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伤村 作者:聂茂 厉雷 >

第14部分

伤村 作者:聂茂 厉雷-第14部分

小说: 伤村 作者:聂茂 厉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身边,不能很好得到及时的矫正和约束,这往往使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严重一点说,情感问题是一切问题的基础,情感的庇护和满足是一个人生存的基础,特别对于孩子,还是他们成长的基础。脆弱甚至扭曲的情感让他们很容易被不良德行入侵。
  对于情感和心理的调研,我们通过个案说明,但对于农村留守儿童这个群体而言,却有着普遍性意义,这是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特点。
  当父母远远地离开变成天上的月亮,月亮下无数的留守儿童在仰望,在渴望。月缺月盈,潮涨潮落。日子过去了一天又一天。他们眼里饱含着泪水,在屋檐下苦苦地守候。
  就这样,留守儿童站立着,固执地站立着,成为一棵棵孤独的树。问题接踵而至!这些问题正是因为情感问题和心理问题的并发性所导致,情感和心理的健康是理性健康的基础,这些问题当中受到影响最大,也是最令人担忧的无疑是道德问题导致的成长迷途。
  “请触摸我吧!”
  这不仅仅是留守儿童对于父母的祈盼,不仅仅是漂泊的农民工对于社会的祈盼,更是整个乡村对于遥远的城市发出的恳求。
第三章  星星——偏离轨迹的迷途
  火红的烟蒂
  2005年10月12日,天空阴沉。
  在娄底市新化县调查时,我们第一次深刻地意识到留守儿童的成长迷途问题。最初认识它是从一个留守儿童的道德匮乏和行为失当而引起的。在曹家镇调查时,一个小学校统计表明:大约有40个学生有过吸烟经历,占到全校学生比例的25%左右。这个结果让我们很吃惊。
  什么时候“吸烟有害健康”的问题又落到儿童身上了?在曹家镇我们就亲眼见过那样一个孩子,仅仅上一年级,而且是个小女孩。
  当时调查组最年轻的成员小李正坐在小女孩所在村庄的寸口一个水塘边整理东西,本来嘴里含着一支XXX烟,但是因为要写东西,所以烟烧到一半左右,他将其丢到身后。正写着东西,小李突然发觉背后好像有人!转身过去,一个7、8岁左右的小女孩正好对着他的眼睛,脸上满是油腻,手脏西西的,身子半蹲着。
  小李问她想干什么,她不说话,对他张着嘴傻笑,露出焦黄的牙齿。
  几秒种过后,她迅速从地上拣起小李扔下的半支烟,抓在手中,塞进衣兜,一溜烟向前跑,急促的脚步扬起路面上厚厚的灰尘。跑到距离小李大约二十米远的地方,她坐到水塘边。
  小李很是疑惑,想看看这个孩子到底在干什么?
  只见她坐在那里,急切地从口袋里掏出那半支烟,将烟蒂放进嘴里漱几下,重新拿出来,用衣服擦了擦,然后微笑着再将烟蒂塞进嘴里,用火柴小心翼翼地点着。随后,眯着眼,大口大口地猛抽。后来火烧到烟蒂,她还在抽,直到烟蒂烫到嘴唇,才扔掉。抽完烟,她在衣服上吐口吐沫,往嘴上抹了两下。
  看着那个孩子,看着那通红的烟蒂,小李说他当时真有一种负罪感!那个肮脏烟蒂,沾着口水、污泥,一星火把它烧成毒。通红的烟蒂不只烫疼了她的嘴唇,更烫疼他的心脏。
  小女孩吸烟的姿势和吐烟的方法告诉小李:她不是第一次吸烟,而吸烟的神情又揭示了她有烟瘾!而且是很重的瘾!就像吸毒一样,小李甚至可以看到她的身体的颤抖,看到她脸部肌肉在抽搐。
  一个小女孩怎么会有那么重的烟瘾?小李想弄个究竟。
  就在她转身想走的时候,小李叫住了她,问到:“你刚才抽烟了?”
  她莫名其妙地看着小李说:“烟你都扔了,我才捡的,又没有拿你东西!”
  显然,她以为小李要追究那半支烟的责任。
  小李说:“不是问你这个,叔叔想知道你为什么喜欢抽烟?那根烟扔在地上,你不觉得脏?”
  她不耐烦地说:“跟你有么关系?”说着就要走开,任小李我说什么,都不理会他。她快要消失的时候,小李想到一个主意,对她说:“如果你告诉我,我给你一根烟!”她果然停住了,半信半疑地对小李说:“你骗人!”
