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大明虎臣 >

第94部分

大明虎臣-第94部分

小说: 大明虎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迫击炮在城内的击发轰然有声,炮弹带着呼啸落下。整个东昌府城都在回荡着巨大的爆炸声,房顶和围墙,墙壁的砖瓦、杂物横飞,这样的目标,这样房屋,用这些炮弹轰击简直就是摧残那些藏身在内的人。
谁也听不到这片区域到底是怎样的鬼哭狼嚎,炮声掩盖了一些……
炮火开始延伸,周虎臣已经不再关心这些人的死活,也不再关心他们是否是真的建奴了,看看已经差不多,他转身离开了。
东昌府的官员依旧跪在路边,当周虎臣回来时,东昌府城西北方向的炮声停了下来。
“把那个知府带过来。”周虎臣站在大街上直接命令:一名亲兵应声而去,不久后,与其说这名知府是被带过来,还不如说是拖过来。也不知道是吓得还是跪的时间太长,这名知府根本就站不起来。
看着瘫痪在地的这名大清知府,周虎臣满脸的鄙视,他实在是愧对这身衣服。
“东昌府有多少银子?”
这名知府愣了,这一开口不问姓名,不问官职,自己也不知道对方是谁,这就开始要银子。天下熙熙,天下攘攘,这不都是利往?不过,这位将军有些过于急迫了吧!
很久,终于反应过来,这名汉歼知府战战兢兢的开口了:“回大帅,东昌府…没多少银子,也没有多少粮食,都被那些军将…不,是建奴抢走了!”
“抢走了,那你做了建奴的官,现在拿什么买命?”周虎臣笑了,这些银子自己的士兵会归拢在一起。
“大帅,下官是被迫的,被迫的…若是不从,这些建奴就要…下官真的没银子……”连滚带爬,这位知府吓得磕磕巴巴极力解释。
“被迫的,若是建奴强迫你上吊,你会上吊吗?”
“……”
周虎臣什么都明白,这样没骨头的人很多,主动投靠还差不多,其中包括很多曾经的许多高官显贵,在他们的心目中根本没有羞耻这个词汇。但既然做建奴的官员就要有勇气,也要有准备,准备被周虎臣砍死的勇气。
“带下去。”周虎臣懒得理他了:“带那个什么山东推官。”
这位推官的表现同样不怎么样,甚至有比那位知府还要夸张,当士兵把他拖过来,整个就是一滩烂泥。
看了看这个已经吓得不知道怎么办的汉歼,周虎臣不耐烦了,他喊过一名士兵让他在这些跪地的吏员中挑出一名书吏。
“给我做一个记录,这个推官,还有那个知府,好好记录这两个汉歼的名号、籍贯,还覆历,要非常详细。本将军将来要立一个汉歼谱传遍天下并流传后世,这两个人就算是其中两个吧!”
这一手太狠了!
这两名官员亡魂皆冒,这是遗臭万年,永世不得翻身啊!
可惜,周虎臣没容他们辩解,兴趣盎然再次下令:“记录完,这两个人都砍了吧!记住不要脏了咱大明那身官服,然后把这两个汉歼的头颅升到旗杆上,也让别人看看做汉歼的下场!”
这是杀鸡儆猴,让人长记性,知道去做汉歼的后果。余下的吏员无关紧要,投降的普通士卒无关紧要,周虎臣不能把所有人杀光,见人就杀只会在将来引起抵抗。这个例子摆在这,只要这些冒头汉歼的头就行了。
有了这些例子,恐怕以后周虎臣再次出现,这些有点名气的汉歼就不用他动手了,会有人给他送来的。
其实…这是一种接受投降的讯号,历来作战,接受投降都是最轻松的获胜方法,历朝历代无不如此,这个用烂的方法很有效。周虎臣就是要让人知道,自己是一个有信誉的人,只要不亡命抵抗,他不会随便杀人,就是杀,也只是杀那些为首者。投降他,其实没什么危险。
这种方法用文人的话说起来很好听,这叫;“不战而屈人之兵。”
东昌府真的没有多少银子,士兵们在府衙和建奴的驻地总计也就得到了几万两银子和少量黄金,这点银子还不够周虎臣给自己的士兵发辛苦钱。东昌府还有些粮食,这些粮食无法带走,干脆直接扔到大街上,也算便宜了东昌府的百姓。
很轻松的一次破城之战,总体来说,东昌府之行就是立威之举。周虎臣就是让建奴和天下人知道,周遇吉依旧兵强马壮,他还会回来,还会和建奴继续战斗。

