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大明虎臣 >

第122部分

大明虎臣-第122部分

小说: 大明虎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京一代的军队来援,这样岂不更为稳妥!”史可法试图阻止周遇吉的“不自量力”。
“督师,建奴哪里兵锋正盛?一支疲惫之师罢了!这冶山镇地势绝佳,进行作战对我军很有利,若建奴实在不可阻挡,我们再退师扬州进行防御不迟。”
周虎臣现在很轻松,因为,他当初也和史可法的想法一样,当然,当时也有他自己的目的,但现在吗?建奴实际上就是纸老虎!周虎臣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继续和建奴**,至于胜败,周虎臣心中有数。
周遇吉表现的很持重,他的表情也很严肃:“督军,朝廷疆土岂能轻易放弃?何况这冶山是防护扬州,防御江防的重地,理应在这里与建奴一战,不可轻易言退啊!”
周遇吉义正词严,他的理由冠冕堂皇,有理有据,史可法很难反驳。
实际上,史可法畏惧了,因为多年的积习之下,在他心目中建奴无法战胜。这源于建奴刻意的长久渲染,也说明了明军的战斗力一直很低下。
历史上,史可法守扬州并没有守住几天,那历史上的“扬州十日”是建奴残暴的表现,同时也是在用杀在戮威吓整个江南的抵抗力量。建奴的兵力并没有吹嘘的那名雄厚,至于战斗力,周虎臣现在有了真正的了解,这些蛮族的士兵不会比自己的士兵更强,何况,自己还有着武器的巨大优势。
周遇吉和周虎臣一直在坚持自己的意见,史可法的策略不被认同,他也左右不了周遇吉父子,这次商议不出意外的以周遇吉的胜利而告终,史可法只能在无奈中送走了周遇吉父子。
看着渐渐远去的两个身影,史可法感觉自己有些茫然无助……
父子回到周遇吉的大帐,一个震撼的巨大物体出现在眼前。
是沙盘,这是一个按照附近地形制作的沙盘。
这个沙盘当然是周虎臣的杰作,沙盘就是一个缩小的军事地形图,这个小型军事地形图太直观了,无论是湖泊、河流、村庄还是道路都用不同的高度比和颜色标示的清清楚楚,甚至还标注了这道防御防线的一道道战壕。
周遇吉彻底惊呆了,他静静上前看着这个小型的军事地图,周虎臣走向前,在一名亲兵递上一个木棍后立刻开始了表演:“这里是高邮湖,这里是天长的白塔河,这里是西侧的大片沼泽地带、这是我军的阵地……”
所有人都在围观,这个沙盘颠覆了军事地图也就是军事舆图的历史,只要你了解一个地方的地形地势,就可以制作出这种沙盘,而且简单方便。对于军事作战来说,这个沙盘配合军事舆图将充分的在作战中占据优势,这还不够吗?
就在周虎臣给众人演示这个沙盘的妙用后,在众人还沉浸在沙盘的享受和震惊时,一名亲兵跑进大帐。
周虎臣伸手接过这个标注着紧急的文书。
是南京一带的消息,而且是一个好消息,黄得功终于按照周虎臣的意愿行动了。
周虎臣给黄得功带去的消息起作用了,黄得功没有顾惜旧情,也没有让刘良佐这个威胁留在自己身侧,周虎臣给黄得功的那些情报已经足以让黄得功动手。
三天之前,黄得功率几万兵马夜袭刘良佐,在一阵迫击炮的疯狂轰击之后,黄得功让自己的手下足足扔出去了几千枚榴弹。刘良佐没有被炸死,但他第二天就被自己的手下送到了黄得功面前。
周虎臣不会对人说这个主意是他出的,而且,刘良佐私通建奴的证据已经给提前做好了。
火并对周虎臣来说轻车熟路,他的人已经提前很多天在镇江赶到了芜湖,这些人都是老手,使用火炮和抛掷手榴弹的老手,虽然人不多,但在不设防的情况下偷袭刘良佐的军队已经足够了。
刘良佐的死,他的军队被黄得功兼并算是解决了后顾之忧,虽然江防的兵力会减弱,但总胜于这些**临阵倒戈。这仅是防患于未然,也是提前解决**。周虎臣可以理解那些不团结,但他不能让**在自己身后威胁自己,周虎臣的目的达到了。
一切都在掌握,周虎臣有些遗憾,这附近竟然没有出现军民一家的情况,竟然没有民间士绅百姓来慰问自己的军队,难道自己的军队军纪不好吗?
…周虎臣选择了原谅这些百姓,因为附近没有百姓。

