渌水依荷起微澜 作者:夏慕言(起点vip2014-02-15正文完结)-第2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来回转毅州乡间,仅他三人而往的确有些吃力,单是丈量清楚山上可供搭建屋舍的平地,就得花去不少时日。然期间还需寻来工匠修补进出山道,又是人手吃紧的很。如此,得了姚家的一行二人同去倒是有个照应,好歹能帮村上少许,也是不错。
尽管知晓,他们此去也需为主家另觅一处合宜的所在,同样用于养蜂酿蜜。然而合五人之力,的确可以快上不少,只需通力协作便好。
想来那二人也不会一口回绝,更别提毅州那方人生地不熟,只怕是求之不得,才对。再来,经手置办山头一事,还需自己帮村一把才可事半功倍,更是再无推托之意。
于是连忙点头应了这同去之事,一路上对于他们两人也是和气的三分。本来这出门在外,就是一切以和为重,即便卢府原出自毅州的大户人家,可到如今也有许多年头不曾回去一次。近几年,别院养病的次子也是身在西北,便更只有遣了管事每逢节庆回转一趟罢了。
而今说是收拾了自家山头,准备另设养蜂所在,本是无碍。但帮村姚家之事,还需自己掂量着些,才是最好。且不说在毅州卢府的名头较之先前,已是淡了不少,更有一样也是无奈的很,那便是此时坐镇毅州府衙之人,也不知换过了几位,更别提县衙之中,会否还有当年相熟之人留任一二?
抬眼望了一眼,不远处的城墙高筑,不禁也是摇头一叹。见自家二管事越是离着毅州城近些,越发是长吁短叹,自然觉着不解,小心试探着问上一句,听到的答案令左右两人也同样为之一怔。
“也是,咱们这一去就有五、六个年头,即便那时的知府大人得以留任一回,此刻也早不是那位能够做主的咯!”
“更何况,县衙之中的……俗话可是说得不错,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任他换了多少回的主官、佐贰,可那些个经年老书办只怕还能稳稳领着年俸,在衙门里当着差事哪!”
这一句提醒,倒让这旁原本还颇为忧心的二管事,似乎看到了希望所在。先前还在毅州之时,自己虽不曾得了多少机会常与衙门中人颇多来往,但怎么也是紧随大管事身旁,与那些人见过几回面。
再加之如今老爷在六部所任之职,更是无需担忧那些微末小吏会借故为难自己。别看卢府已不在毅州多年,然而这卢氏到底还是城中大姓,即便早已不似当初那般,称得是这城中第一家了,却也只因自家老爷惯是不爱炫耀所致。
再则,此次前来也早被主家叮嘱过一番,切莫招摇太过,以至于那深谷养蜂一事,落入外人眼中。反倒更该多加谨慎而行,才是最为要紧之事,再加上还有同行而来的姚家管事二人,必定也是同样秉持着小心二字,才会一路之上安静的出奇。
实则,也是必然的很。不说这卢府本就是世代官宦人家出身,而反观姚府到了这一代,嫡系之中再无一人入朝为官,即便有几个旁系在外任职,也多半是无望迁升高位之人。仅此一点,便使得那紧随卢府大车之后的二人,较之前头车中之人来,更为谨慎三分。
倘若再添上,主家那儒商的身份一桩来,也更是懂得万事低调的道理何在。那时尚不曾与卢、王两府做得合股买卖之时,便因本是官宦人家出身,然而却无奈断了仕途之路,不得不为了府内众人生计一桩,转而投身商贾之事中,便学会了察言观色一项。
也因其家道中落,更比之旁人来愈发懂得收敛二字。本来这京城卧虎藏龙之地,别的不好说,可这大小官家却委实多得数不过来。若说那些初来乍到之人,或许不明白其中的厉害所在,然而他这京城人士,又怎会犯下这显而易见的错误。
行事起来自然是慎之又慎,每每交待底下之人也是一味的告诫提醒,生怕一个不留神,便将自己苦心经营多年的生意,一股脑儿的给折了个干净!
