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曼倩密码 >

第27部分

曼倩密码-第27部分

小说: 曼倩密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师父。”
旁边的看客议论纷纷,这曹万两原本的确是郭德彰的徒弟不错,可是,听说他已经投奔了虫二会了啊,怎么会又凑在一起了呢,更奇怪的是,曼倩社不是有园子吗,怎么在马路上就说起来了呢,真是新鲜。
“你知道咱们今天干什么来的吗?”
“知道,说咱们曼倩社的最后一场相声。”
“对,为了感谢各位衣食父母一直以来的关照,这次的演出,我们改在露天进行,而且,不收钱。”
“是吗,不收钱啊,这可是难得,我要是观众,我就踏踏实实,站定了听。”
一句不要钱,才是最重要的,只有这句话最实在,最能围得住人。观众越聚越多。
郭德彰见观众们基本都站定下来了,给曹万两一使眼色,示意开始表演。
曹万两会意,当即开始说道:“师父,听说您最近混得可是不行啊。”
“可不是嘛,这不,房子都抵出去了,马上就要被人扫地出门啰。”
众人对于曼倩社的倒霉向来都是十分关注的,这时,见两人居然主动拿这事来抓哏,都很好奇,专注地听着。
“依我看啊,是您自己不好。”
“怎么见得呢?”
“谁让您坚决不合作呢?”
“哦?这话怎么说啊?”
“这虫二会屡次向您抛出绣球,您倒是接着啊。”
郭德彰故作惊讶状,道:“绣球,我倒是没见着,臭脚丫子倒是见到不少。”
“怎么讲?”
“虫二会的爷们,一来就把臭脚丫子搁在桌子上,撇着大嘴说话,那嘴,要没有耳朵挡上,能撇到脑袋后面去。”
“嗐。”
看客们自然能够想象虫二会的爷们都是什么造型,他们也知道,这些人来曼倩社绝对和抛绣球无关,纯粹是为了来捣乱的。不过这曹万两现在可是虫二会的人啊,他现在这样,不怕自己的主子们生气吗?

