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大明虎臣 >

第45部分

大明虎臣-第45部分

小说: 大明虎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所耳闻,不知所谓。”
时彬笑了笑继续道:“镔铁就是精铁继续千锤百炼后的铁,其实就是钢,而钢的称呼不同,只是冶炼方法不同而已!”
铁在这个时代已经不是什么稀缺的东西,它已经融入到百姓的生活中,而钢是一种极其稀有的金属物资,优质的钢在这个时代被笼统的称呼为“镔铁”,最初,钢主要来自于中亚地区,古人对“镔铁”的定义一直就在锋利、质量好等方面,也就相当于现在的高碳工具钢,偶尔出现的花纹特征也会作为稀罕事物认真加以描述,而实际上的“镔铁”无论如何也达不到现代高碳钢的水准。
周虎臣明白了,说白了全是铁,就是冶炼方式不同,品质不同罢了。
这就好办了,只要有匠人就行,周虎臣很干脆的直接说出了自己的来意:“我需要很多冶炼匠人,而且,我只要最好的,至于薪酬…我出三倍的价钱雇佣这些匠人,条件是必须跟我走,签订三年的契约,我可以先支付这三年一半的薪酬,至于时掌柜的佣金,请尽管开口。”
从未有过这样的生意,时彬一时没有反映过来,不过想了想之后,有刘辅致的那层关系,时彬还真的必须帮助这个年轻。至于狮子大开口,时彬想都不敢想。
“客从何来?”
“山西。”
“匠人家眷可否跟随?”
“管吃管住,还可以给他们找点活计。”
时彬放心了,这个年轻人是一个军人,而且,是大明山西的军人。因为,刘辅致就是胆子再大也不会帮助流寇,那可是抄家架灭门的死罪。
“芜湖不缺炼钢匠人,客人可接受整座匠坊?”
周虎臣稍微沉吟片刻,他明白了,用高额的薪酬,雇佣整座匠坊比雇佣单个的匠人要容易得多,而且,整座匠坊中的匠人彼此熟悉各道工序,他们的工作效率会更高。
“可以!”
“十日为限,若是雇佣不来匠人,请客人原谅!”
“不会的,若是雇佣不来,我就翻倍…再翻倍!”周虎臣面色凝重,他的眼睛透露出一种毅然决然:“客人好大手笔,时彬佩服!”
“山西需要大量钢材,这些匠人我急缺,请时掌柜鼎力相助,他日必给时掌柜一个交代!”
时彬平静的看着周虎臣,他再一次确定,这是军人,山西的军人,虽然这里距离山西很远,但时彬隐隐已经听到风声,河南、山西、甚至湖广都是流寇肆意。何况,就在不久前,流寇还曾经攻陷过距离芜湖很近的凤阳、安庆诸地,这位年轻人是为了国家而来,能够带着南京工部侍郎刘辅致的名刺也就毫不奇怪了。
“请客人放心,时彬虽是一个小小的商贾,但还知道孰轻孰重,定不负客人所托!”这次,时彬站起了身,他对周虎臣深施一礼。
周虎臣也郑重的起身回礼,随即拿出几张大额的会票轻轻放在桌子上:“时掌柜,这是两万的会票,我相信时掌柜不会让我失望,拜托了!”

