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青帝重生 >

第84部分

青帝重生-第84部分

小说: 青帝重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醇香的酒水一路下滑,一直到胃里,接着一股暖洋洋的热流,从胃里四散而出,顿时侵入全身各个地方,让喝了酒的人,感觉就像浑身泡在温水里,浑身从里到外,全都舒爽无比。

第一百二十四章小人之心

金老爹迷醉了一会,小心的放下杯子说道:“这酒是我五十多年前封存的,那个时候我们村上的粮食产量就是上不去,到后来我爹,请来了咱们省的农业专家,给我们来整治这个问题。
最后是因为我们这里的山中,水的盐分太高的问题,导致了农田的酸碱不合适成的,经过科学家们不分昼夜的劳作,终于到来年的时候,我们的粮食产量提升了近一倍。
当时我爹让拿出来村里最好的酒,来为这些科学家们饯行,于是,我就拿出了我自己酿制的壮骨酒,最后我的酒没有获胜,是阎三爷的药酒,取得了饯行酒的资格。
不过最后阎三的酒不够,才喝了我的就,那年月酿酒是很不容易的,最后剩了十几斤的酒,我就留下来了,这么些年过去了,到现在,也只剩下这一葫芦,其他的全部都拿出去喝了。
这一葫芦酒,我当时就决定,如果这辈还能碰到一个农业专家,我就把它拿出来喝了,要不然就带进棺材里,我不图别的,就是为了从今往后,天下再也没有一个饿死的人。
太惨了,当年我们村里,几乎每天都有饿死的人,要是粮食不增产,我们村里还能剩下几个人还真难说。”
这段历史,村里人都听说过,金三也知道,但他不知道有人给他们解决了土地的问题,那种年月,金家寨这个土匪窝,是受到打压最严重的时代,虽然背靠大山,不过一个师的部队常驻这里,把周围三镇包围的严严实实。
那时候,他们得不到任何人的帮助,饿死的,病死的,还有心气不顺气死的,反正那几年,金家老一辈差不多死绝了。
那一个师,在下面古河镇驻守了三十多年,最近才整体撤走,就算没有了多少人,现在那地方还是东省第二大空军基地,只是那山体下的飞机洞,到现在都还没有废弃。
原来村里的老土匪,没有吃的了,还可以出去抢,就算抢不到也可以用手里的金银买点,可那种动乱的年代,没有人敢卖给他们粮食。
所以金家老一辈的人,几乎全部死在了那动乱年代,没想到今天从金老爹的嘴里,还能听到这么一段秘辛。
所有人都看着袁教授,他敢说给一个山村解决了盐碱地,这金老爹就说有个研究员给他们解决了地里的盐分问题,这样太巧合了。
袁教授道:“当年我钻山沟走了两天,才去到那个村子,那地方不像是这里啊!”
“嘿嘿,袁教授不知道吧?我们这里原来是土匪窝,由于民风太过彪悍,所以政府才一狠心从外面直接给我们开了条路,原来我们这里地处深山,可不就是山沟里?”金源道。
“金老哥,难道你认识我?”袁教授不可思议的道。
金源也有点不可思议,他道:“怎么可能认识你,都五十年过去了,那时我们都还年轻,现在却是一脸褶子了。”
“那当年还可能不是我,我记得原来那山村,山村里的水沟旁有个石屋子,是从一整块石头上掏出来的,你们这里风景优美,还有那么大的一个水库,要是我来过,肯定会记得这地方的。”袁教授好像陷入了回忆。
他没看到,村里所有人看他的眼神,特别是有年纪的,看他就像是在看上帝。
因为他们村里在水库下面,被掩埋的一块巨石,就是一个石屋子。
由于修了一道大坝,所以那石屋子被当做地基,埋在了地下,所以才会看不到了。
而周围地形变化最大的,除了出村的那条公路,另一个就是金家水库了,袁教授一说这石屋子,正好证明了,他当时帮助的那个山村就是桃花峪村。
世事就是那么离奇,兜兜转转,又让五十年前的人重新坐在了一起。
“老袁,我们可等到你了,你就是我们金家的大恩人,来今天我们好好喝喝。”
“不行,年纪大了,再说现在也不是原来那时候了,那时候酒是好东西,为了多喝点,就是不要命都行,但现在命是好东西,为了多活点,什么好东西都可以舍弃。”
“说的好,真不愧是有文化的人。”金老爹哈哈大笑。
袁教授道:“金老哥,我还有工作,你们这里的土地,这些年变化的还真是巨大的,原来由于你们山中有盐矿,所以每年雨水都会带出大量盐分,这才造就了你们这里的土地盐碱化严重,可现在,不光没有盐碱化了,还能促进植物变异。”
