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大明虎臣 >

第130部分

大明虎臣-第130部分

小说: 大明虎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外,还要给这些汉歼编撰一个汉歼谱,这个汉歼谱一定要排上名次,比如范文程、宁完我、吴三桂、洪承畴、孙之獬、孙得功、尚可喜等等人,还有眼前这两位也不能遗漏,名次就由督师大人您做主了。然后,明发天下让他们‘万古流芳’。为了避免遗漏,以后可以慢慢添加,这个汉歼谱要随时更新,不断更新才更给力吗!我们要不断的警示那些想要做汉歼的人,想要‘万古流芳’就去投降建奴,去投降异族吧!我们不在意你想要‘万古流芳’,想要‘万古流芳’尽管去!”
这哪里是什么‘万古流芳’,这是耻辱的最高境界!
文官们全傻了,上了这个汉歼谱,立了耻辱柱就是永世不得翻身啊!
明发天下,当这个汉歼谱流传出去,想要把名字抹去都不可能。还要不断添加,所有的人除了冒冷汗就剩下恶寒了,周虎臣太狠了,这种凶狠简直无可超越!
这种行为有些失于仁慈,与儒家思想有抵触,但是…周虎臣的方法必定有效,这种方法的威慑力无疑会让那些首尾两端的人望而生畏,想要投降建奴,想要做汉歼这就是例子,你去投降吧!我等着你上汉歼谱,你尽管去,我让你遗臭万年!
文官们你看我,我看你,最后,落在了史可法身上。
史可法看向周虎臣,周虎臣也在看着他,为了心中的那些想法,史可法一咬牙:“就这么定了,本阁部上书陛下,这个耻辱柱和汉歼谱的事情一定要办成,让那些汉歼永世不得翻身。”
“对!这些汉歼是我们大汉民族的耻辱,一定要让他们‘万古流芳’!大善!”
卫胤文首先附和,这个举措太符合现在的时局了。
文官们对这个事情没有抵触,都纷纷表示赞同。自己是胜利者,而这件事还和自己有关,以后他们可以吹嘘这个“耻辱柱”和“汉歼谱”的流传有自己的影子,自己的名字也许能够随着“耻辱柱”和“汉歼谱”千古流传。这是历史留名,何乐而不为呢!
孔有德和耿仲明现在知道自己错了,错的非常厉害,周虎臣不但是一个作战凶猛的人,还是一个踩人就必定要踩的稀烂的阴狠之人,落在他的手里只能有认倒霉的份。两人已经无可辩驳,也没有力气求饶,周虎臣的凶狠让他们叹气的力气都没了。

