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游戏竞技 电子书 > 冠军之光 >

第897部分

冠军之光-第897部分

小说: 冠军之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都是他们的毛病。

    所以以往和日本队球员一起站在通道里等到出场的时候;日本队球员们很少会看一眼他们身边的中国球员;完全没什么好的。

    但是今天;他们感受到了完全不一样的气势。

    中国队的球员一下子变得有自信起来。

    这种自信是如此咄咄逼人;让日本球员们都觉得他们的气势快实体化了……

    ※※※

    当双方球员在裁判组的带领下走出通道;走上球场的时候;他们都不由自主地将目光投向了看台。

    看台上一般是红色;一般是蓝色;泾渭分明。

    就好像火焰和海水一样。

    这都是中国队的球迷和日本球迷。

    他们从各自的国家来到遥远的西亚卡塔尔;就是来给自己球队加油的。

    所以当双方球员出场的时候他;他们都发出了欢呼声。

    这欢呼声震耳欲聋交织在一起。

    “好;双方球员出场了穿着一身红色球衣走在右边的就是中国队;而身穿一身蓝色球衣走在左边的是日本队……”本场比赛的解说员刘宏不让自己的声音被现场球迷的欢呼声压住;提高了音量;不过就这样;在电视机前听起来也还是有些虚幻的感觉。

    这场决赛的最终解说员是刘宏;刘宏在中国网民和球迷当中不算是一个受欢迎的解说员;不少人吐槽他解说毫无激情;令人昏昏欲睡。但是这届世界杯上他的解说给人的感觉有了改观;激情不缺了。

    而且还时不时会有一些妙语蹦出来。

    虽然他的解说不如贺平那么抒情;可是胜在感情够真挚。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刘宏他是一个真正的中国球迷;他对中国足球的感情是毋庸置疑的。

    让他来解说决赛显然也是央视领导们看中了这一点。

    中国球迷们对于这个安排也没有太多的意义;因为大家都还有点小期待;想要听到在决赛中刘宏能够亲口喊出那么一句话

    “留给日本队的时间不多了”

    到那时;该多提气啊

    ※※※

    亚洲杯的奖杯就被放在场边;两支球队将会被亚洲杯分开;一左一右绕过去;然后踏上球场。

    电视转播镜头和摄影记者们的照相机镜头都对准了这个地方;希望能够拍到一些有价值的画面。

    比如球员们经过亚洲杯时;看着奖杯的眼神。

    但是让他们感到意外的事;中国队全队没有一个人看了这奖杯一眼的。

    他们就像是完全没看到有这个奖杯一样。

    中国球员如此目不斜视;让大家都有些意外。要知道日本球员在经过奖杯的时候;都有几个人扭头看了一眼奖杯呢。

    倒不是说看奖杯怎么了。

    只是这是一个很自然的动作和表情流露——有这么一个亮闪闪的东西在旁边放着;你打旁边过的时候;难道不会看一眼吗?哪怕只是确认一下这东西的具体为止;免得碰到。哪怕就只是瞥了一眼。

    那也说明你知道这旁边是有个东西的;并且注意到了。

    但中国球员的表现就像是压根儿没看到这东西一样;这就让人生疑了。

    这不符合常理。

    必然会有原因。

    有什么原因呢?

    日本电视台的解说员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他给出了自己的观点:“看样子中国队的球员们对于这场决赛还是有些紧张的。这毕竟只是他们在历史上第三次打进亚洲杯决赛;而且这支中国队中更是只有孙海一个人有过亚洲杯决赛经验。中国队的年轻人们紧张到脖子都僵硬了;看他们走路的姿势简直就像是在参加阅兵式;而不是什么比赛……”

    旁边的嘉宾笑了:“这对于日本来说是好事儿。”

    此前日本媒体分析了这场决赛;认为中国队虽然拥有荣光和高林这样高水平的旅欧球员;但他们这支球队过于年轻;几乎没有决赛经验也将是中国队最大的隐患。他们缺乏应付决赛中各种突发状况的经验……

