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曼倩密码 >

第73部分

曼倩密码-第73部分

小说: 曼倩密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到这里,他的脸上洋溢出迷人的微笑,道:“好了,说了半天,都是我一个人在这里说,好没意思的,不如,请一位曼倩社的人,来和我一起说,大家认为怎样?”
观众不明就里,不知道钟神秀又要搞什么花样,便齐声叫道:“好,好。”
于是,钟神秀就说:“下面有请郭老师的弟子李义上场。”
李义走上台来,观众席中响起了稀稀拉拉的掌声。
对于这些,李义早就习惯了,他知道,自己总是不受待见的,他天生就不是一个说相声的材料,可是,爸爸却非要他说相声,而且还要到曼倩社说,真是搞不懂,这个老古董,究竟脑子里在想什么。
钟神秀说:“哟,李义,打算跟我们可爱的观众朋友说些什么呢?”
“说,说我可不在行。”
“哦?那你上来干吗?”钟神秀假装思索的样子,仿佛自己十分地困惑。
这时候,李义拿出了一副快板,他把袖子稍微挽起一些,拿起了两块快板,这时候,他好像先贤穷不怕附体了一样,顿时变得神采奕奕,充满了光彩。
这种变化,把他身边的钟神秀吓了一跳,他怎么都想不到,拿起快板的李义,会变得如此潇洒,如此不凡,心中不免对他多了几丝敬畏,他知道,这个人现在还不是八音九律中的人,还不值得自己关注,可是,也许,他很快就要成为自己的对手了,不或许还是让他在成为自己对手之前,先成为自己的朋友吧。
于是,他便道:“看来,您很擅长快板了。”
“当然。”
“快板分成哪些门派呢?”
“分成王、高、李三派。”
两人很快进入了状态,钟神秀是个很博学多才的人,虽然没有学过什么相声,但是,要和人演一个相声,还是绰绰有余的,而且,捧哏而已,量活的,话不多。
“那您给我们介绍一下吧。”钟神秀道:“先来说说这个王派。”
“这三派的快板,打板是很不一样的,就拿王派来说吧,是这样的。”说着,李义便上下翻飞,打了一阵快板。
“好!”钟神秀见他打得娴熟,不禁鼓起掌来。
在他的带动下,观众席中也响起了稀稀拉拉的掌声,观众不喜欢这个,钟神秀知道,他必须想个办法,让气氛活跃起来。
“那高派呢,有什么代表作呢,唱两句吧。大家想不想听啊?”钟神秀试探着观众的意图。
观众席中响应者寥寥,钟神秀知道,他们还是不感兴趣,但是,李义,却已经开始唱了起来。
他唱的是《同仁堂》,那是高派最拿手的作品了。
钟神秀必须承认,李义对于作品的处理还是有独到之处的。他演唱的《同仁堂》是和观众有交流的,每时每刻都好像是在和观众聊天。
这相比现在的很多演员,好多了。现在的演员,在演唱这段时太自我了,只是一种单纯的技巧卖弄。钟神秀自己是十分喜欢和观众交流的,所以,现在他看见李义也采取这种方法,心下便将他引为是自己的知己,和李义之间的距离,便又近了一步。
现在的演员,虽然嘴皮子很利索,板儿打得也很熟练,但是他们演出的《同仁堂》永远都不会成为精品,因为他们忘记了和观众交流。
可是,并不是你想和观众交流,观众就会和你交流的,李义真是把自己的一腔热血都抛出来了,但是居然没有一个人理睬。
好容易唱完了,钟神秀又道:“哎呀,都是药名字啊,真是没有意思,唉,不知道李派怎么样,是不是有些故事性强一些的节目啊,拿出来给我们大家听听吧。”
“好。这个《三打白骨精》就是李派的代表作。”
可是,李义才唱了几句,钟神秀就阻止了他,道:“好了,好了,不能再让你唱下去了,这一打、二打、三打的,要打到什么时候是一站啊。你等得了,我们观众朋友可等不了了。观众朋友,你们是不是都在等郭老师上场啊?”
“是!”观众席中响起了很大的呼应声。
钟神秀知道,他们只是想看郭兴国而已,别人演什么,演得好坏,跟他们都没有关系。
真是一群固执的观众,钟神秀心中暗骂,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艺术是什么,把艺术当成了追星。其实,真正的艺术和出不出名,完全没有关系。
想到这里,他便道:“我听说,这个唱快板,都是死词儿,不稀奇,我们想听听活词的,你有没有啊?”
李义知道,对方递过了话头,让自己入活了。
虽然是第一次合作,但是李义却深切感受到,这个钟神秀,是个行家。他觉得自己这步棋选对了。他知道,自己作为一个相声演员,是很不够资格的,他不能把人逗乐。
所以,他设计了一个段子,《骂贪官》,把社会上一些大家注意的现象,都融汇进去,让大家欣赏,希望能得到大家的认可。
可是,郭兴国却怕事,不敢让他演,他知道,郭兴国是怕再次惹来无头官司。他是对的,坐在他这个位置的人,如此胆小怕事,是无可厚非的。因为,他是班主,他的一个决定,关系着整个曼倩社所有人的生存状态。
要出名,今天是一个绝好的机会,原计划既然不能实行,他就只能转换方向了,他让钟神秀和自己合作,就是想借着这个名人,给自己一些人气。