对于京中权贵而言,固然你家原是官宦出身,只要如今失了权势在手,便与那普通的民户差着不大。更何况,家中嫡系早已是无人在朝为官者,愈发是毫无顾忌可言。
因而,此刻停车暂住两日,也是一切听由那卢家的二管事便好。
先是请来了当年相熟的衙门中人,酒楼小坐,便直言不讳点了点身旁之人道:“这便是我府舅老爷家的亲戚,此刻也想寻一处山头只要能栽种些果木,便可。”
“栽种果木何许另购那深谷的山林,倒不如直接就近选在郊外一旁,才是进出便利些。”说道这句,不免感慨一声:“想来二管事还不知你们府中,早先置办的那两座山头,如今也是身价倍增……。”
才吐露一句感叹之言,便叫这旁三人顿住当场:“怎能够,还记得近些年来,那代为伐薪的农户也不曾告知过,怎么就……。”才刚摆手打断半句,二管事自己也是赫然截住了下半句,已到嘴边之言。
是啊!自前年起那伐薪的农人,就曾再三与自己提起过,那远在京城的东家可否允了自家在山间,放养些家畜,也可每年为京里送上些新鲜的吃食去。自然这等小事,压根无需一一回禀了主家知晓,他身为府中的二管事,这等顺手之事还是可以当即决定的。
于是,这出借那伐薪农人,用以放养家禽便成了山中常态。至于那每年作为租子的十来只新鲜活食,他二管事也在主家的点头下,全然充作了府内几个大小管事的打赏之一。
想来那会儿主子们答应的爽快,也定是不知这山中活食的鲜美滋味;亦或者早已因京郊那处山庄上,陆续有活食送来府中,继而并不太过在意罢了。总之,在他二管事眼中主家那座破山头,除了每年可砍伐些薪柴,也就再无大用了。
要不是如今由二爷那儿得了这养蜂的门道,只怕那两座深谷山头迟早是被售卖他人的份。而此刻听了对面之人的劝导,也只做苦笑摇了摇头道:“价钱略高出些,想来也不是关键所在,毕竟这许多年过去后,各地也已陆续有人在开垦荒地,也不是那鲜见之事。”
说罢这句,已转而看向一旁的姚家管事,示意他了一眼,才听到那旁之人也忙是颔首附和:“二管事所提不假,我家主子也是不计所费只求寻两个相近的小山头,便是最好。”
“看来你家主人还真是有心在咱们毅州境内,置办产业!”连连点头,方才面上的不解之情,也已是消退殆尽。原以为,不过是顺口一提而已,如今看来却是诚意十足的主,还真是早已有备而来。
这卢府名下的两座相邻的山头所在,还真是一整片的大小山头组成。然而。其中略大些的山头,不过只有三座罢了,其余那近个山头皆是占地不过数顷而已。正是有基于此,那些原本打算置办山林的人家,在略略看过了一遍后,便多半没了声响。
而今,随了这卢府二管事前来之人,似乎真是有心置办一处,倒叫这书办暗自一喜。亏得当初卢家二房所托的,并非这眼前之人,也是早已有言在先,莫要信口再与旁人提及此事。
最为要紧的是,当年那经手之人,已不在县衙中领差办事了。此刻他家名下的铺面,都能让全家过得富足,哪里还需看人脸色,日日低头哈腰,唯恐失了这得来不易的进项一份。
如今单是自家经营着的铺面,便有大小各一处,另有一间更大的门脸儿,却是特意留着每季收些租子,便好。l3l4
☆、第三百一十三章 远眺渌水(下)
这也不全都因当年得了卢家二爷的好处,才陆续置办到自家名下的,却与梁掌柜的帮村,不无关系。总之,或直接或间接的受了卢家二房的诸多援手,数年后一家子才得以有了这份颇为殷实的家业。
其实他家夫妇俩,也都是明白人,对于卢家二爷无论是明面上给的好处银子,还是私底下让同在毅州的梁掌柜帮手一二,哪能半点不察的,不过大家都心照不宣罢了。
一来,这卢家兄弟未分府前,渌水山庄那片地界可千万不敢往外说去。漫说他卢二爷好歹也曾在京里户部任过职,可终究还是有损他府上的名头,真要再被有心人传出个兄弟不和来,又得闹得满城风雨!
再说来,那山庄虽在郊外深谷那一片中颇为名望,却敌不过中间隔着好大一断不利行走的艰险山道。到底为外界知晓之事,也是少之又少,再别提概深谷之境中,除了叶氏名下的这座山庄外,也就不存几个像样的村子了。
即便算上,此刻早已归入庄子名下的田边小村外,也仅余两三个零星残余村落罢了。正因这期间的种种缘故叠加而来,时至今日漫说是毅州城中,就以毅州郊外而言,只怕知之者也不过一掌之数罢了。
然而这寥寥数人中,又全都因与渌水庄上做的长久买卖,哪里敢轻易说与外人知晓,也不怕往后自家少了这好大一笔进项银子。更因吃罪了山庄主家,反倒便宜了自家的对头?
