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大明虎臣 >

第169部分

大明虎臣-第169部分

小说: 大明虎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门瞬间打开,刘二歪的妻子一把就把他拉进了门内,随后关紧了门还上了门栓。
“这怎么啦?”看到妻子的面色很不好,脸上没有一丝血色,刘二歪赶紧问。
刘二歪的妻子依旧默不作声,他拉着刘二歪就直奔正屋,可来到门前,刘二歪的妻子指了一下屋内自己却瘫坐在了门前。
能明显感觉到妻子的无力,刘二歪蹲下身:“你没事吧孩子他妈?这咋回事这?”
无力的指了指屋内,刘二歪的妻子掩住了脸。这时候,刘二歪的老父亲在东屋走了出来,老人的嘴角抽搐着,一向很健壮的步态有了些蹒跚,几天不见好像老了很多很多。
“父亲,您”
老人也是无语,他拉着刘二歪就进入了正屋。
“啊旗人老爷!”
刘二歪惊呆了,正屋通往西屋的门前躺着一个人,那身衣服和面相太熟悉了,不是旗人老爷是谁?刘二歪震惊的是,这名被左近二十户人家供养的旗人老爷和他的一个仆从现在倒在一片血泊中,那紫黑色的血已经慢慢干结,显然旗人老爷和他的仆从都死了,还死在了他的家中。
按照大清国定的规矩,京师内的汉人要每多少户人家供养一家旗人,而这些来自关外的旗人从来不事劳作,汉人要按照一定比例给这些已经富得流油的旗人提供钱粮,美其名曰:纳征。
一个旗人死在自己家里,无论什么原因都要被抄家灭族啊!刘二歪终于明白自己妻子和老父亲为什么这样了。
五雷轰顶般惊呆了很久,刘二歪这个家中的顶梁柱终于慢慢冷静下来:“父亲,这是怎么回事?”
老人眼中透出悲哀:“旗人老爷今天早晨来取份子钱,谁知竟然要双倍,老二你知道,就是这每月的份子钱还七拼八凑的,哪里拿得出双份!谁知道,好话说尽,旗人老爷还是不答应,竟然竟然要把你的婆娘强行带走,你想想我能答应吗!万般无奈,只有给了他一门栓,你大哥自然也不会”
久久不语,刘二歪明白过来,这些旗人现在已经疯了,他们在拼命聚敛钱财,那个京中虎要进入燕京的消息看来让燕京的旗人慌了,这是要逃跑的前奏啊!
“孩子和你母亲已经被你大哥送到了你老姑那里,老二现在怎么办?”老人看来还没有完全被吓傻,已经做了些安排。
左想右思,刘二歪也没好办法,旗人的家里人找他怎办?这件事瞒不了多久,早晚要暴露,现在的燕京城根本不允许普通人进出城,而一旦被建奴知道这件事,自己一家人的后果可想而知。
“先埋在瓮底下,我带一家子出去躲一躲,不能躲在亲戚家,得找一个藏身的地方就去京仓的废库那里吧,只有指望那里的老兄弟老金了,还得提醒一下那些亲戚,就说建奴要屠杀咱们汉人了,赶紧想办法去躲一躲!”
刘二歪家里发生的事情其实只是京师内关外人绝望的各种小小表现和缩影而已,无论是这些汉人忍气吞声还是反抗,这种情况在京师内发生的频率总会很高,而这样的事情无疑让旗人和汉人之间的信任感到了一个极端的临界点,一但有事情发生就会成为触发大乱的导火索,也将会给京师引来一个巨大的风暴。而这个混乱不仅是满汉百姓,那些前明官员同样在做着自己的打算,无论是准备投降还是逃跑,这无疑都会带来更大的混乱。
大清摄政王多尔衮已经不是焦头烂额,而是已经被这种情况搞的深深绝望,局势不妙,山海关、居庸关和长城都失去了,明军已经形成了合围之势,何去何从?
这些旗人的事情让多尔衮心烦的不想理会,除了没出息和没脑子,多尔衮无法形容这些同胞,现在多尔衮敢随意杀人吗?一旦开了杀戒,这燕京城恐怕立刻就会乱的不可收拾,旗人有几个?失去燕京的民心,前方的士兵也就不用战斗了,也不用拱卫京师了,军心会直接崩溃,还不如直接跑回关外。
时间对大清国好像在倒数,满朝的满汉文武官员谁也对时局说不出一个所以然,而皇帝更不用说,一个充门面的小孩子能干什么?
败局已成,除了跑回关外,唯一的方法是和谈,可和谈有什么用,明军会让大清国的人安然退回关外?拳头大,刀子锋锐利才是真理,这个千古不变的道理难道周虎臣不懂?史可法和朱大典、何腾蛟不懂?就是称臣纳贡他们会放过大清吗?
多尔衮已经愁的茶饭不思,现在他已经在考虑是不是尽自己的力量保存一些实力,给大清留下希望,然后回老家的黑山白水之间休养生息。