第三十九章 相声也疯狂

曹万两道:“那是您自己活该了,遇到这样的主,你呀,就应该笑脸迎着,泡着好茶叶,点着好烟,好吃好喝好玩的伺候着,人家淬你你拿脸接着,临走的时候啊,再给人送上两条……”
“黄瓜?”
“什么黄瓜啊,金条!”曹万两加重了语气道:“金灿灿,一斤一条的。”
郭德彰吸口凉气道:“我可是没有见过一斤一条的金条,黄瓜都没见过这么沉的呢。”
“你啊,就是不开窍。”
“开窍?我明白钱没了。”郭德彰道:“喔,我得好吃好喝伺候着。”
“对。”
“笑脸迎着,好茶叶,好烟。”
“没错。”
“人家淬我我得忍着。”
“是啊。”
“我怎么就这么贱骨头啊?”
“这你就不明白了。”
“喔,我还不明白?”
“水至清则无鱼。”
“老古话,没错。”
“人至贱则无敌。”
“啊?这什么话啊?”郭德彰故作惊讶地问道。
“这人啊,越是不要脸,越是能挣大钱。”
“这是怎么说的啊?”
“我一朋友,蹬三轮的,给日本人蹬,让日本人踩着自己的背上车,你说贱不贱?”
“太贱了。”
“可日本人抢着坐他的车,钱大把大把地挣。”曹万两做出数钱状。
“太不要脸了。”
“这还不算什么,还有比这更厉害的。”曹万两的声音十分清晰,一个字一个字地都打入每个观众的心底里,刺激着他们的耳膜,刺激着他们的心脏。
“还有啊?”
“我有一朋友。”
“又一朋友?”
“买卖人。”
“喔,买卖什么啊,绸缎布匹,还是茶叶烟丝啊。”
“不是,你没明白,买卖人,不是做那些买卖的。”
“买卖人嘛,知道啊,怎么,不卖这些,那买卖什么啊?”
“买卖人!买人卖人。”
“啊?人贩子啊。”
“造福乡里。”
“这是缺德。”
“大姑娘,十七八岁,没找到婆家,送上游轮,运到日本,当歌舞伎。从此不愁吃喝。”
“损啊。”
“小伙子,十八九岁,找不着东主,送上游轮,运到日本,当苦力,制造飞机大炮,再运回中国,打中国人。”
“缺德啊。”
“给国家创造多少税收!”
“这黑道的买卖,还有税?”
曹万两把眼睛一瞪,道:“谁告诉你这是黑道的买卖?”
“这违法的!”
“人家有国家颁发的特许证。”
“啊?这还有天理吗?”郭德彰注意了一下观众席,没有人乐,大家的眼中都含着愤怒,怒火好像要喷出来一样。
“发财了。”
“发国难财。”
“不,这还不叫发国难财。”
“那怎样叫发国难财?”
“我有一个朋友。”
“你的朋友都是该千刀万剐的。”
曹万两斜眼看了一眼郭德彰,道:“你小心点,人家可是在政府部门当高官的。”
“哦?”
“这位朋友,日本人来了,他大开国门,把人家迎进来,飞机、大炮、机关枪,随便开,随便打,就当新年放鞭炮了。人家日本人大老远的来了,总要客气客气吧,把东三省让给人家。还不够,又把整个华北让给人家。自己呢?住到老远的一个山沟沟里去。日本人爱玩杀人的游戏嘛,没关系,反正中国人多,给他们一个城市的人,让他们杀着过过瘾。”
“啊!卖国贼嘛,这对他有什么好处啊?”
“有好处,攘外必先安内嘛,有日本人帮他安内,现在他的位置坐得牢牢的。”
看客们当然知道这个“朋友”是指谁,只是,这么多年来,从来没有人敢在大庭广众之下,数落这个“朋友”的不是。
民国26年7月7日,也就是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帝侵占华北,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同年冬,日帝占领南京,制造南京大屠杀。
国民党军节节败退。
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建立,中国大地上出现了沦陷区、国统区和解放区。
国共第二次合作,国民政府机关由南京迁往武汉,武汉成为抗战中心。武汉失守后,国民党政府迁往陪都重庆……
这些事实,都是尽人皆知的。
看客们知道,曹万两和郭德彰,今天真是拼命了。
他们这不是在说相声,他们是在烧自己的命啊。
郭德彰道:“这真是窃国者侯啊。”
“谁说不是呢?”
“所以说,咱们是干不了这行了。”
“怎么干不了?”
“咱们没那么不要脸啊。”
“好!”看客中不知是谁喊了这么一声。只有一声,孤孤单单的声音,可是在郭德彰他们听来,却是如同天籁一般,他们知道,支持他们的观众不止一个,只是,他们还不敢,不敢喊出来,不敢喊出自己内心深处的那个字:“好!”。
曹万两皱着眉头说:“所以说,做艺人不容易,说得不好,观众骂街,说得好了,同行骂街,这您是深有体会啊,等到观众、同行都认可了,国家又不让说了。”
“唉,现在对相声可管得严啊。”
“我就纳闷了,这小日本的人怎么就这么害怕相声啊,号称拥有多少多少军队的国家政府都不能把小日本赶出去,难道就几个说相声的几句话,就能颠覆日本了?”
“要这样就好了,借你那位买卖人的朋友的游船,运一船说相声的去日本,到那儿,日本就亡国了。”
观众想乐,又乐不出来,都憋着,今天真是听得过瘾。
曹万两道:“这艺人真是不容易,自古都受人歧视。比如朱元璋吧,当了皇帝了,一方面,他给每个封王的人,都赐予1700本词曲,好让这些文化不高的皇亲国戚通过娱乐提高自身修养,另一方面,又禁止艺人演出有亵渎帝王圣贤之嫌的词曲,并且降旨将学唱的割了舌头。”