说来当年帮村着卢临渊,置办下前后几座山头的沈姓书办,转眼到了今日,对于庄中的各项变化也是不曾再有听闻过一二。所以即便是他这个经手之人,只怕还没最后搬入渌水的老匠户家。更能说得分明。如今这庄上到底是个什么情形?
而今卢府管事与姚家之人,一并为了这置办荒山之事,寻到了衙门中来,即便是早已接手此桩的经年书办,也不免略有疑惑。这到底是个啥状况,前两年专管此事的沈书办,请辞回家后就置办大小几个门脸儿。正经当起他那个省事省心的东家兼房主。
这才没出多大会儿功夫,原本毅州的望族卢家,居然也想着回乡来瞧。不但如此,同来的姚家管事也是直奔那深谷里的山头而来,这又是唱得哪一出哟?
越往家去,就越觉着这里头肯定有事,不觉拐了个道口。径直向沈家那方而去。进了门。便忙不迭让主人闭实了门闩,低声询问起那郊外山谷里,可是藏着啥了不得的物件。
见昔日的同僚这故作神秘的样子,原只道是什么大事件,一听之下不禁朗声大笑起来:“真要藏着好物件,你说当初那叶姓人家要置办了那些些个地界去。还不急坏了咱们家太爷?哪有什么了不得的好物件,不过是咱们毅州地价贱得很。一样买的山头种果子、伐薪,可是划算过京郊太多?”
说着伸手一指府城的方向,又再补上了一句问道:“咱不往远处比,就说说当初太爷家的大舅爷,为何专挑了每年秋粮下来的时节来咱们毅州。还不是为了转去别处卖个好价钱,别看每石不过才差着几十文而已,可这两船货一个来回,怎不叫人眼热的紧!”
听到此处,这旁的经年书办也已不住的点头,一个劲地碎碎念叨着:“这便是积少成多,聚沙成塔……聚沙成塔哦!”
也懒得管旁人家的琐事,不过这卢府有了行动,好歹也该悄悄提醒了二爷一回,多少也算是承了当年那好几次的出手相助。虽不明四合镇上的梁掌柜,如今是否还与卢家那位有无往来,但他家大小子娶了二奶奶屋里的大丫鬟,却是错不了。
就在经年书办前脚才离了沈家小院,随后就见这家的主人,匆匆琐好院门,寻来车马出城而去。至于被刚才那人瞧见自己这般匆忙向城门口去,也是毫无顾忌,本来自己终究是守着大小铺面两处,外出采办些货物,也实属寻常。
到了梁家依旧不曾有多少变动的杂货铺面,如今早已由原先这店内的伙计刘四,接手经营着。眼下镇上或许还没有多少人知道,这家的大掌柜早已将重点移去了别地,独留下之前的伙计刘四做了这内外兼顾的二掌柜。
只是为了掩人耳目,还不曾搬迁去了那方而已。再则,与自家九成生意都有牵连的卢家二房,这会子虽还不曾安然归来,然而他梁家夫妻俩,却敢断定往后这深谷之中的渌水,还是这重中之重。
试问西北那片每年有得多少进项,即便沙地本是无本得来,可终究还需先行投入不少金银,方能有所获取。再加之远离京城,来往贩运一事更是颇为不便。想到他卢府如今的地位,越发不舍将自家儿子放去那荒凉境地。
反观这早已规划齐全的渌水山庄,却是大大的不同,不与那南面鱼米之乡比肩,但较之京郊好些田庄来,只怕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才对!一来,山谷那旁既有灌溉极佳的水田数顷余;也因早先便重新规划妥了桑蚕养殖一项,而今单每年的蚕丝产出,就是颇丰的一笔;若是算上庄内的重点产出,更令初闻此事的外人无不为之咋舌!
倘若再提及,余下那些看似零星的产业来,也是不容小觑。药田那一块,本就多半为了自家药堂的用度而设,即便略有售卖些与人也不过是顺手之事罢了,比起外头集市上山间采药人的价钱来,恐怕也是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