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穿越之田园好女 >

第31部分

穿越之田园好女-第31部分

小说: 穿越之田园好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剩下的麦芽糖,宁氏还打算做一些花生牛轧糖,打算用来待客。今年自己家里从买不起米,到买田买驴车,这么大的变化。过年的时候,村里的人闲下来了。串门打听消息的人一定不会少,接待差了闲话传的会很难听。
  花生牛轧糖也不难做,但因为要用到的鸡蛋较多,对庄户人家来说,也属于奢侈品。宁氏将鸡蛋单取出蛋清,放在一个小锅子里。蛋清要沿同一方向搅打至硬性发泡,这项工作交给江浩来做。
  宁氏又将麦芽糖和白砂糖倒入锅中,加入冷水,以小火慢慢熬煮至糖汁黏稠。然后宁氏将煮好的糖浆缓缓倒入打发的蛋白中,一边倒让江浩一边搅拌,倒完后江浩继续匀速搅打。一直搅打到感觉快搅不动了,蛋清糖将快成一坨了,加入烤好搓去红皮花生仁,慢慢搅拌均匀,用手摸时觉得干而不黏手就可以了
  。这时将整个糖团倒在涂了一层薄油的木板上,压成不到七分厚的扁方块,用刀切成方块或长条状。桔子拿起一块放到嘴里,花生的浓香和麦芽糖的清甜,一起在舌尖滚动,桔子没想到用土法做出来的糖块,会如此美味。桔子记得以前,孤儿院的老院长曾经托人买过麦芽糖,说麦芽糖有养颜、补脾益气、润肺止咳的作用,比普通的糖好。
  桔子看着宁氏准备用来祭灶的糖瓜,有几分心疼了。这些东西明天到了张氏手中,就没自己的份了。她看见宁氏还想装一些牛轧花生糖给张氏,桔子坚决不同意。她宁可给张氏蜜饯或镇上买的糖块,也不愿意把这些宁氏做的麦芽糖送人。宁氏看着桔子小气的样子,觉得好笑。给张氏送银子,送点心的时候都没见着桔子这个样子,到底是小孩子。桔子见宁氏笑她,拉着宁氏的手撒娇,直到宁氏答应,过年的时候再给她做一次麦芽糖才罢休。
  