第237章无能为力

除了在路上发现几名明军斥候,多铎竟然再也没有看到明军的大股军队。
天放晴了,多铎带领大军终于出了沼泽和漫无边际的芦苇地带,一路太艰难了,军队开始进行修整。由于作战不利,多铎的军队士气明显不够高涨,除了人员大量死伤,多铎还要顾虑自己的骑兵,战马必须赶紧清洗,那被沤烂的马蹄几乎成了多铎的心病。
这已经不叫急下江南,而是叫做处处受阻,好在白塔河终于建起了浮桥,后勤补给有了保障,多铎可以继续前进了。
在周虎臣撤到冶山镇后的第四天,多铎终于出现了。
依旧没有斥候缠斗,眼前又是堑壕,这道堑壕很长很长,远远望去就像低矮的长城。
这个地形选择的太好了,左右两侧几乎都是死路,多铎突然感觉自己好像进入了一个循环,周遇吉不停的利用地形地势进行阻击…随后撤退,然后继续阻击……
在距离冶山镇十几里之外扎营,多铎部没有急于进攻,而是继续休整。
这条堑壕组成的阵线让多铎再次感受到了很大压力,多铎知道周遇吉的堑壕后面有很多小火炮,还有很多很多火铳手。多铎不想承受这样的损失,他没有那样的自信,但多铎也有火炮,而且正在路上。
多铎的大帐中摆着一张桌子,桌子上还放着一些东西,多铎正在仔细端详。
不久,恭顺王可孔有德、怀顺王耿仲明,还有杀了高杰后投降的许定国相序进入了大帐。
施过礼,多铎衣一副礼贤下士的姿态,给三个人看座,随后指着桌子上的东西就开始询问起来。
“这就是周遇吉军使用的开花弹,另一个好像叫做…手榴弹。”多铎对这手榴弹的发音有些不太适应,他停顿了一下后继续道:“这些火器威力不凡,都说一说,对这两种火器有什么看法?”
随着多铎的询问,三人起身上前。这是一个长长的迫击炮弹,另一个是手榴弹,当然是未爆炸的,还进行了拆卸。里面的火药被倒了出来,这些火药和那些部件放在桌子上,只是火药由于水侵泡已经成为粉末。
许定国没有开口,他不能和孔有德和耿仲明相比,许定国是新近投降的将领,想要获得信任还需要时间,加上许定国对火器一知半解,他根本就不敢开口。
耿仲明和许定国一样一知半解,他静静地站在桌前同样没有开口。
还是孔有德,这位大清国重炮指挥者对火器还是有些了解的,看了看这些东西,他轻轻地拿起了一个打火装置:“王爷,这就是这些火器的机簧,用来点燃火药用的机簧,这是火石,这个机簧可以说巧夺天工,应该…是南京一带的工艺,是极其高阶的匠人所作,工艺很是了得!”
多铎点点头,孔有德的说法验证了他的猜想,这种极其精致的东西在北方从未见过。
孔有德拿起了沉重的迫击炮弹,这个迫击炮弹由于需要装填很多火药,看起来非常的长。
“这个开花弹是借鉴了以前的开花弹而制作的一种弹丸,由于过去的开花弹使用起来异常危险,经常会出现意外,所以后来再也没有人使用。周遇吉的这种开花弹好像不容易出意外,这应该源于这个两层弹仓,中间是一个铁制的药管,这个药管正好可以起到延迟爆炸的作用。这种制作很了不起,绝非一般匠人所能制作,若想制作必须经过这些制作过这种开花弹的匠人来指点才成,自己来制作恐怕绝无可能!最后,就这个机簧…,太精巧了!恐怕会成为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
多铎对这种几乎不用停歇就可以发射的开花弹太向往了,可孔有德说的很详细,评价很高,这种详细和评价也让多铎彻底死了制作这种开花弹的想法。
不能就此放弃,还有手榴弹,多铎对这种让他放弃了进攻的武器同样趋之若鹜:“这…手榴弹呢?能不能够制作?”
孔有德低眉顺眼的指着机簧到:“王爷,还是机簧问题,这个机簧无法制作,手榴弹的爆炸问题如何解决…唯一方法是…点燃,可以用火绳,但是用火绳就会畏惧风雨,而且,这个手榴弹的火药好像也不是一般火药。”
多铎明白了,没办法制作这种机簧,还要去研究这种火药,这等于白费功夫,结论就是;无能为力。
事情没有多铎想象的那么简单,这个弹丸和手榴弹看似简单,但它们却是汇集了几百年的精华,加上整套的轻工业基础才能够有这样的产品,凭借建奴的知识,恐怕就是再过几百年也不可能完成这个飞跃。
多铎放弃了自己的不切实际的想法,两日后,十几门红衣大炮和一些小型火炮,还有大量物资通过白塔河运了上来,但紧跟着一个另他感到心惊的情况出现了。
多铎有一只水军,这支水军的统领者是原来的一名明军军官,这名军官是孔有德的老部下,这位追随孔有德多年的老军官性肖,这位性肖的军官被安上了一个副都统的头衔,现在就统领着这支水军。
水军当然需要船,还需要船员,需要懂得水上作战的将领和士兵。这位肖副都统很受信任,因此,在淮安和徐州获得的各种大小船只还有水军士兵就归了这位肖副都统指挥。
肖副都统除了负责运输补给,另外,他还要进行水上作战,多铎的意思是;一旦获得陆地上的胜利,这支万余人力量的水军就可以顺水进入扬州了。
这支水军现在就停在高邮湖湖内的最西南方向,这个地方名叫钱家庵,钱家庵正好是白塔河的水口,这个位置正好给多铎的大军顺着白塔河提供军需物资。
肖副都统是一个半吊子水军统领,他知道这支几乎都是降军的水军实际上也是半吊子水军,这一点肖副都统心知肚明,所以他一直很小心。除了占领这一带的水域,肖副都统一直在执行着坚壁清野的制度,除了自己人,任何人不准靠近。
这是水的世界,水当然也是南方人的世界。
虞大虎怎么会看着敌人在自己的领域跑来跑去,实际上他已经等待了很久,在周虎臣的授意下,虞大虎开始行动了。
一直想着与建奴作战的翁之琪也派来了两千人和十几艘战船相助;还有许自强,这位不得志的副总兵现在完全成了周虎臣的附庸,他的二十余战船和士兵也加入了进来;另外,沈廷扬也贡献了五十条巨船,加上虞大虎一直在不断扩充的江防队,这个队伍足足有两万人,大小船只近千。
这几乎等于是倾巢而动,目标,高邮湖。
作战讯息对胜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是虞大虎的一大优势,他的手下大半都是本地人,这些人对水太熟悉了,熟悉的对高邮湖的每一个湖汊多长多深都清清楚楚。