    日本队想要击败中国队;可以从这方面做点文章。

    他们不知道;当中国队球员走出通道;看到半座球场都被中国球迷染红的时候;确实有一种参加了国庆阅兵的感觉。他们走上球场;即将接受球迷们的检阅

    这是一种神圣光荣的使命感

    笼罩在中国足球和每一个中国球迷心头的雾霾阴云;今天既要统统踢散

第两百五十七章 日本引以为傲的() 
当主裁判一声哨响的时候;看台上闪光灯大作;球迷们发出来的欢呼声音量也大了不少;比赛开始了

    日本队先开球;他们利用这个机会;将足球牢牢控制在脚下;并不急着往前推进。

    扎切罗尼研究过两支球队的战术打法。

    高宏博的中国队虽然从他上任以来改打控制球了;学巴塞罗那的那一套;但他们毕竟是半路出家;在控制球方面怎么能够比得上亚洲一哥日本呢?

    日本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就决定了他们的足球风格——向日本移民最多的国家巴西足球学习;坚持打地面配合;走技术流的路线。这也是非常符合日本人特点的;因为日本人普遍个子矮、瘦小;力量不足;在足球场上如果用自己的身体去和对手对抗;那完全是以卵击石。当初日本队打不过中国队就是这个原因;中国队球员的身体素质却是太好了。

    日本人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个子矮小;脚下灵活的特点;所以走技术型足球的路子是最合适的。

    如今的日本在这条路上已经走了快二十年了。

    要论脚下技术;论控球;扎切罗尼有自信;整个亚洲;没有一支球队能够比得上日本。

    日本可是从小学足球开始就同意了足球风格的;他们的足球从小学到中学在;在大学里和职业球队、国家队统统都讲究脚下技术和控制球打法。

    这么一个统一贯彻的足球风格;带来的自然是日本是亚洲最擅长打控球的球队这一结果了。

    在日本面前玩控球;中国队无异于是班门弄斧。

    要想击败中国队;其实有一个很简单的办法;那就是尽量不让要让中国队拿球;把足球控制在日本对这边;尽量少让中国队控球。

    控球权对于日本来说就显得格外珍贵。

    所以他们不可能在开球之后就急匆匆用一脚不知道会是什么结果的射门结束这次控球。

    他们如果要射门;那样得是有七成以上的把握才会这么做。否则就只是把控球权轻易交给中国队而已。

    这是决赛;不需要场面踢的多么好看;多么激烈;日本队不需要和中国队不需要踢出一场经典伟大的比赛来

    他们只需要能够击败中国队就行。

    控球战术的好处就是进可攻退可守。

    将足球控制在脚下;可以慢慢组织进攻。

    而同时;将足球控制在脚下;又可以把危险控制到最低限度;不让中国队在靠近自己球门的地方获得球权。并且还能拖延比赛时间;留给中国队进球的时间就会变少。这也是一种安全积极的防守策略。

    所以这场比赛;日本队的战术就是把他们最擅长的控球发挥到极致。

    用控球憋死中国;磨死中国。

    这场比赛日本队只需要一个进球;只要有一个进球;他们就能够击败中国队。

    所以在比赛开始之后五分钟;日本队一直将足球传来传去的;但是没有一脚射门。

    足球一直都还在他们的脚下。

    日本电视台的解说员不停称赞着日本球员的技术和配合。

    “……长谷部将足球传给了远藤;远藤转身又把足球传给了本田……真是精妙的传球;足球绕过了上抢的中国队球员……”

    “扎切罗尼的战术是对头的;利用我们娴熟的配合和脚下技术来调动中国队的球员;让他们疲于奔命;在这种无谓的跑动中白白消耗体力……”

    “连续一脚传递日本的国脚们踢出了梦幻的足球这一幕真是让我想起了球队在训练中经常会做的那种练习……哈”