第六十二章 祭灶
更新时间2014…12…18 12:31:14  字数:2346

 桔子小时候听老院长唱过童谣:“糖瓜祭灶,新年来到……”。这是说到了腊月二十三,祭过灶后,就正式进入新年的准备工作了。吃过晚饭后,江常安就带着一家人,到江常顺家里帮忙,做祭灶的准备工作。
  张氏看到宁氏只拿了一小罐糖瓜,脸上立刻显出不高兴的样子。因为马上就要送灶神上天,她什么也没说。江峰伸手拿了一颗糖瓜,被张氏在手背上打了一下,糖瓜又掉回到罐子里。张氏让梅子拿两个盘子,一个装糖瓜,另一个装关东糖。梅子一边装一边说:“二婶,你们家今年有那么多好米,怎么没多做点糖瓜。”
  宁氏笑着说:“今年的麦芽糖做的不少,今天不是祭灶吗?我就拿了这些过来,应该够用了。”梅子看着两个盘子已经冒尖的糖,说不出糖不够用的话来。江峰舔着脸对桔子说:“桔子,二婶给你留了好些糖瓜吧?分给我点呗,以后如果有人欺负你,我帮你。”桔子白了他一眼,指着那两盘子糖对他说:“那些糖供完了,我们又拿不走,你不就可以吃了,干嘛还惦记着我家的?”
  江峰干笑着说:“你又不是不知道,到了奶手里的东西,都是大哥和梅子的,我能吃到几块。奶给宝儿的份儿都比给我的多。宝儿是江山的儿子,刚一岁多一点,这会儿正被他娘唐氏抱着。听见有人提到他的名字,大眼睛立刻转了过来,对着江峰露出一个无齿的笑容。
  桔子扑哧笑了出来,对江峰说:“你多大了,还跟宝儿争嘴吃。真不怕羞。”江峰不在意地说:“你现在有的吃了,当然不在意,就忘了你当初看着宝儿吃果子,流口水的样子了。”桔子坚决不肯承认,自己曾经做过这么丢人的事。对江峰说:“你胡说,我才没流口水呢。流口水的是你。”
  小张氏走过来,打了江峰的头一下,对他说:“你个没出息的。你二叔家现在发达了,哪能记得你?你跟桔子讨嘴吃,不怕桔子敲碎了你的牙?”宁氏过来打圆场,对小张氏说:“大嫂,他们兄妹说笑几句你别当真。小峰想吃糖瓜就让他到我家去吃。”小张氏尖着嗓子说:“弟妹说得大方,如果真的愿意让我们去吃,怎么不多拿点过来?”
  这时,江山和江德财,江常顺一起走进来,祭灶是要他们主持的。江山皱着眉对小张氏说:“娘,到送灶神的时候了,你少说几句。”小张氏一向有些怕这大儿子,不再说话了。江德财看到祭灶用的东西都准备齐了,点了点头,就开始了过年的第一件大事,送灶王爷上天。
  据说,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就来到每户人家。然后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送灶神的仪式称为“祭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祭灶”活动也就是过年前的第一件大事了。
  因为要为灶王爷准备上天的做骑,所以江德财头一天就用竹篾扎成纸马和喂牲口的草料。现在全家人到灶房,摆上桌子,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并供上用饴糖做成的糖瓜等贡品。江德财还把糖涂在灶王爷嘴的四周,边涂边说:“好话多说,不好话别说。”这是用糖塞住灶王爷的嘴,让他别说坏话。
  等江德财将糖涂完后,便将神像揭下,和纸马及草料一起放入灶中点燃,送灶神上天。此时一家人围着火叩头,边烧边祷告:“今年又到二十三,敬送灶君上西天。有壮马,有草料,一路顺风平安到。供的糖瓜甜又甜,请对玉皇进好言。”把灶王爷送上天后,要到年三十再接回来。这段时间据说没有神仙监督,大家可以偷偷懒,做些小坏事儿。
  祭灶后,张氏果然开始分糖瓜和关东糖,大人每人一块糖瓜或关东糖。小孩多分点,一个孩儿一块糖瓜、一块关东糖,果然是连宝儿都不例外。张氏还是很心疼这个唯一的重孙子的,对唐氏说:“这糖很粘的,你小心点,让孩子一点点舔着吃。”唐氏平常不太说话,听了张氏的话,低声说:“奶,我知道了。”
  等分到江常安的时候,张氏说:“你家里还有,就不用分这个了。”又越过了江浩和桔子,分给桃子。桔子心里早有准备,只有江泽脸上露出了不忿的表情,被桔子拉住了手,也就不说什么了。江德财把自己分到的糖给了江泽,对他说:“来,小泽,爷的这块给你吃。”张氏白了江德财一眼,没说话,又给了他一块。
  江常安对江德财说:“爹,我们回去了,明天是扫房日,家里要打扫房间,拆洗被褥。我们就不过来了。后天做豆腐,我家里人口少,打算把拿黄豆去镇上的豆腐坊换些豆腐,自己就不做了。爹要是也想换的话,我帮你一起带过去。后天我赶驴车去。”
  江德财满意地说:“今年家里收的黄豆多,我们也不打算自己做了。后天让德顺和你一起去,多换点豆腐。完事后,给你妹妹家里也送两板豆腐。”江常安点头说:“好的。”
  张氏插口说:“你们没搬过去几日,有什么好收拾的,明天过来帮我,别以为分了家就能偷懒。”桔子忍不住了说:“奶家里有大伯母、大嫂、梅子姐还有桃子妹妹,都能干活。我家里只有我和我娘两个女人,家里的活一天都干不完。”宁氏不等张氏说话,忙拉了桔子一把,对张氏说:“娘,我明天上午收拾完自己家,下午就过来。”
  回家的路上,江泽不高兴地对宁氏说:“娘,小虎说,糖瓜要祭灶之后吃了才有福气的。”小虎是村里李裕家的孩子,今年七岁,一向和江泽玩得好。李裕和李满屯也是没出五服的堂兄弟,和江常安的关系也不错。桔子知道村里是有这种说法的,所以刚刚张氏分糖的时候,大人都有一块,就是为了粘粘灶神的福气。
  桔子不相信这个,但张氏没有给桔子家分一块糖,让江常安和宁氏的心里都非常不舒服。在他们看来,这不是分糖的问题,是张氏就没打算让他们家粘到灶神的福气,来年能过得顺顺当当的。宁氏对江泽说:“明年我们就供自己家的灶神了,到时候娘多做些糖瓜,让你吃个够。”
  