第252章斩帅,竞争

弘光元年五月是注定要被重重载入史册的一个月份,大明辅成候,左都督,平虏大将军周遇吉在野山一线帅镇江总兵官,宣威将军周虎臣,总兵官王德用、莫显成等将领一举击溃建奴二十万大军,杀敌六万余,俘获无算,随后直接追击建虏首领多铎至凤阳。
凤阳是大明的龙兴之地,称中都凤阳,令人讽刺的是,大清国豫亲王多铎却要在这里成为大明皇家的祭品了。
在击溃建奴后,柳七的骑兵追击到天色较晚也没有追上多铎。天黑了下来,由于就要进入低矮的山区,柳七只能在停住了脚步,但天一亮,柳七就要再次发力了。
多铎一直在向西逃窜,因为北上盱胎到处是水,河流纵横,他根本就跑不掉。所以多铎一直在向西逃跑,西侧的凤阳已经没有任何明军,这条路线无疑是唯一的生路。
进入了矮山丘陵地段之后,多铎的步卒已经一个不剩,随后,比较弱的战马开始陆续倒毙,骑兵的损失也相续而来。多铎手里还剩的三千余骑兵,为了逃命这些人一直在抹黑前进,狼狈的已经无法形容。
当天光刚刚放亮,多铎派人灭了附近两个村落稍稍解决了一下饥渴问题。不久之后,为了延缓追兵,多铎令已经没有几个手下的新附将领许定国留下来阻击明军的追击队伍,多铎则继续开始向西逃窜。
许定国怎么会阻击,这等于送死,当然,投降估计也是死。许定国留了一手,这一路逃窜就是他一直在领路,现在既然多铎抛弃了他,许定国等于不用给多铎陪葬了,让这些蛮族去死吧,带着怨恨和庆幸,许定国直接北上进入了盱胎西侧的水乡。
多铎的骑兵向凤阳境内西进,矮山逐渐变成了丘陵,但前面一条贯穿南北的河流让多铎不得不选择北上。随着多铎北上,由于连日疾驰,马力已经到了极限,身后的柳七追了上来。
多铎不得已放弃了战马,其实就是马力充足他也无路可逃,因为前面是一个湖泊,这个湖泊在向东延伸,继续顺着湖岸逃跑就等于重新跑回去,后面的明军更多,这无疑等于送死。
柳七一直坚信建奴是顽强的,大清国豫亲王,定国大将军多铎验证了这一点,放弃战马的多铎等人没有束手就擒,他们立刻组成了一个步兵阵列。
多铎面对的同样是下了战马的明军骑兵,柳七等人的战马也跑不动了,不过,这些骑兵人手两只短火铳……身后的士兵人手一个骑兵盾,另一支手中都拿着一个手榴弹。
这等于是屠杀,体力在这一刻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多铎的所剩队伍由于体力问题,抵抗力太弱了……
胜利回师的柳七风光无比,他的手里还拿着一只金盔不停把玩,同时还在炫耀:“建奴还真是不堪一击!这斩帅夺旗也太容易了!”
那些将领也不甘落后,这些建奴高级将领的武器盔甲,甚至马具都成了他们炫耀的好东西,这些将领一边往回赶一边探讨着武器盔甲和战马的优略。
这次,柳七破例让手下士兵割取了首级,这里面有太多的建奴高级将领,这些首级必须带回,首级要送往南京报功。
************
南京的定淮门码头。
前来报捷的一名史可法手下军官在码头停下船,未等码头的守卒前来盘问,他高高举起了报捷文书就扯开了嗓子:“八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辅成候大军在冶山一线击溃建奴二十万大军……”
周遇吉大捷的消息迅速传遍整个南都,得到消息,一向有些懒的弘光皇帝朱由菘很难得的走出了宫门。
屁颠颠赶过来的马士英已经兴奋的不知道怎么奉承身前要上街与民同乐的皇帝了,他紧紧跟在后面,朱由菘很胖,他白胖的脸已经笑得看不到眼睛,不过,这身材穿着一身龙袍显得很有威仪。这个很有威仪的胖大皇帝竟能跑这么快,这是马士英第一看到。
“臣为陛下贺!”阮大铖这时候也听到消息跑了过来,他一到宫门前就看到了弘光皇帝,他赶紧上前拜见:马士英也不甘示弱,赶紧显示自己的英明:“陛下,微臣说过,辅成候可堪大任,忠心为国,微臣江北的作战布置没有任何问题,果然是如此,不负陛下所托啊!”
就差说出周遇吉是我的人了,马士英对督军史可法只字未提,这个大功劳可以给周遇吉,但史可法不行。
文武官员汇聚的越来越多,跪地,随后的恭贺声可以说已经惊天动地,宫门前和附近越来越乱,禁军的士兵不得已赶紧开始上前维持秩序。
“免了!免了!朕要与民同乐,诸军不得无礼!”
这是一个好的不能再好的消息,朱由菘的心情放松的可以说达到了极致,这个消息无疑给他吃了一颗定心丸,紧绷了一年的心终于放松下来。之前的消息让朱由菘心惊胆战,先是左良玉谋反,紧接着建奴南下,高杰旧部接着谋反(史可法这样奏报),刘泽清的军队投敌,在再接着就是刘良佐了,这个近在身边的一镇军队竟然暗中投敌,还好有忠心耿耿的黄得功。坏消息一个接着一个,五镇兵马顷刻间只剩下了两镇,朱由菘可以说紧张到了极点。
这是一次不可思议的胜利,周遇吉竟然胜了,还击溃了建奴的二十万大军。朱由菘不知道周遇吉是怎么做到的,但这不重要,胜了就是胜了,有了这次胜利,这大明江山算是稳固了,这个皇位名言正顺,他再也不用担心别人可以替代,他朱由菘可以对得起列祖列宗了。