  小李拿出一包蓝色的“XXX”,给她看了看,说:“不骗你!”。
  于是她欢欣的走到小李面前,她的眼睛盯着烟,格外有神。
  她吃惊又欢喜地说:“这烟我见过。”
  小李说:“在哪里?”
  她说:“在商店里见过,很贵,是好烟。”
  小李说:“你买过烟?”
  她说:“买过,没买过这种!买不起,见别人买过。”
  等他们都坐到水塘边时,她对小李说:“先给我一根,我才回答你的问题。”
  看样子她的警觉性很高,但是这也说明她对烟的渴望很强烈,于是小李说:“不行,你要先回答我的问题,回答完了我才给你。”
  她表现出很扫兴的表情,但是看到烟,她又精神起来,还是答应了。
  小李问她:“你为什么吸烟?”
  她摸了摸脑袋说:“不知道,就是想抽。”
  小李说:“你什么时候开始抽的烟?”
  她说:“(当年)过年的时候。”
  小李说:“一天能抽几根?”
  她说:“有烟就抽两三根,没有就抽一根。”
  小李说:“没烟你怎么抽?”
  她神气地说:“地上到处都是烟头,拣的,五六个烟头就够一支烟了。”
  小李说:“你买过烟?商店老板卖给你吗?”
  她说:“我不说是自己买,说是给爷爷买的,他们卖。”
  小李说:“哪来的钱?”
  她说:“爸爸给的。”
  小李说:“你爸爸妈妈允许你抽烟?不怕他们打你?”
  她说:“他们不在家,出去打工。不怕。”语气里有些得意。
  小李说:“爸爸妈妈出去多长时间了?”
  她懒懒地说:“每年都出去。”
  小李说:“那么你都是跟谁过?”
  她说:“爷爷奶奶。”
  小李说:“爷爷奶奶让你吸烟吗?”
  她说:“我偷偷吸,他们不知道。”
  小李说:“那老师知道了不会教训你吗?”
  她说:“老师也不知道,我们班里有好几个人吸烟,老师都不知道。”
  小李说:“不知道?怎么不知道?”
  她说:“我们都躲起来吸烟。”
  小李说:“躲到哪里?”
  她说:“厕所,还有墙脚下。别人看不到。”
  小李说:“你们都一块吸烟?”
  她说:“恩,他们几个比我会吸烟。我只能吐一两个烟圈,他们能吐一串。”说到这里,她显得有些沮丧,又有几分骄傲,接着又说:“还有几个比我吸的还差的。”
  小李说:“知道吸烟对身体不好吗?”
  她说:“不知道。有什么不好?”
  小李不知道怎么解释为好,就说:“反正就是不好,含有尼古丁等有害成分。”
  她悻悻地说:“那你还吸烟?”
  小李被她难住了,不得不撒谎说:“只对小孩子有害,大人没事情。”
  她藐视地说:“骗人。”这个时候她已经很不耐烦了,大声对小李说:“我回家吃饭了,快给我烟。”
  小李不可能给她烟,这等于认同,等于肯定,等于支持“她可以吸烟”这个观点,那样的话,吸烟在她心里更加天经地义了。
  小李说:“没有烟了。”
  她生气地说:“骗人,给我看看烟盒!”
  小李说:“真的没有了。”但是她死活不相信,甚至想抢。后来小李发现口袋里还有一片口香糖,于是对提出用口香糖代替烟。
  她大声喊着:“谁稀罕你的什么口香糖。”气冲冲地跑开了。就在快跑进村子的时候,她转过头,噼里啪啦地大骂我一顿,言辞很难听,让平时很少发怒的小李想冲过去给她两耳光,他后来甚至还纳闷一个小女孩怎么会有这么深厚的骂人功力。
  等到中午该吃饭的时候,我们进村子做调查,小李告诉大伙,他说的就是前面那个小女孩,这一次是在她爷爷奶奶面前。他们正在吃饭,见到小李和我们突然来了,她吓得钻进屋里。她的爷爷放下碗筷,请我们抽烟,是当地的便宜的劣质烟,我们都拒绝了,不是因为烟太差,而是因为想到了那个通红的烟蒂。老人并没有管我们,独自点了一支烟,不停地咳嗽,不停地吐浓痰,不停地吸烟。他告诉我们关于儿子的一些事情。
  我们几乎没有听进耳朵里去,只是问他:“您儿子抽烟吗?”对此,他感到很纳闷。他说:“不抽,抽也抽的特别少。”我们又问:“那您呢?”他笑着说:“我烟瘾很大,一天要抽两包。”
  我们当时想,那个孩子每天应该都会偷偷地捡爷爷的烟头,然后躲起来贪婪地辍饮,贪婪地陶醉。
  我们又问他关于孙女的情况。他说:“每天基本上见不到她,除了吃饭睡觉,一天都在外边跑。不知道在做些什么。”
  我们问:“您不管她?”