    ※※※

    日本球员甚至是两个球员之间多次来回传递;让上抢的中国球员就跟被遛了的猴子一样。

    看台上的中国球迷发出了嘘声和骂声;骂的当然是很难听的那些话。

    他们在用这种方式表达着他们的不满。

    中立国家的解说员也有些意外;没想到这场万众瞩目的决赛;开局竟然是这样的——日本完全不思进取;拿到球就在中后场倒脚。

    “日本队这么踢有些……欺人太甚啊”刘宏却看得很不爽。在他看来;日本队的这种做法有些过于轻浮;不像是在一场决赛中面对一个对手时应该做的事情。

    他觉得日本队这是瞧不起中国队的表现;是对对手的轻蔑。

    不过他这可冤枉日本球员和扎切罗尼了。

    恰恰相反;这正是日本全队上下都非常重视中国队的表现啊

    ※※※

    比赛开始了五分钟;日本队一脚射门都没有;足球还在他们的控制下。比赛开始了十分钟;日本队终于完成了他们本场比赛的第一次射门。

    这次射门确实很有威胁;在日本队连续的传球倒脚下;中国队的后防线终于出现了漏洞。

    日本队抓住了这次漏洞;由长谷部诚将足球送到了空当;前锋本田圭佑迅速插上;然后起脚射门。

    结果这球稍稍偏出了球门一点;惊出了不少中国队球迷一身冷汗。

    “本田圭佑射门——这球好险啊”刘宏说这话的时候大家都还能够清楚地听到他语气中的后怕。

    本田圭佑插入禁区接到长谷部诚的传球时;他是真的吓了一跳;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这时候他也顾不上骂日本队羞辱中国……要真是被进了球;那就算日本队羞辱了你;你也无可奈何。

    见状高洪波离开了座位;来到场边。

    他最开始的时候也以为日本队是瞧不起中国才那么踢;但现在他突然发现在日本队看似毫无意义的来回传递中;其实是暗藏杀机的。

    日本队打算靠传球来撕开中国队的防线;让中国队的后卫们在这种连续传递中麻木;然后空当就出来了……

    日本队要是这么踢的话;中国队确实很难把足球从他们的脚下断下来;因为日本的球员脚下技术明显要比中国队的球员好;而且他们从小到大都踢这种足球;已经非常熟悉了;他们互相传递的时候;甚至都不用扭头去观察自己队友的位置;就知道该往哪儿传。

    中国队现在还做不到这一点。

    他们和荣光要配合起来;速度并不快。

    ※※※

    中国队的门将曾成将足球传给了上来接应自己的后卫赵鹏举;赵鹏举又把足球传给了后腰杨浩;结果杨浩刚刚接球;他的身后就贴上了日本队的本田圭佑

    他差一点还丢了球

    他压根儿转不了身了;能够把足球护住就不错了。

    这个时候他只能再次将足球回传。

    就这样;赵鹏举又接到了球。

    但是当他再想吧足球传出去的时候;却愣住了。

    因为他发现在他前方;只要他可能传球给的中国球员;身边都有一个日本的球员。

    只要自己把足球从换过去;对方就肯定会上去逼抢接球球员。

    再远点倒是有自己的队友;可那样他就只能够用长传才能把足球送上去了。

    但是在高宏博的球队中;长传是被禁止使用的。高宏博的战术上要求通过中场的时候用的地面串接配合;而不是直接一个大脚就从后场通过中场;把足球传到前场去了。

    所以中国队的球员很少会在比赛中后场直接长传发动进攻。这也是为什么当初高宏博对于荣光的存在始终是觉得不舒服;因为高宏博的存在可能会让他的战术失去意义——放着荣光这么一个前锋;后卫们实在是太容易直接就从后场一个长传找荣光;然后就看戏模式。

    因为平时训练中极少练习;或者说从不对后场长传发动进攻进行练习;所以赵鹏举现在就算想直接长传找荣光;也没把握能够把足球准确地送到荣光的脚下。

    一时间他陷入了困境。

    可他并不能够被困住太久;因为是中后卫;他控球时间越长;中国队的球门就威胁。

    这也不符合高宏博的战术要求;高宏博在后场对球队的要求是要以安全为主;后卫不能粘球。

    现在;日本队的球员看到赵鹏举似乎不知道该怎么传球了;便猛地前插;冲上来想要断他的球。

    赵鹏举无奈只好将足球往边路传。

    他把足球传给了张琳凡。

    张琳凡只能强行往前传球;他把足球传给了蒿闵;不过蒿闵在背对进攻方向;并且身后贴身跟着一个日本球员的情况下;压根儿没法控住球;在日本队球员的贴身逼抢下;他不慎将足球捧出了边线;控球权又回到了日本队的脚下

    看台上的日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