第80章人情

这几日一直很炎热,烈日当头,可以用酷热难当来形容。
火器匠人对周虎臣太重要了,那关系到他的逆天大业,也关系到在上千万人的生命,烦躁和天气的双重攻击下,周虎臣已经在客栈中急不可耐。
终于,在周虎臣的无比焦虑中,时彬准时出现在了周虎臣露宿的客栈。
拱手一礼,时彬表情轻松:“公子,一切顺利,两个完整的炼钢作坊,外加七十六名匠人,还有那些家属都已搞定了,契约就等公子您签押了!”
这个好消息无疑让周虎臣长出了一口气:“多谢时掌柜,它日必有重谢!”
“还请公子签押,小人把契约取回一份,公子明日就可启程。”无惊无喜的说完,时彬一挥手,他身后的一名伙计抱着一大摞文书放在了周虎臣屋内的桌上。
这个程序很简单,周虎臣拿起最上面的一个契约文书开始观看,不一会,笔墨呈上,周虎臣开始签押……
很顺利,就要离开芜湖了,好像特意为周虎臣等人送行一般,灼热的太阳躲藏起来,天上还落下了蒙蒙细雨。
五条三桅的大方梢静静的停在江边,时彬的十几个伙计指挥着七十六名工匠和家眷开始上船,大部分的匠人还带着家眷,使这个队伍足有三百人之多,加上行李和一些必备的工具,乱糟糟的,使得上船的速度很慢。
周虎臣和几名家丁站在江边无事可做,这五条船属于时彬,而时彬本人根本就不理会周虎臣等人,他来回奔波着上到每一条船上在叮嘱着什么。
半个时辰左右,忙前忙后的时彬终于跑了过来,周虎臣上前一步:“说太多感谢的话就生分了,但时掌柜的大力相助我定会铭记在心!”
“些许小事,何足挂齿!这是剩余的银两,请公子查收。”时彬的表情依旧无惊无喜,毫无生意做成的样子。
一名家丁看到周虎臣点头,他上前接过了时彬手中的会票,立刻开始点验起来。
“公子,总计剩余六千三百二十两。”几乎全是大额会票,只有几张,点验的很快,家丁几乎瞬间就计算了出来。
这个数字不对,因为周虎臣已经提前计算过,七十六名工匠一年半的薪酬刚好是一万三千多两银子,时彬给回的银子根本没有扣除佣金和船钱。
“时掌柜是信人,但信人也要吃饭,给时掌柜留下两千两银子。”周虎臣不会白白占时彬的便宜,何况时彬还帮了这样的大忙。
时彬笑了笑:“不用了公子,老大人的面子总要给,公子的银子拿着有些烫手,小人就算给公子帮忙了!”
“拿着吧!跑前跑后,这是时掌柜应得的,船费总要付。”周虎臣依旧坚持,他可不想让时彬把自己看做以权压人的纨绔子弟,也不想欠这样的大人情。
时彬突然变得有些激动:“公子…您看不起我时彬?我时彬也是大明子民,是堂堂的大明男人!”
周虎臣楞住了,他看着时彬没有立刻回应。
这个时彬看来已经猜出了他的身份,时彬这是想做真正的义举,与那些山西商贾的“捐助”截然不同,看来自己以往真的小看了商贾的爱国之心。
“好!痛快!这个人情我领了!”周虎臣大赞一声,随后,他昂声报出了自己的名号:“请时掌柜记住这个名字,本公子性周名虎臣,字炳翰,是大明太子少保、左都督、山西总兵官周大帅周遇吉的长公子。”
时彬其实不知道了周虎臣的姓名,因为古代私人签署契约文件用画押,而不是署名。周虎臣报出名号并不是多此一举,因为,时彬的行为已经与权势无关,因此,周虎臣报出了自己的名号以示尊重,他要让时彬知道,自己就是军人,堂堂正正的大明军人。
已经不需要周虎臣再去感谢什么,那样做,那无疑是在对时彬进行侮辱,因此,周虎臣大声报出名号后,他没有再犹豫,头也不回的直接跃上了身前的坐舟进入船舱。
直到五条大船升起帆缓缓启动,进入船舱的周虎臣也再未露面。
时彬背着双手站在码头,他平静的看着船逐渐离开自己的视野…雨有些紧了,淋淋有声,雨水在脸上滑下,顺着时彬的胡须缓缓滴落……
江水明显看涨,五艘船速度很快,刚过午时就进入了夹江的码头。
船上的人太多,为了不节外生枝,绝对不能久留,周虎臣急匆匆下船后就赶往了南京城内。
和周虎臣的风风火火不同,刘辅致的工作很轻松,他每日上午只需要和南京六部的官员碰碰头,办理一些简单的公务,随后不是风花雪夜就是回家休息,今天,刘辅致恰巧在家。
很快进入了刘辅致的宅子,客套两句,刘辅致神情淡然的开口进入正题:“南京的事情都妥了,一百五十名各色火器匠人,五百只鲁密铳,芜湖的事情想来小虎也办妥了。”
“芜湖之事有伯父大人相助自然没有问题,都妥了!”突然周虎臣站起身:“伯父,是各色匠人一百五十名吗?”
“自然!”
看来这件事办的还是太匆忙了,其实…周虎臣只想要火铳匠人。
疏忽了,这是刘辅致安排好的事情,周虎臣必须给他留下面子,他无法拒绝。心中烦躁,周虎臣想了想,就这样吧,实在火铳匠人太少可以让刘辅致继续帮忙,估计也不会拒绝,就是再拿出点银子的事情。
“请问伯父,您老是否清楚,这些匠人都是具体制作那种火器的吗?”
刘辅致笑了笑:“这老夫还真是不清楚,估计还是以火铳匠人为最多吧!”
不清楚很正常,作为兵部侍郎的刘辅致不可能亲自办理这些事情,必定是由他那些忠实手下去处理。
还好,那句‘估计还是以火铳匠人为最多’让周虎臣放下了心:“山西急需这些人去帮忙,伯父大人,小虎如何尽早进行交接?”
“如此急迫!”刘辅致笑着晃了晃头道:“既然如此,小虎今天晚上就在老夫这吃顿晚饭吧!明日开了城门,小虎就可以走了。”
看来,刘辅致的手下人已经准备好了,估计那些火铳和匠人已经在南京城外,这人情加银子的作用果然非比寻常,大明的官员若认真做事,能力还是不错。
周虎臣面露喜色的起身施礼:“但凭伯父大人吩咐,小虎明日就启程回山西。”