第316章就这样去干吧

周虎臣仍旧在稳步前进,而在稳步前进的时候,一个令他感觉好笑的事情发生了。
清廷竟然派来了和谈的使节,而这个使节让周虎臣啼笑皆非。来的赫然是孙之獬,周虎臣对这个孙之獬有着很直观的认识,原因吗?因为孙之獬是历史上天字一号大汉歼。
历史虽然变了,孙之獬也没有机会推行什么剃发易服令,可这个丧失了所有节操,毫无羞耻和人格的败类孙之獬周虎臣还真想杀了他。左思右想还是不能杀,反正现在暂时不能杀。杀了孙之獬无疑会给周虎臣用舆论造出来的有利局面构成不利影响,这等于周虎臣在排斥那些投降建奴的前明官员,会让他们产生一些心理阴影,为了顾全大局,孙之獬的项上人头只能暂时留着。
留着有用,就留着吧!
孙之獬用处不小,可以谈一谈,顶着一个大清使者的名头,周虎臣把孙之獬送到了大后方。因为他可以去对付史可法和朱大典,孙之獬是曾经的阉党一员,让他们去谈判,去掐吧!省的史可法和朱大典正好无事可做。
谈当然要谈,至于谈什么周虎臣才不管。反正朱大典是一个刚烈而不会妥协的人,至于史可法这样执拗的人,估计也不会给孙之獬什么好脸色。谈能谈出什么结果?你谈你的,我干我的,周虎臣的计划不会受任何影响。
和谈没有任何消息,明军的进攻近在眼前,本来这个和谈多尔衮就没有抱什么希望,所谓大势所趋就是如此,拳头大力量足才是硬道理,和谈是颓势的表现,而这种表现让明军的进攻更加自如,比如老黄牛一样的衡腾蛟。
速度仍旧不快,蛮牛套上缰绳一样的战术行之有效,清军在阻击,不停的在阻击,可惜,何腾蛟的二十多万军队仍旧稳扎稳打,利用自己的坚不可破继续在向前蚕食。以阿济格为首的清军将领一筹莫展,阻击的力量越来越缺乏力度,因为失去了居庸关后,本来就兵力吃紧的保定一线被抽离了一部分军队去增援。
身在霸州的周虎臣心情与现在的天气一样,除了美好无法形容。
中军大帐中,周虎臣身边是黄得功,大帐内更群将荟萃,周虎臣正指着一张地图在给将领们安排作战事宜。
“这是武清,就顺着武清直达通州,然后在通州给我把附近的虱子清理干净,记住,没有我的命令不允许进入顺义与怀柔一线,就是发现建奴的逃跑军队也只允许象征性的向顺义方向驱赶一下,一切都要听我的命令,记住了吗?”
接受命令的孙大勇和闫丙泰不懂周虎臣的安排,两人瞪着眼睛有些懵懂,这个作战明计划显不符合常理,既然出动骑兵进入京师脚下,却为什么给建奴留着一条后路“既然出兵就要全力,合围之势已成,小虎为什么给建奴留着一条逃生之路?难道小虎怕与建奴的激战会毁掉整个京师?”黄得功知道周虎臣的整个计划,这无疑是打马虎眼加掩饰的举动。
周虎臣赶紧配合:“候爷,和谈是什么,建奴的拖延战术罢了,建奴保定满蒙八旗的骨干已经撤离,估计那些剩下的汉八旗、吴三桂与新附汉军就是被抛弃的棋子。据可靠消息,居庸关的建奴八旗军实际上同样已经撤离,现在就剩下霸州的清军还有一定实力,为什么建奴在霸州留些这些强军?因为他们怕,怕侯爷与我的联军直接攻到京师城下把整个建奴高官显贵的家眷全部留下。
“所以这个举动说明建奴要跑了是吗?”黄得功追问:“当然要跑,无论是细作的情报,还是建奴的举动与所处局面来看,建奴应该是要逃到关外了。现在不逃还逃得掉吗?但我们不能把建奴彻底围死啊!”周虎臣稍稍停顿,随后继续:“一旦建奴鱼死网破怎么办?京师会成为什么样子?陛下怎么回京师,我们怎么交代?”
看着像是在给黄得功进行解释,实际上周虎臣是在给将士们做样子,而且做的还大义凛然,理由用的堂堂正正。周虎臣在隐喻一旦逼得过紧建奴有可能要屠城,要毁掉整个燕京城。周虎臣无疑很有表演天赋,这些说法很有说服力,同时他也在为自己的下一步用兵计划做起了酝酿和准备。
将领们一个个点头表示理解,而想一想的确有些后怕,京师城内和周边估计有不下百余万的百姓,无休止的惨烈作战,建奴把京师变为白地和屠杀的可能性很大,至于后果就是,这个北都估计以后再也不会是京师,逼急了建奴之后的这种后果简直不敢想象!
“我军会在预定时间正面展开突击,然后一举击败正面的建奴军,保定的何督军,居庸关的王总兵也会同时大举进攻,到时候必定还要进行很多场血战,但这血战不会有太大难度。建奴的出关路线一定是古北口,而古北口属于我们,建奴还有很多最强的军队存在,古北口守得住吗?所以,想要建立功勋,要拿到奴酋的首级就不能退缩,一旦建奴放弃北都,我们就要全力追击,就是追到天涯海角也要把奴酋的首级给陛下一览,所以你们明白?!”
全盘计划就在周虎臣脑中,当然也在黄得功的脑子中,但这个铺垫必须做,用最小的代价光复北都其实也不错,后续的作战计划已经完备,现在只剩下如何实施了。而这个实施计划周虎臣没直接说出来,可意思已经表达的很明显。
“我明白!不就是狂追吗?一直追下去,愿追到哪追到哪?”
首先回应周虎臣的是柳七,现在的柳七恢复的已经差不多,为了战斗,为了自己的荣誉他果断跑回了前线。伤没好利索,不能领兵纵马飞驰,但柳七要亲眼看着建奴被赶出关外。而柳七在军中素有威望,周虎臣的意思在他口中说出来很合适,也有柳七自己主动顶缸的意味在里面。
众位将领都醒悟过来,柳七实际上是在说;就这样去干!
原来是这样啊!自家两位大帅好大手笔!一旦成功,这不逊于卫青和霍去病,而他们这些将领也将跟着名垂青史,就是多少年之后自己也会是子孙后代朗朗上口的英雄人物!太期待了!
周虎臣笑了笑,全盘计划基本上已经交代清楚,大的战略方针就在心中,就看如何具体实施了。