“什么?”金源不知道这袁教授在说什么玩意。
“哈哈,老哥,这是好事,等我研究出成果,就首先在你们这里推广,植物变异是我们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你们这里还真是得天独厚,这样的好事居然落在你们这里。”
“袁教授,你慢点说,你研究的是什么?”
“简单的点说,就是你家里的菜,那片菜地里的菜我全部看了一边,那些菜跟普通意义上的蔬菜,已经没有了关系,老哥你也是一个老农民了,你应该知道,韭菜有不找虫的吗?
这就是你们这里的蔬菜的优势,我就是研究的这个,只要能弄明白,你们这里的菜,为什么长得这么好,那可真是功德一件。”
这次金源终于听懂了,袁教授来这里,是研究他的那些菜的,所以他送了口气道:“这个有什么好研究的,我看袁教授你还是跟我们研究一下桔子树的问题吧!
你给看看,我们这里的土地,适不适合种植桔子树,如果不适合,怎么才能把我们这里的土地改变一下,让这里的地适宜种植柑桔。”
袁教授对金源这种跳脱的思维,还真有点跟不上,但他也不能打击人家的积极性,他可没法本末倒置,在北方种柑橘。
这怎么可能?
他现在可是一心扑在金家的蔬菜上,就算是找不到金家蔬菜变异的原因,就是采集一些金家的蔬菜,培养一些种子,也是一种很好的收获。
通过变异后的蔬菜,来培养一个优秀种群,这样就算不知道这里的蔬菜怎么变异的,那也无伤大雅。
而做这一切,当然需要金家的帮助,所以袁教授道:“金老哥,北方种柑橘是不行的,就算你种下了,结出来的桔子也是苦的,这个可是个大课题,我一个人是没法短时间内出成果的。”
袁教授深入浅出,给金老爹说了一大堆,概括起来,有气候原因,也有种植传统的原因。
因为气候原因的影响,柑橘从淮河以南(亚热带)引入淮河以北地区(温带),因温度不足,一般不但不甜,反而苦涩难吃。
像北方的苹果从北方引入南方,则因阴雨太多和土壤粘重,导致病虫害加重,品质下降。
但这也不是绝对的,现在越来越多人将桔子引入北方,不过多做为景观树。
也有人研究这方面的课题,不过最终都没有出结果,所以,最后是引入北方的柑桔,只能做景观树,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几千年,可不是谁想改变就能改变的。
“景观树不能接桔子?”
“接,有些产量还不低,不过不好吃。”
“就没有一棵是例外的?”
“除非是变异体,要不然是没有例外的。”
“变异体是什么?”
“就是因为不可测知的因素,让桔子树变好了,适应了北方的气候土壤等条件,这样这棵桔子树就有可能结出能吃的桔子。”
“不可测知的因素?不能人为改造吗?”
“也不能说不行,这正是我们的研究课题,不过要做到这点很难,需要很长的时间,就算研究出来了,也没有太大的价值。
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在北方种桔子?南方有的是桔子树,所以还是好好研究蔬菜的病虫害防治,提高我国的蔬菜品质,才是正题,这个放在南方,北方都能用,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现在,金源总算是咂摸出点意思来了,袁教授来就跟他谈蔬菜,他还以为他是来研究他的蔬菜的,现在金源才有点明白。
袁教授应该主要研究的是所谓的植物变异,而这一方面,可不是蔬菜能够完全体现的,最好的研究对象,应该是金三实验室里的那棵西瓜,甚至是那西红柿或是桔子树。
当然,如果金三愿意,他那颗神树才是最好的研究对象,但就算金源想想也就算了,那种宝贝,金三肯定是谁也不给研究的。
但其他的应该给人家教授研究一下,现在金三领着袁教授,在他无聊之中种植出来的菜地里转悠,这是不是金三这小子把袁教授带沟里了?
“袁教授这次怎么想起来我们这小山村来了?”金源突兀的改变了话题。
袁教授有点不好意思的道:“上面的一些领导让我来你们这里看看,说是有一些植物方面的特殊成果,要让我来这里实地考察一下。
那些领导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他们害怕你们不愿意让我研究,所以才让我来这里看看,多看少说,这是当时领导的原话。”