第175章你玩我呐

周虎臣率军离开了东昌府,大军再次回到了运河边。
这次的战斗可以说很辉煌,无一人牺牲,仅仅伤了几十个人,而且,这些受伤的人大部分还是扭伤之类的皮外小伤。迫击炮和补给再次装上了船,这时候,打探消息的的斥候回来了。
济南府是山东布政使司所在地,也是现在的山东治所,济南府位于黄河的东侧,紧依着黄河。
方大猷,字欧余,号允升,浙江乌程人,崇祯十年进士。方大猷现在是山东巡抚,大清朝的山东巡抚。在崇祯皇帝时,方大猷曾任北直井陉道,这个官员级别不高不低,很一般。但方大猷不愧是文化人,随着李自成进入燕京,正好方大猷也在燕京,他审时度势的果断效忠了李自成。可惜,李自成他给的官职仍旧不高。
还是大清好啊!昔日不得志的方大猷现在混成为了高官,监军副使,山东巡抚,正正经经的一省封疆。
这也算一朝得势,运气使然,来得巧不如投降的早!
在五月中旬,方大猷曾带领些人来山东各地招抚,可惜,没人理会他。随后,工部兼户部右侍郎王鰲永再次来招抚山东。让人失望的是,仍旧是无人理会。这文的实在不行,最后也只能武的了。
六月上旬,睿亲王多尔衮直接派来了巴哈那和石亭柱。这一次,凭借大清军威和平西王吴三桂的名头,大顺军的士兵撤出了山东,本地的匪乱也基本销声匿迹,终于平定了山东,让方大猷这个巡抚得以风光上任了。可惜的是,由于要去山西与河南进攻李自成,巴哈那和石亭柱没有继续向南挺进,那个济宁好像还在明军手中。
现在这个山东巡抚做的很稳,方大猷相信大清国的军事能力,击败李自成只是时间问题,当然,济宁的归复也是时间问题。
济南府距离周虎臣所处位置很近,只有一百三十里,距离如此之近,周虎臣焉能放过。
依旧是那个战术,济南府还不知道东昌府被攻下的消息,周虎臣使用的还是闪电战,这次的速度、过程和效率和东昌府的突袭如出一辙。
山东巡抚方大猷晚上睡得很稳,也很香甜,可惜,一声滔天巨响扰了他的清梦。
巡抚衙门随着一声巨响乱了起来,下人们纷纷起身。各种嘈杂声让方大猷心中突突乱跳,但他表面还算有一个高官的矜持,慢慢在侍妾伺候下穿好衣服,随后,这位一省封疆迈步出门。
天光就要放亮,呵斥了一下有些混乱的下人们,方大猷开始倾听外面的动静。
喊杀声传了过来,其中好像还掺杂着很多火铳声。
“给老爷我备好衣冠。”方大猷表现的依旧很沉稳。
其实,方大猷这是一种准备,无论是谁来,那身官服就是挡箭牌,一个高官总不会被人直接杀了。
混乱继续了一段时间,天色大亮了,方大猷也听到了衙门外的脚步声。
撞击声传来,方大猷犹豫了一阵,他直接命令下人:“去开门吧!”
哪里用得到开门,下人还没跑到门前,很多火铳就指向了他。这名下人痛快的跪在了地上,这些大兵一点也不熟悉,那身衣服很奇怪,这些火铳更奇怪。
同样看到了这些冲进来的大兵,方大猷的官服下摆开始微微颤动……
济南府毕竟是山东治所,这座城市比东昌府大的太多,守军也要多上很多,清缴那些曾经投降的守军不难,但城内有很建奴的士兵,这些士兵有些显然还是建奴中的老汉军,这些人很有作战力。
伤亡产生了,但这丝毫不影响士兵的作战,因为他们用的是火铳,加上敌人的混乱,胜利只是延迟了一些时间罢了。
周虎臣进城了,火铳声还在时不时响着。
济南府的官员很多,无一例外,这些文职官员过去都属于大明。
作为一省封疆的方大猷觉得自己很憋屈,因为他是被狠狠地扔到了大街上。
周虎臣翻身下马:“本将军是周遇吉周大帅麾下副将周虎臣,特命收复山东,哪个是山东的巡抚?”
听说过这位,方大猷直哆嗦,怎么是京中虎啊!这位跋扈的名声太响亮,而且很有作战能力。
不管怎么样,总要有个说法,方大猷向前爬了两步,随后慢慢起身:“下官就是山东巡抚方大猷,见过少帅!”
方大猷用的是躬身礼,作为文官,作为文化人,这个礼节已经很恭敬了,可以说做的很降身份。可惜,周虎臣的亲兵不这么看,连刀带鞘的战刀带起风声,对着方大猷的腿上就是一下。
一声长长的惨叫,方大猷龟缩在了地上,士兵的力量很大,战刀很重,这一下…估计很疼。
周虎臣面无表情,他等着,等着方大猷缓口气。
方大猷的纱帽掉了,光秃秃的头,也露出了那个猪尾巴。
周虎臣面色变得更加阴冷,这个猪尾巴就是一种精神的阉割。满族统治者希望通过剃发易服来打击、摧垮大汉族人民尤其是上层人士的民族精神;保持他们满族的统治地位,保持满族不被汉族同化。后来的历史表明,满族统治者的这一措施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汉人逐渐淡忘本民族服饰,习惯了满族的发式和服装。而随着这个剃发易服令和“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延伸,那是无数人用鲜血在维持这个华夏的尊严,而这些华夏的坚持者无一例外的遭到了屠杀。
“下官…下官是心向朝廷的…这是无奈之举…”很久,方大猷缓了过来,他赶紧解释:这个自称下官已经够无耻了,还心向朝廷,周虎臣眯着眼睛在笑:“金钱鼠尾也算心向朝廷?你玩我呐?方大人?”
方大猷很痛很痛,而且很害怕,他颤抖着,继续蜷缩在地上解释:“少帅,下官…”
“来人,砍掉脑袋,记录在册,汉歼谱上可不能少了山东巡抚!”周虎臣挥手,随后再次想起了那个台词:“不要污了咱大明的官服,这些肮脏的人不配穿这身衣服,记得要扒光!”
不用解释什么了,这个金钱鼠尾已经够了,周虎臣知道,为了暂时的稳定,多尔衮已经暂时收回了剃发令。而这个方大猷显然是一个最早的投降者,而且投降的很彻底,这样的人留着纯属浪费粮食。
解决方大猷,周虎臣继续:“给我甄别一下,有剃发的官员都砍了记录在册,没剃发的就算了。”
杀人不是目的,周虎臣要给那些投降建奴的文官武将做出一个样子,给建奴效力就要付出代价,就是要遗臭万年。
济南的黄白之物收获很不错,也算对得起周虎臣这一路的辛苦了。城中的战斗维持了一段时间,真正的建奴士兵其实也就是三四百人,加上一千余老汉军和少数蒙古人,周虎臣算是给了建奴一个狠狠地教训。
遣散那些新近投降建奴的士兵,处理掉济南库府中的粮食,吃过饭,已经远远过了午时。