第317章多尔衮的无奈

阳春三月,和风送暖。
兵贵神速,在柔柔的春风中王德用兵出居庸关,而清军在王德用面前的屏障只剩下了一个昌平州。
保定府一线,士气高昂的何腾蛟已经推进到了定兴,预料中的战斗就要开始。李率泰是这次战斗的领军者,而大汉歼吴三桂则作为副手,至于阿济格与鳌拜两人,据说是被调到了昌平州去对付兵出居庸关的王德用部了。
何腾蛟的兵力太雄厚了,虽然屡屡被清军击败,但这些顽强的小强委实了得,即便是被击溃也会重新聚集。这是一种传统,同时也是一种无奈,因为这些昔日的流寇军队一旦离开这个团体根本无处可去。在蚕食的同时,何腾蛟还有一种强大的能力,这种能力如果可以比较的话,他就如同周虎臣的作战能力保持不败,而且花样百出。
何腾蛟善于治民和治理地方,这种能力的体现就是,被他蚕食的地方会立刻成为大明的可控之地。何腾蛟知道如何对百姓和官吏进行行之有效的控制和管理,这种控制能力让百姓很安心,而那些溃军根本无处可去,谁都需要生存,溃败没有关系,只要回来,何腾蛟既往不咎。为了生存,为了不被定义为逃军,这些士兵会回来,而且会坚定的跑回来。
李率泰面前的巨大的方阵很大,大的吓人,而且在缓缓移动。推进,不停推进,比以前的速度明显快了很多,昨天已经推进了整整一天时间,今天好像也不例外。
强力进攻李率泰不敢,强大的步兵方阵从来就不怕小股敌军,满蒙八旗的士兵在的时候尚攻不进去,以李率泰现在的力量无异于痴人说梦。而那些新附汉军根本不敢指望。
满蒙八旗的撤离李率泰知道意味着什么,那些被疯传而来而又沸沸扬扬的消息不是空穴来风,大清国要撤离关内已经成为看不到的事实。李率泰不是圣人,他也有自己的想法。
被当做炮灰也好,当做遗弃的棋子也罢,李率泰都要作战,起码表面上要做出作战的样子。因为他的所有家人几乎都在北都或关外,不做战就等于家人的末日,李率泰不想自己的一家人被杀的干干净净只留着自己一个人孤孤单单,所以,他必须一战。
“右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