第一百零二章 数来宝

他知道,钟神秀不管说什么,台下的人都会乐的。
可是,他想不到,他再次拖累了钟神秀,由于他出现,居然让钟神秀也变得不好笑了。他知道,钟神秀很够意思,一直在转换话题,帮着自己,可是,台下的观众,就是不给面子。
想到这里,他挺起胸脯,自信地说:“活词,有啊,这数来宝,就是活词。”
是的,数来宝本来就不是死词,原始的《进街趟子》四梁八柱就是海丰和王凤山研究出来的。王凤山直到晚年还有这块活,行话叫作“点数”,就是观众点什么他唱什么。内行讲叫“半腥半尖”,也就是真假各半。只要辙熟,下面随便提问都能唱。
钟神秀显然是知道这些,便道:“好,那是不是,我们点什么,你就能唱什么?”
“那当然。”
“这话可太大了。”
“一点都不大,我这啊,还搂着说呢。”
“是吗?就这要饭的点儿,也能唱出什么与众不同的东西吗?”钟神秀假作不懂的样子,继续引着话。
“你别瞧这要饭的玩意儿,你还打不上来呢!它得讲究现编词儿,要三快。”
“哪三快?”
“眼快、心快,嘴也快。”
“眼快?”
“眼睛看见了。”
“心快?”
“心里立刻就编好了词儿了。”
“嘴快?”
“嘴里就唱了出来。您看,咱一进大街,不管有多少买卖,三百六十行,碰见什么全有词儿。”
“是吗?你可别光说不练啊。”
“怎么?呛火?不信,你说说看,唱个什么?”
“那你,唱个话筒吧?”钟神秀一指面前的话筒。
“好,我们打板就唱。”说着李义便唱道:“大话筒,这真好,要是没电它不响。”
“唱啊?”
“完了。”
“完了?这也太短了吧。”
“就一个话筒,你要我唱多少啊。就这话筒,没电,它就是不响,别说别人了,就连我师父用也一样,刚才话筒没电,不响了。”
李义不由自主地就抛了一个现挂。
现场第一次响起了掌声和笑声。李义知道,这是钟神秀的功劳,是他给自己递的话,他暗示自己,利用刚才的这个小插曲。
“喔,敢情刚才郭老师的话筒不响是没电了啊?”钟神秀做出恍然大悟的样子。
李义道:“你话筒有什么好唱的啊,你换一个吧。”
钟神秀故作为难状道:“好,换一个,换一个什么呢,啊,对了,你唱唱我们亲爱的观众吧。”
按理,这“话筒”后面还应该有好几番的,相声讲究三翻四抖,要翻够了,才会最后逗这一下的。
但是,这个并不符合钟神秀的理论,钟神秀需要的是,快速的幽默,秒杀观众的笑神经,所以,他虽然知道,但是,还是直接省略了前几番,直接进入到了正题。
这可给李义一个大大的惊讶,他现在可以感受到了,当日自己在台上,让郭小宝即兴发挥的时候,郭小宝是怎样难受的心情,现在他亲身体会到了。
他知道,钟神秀不是自己,钟神秀并没有故意为难自己,这是钟神秀的说话习惯,钟神秀就是这样跳跃性的思维。谁让自己选择了让他来给自己量活呢,既然这样,他就必须承担后果。
好的,即兴,就即兴,本来,《数来宝》就是应该即兴的,可是,现如今的这些演员大爷们,都被观众宠爱坏了,都把应该是即兴表演的东西演成了死词。每次表演都是同样的内容。
李义对这个烦透了,他今天就是要让大家看看,什么叫做即兴发挥。台湾不是有个急智歌王吗,他可随便地用歌曲来回答观众的问题,好,他今天就学学这位前辈,用快板数来宝来回答观众的提问。
想到这里,李义更加挺直了身子,他骄傲而自豪地说:“没问题,不就是唱唱观众吗?我有词。”
说着,他噼里啪啦地打了一阵板儿,然后说:“唉!”
接着,就又开始打板。
打了一阵儿,又道:“唉!”
连续了两三回,钟神秀阻止了他道:“你这个‘唉’,是什么意思啊?”
“我,我这不想词呢吗?”