  他说:“说她,她不爱听,打她,她就跑,我又追不上她,一点办法都没有。”
  我们又问:“除了您,家里还有谁抽烟?”
  老人笑着说:“就我一个,老伴不抽烟。”
  老人并没有听明白我们的意思,或者在他心里想都没想过“孙女会抽烟!”因为孙女才上一年级。
  我们本来想告诉老人孙女抽烟的事情,但是话到嘴边不知道怎么就说不出口,最后也没有说出来。
  从老人家里出来,整个下午我们几个人在村长的陪同下又走访了很多农民工家庭。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有几个孩子就一直跟在我们屁股后面,我们停下,他们就在周围打转,我们进到一户人家,他们就在门口等。
  那天下午,我们发现,小李强烈地克制自己吸烟的欲望,他不想留下烟头,但是,最后还是抽了一根,不同以往的是他把那根烟抽完了,抽得很彻底,所有的烟丝都烧完了,直到火红的烟蒂狠狠地烫伤我的嘴唇,他才丢到地上。见他那副生气地抽烟的样子,真想对他说:抽得再干彻底的烟也还是有烟蒂的。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吸!
  果然,我们一走开,那群孩子就冲过去捡起小李那根吸得不剩什么的烟蒂,揣进怀里,像得到了什么宝贝。
  后来,我们问村长那个女孩叫什么名字。村长告诉我们她叫“洛施!”
  洛施!很美的名字。只是不明白她为什么会叫这么一个名字。但是,我们没有心情去追问这些,因为那根火红的烟蒂烫伤了她,也烫伤了我们。
  吸烟只是一个特例,它影射出的是留守儿童在道德行为方面的问题,这个问题在其他方面有着更多的表现。
  小小“纵火犯”或“万恶”的王大全
  之所以称他为“小小‘纵火犯’”,不是因为年龄太小,也不是因为纵火的后果不严重,而是因为他压根儿不认识火焰!他扑火,玩火,伤了别人也伤了自身。
  王大全就是这样一个孩子,在我们所到的新化县吉庆镇户长山村,几乎每个人都能说出一段关于他的故事,而且故事绝对不雷同,只是没有一件是好事情。我们记得那一天从不同的人口中听到王大全这个名字不下于50次,按当地人的话说是“听到耳朵都磨出茧来!”
  “你要调查留在村子里的孩子的问题,王大全肯定是典型,这孩子是有名的‘万恶’。”一个村妇大大咧咧地说。
  “你说偷东西?我给你说个事。前段时间我家里丢了一台随身听,肯定是王大全这孩子偷的,是个‘惯偷’。”一个大爷扛着锄头,眯着细眼,对我们说。
  “王大全?村里没人不知道他是个野孩子,前几天还把我家孩子打了一顿,我找他理论,他居然说是因为我家孩子一直在看他。你说讲不讲理?”有个大嫂这么说,语气里还有些愤愤不平。
  更多的村民给我们数落了王大全下面这些劣行――
  “村里有个孩子骂架比妇女还厉害,他专门跟带孩子的妇女吵架,就是5组的王大全这个孩子。”
  “他什么都偷,不光是值钱的东西,钱他是偷过,存折也偷过,挂在外面的衣服他也偷,连家里的锄头,镰刀,铁锹他也偷,没有他不偷的东西,就是别人家的馒头他都偷,没见过这样的孩子,你说这些东西偷了干吗?又不能卖钱,他自己又用不了。他就是偷!”
  “谁告诉你他只会偷?他还会破坏呢,砸别人的屋瓦,拽别人的南瓜秧,你挖口井,他都往里撒尿。他是看了别人东西心就痒痒,拿不走的,就毁掉。”
  “十二三岁的孩子,也不上学,天天就在村里闲逛,就盯着别人家的东西。”
  “没人管,没人问的孩子,他都上了天了,烦这孩子,你求爷爷拜奶奶别让他看上你家的东西就行了……”
  其中,村民王耀汉的话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