“这么狠啊。”
“你说这艺人受得了受不了。”
“真是受不了。”
“还有比这更厉害的呢!”
“更厉害?你说说。”
“那是在满清的时候。九门提督善耆说相声艺人都是莠民,一律禁止演出,驱逐出京。李德鍚、张德泉,多大的艺术家,去了保定谋生存。天津,焦德海改说快板书,张诚甫改说评书。一直到1909年,善耆卸去九门提督之职,才取消禁令。”
“喔,原来那时候就有了禁说相声的指令。”
“那时候,也不比现在好混。”
“唉呀。”
“李德鍚。”
“对,人称万人迷。”
“有相声大王,滑稽大王之美誉。”
“没错。”
“多大的能耐。辛亥革命后,北洋军阀袁世凯取代清朝,表面上是民国,其实和帝制是同义词。李德鍚在总统府为袁世凯说《吃元宵》,袁世凯想象力多丰富啊,从‘元宵’想到了‘袁消’,以为是消灭袁世凯的意思,结果,李德鍚被以诽谤大总统的罪名,打了一顿,赶出新华门。有辙吗?”
“没辙。袁世凯想象力要是不丰富,也不会想到要自己当皇帝去。”
曹万两说相声的风格就是冷面滑稽,他一本正经的表情,配上郭德彰天生喜感的肥嘟嘟的脸庞,真是相得益彰。
本来,他一说相声,总是逗得人哈哈大笑,可是今天,场子里极其安静,没人笑得出来。是啊,谁能没心没肺到听这些都会笑呢?
人山人海的空地上,堵得严严实实的空地上,只有两个声音在空中回荡。
“九一八以后,有人提出不抵抗主义。”
“我知道啊,就是你那些朋友之一嘛。”
“有人说中日开战,三个月中国必亡。”
“对。”
看客们知道,这些话是那些人说的。不是这两个说相声的胆小,不敢指名道姓地提,只是因为,不用提名字,大家也会知道他们是谁的。
“我看不对。”
“哦,你怎么认为?”
曹万两加重了语气道:“我认为:小日本想灭亡中国,那是痴心妄想。”
“好!”
看客们终于忍不住了,齐声爆出一句“好”!
“依我看,中国人只要同仇敌忾,团结御侮,谁想亡中国也亡不了。”
“这怎么讲啊?”
“你看哪,历史书上记着呢,元朝来亡咱中国,没几百年,连蒙古也白送来啦。”
“嚄。”
“清朝来亡中国,没几百年,连吉林、黑龙江西半边都送过来啦!”
“对。”
“日本人要来亡咱中国,呆不了多少年,中国版图上,就会多了一个大和省。”
“大和省?”
“嗯,也可以叫大和民族自治州。”
“好嘛。”
“他们偷着乐吧,全日本国的人都到中国来,还不够站岗的哪,最多从广安门排到德胜门。”
“是啊?”
“我们明白,他们那儿地少,跟我们好好商量嘛,我们地多啊,咱给他在罗布泊盖一四合院,全日本的人都装进去了。”
“我跟你说啊,这不行。好家伙,罗布泊?沙漠!那里太干了,日本人都爱干净,喜欢洗澡,没水怎么办?”
曹万两故作沉思状,道:“没关系,中国人一人吐一口唾沫,他们就有洗澡水了。”
“嚄。”
“不过要注意,吐得小口些,不能吐太大口。不然就把小日本都淹死在咱中国人的口水里了。”
现场第一次响起了掌声。
曹万两又变换了话题,道:“不过话说回来,这小日本还真有一套,他们教孩子的方法,跟咱们教孩子的方法啊,它不一样。”
“这有什么不一样的啊?”
“日本人这么教孩子:‘孩子,快长大吧!要想吃好的,想穿好的,得到东三省去。’”
“喔,所以这些小日本都这么喜欢到咱这儿来啊?”
“咱中国人就不一样了。”
“怎么不一样呢?”
“中国人的娘告诉孩子:‘孩子,别哭,多练习跑步!’”
“跑步?”
“日本人攻过来的时候,撤退当逃兵的时候可以跑得快些。”
“啊!”
“你说说,就这种娘教出来的狗杂种,当然就会说出那些‘不抵抗’的话来。”
“是啊。”
“不过现在也有现在的好处。”
为了节约有限而宝贵的时间,所以曹万两和郭德彰放弃了相声一贯的铺排和三翻四抖的方式,改成平铺直叙,直接就把想说的话题给说出来了。
也就是说,他们担心自己想说的话题说不完,所以句句刨着使,预先把事物的矛盾完全揭穿,使得观众能够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地看到矛盾的发展和冲突,在叙述中反复地把矛盾渲染得更鲜明,而达到进一步展示矛盾的作用。

第四十章 相声也爱国

这不,曹万两又改换了话题了。
“现在这世道,还能有好处?”郭德彰做出不信状。
“物价回落了。”
“你这话就不可信。”
别说郭德彰不信,所有的观众都不信。
“比如洋面,原来五万一袋。”
“那么现在呢?”
“四万八啦。再过两天也许落到四万五。再过两天也许落到四万一袋。再过两天就能落到两万一袋……”
“能够吗?”
“绝对能够,不过袋略微小了一点儿,不够四十四斤了。”
“哦,那也得够四十斤。”
“不到。”
“三十斤。”
“到不了。”
“那么多大袋呢?”
“也就跟牙粉袋儿似的。”曹万两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着。
“嗐。”
这段相声后来被广为流传,不过世人所熟知的,是另一位相声名家的版本,殊不知,它的来源却是来自于这位顶天立地的“相声第九德”郭德彰和他的弟子曹万两的作品。
“现在啊这世道难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