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伤村 作者:聂茂 厉雷 >

第55部分

伤村 作者:聂茂 厉雷-第55部分

小说: 伤村 作者:聂茂 厉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了父母、监护人、教师和基层之外,应该还有一个辅助性角色,那就是第十章中所分析的城市社会群体,它通过农民工间接对留守儿童产生作用或者通过相关协会、志愿者等直接发生作用。但是,留守儿童是个儿童群体,农民工是个弱势群体,城市的这种“间接性的作用传递”短期内不可能实现,即使可以实现,作用力也不足,而通过志愿者等小型群体发生的小规模、短时间的作用只能看作杯水车薪。
  其实,无论是远水还是近火,解决留守儿童最关键的一个词:心。
  因为有心,远水开始沸腾;
  因为有心,近火已经燃烧。
  因为有心,关爱奋力奔跑。
  让爱无限延伸
  在新的农村留守形势下,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家庭环境、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一体化要求各个环境之间界限淡化,功能相通,要求监护人、教师、基层领导共同承担父母外出嫁接的责任。因此,可以说任何一种环境的革新都可以体现其他两个环境的革新方向。特别如教育环境,因为其是面向留守儿童群体的,同时面对单个留守儿童的交叉,这和社会环境有很多相同需求;而教育中的单个老师对单个学生也等同于监护人与留守儿童的关系。由于教师群体的文化水平在留守群体中相对教高,那么从他们作突破口也是最可行的。
  在这方面,湖南省浏阳市淳口镇山田中学就在留守儿童教育成长方面取得令人欣喜的成绩,他们创立的关于留守儿童教育成长的“山田模式”,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从中央到湖南地方,各级领导,各类传媒都纷纷对其进行了调查报道。
  浏阳市位于湖南省会长沙市近郊,是县级市,为农民工输出大县。相关统计表明,目前浏阳市有133万人口,其中外出打工人员有15。2万人,多为农民工,占总人口的11。4%;有在校中小学生13万多人,有留守儿童近3。1万人。淳口镇是浏阳地处比较偏远,比较落后的乡镇,在这样的背景下山田中学是怎样革新观念,创立了“山田模式”呢?“山田模式”又是怎样的一种教育模式呢?
  基于这些思考,我们于2007年5月份,专门走访了山田中学。
  走进山田中学我们能够真切地体会到一种和谐的氛围。校园里窗明几净,楼房整体的排列,空气里飘荡着朗朗书声,欢声笑语,孩子们脸上写满认真,礼貌,幸福和灿烂的笑容。这里有很多留守儿童,但是他们并不凄冷,不孤独,因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温暖的家,学校就是他们的家。这个家很大,有慈祥可亲的父母,老师就是他们的父母,孩子们见老师都是叫“爸爸、妈妈”,那一声声叫得热乎,叫得发烫,叫得真诚,叫得所有花朵灿烂开放。老师给他们爱,给他们监护,给他们成长的道路和前进的方向。他们不再是野孩子,问题孩子,更不坏孩子。这个家里还有很多兄弟姐妹,所有的同学都是兄弟姐妹,他们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快乐融洽地生活着,等待飞翔。
  山田中学校长戴热忱向我们介绍了山田模式。“山田模式”是以“让爱无限延伸”为宗旨,以“亲情家庭”为核心的学校寄宿制。“亲情家庭”是建立在学校规范完善的寄宿制基础之上,在山田中学,绝大部分留守儿童都住宿在学校建设的宿舍,每个老师作为父亲或者母亲结对辅助若干名学生,形成一个个集体家庭。
  戴校长告诉我们:学校现在有40多个亲情家庭,几乎每个老师都带了孩子,覆盖了所有留守儿童群体。他也有四个孩子。“亲情家庭”主要履行何种义务和责任呢?首先是建立“亲情家庭档案”,内容包括“全家福”及家庭介绍、留守儿童档案、家庭荣誉榜、家庭大事记、留守儿童成长点滴、家庭活动记录等内容。并要求每个家庭必须邀请一位非留守的优秀学生加入到这个家庭中来,以帮扶留守学生。