至于周遇吉,加官进爵是肯定了,还有一路建奴,只要周遇吉再接再厉,这整个大明江山将重新回到朱家手里。到那时,他朱由菘就是再世的太祖皇帝,他的丰功伟绩必将名垂史册,将与太祖皇帝并驾齐驱啊!
“我要做一个名君,做一个让后人无比敬仰的皇帝!”
朱由菘在心中呐喊,他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惊喜是如此刺激着他的心弦,他从来没有感觉眼前的所有一切是这样的美好。
隐隐约约,朱由菘听到了鞭炮声,这鞭炮声很快响彻整个南京城,它掩盖了一切声音,这个声音在朱由菘耳中是那样动听,动听的他在微微颤抖。
微笑浮上了朱由菘的脸,这声音无疑是一种享受,但更大的享受随之而来。
不知谁突然间喊了一声:“吾皇万岁!”
一个人的声音不大,但紧跟着,更多的人喊了起来,这个声音迅速盖过了所有喧哗和鞭炮声。
“万岁!”
“万岁!万岁!”
“万岁!万岁!万万岁……”
整个南京城沸腾了!
京城在这个巨大的声浪中在颤抖,朱由菘突然有想哭的冲动,承受了太久的压力让朱由菘想要释放,他忍了又忍,终于不再忍了。
“我大明万岁!万岁!万万岁!”
官员与百姓的欢庆让南京城的街道成为了人的海洋,几乎所有人都走出家门,这个欢庆一直在延续,直到华灯初上,整个南京城街头的灯火通明,人流丝毫不见减少,就连节日都不肯取消的夜禁被皇帝一声令下取消了……
晚饭时间到了,朱由菘仍旧站在宫门前恋恋不舍,一顿饭算得了什么?这场景怎么舍得离去?这是一种认可,不仅是对周遇吉军队的认可,也包括他这个皇帝。
朱由菘扭过头,他白白胖胖的脸已经变得赤红:“赐宴!今晚朕赐宴!为天下苍生贺!为大明贺!为周爱卿和前线将士贺!”
……
前方的战报不断传来,周遇吉军在追击,这支南下的建奴覆灭在即。
第二日朝会沉浸在一派喜气洋洋之中,一向总是眯着眼睛端坐龙椅有些沉闷的弘光帝今天格外精神抖擞,他的眼睛少有的放着光彩。满朝文武的贺表在龙案上堆得就像小山一样,这显然是内官的刻意而为,过几日,随着各地方官的贺表陆续到来,估计这个龙案想放都放不下了。
弘光皇帝等不及了,因为这种胜利需要彰显自己的英明就必须举行仪式,依照大明律,每遇重大战争,大军得胜凯旋,要在午门向皇帝敬献战俘,称献俘礼。
这是国家规定,这个仪式必须举行,不举行不足以彰显国威。周遇吉没有得胜凯旋不要紧,那就赶紧回来。
大军凯旋后要遣官奏告天地、宗庙、社稷、岳渎、山川、宫观及在京十里以内神祠,以酒脯行一献之礼。这是领兵大将的无上的荣耀,也是皇帝的荣耀。
当然,这也是首辅马士英的荣耀,这证明他领导有方。
战局已经彻底扭转,建奴就要覆灭,这个时刻需要有朝廷重臣赶紧北上劳军以鼓舞士气,同时,这位忠臣要催,赶紧催着周遇吉斩将夺旗之后来京师进行献俘礼。
这是稳定朝局和天下最重要的一次行动,也是载入史册的无上荣誉,为了这个荣誉,一场朝堂的混战开始了。
除了首辅马士英,满朝文武中认为自己有资格的立刻开始据理力争,吵只是第一步,吐沫星子乱飞不算什么,这是文官的传统,至于那些勋臣,他们不是文官的对手,文官人多势众不说,这种事情按照礼仪制度本应属于文官,所以文官将是最大的赢家。
看着就差动手的大臣们,弘光皇帝再次眯起了眼睛,这不是无奈,是享受,这个过程太享受了!
权力和荣誉的竞争时刻就是要蜂拥而上,虽然有些乱,但总要有一个人要去。这个人很快站了出来,这个人站出来就等于定了基调,这个人是阮大铖,阮大铖是兵部尚书,他的北上名言正顺,同时,阮大铖的为人谁也知道,权利加上睚眦必报的个性,谁也不愿意再继续争下去了,朝堂顿时清静下来。
阮大铖要去,这没有问题,问题是,因为他的这次北上成为了整个朝堂格局的一个转折点。

第253章许定国也没跑掉

在阮大铖阮大司马北上的同时,周虎臣在西进,因为多铎的逃跑方向是向西。
放眼望去,眼中到处是俘虏,这些俘虏很安静,因为他们已经连累带饿的一丝力气都没有了。
周虎臣的身边自然是少不了史可法、卫胤文和监军叶尹智等人,但沿路的情况让史可法等人开始对周虎臣非常不满,因为周虎臣的士兵在杀俘,在甄别着屠杀战俘。
这些战俘没有丝毫的抵抗力,他们麻木的被周虎臣的士兵挑选出来,随后直接拉到一边用铳刺直接刺死。史可法可以清楚地看到铳刺拔出的瞬间鲜血喷射而出的情景,屠杀战俘的士兵明显是新兵,这些士兵面色有些苍白,抓住火铳的手并不稳定。
史可法终于不在忍耐:“小虎,这怎么回事?”
“督军大人,上天有好生之德可不是说的这些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留着这些异族士兵等于白白浪费粮食。多年来,他们杀了我们多少战士?屠杀了了多少百姓?掠夺了多少财产?让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