问题就后悔了,她知道这个问题问得很傻,如果不是和中国有关,好莱坞那么多编剧,林宥伦何必找她来写这个剧本。
“严女士先看看这个吧!”林宥伦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将张纯如刚刚留下的《拉贝日记》和《魏特琳日记》拓印副本递给严女士,准确的说是严歌令。
严歌令迟疑地接了过来,恰好她最先翻看的是《魏特琳日记》,看了两页就猛地醒悟过来,林宥伦找她写的剧本,和南京大屠杀有关。
脑中所有的疑惑,在这一刻全部解开,为什么林宥伦一定要找华裔来写这个剧本,然后又在这么多人中选中了她……所有的答案都指向了这两本日记。
“严女士应该已经猜到了,没错,我正准备要拍一部反映南京大屠杀的电影,而且我希望这部电影能够在国际社会上引起广泛的关注,为此我专门花了两年多的时间,找到了这两本日记,然后我花了更大的努力,才说服一位美国导演来执导这部电影,现在我唯一缺少的就是一个能够打动人的故事。”
“可林先生不是已经找到这两份日记了吗?”严歌令好奇地问道。
“只是这两份日记还远远不够,单纯拍一部反映南京大屠杀史实的电影,我根本不需要这么费力,我希望这部电影既能客观地反映南京大屠杀,同时也能带给观众对于人性、对于战争的一些反思。”
林宥伦这么一说,严歌令顿时感觉到了不小的压力。
“林先生要我以这两本日记为原型,写一个新的故事?”
林宥伦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和聪明人说话就是轻松,你只需要轻轻一点拨,她就能明白你的意思。
“故事的大纲我已经理好了,严女士只需要在这个故事框架下,将剧情进一步细化,然后赋予剧情人物独立的灵魂和血肉。”
严歌令没有说话,她在认真考虑着林宥伦提出的建议。
“严女士不用急着答应,你可以先听一听这个故事,然后再做决定。”
从林宥伦这话里,严歌令听出的是一种别样的自信,但她怎么也想不通,林宥伦的这种自信来自何方,他凭什么就认为自己听了他的故事大纲,就一定会答应接下这个工作?
林宥伦看出了严歌令的疑惑,但他并不解释,而是开始讲述他心中的那个故事。
“1937年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南京沦陷,城内有一座天主教堂暂时还没有被占领,一群教会学校女学生、几个秦淮河畔风尘女子、受伤的**士兵,还有一个美国人约翰先后进了这所教堂,在共同面对一场生死浩劫的时候,他们之间产生了各种各样奇妙的感情。但是很快这一方净土也被侵占,日军冲进教堂并且发现了女学生,在准备实施强。暴的时候,负伤藏匿在教堂里的军人开枪救下女学生,自己却因此送命。随后日军又准备强征女学生去参加日军的庆功会,女学生们不甘被日军凌辱,准备集体自杀,却被以玉墨为首的妓女们救下。这13个风尘女子身披唱诗袍,代替教堂里的女学生,去赴一场悲壮的死亡之约……”
严歌令默默地听着这个故事,心里突然生出一种奇怪的感觉,这个故事就好像自己在哪里听过一样,有一种直达心灵的熟悉,但是对比现实中的记忆却又找不到任何的出处。
苦苦思索没有答案,最后严格只能将这种熟悉感归结于这个故事带给她的共鸣,因为只有这个原因才能解释得通。
故事中的这个美国人约翰,可以算是拉贝和魏特琳的一个融合,林宥伦设计这样一个人物,很明显是为了借由他的视角,来向观众更客观真实地展现南京大屠杀的惨无人道,用教堂这一方小天地,来映射整个南京城的惨状。
在严歌令看来,这是一种聪明的表现手法,当然这个故事大纲很好,但要真正成为一部佳作,关键还是要看里面各个人物的塑造,这就是林宥伦交给严歌令的工作。
严歌令很清楚这项工作的难度,特别是她在听说了斯皮尔伯格有望来执导这部电影,心中更加摇摆不定,要让林宥伦和斯皮尔伯格同时满意,这事难度等于翻上了好几倍。
但是最后严歌令还是答应了林宥伦的请求,因为冥冥之中她有一种感觉,如果错过这个机会,自己将抱憾终生。(未完待续。。)
 第899章 恐龙开启的新时代【六更】
第二天早上,林宥伦被一阵电话铃声吵醒。
话筒才放到耳边,电话那头就传来了卢卡斯兴奋奋无比的声音。
“嗨,林,昨晚过得怎么样?”
林宥伦抬头看了看墙上的时钟,才早晨9点多钟,昨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