  在这些制度的基础上,山田中学以“亲情家庭”为基本单位,研究制定了“留守教育‘五个一’活动“。总体包括:每周一谈——谈心、辅导、沟通;每月一通——通信、通话;每季一评——文体、思想和学习方面的竞赛、评比与表彰;每期一聚——家庭团聚、文娱活动、亲情聚餐、社会实践;每年一庆:庆祝留守儿童生日。
  戴校长说,只要能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家庭温暖,能让他们走向进步和成功的活动,他们都乐意去做。比如家庭内部以“亲情教育“为主,定期开展各种活动,不拘形式、不拘内容,如谈心、家庭团聚、学习辅导、外出参观、赠送礼品、生日聚会等;家庭与家庭之间可以举行一些象棋赛、军棋赛、乒乓球赛、羽毛球赛、学习竞赛、征文竞赛、德育竞赛、纪律竞赛、写作竞赛、体育竞赛等;也可以发动孩子们做公益劳动,“老师家长”带着他们到田间地头插秧拔草、到公共场所拣垃圾、到野外种树等,这样的活动既可以让孩子们得到放松,也让他们体验了生活,培养了道德观念。 
  为了搞好留守儿童教育,仅仅这些还是不够的,戴校长又向我们诉说了其他相关配套设施和政策。
  第一,为了加强对教师、家长、学生与留守儿童的教育人员的培训工作,编写了校本教材《留守儿童的教育与保护》(含公共篇、社会篇、教师篇、家长篇、学生篇等5个部分),设立了“留守儿童家长学校”,至今发放《留守儿童的教育与保护教材》接近2000余册,培养留守家长2000余人次。
  第二,创建了“中国留守儿童教育网站”,编辑出版了《留守儿童教育专刊》、《留守教育双周报》,其中“中国留守儿童教育网站”得到湖南省团委的大力支持,现在已经成为中国关于留守儿童的门户网站,网址为:liushouedu。主要接受全国各地关于留守儿童的各类论文、记实和感悟等;《留守儿童教育专刊》、《留守教育双周刊》主要面向浏阳市留守儿童、教师和其他教育界人士,刊载了大量的留守儿童的心情日记、留守生活实录,教师和教育界探讨留守儿童问题的论文等。目前为止,该市留守儿童撰写留守文章1000余篇,其中100余篇刊发在这三份媒介上,另外,20余位教师的论文也得以刊发,关于留守儿童问题的文章《诚信是教育永远的基石》一文还被《现代教育科学》杂志刊发。
  第三,创立“留守儿童教育协会”。协会会员以当地教师、党政干部、有文化的村民以及当地相关业界人士为主,并广泛吸纳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加入,以形成关注留守儿童的社会网络。
  第四,建立心灵驿站。改变传统教育教学理念,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育内容,针对心理教师匮乏的问题,专门组织培训了辅导骨干,建立了一支有20多人的良好的教师队伍。“心灵驿站”,开设“关爱生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组织心理辅导讲座和与留守儿童、特别是心理有异常的留守儿童开展心理交流,加强对未成年人特别是留守儿童的引导,同时设有热线电话,接受留守儿童的个人咨询,据统计,心灵驿站开通以来,大约有200人次的留守儿童接受了单独心理咨询。
  第五,学校设立有亲子活动室、亲情社区活动中心、并且开通了“免费亲情热线电话”:0731—3352211。这些举措方便了家长与学生、亲情家长与学生家长之间的对话,它们为留守儿童的心灵搭起了沟通的桥梁,其中,“免费亲情热线电话”更是被山田人称之为“211”工程,其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
  如此工程,又在农村,可想而知教育需要多少人力和财力的投入。对此,戴校长说,的确,教育是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工作,现在家庭这一环节出了问题,我们用学校的亲情来弥补。“山田模式”的核心就在老师,成功主要因为老师。老师们付出了很多。他说,其实有些老师当初也是不愿意的,因为面临孩子太多,老师太少的问题。现在所有的老师都已经加入进来了,因为他们发现,他们的付出换来的是孩子的进步和一份一生的情谊。但是现在还是存在老师少,孩子多的问题,有些老师带了6、7个孩子,组成的是一个大家庭,因此难于照应这么多孩子,虽然他们都在努力做到最好,可孩子数目太多,其教育质量肯定会下滑。即使是这样,山田模式克服了种种困难,取得了很大成功。戴校长说:“我们投入了感情、精力和资金,但是是尝到了甜头的,因为老师和学生更加亲密了,学生找到了亲情,学习也进步了,从学校来讲,管理就容易多了。”