钟神秀知道,李义不是在说谎,其余的演员演到这里的时候,说这句话,其实他们根本就不用想词,词已经早就在他们脑子里了,可是,唯独李义,他是真真正正的即兴。所以他打断了李义,让他多一点时间思考,毕竟,数来宝要押韵的,不是这么容易的。
“你别老A啊,你什么时候,来个B大家看看。”
观众笑了。
李义假装又开始打板,然后定住身形,说了一声:“B。”
观众都笑翻了。
李义有些放心了,他知道,今天有门,这还是他今天第一次把观众逗乐,可是,有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
不过,他知道,这次笑点,是钟神秀给自己争取来的,钟神秀是个很会递话的演员,是的,谁让他是个好主持呢?
这时候,李义已经想好了词了,歌颂一下观众吧:“打竹板,我走上台,说说我们的好观众……”
接下来,就越来越顺利了。
看见李义那超强的编写能力,钟神秀放心了,他甚至开始让台下的观众任意出题。
那些五花八门的题目,显然不是一个人能够事先全部准备好的,可是,李义却把它们一一都解决掉了,非但安排了很好的句子,而且,还非常诙谐幽默,时不时地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生平第一次,李义感觉到,选择快板、相声这条道路,他是正确的,他第一次,感受到了,自己是有天赋的,他的天赋,就在于他那无穷无尽的想象力,和即兴创作能力,这些,全部都在钟神秀的激发下展现出来了。
一时间,他对钟神秀感激涕零,如果没有他,这一次,他一定会演砸的,可是,因为有他在,所以,他非但没有演砸,而且,还得到了大家发自内心的掌声和欢笑声。这次,观众终于没有漠视他,没有把他当成是空气。
鞠躬下台的时候,他生平第一次,终于听见了雷鸣般的掌声。他知道,那些掌声是为他而鼓的,也是为钟神秀而鼓的。
谢幕后,他走到了后台,看见了郭小宝那期许的眼神。
郭小宝轻声说:“你今天演得真好。”
“谢谢。”李义第一次,发自内心地感谢郭小宝。也许,他已经压抑了太久了,这一次释放,让他终于把自己的天性展露出来了。
他也是一个需要朋友的人啊。
钟神秀并没有下台,他还是主持人,要报下一个节目。
“好了,这位朋友终于下去了,他真是很有口才啊,我都不知道怎么让他停下来。”他微蹙眉头道:“哎呀,我还以为,我是天底下嘴最碎的人,可是,没想到,居然还有人比我更碎。”
观众会心地笑了。
“谢天谢地,他终于下去了,下面,是相声《反七口》,很奇怪的名字啊,我没懂,好吧,不管了,大伙自己听吧,表演者,张大、李二。我得赶紧下去,喝口水,哎呀,说得我口干舌燥啊。”
张大、李二都是艺名,和三儿一样,他们都是徐清华的徒弟。
徐清华是个很有才华的人,可是,他给徒弟们取名字,一点也不上心,都是什么“大、二、三、四……”一路排下去。
天知道,为什么一个才华横溢的人,起出来的名字,会是如此地无趣呢?
《反七口》是一个传统相声,它是一个极其三俗的相声。整个相声都是围绕着逗哏的和捧哏的相互占便宜,互相骗对方叫自己爸爸展开的。
更何况,这个相声的垫话,两人特意选用了《追窑》。
相比《追窑》,《反七口》还真的可以算是绿色的了,因为,《追窑》真的是更俗,更不堪入耳。
这个小段子的结局,是以逗哏的和捧哏的老婆睡觉为结束的。
这样的三俗段子,显然十分符合很多人的口味,大家饶有兴趣地看着。虽然,很多观众,对于这样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