第81章归程

热闹非凡的夹江的码头,船来船往中十来条巨大的方艄升帆起航。
周虎臣不得不佩服刘辅致的事无巨细,临出刘辅致的府门之前,刘辅致递给了周虎臣一个南京工部营缮司的公干文书,另外还派出了一名南京的低阶官员“同行”。
“同行”的意思无外乎就是帮助周虎臣的船队畅行无阻,这个公干文书和小吏的作用不言而喻,在江南,甚至江北,有了这个通关文书,所有的关卡通关都将不是问题。
船队一路畅行无阻的顺水而下,在抵达扬州后开始逆水而上,不日已经到了徐州。
周虎臣真的再想去看看那个娇美靓丽的小萝莉表妹,想着牵住那芊芊素手的美妙感觉。心痒难耐,可惜,时间真的太紧迫了,现在就要进入六月,周虎臣必须赶紧回山西做好准备。
带着复杂的心情派一名家丁下船,就这样给徐州马家送上了一个灿然生辉的玉莲花,周虎臣连船都未下就匆匆离开了徐州。
巨船在运河中继续逆流而上,四天时间,东昌府到了。
船开始在码头停靠,随着周虎臣派人去通知自己留守在附近客栈的家丁,庞大的人流开始下船。
这时,不远处几名身穿皂隶服饰,腰间还挎着腰刀的人看到了这里的情况,他们有些谨慎的慢慢走了过来。
几名周虎臣的家丁正在负责警戒,看到这几个人靠近,几人立刻在地上捡起了几根好像准备好的木棍,同时上前几步,木棍平指前方的几名皂隶,一名家丁大喝:“来人止步,否则,别怪我等不客气!”
这是几名负责运河关卡的皂隶,几人郁闷的直咬牙;我们才是官差,这样霸道的话应该由我们说啊!
本想拔刀,可看看对面这几位汉子的彪悍,几人又没有胆子,何况,一旁下船的人已经足有几百之多。
“你们是何人?竟然敢顶撞官差!”迅速停下来,一名皂隶壮着胆子吆喝一声:几名手持棍棒的大汉根本就不理会这几名皂隶,他们的棍子依旧笔直的指向他们,这让几名皂隶揣揣不安,这种做派他们见过,那是军中长枪手的动作。
“官差,用什么证明你们是官差?”僵持中,周虎臣出面了:那名首先开口的皂隶看看周虎臣,显然,这位年轻人就是正主:“这位公子,您难道不知道,这身衣服可以证明我等就是官差!”
周虎臣笑了:“这身衣服谁都可以穿,说明不了什么,假冒官差的事情难道没有发生过?”
“公子!您可不能这样说,假冒官差可是要杀头的!再说,假冒的官差谁敢在这码头逛来逛去!”
“道理是这么说,可惜,没有证实你们是真正的官差之前,本公子奉劝各位不要靠近,我的手下从来就是出手不容情,诸位还是小心些为好!”
为首的皂隶满脸苦相:“这位公子,您随便问问,这码头附近的人哪个不知道我们是官差!而且是正经的官差!”
周虎臣一拍手:“既然这样,让你们的大使来见我。”
几名皂隶你看我,我看你,几人在码头上嚣张惯了,从来未碰到过这样事情,实在是很丢面子。
为首的皂隶迟疑了一下,感觉这些人还真的不好惹,还是通知自家的大使为好:“这位公子,请稍候片刻,我去请我家大使过来!”
周虎臣没有继续费口舌,点点头表示了同意。
就在为首的皂隶吆喝几人准备离开的时候,他突然间感觉地面好像有些颤抖。
几名皂隶有些茫然,可随着码头附近的地面颤动的越来越厉害,这几名皂隶赶紧扭过头,在他们身后,一支骑兵队伍正带着尘烟狂奔而来。
江南附近很少或者说不可能看到这样的庞大骑兵队伍,正在下船和已经下船的匠人及家眷们好奇而又惊讶的观望着这震撼的一幕,而那几名皂隶惊愕的已经合不拢嘴。
旋风样的骑兵队伍瞬间而至,为首的骑士们骑术非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