第六十三章 买猪
更新时间2014…12…19 12:30:35  字数:2084

 回到家里,桔子就和江常安商量买猪肉的事。虽然这里过年的时候,就算是庄户人家,也要割几斤羊肉。但是毕竟也不是都只吃羊肉的。虽然猪肉是贱肉,但毕竟是肉,对庄户人家来说也是好东西。要不是当初江常安走镖能时时给家里送点钱来,张氏也不至于矫性到只吃羊肉的地步。
  桔子想着自己家里,最近一段时间里,又是买田又是买驴的,闹出的动静实在不小。村里眼红妒忌的人也有不少。而自己家里人单力薄。真要有什么事,根本指不上江常顺那边,他们能不落井下石就不错了。桔子就和江常安商量趁着过年,请全村的人吃一顿杀猪菜。
  自己家独立门户,本来当时应该请客的,可是当时没有条件讲究。这次干脆全村一起请了,以桔子做菜的手艺,可以让全村人相信,江常安家里的钱财是来路清白的,以后真有什么事,村里的老少爷们还能搭把手。
  江常安本来就有些不安,算起来自己已经买了六十亩地了,开年还要买牛,种地还要雇人,年前请客这事,他也考虑了好几天了。桔子一说,他就同意了。至于餐桌上的荤菜是上猪肉还是羊肉,他都没意见。凡是吃过桔子烧的猪肉的,没有不说好吃的。
  腊月二十六本来就是割肉的日子。父女俩干脆就定了,明天去买头猪,在腊月二十六在村里现杀。既然要请客,也不能让人小看了,再去买点羊肉,每桌上一盘羊肉的菜。从二十六日中午开始,在村里摆流水席请客吃杀猪菜。桔子相信,本来就缺油水的村民,吃过了杀猪菜,对桌上的那盘羊肉不会有太大的兴趣。
  第二天,宁氏果然下午去帮张氏浆洗被褥。桔子虽然不太高兴,可是想想也没法阻拦。就算分了家,婆婆在过年忙不过来,叫媳妇回去帮忙干点活,似乎也是应该的。虽然这活并不是真的忙不过来,可也没地方说理去。所以头一天,宁氏二话没说就答应下来。
  腊月二十五的时候,江常安先去找了江德财,跟他说了要请客的事。因为桔子家的院子实在太小,江常安跟江德财说:“爹,我们搬家的时候太匆忙了,现在才请客,大算办得大一点,想借咱家的院子用一下。”
  旁边坐着的张氏听江常安说请客就不舒服了,这会儿听见他要借院子,立刻说:“搬个家请什么客,大过年的,咱家的院子里东西多,腾不出地方。你要请弄两三桌,自己家人吃一吃就行,别出那么多幺娥子。”江德财也不愿意江常安大办酒席,也就没有说什么。
  江常安见借不到院子,就跟江德财说:“爹,既然家里没地方,我再想办法。今天就让江浩和大哥一起去换豆腐。”张氏忙说:“你不去,那驴车谁赶?”江德财说:“我已经让李多银帮忙赶驴车。”张氏听了,脸上仍不高兴,也不再说话。
  江常安回来后,又去找了里长李亦溪,和他说了请客的事。李亦溪很高兴,他也认为桔子家发家这么快,也应该让村里的人沾点好处。要不是顾忌桔子和穆府的关系,他早就上门敲打他们了。这还没等他说话,江常安就说了要请客,并让他出面帮忙请人。他觉得自己的面子里子都有了,只是对江常安家用猪肉做荤菜还是不太满意。后来听江常安说,每桌上还是有羊肉的,就彻底满意了。
  李亦溪答应桔子家,帮忙请村民来吃饭。两个人商量了一下,桔子家的地方不够大,干脆就借了李亦溪家前面的大院子,外面砌两个临时的灶台,就可以了。李亦溪本来想说,江德财那里的院里也够大了,想了想桔子家的情景也就不说了。
  村里有些头脸地位的,李亦溪帮忙出面去请。与江家亲近的人等江常安买猪回来,江常安和宁氏分别去请一请。剩下的人家,让桔子和江浩,江泽一家家跑去通知一下就行了。
  请客的事定下来之后,江常安就和桔子一起去买猪了。村里没人养猪,和沿山村挨着的青凌村有一户人家养猪。那家是和李裕家是出了五服的本家,叫李实朴,和李裕家关系一直很好。江常安找到李裕,让他带着找到李实朴。
  桔子自然不肯放地机会,跟着江常安一起去买猪。李实朴的猪卖得并不好。猪肉一般只有乡下村里的人买,这几年天时不好,猪肉自然卖不了去。这都快过年了,他家里还剩下三头猪。他见江常安来买猪,自然很高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