第一百二十五章不争之争

金源当然知道这两天家里的情况有点特殊,那几个傻不愣登的,站在家里温室大棚外的壮汉,早就引起了金家人的注意。
“那领导让你来看什么的?不会什么都没告诉你吧?”金源问袁教授。
“看什么?昨天我来的时候,说是有一个实验室让我参观一下,说实验室的主人有点不欢迎,让我多看少说,你说,这不是小人行径吗?”说完袁教授哈哈大笑起来。
而金源的脸色却变得难看了,金三坐在一边,有点不好意思,而陶大有则在一边偷笑。
到现在,金三才真正佩服上面的大领导,本来他还以为这次那些大佬傻了,派来的专家到是有点本事,可脑袋有点木。
这样的人,他一忽悠就过去了,这不,来了半天了,还没有抓住问题的关键。
现在他可不这样想了,人家这叫不争之争,这是在学雍正的,不争之争才是最厉害的,派了这么一个袁老头,一个金家的大恩人来这里,也不说要你金家的技术,人家就是来研究的,看你怎么办。
以这袁老头的单纯性子,只要是他掌握了的技术,上面那些老狐狸,几句话一忽悠,为国为民的思想一传达,像袁老头这样的老一代,就算把自己搭进去都愿意。
想明白了,金三只有苦笑,你金三不受要保密,不是不配合吗?
你不配合不要紧,有人会配合的,最坚固的堡垒,往往都是从内部被攻破的,有了金源这个金家的大boss做内奸,金三有再多的秘密,也保不住。
听到金老爹在滔滔不绝的,向袁老头倾倒金三的秘密,幸亏金老爹实在是没文化,他只能说些金三实验室里的神奇动植物,其他的相关技术,他却是一点都不了解,就算是这样,袁教授已经听得双眼放光,到现在,他才明白,那些领导为什么要让他来这里。
金三只能苦笑,看袁老头那摩拳擦掌的样子,要不是现在他还坐在饭桌上,他早就要拉着金源去金三的实验室了。
“所以,研究那些青菜没有前途,老袁,你跟我们好好研究一下大西瓜,还有那棵桔子,这才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要是真能研究明白了,以后我们农民都不会忘了你们的。”
“金老哥,你就交给我吧!只要你把那营养液给我弄来,不要说北方种桔子,就是北极种桔子都有可能。”
“你同意了?”
“只要你说的那营养液是真的,在北方的土地上种桔子是小事,以后我国的粮食,水果,甚至保健品,都将走在世界的前列,以后我们国家就再也没有粮食危机,这样我们也就不会再受世界列强的挟持,老金,你们金家可是做了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切,现在谁还愿意做利国利民的好事?
现代人认为那些人都是傻子,要不然现在很多80后,90后,认为老一辈的智商低下,好忽悠,要不然六七十年代,甚至八九十年代涌现出来了那么多傻子?
改革开放,有好处必然也有坏处,总之就是,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
有些想法,金三已经完善了,现在这种情况,其实早在金三的预料之中。
国家国家,有国才有家,虽然这大锅家里有些老鼠屎,可这总是不可避免的,本身这大锅还是好的。
既然有能力,能帮助这个老大的大锅,金三还是不介意的,这方面他甚至比很多大学生的认知都深。
大学之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怎么能够跟高墙之内的教育相比?
看袁教授实在无心吃饭,金源干脆也不吃了,领着袁教授就去了金三的实验室。
而金三也没有幸免,而且还有金源盯着,要让他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只要人家袁教授想到了,并问出口,金三就要负责给解说个清楚。
金三只能无语问苍天,他虽然愿意帮助这个大锅,也愿意给添把火,可不能把自己也放进去烧了啊?
怎么也要给他留点薪火,让他挣点钱吧?
他可不会认为,把这些技术交出去就是利国利民了,要是真的无偿捐献了,还不知道便宜了那个老鼠屎呢!
就在金三放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