  戴校长接着表示,他们想让亲情像爱一样,继续延伸。他们想到另外两个留守群体:留守老人和留守妇女。他们有想过要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但是,亲情家庭已经准备牵手留守老人和留守妇女,也让他们得到家庭的温暖。
  那么,“山田模式”是怎样建立的?戴热忱校长微笑着向我们娓娓道来。
  实际上,戴校长等人很早就开始关注留守儿童。因为浏阳是农民工输出大县,淳口镇是市里农民工输出大镇,留下的留守儿童数量很大。而山田中学基本上算是乡村中学,学校里的留守儿童自然比较多,这是实际的校情。留守儿童因为亲情的缺失,在老的教育模式下衍生出很多教育上的问题,比如成绩差,上网以及打架滋事,因此,学校从很早就开始关注这个问题,校长和老师们清楚,对于学校而言,只有搞好留守儿童教育,才会根本性提高教学质量。而学校真正启动山田模式还要从一次事故说起。
  戴校长说,问题其实一直都在,我们也一直在思考解决办法。但是,一件事情可以看作为问题积累的爆发,也是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的表现,它促使我们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和解决问题的紧迫性,直接导致一种模式的出现。
  2004年3月,山田中学一名初三的学生戴强因为与校外青年发生冲突,在学校被三个社会青年用石块、木棍等外打成重伤。之后,经市医院全力救治,花去医药费十余万元,终因抢救无效,人去财空。
  经过调查得知,戴强的父母在戴强4岁时就外出到深圳等地打工,双双长年不回家,戴强见到父母的时间仅仅限于几次春节会面。戴强常年被寄居在爷爷奶奶或姑妈、姨妈等亲戚家里,几乎一两年就要换一个监护人,之所以经常换监护人,是因为在每个监护人那里他基本上都得不到必须的照顾。长期缺乏亲人的管束让他养成很多坏习惯。初中阶段,他行为自由散漫,上课不注意听讲,睡觉,扰乱课堂秩序,和老师顶嘴,甚至逃课,性格孤僻,在学校喜欢独来独往,不允许别人招惹,动辄打骂,据同学反映,他的课桌里经常藏着砍刀和铁棍,后来,在学习之余,就在社会上游荡,结识了一些社会青年,加入流氓团伙,学会了吸烟喝酒,经常参加群体斗殴,脸上常常挂彩,而他自己认为那些伤痕很荣耀,因为这样别人就怕他,于是他也更加肆无忌惮。那个时候,山田中学还没有规范的寄宿制度,学生放学后,基本处于无人过问的真空阶段,学生到底是回了家,还是到别处,根本无法知晓。
  戴强本来住在学校宿舍,但是,平时很难看到他就寝。同学说,他常常在校外逛,好像有个窝,和那些流氓一起的窝,他有时候也回宿舍,基本上是三更半夜的时候,翻过校墙,一声不响地进来,一件衣服不脱,整个人往床上一躺,一夜就过去了。
  事件发生的那天,下了晚自习,戴强又跑到校外,同平时在一起玩的几个社会青年打桌球。临近午夜,几个人兴致不减,叼着烟,有说有笑。但是,很快却发生了口角。毕竟他是学生,而对方是社会青年,感情更深,抱成一团,做事情也更狠。见势不妙的戴强向学校仓皇逃窜,几个社会青年手里都掂着桌球辊,在戴强身后边追赶边骂。正当戴强攀爬学校围墙,想逃进学校时,一个青年用石头将他砸下来,然后,几个人用拳脚、石头、木棍暴打他一阵。最终酿成悲剧。
  这次事故以后,戴热忱和学校领导立刻召开了专题大会,会议认为,像戴强这样的学生在当时的山田中学还大量存在,学校必须加强安全教育与学生道德品质教育的,同时,一个更为严峻的问题也被提上日程:“像戴强一样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得不到亲情教育的孩子在山田中学到底有多少?又如何来加强这一部分孩子的教育?”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校留守儿童的情况,暑假的时候,全校所有的教师分成了5组,深入到各村各组的每一个学生家庭,调查了解学生的家庭、生活、学习、行为习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