第176章我们很强

大军集合完毕,整齐的队伍开始出城。
济南的百姓终于出来了,许多人跑到街上,有些涌上城头,也有很多跑到城外紧紧跟随在后面。没有喝彩,没有锣鼓喧天的欢送,这次的送别是沉默的,济南的百姓就这样看着这支纪律严明的队伍慢慢消失在视野。
山东大地是空虚的,连年的灾荒,三方势力的不断战斗使得山东现在几乎没有什么真正的作战力量。建奴在山西、河南与李自成还在不停作战,这个时机太好了。
既然来了就要做出一个样子,济南距离德州同样很近。
已经是八月了,这个季节不冷不热很适合行军,当周虎臣的大军来到德州境内,已经不用他偷袭了。
德州的知州也不知道怎么得到了消息,而且,这个知州胆子够肥,他竟然干掉了德州的一百名建奴。距离德州几十里,这名知州迎了上来。
这名知州周虎臣不认识,可是有一个人认识,原保定府紫荆关参将侯成,这位老相识听说周虎臣过来,他用自己的家眷拼了一把。建奴为了控制这些投降的官员和武将,家眷都集中在了京师,侯成的家眷,还有这位知州同样不例外。
混是一种境界,抛弃家人是一种坚决,在这个讲究纲理伦常的年代,侯成和这位知州做到了,他们毅然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侯成的手下人不多,他们的战斗力和体力对周虎臣来说是一个累赘,安排好候成和这位知州顺水而下,周虎臣的军队再次沿着运河前进。
已经是北直境内,这次是沧州,沧州属河间府,沧州人自古以淳朴、刚直、勤劳、勇敢著称。由于地理、历史条件关系,强悍之武风,历年久远,素有“武建泱泱乎有表海雄风”之说。
沧州民间武术正是兴于明,可惜,武术和作战完全不是一回事。在一对一的搏斗中,武功可能占据很大优势,但在集团式的军队作战中,尤其是面对火器的进攻,这些勇武和千锤百炼毫无用处。
沧州城显然已经得到了消息,周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