第238章笑话一样的水战

由于近段时间的不断落雨,高邮湖的水位明显涨了很多。
虽然正是捕鱼和运输的好季节,但战争的到来让湖中没有了百姓的影子,往日总是穿梭不停的船只不见了踪影。就要傍晚了,一条带着船篷显得有些长的快船贴着高邮湖的南岸迅速进入了一个湖汊。
这个湖汊是秦栏河的入口,进入秦栏河的入口后不远的西岸有一个名叫丁家尖的村子,快船在进入村子前,一条小渔出现,船上的人互相挥挥手,随后小船引领着快船进入了苇荡之内。
入夜了,湖边由于过于潮湿慢慢泛起了淡淡的薄雾。
丁家尖村边的湖水荡漾起来,黑夜中,湖面的黑影遮蔽了整个的湖汊……
秦栏河的入口的位置距离通往白塔河的湖汊刚刚不到二十里,当东侧天际泛起鱼白,一支几乎占据整个高邮湖西侧湖岸的庞大船队露出了轮廓。
负责警戒的建奴水军终于发现了这支让人亡魂皆冒的庞大船队,一名士兵首先喊了起来:“敌袭敌袭明军来了!”
这种喊叫充满着讽刺,因为这些建奴水军士兵还穿着明军的军服。
靠近水域中心的战船开始向东北方向包抄,这是翁之琪和许自强的联军,这些船是战船,船上有火炮,最重要的是,这些船属于最庞大的船只,撞毁一般河船不会有任何问题。
敌军警戒的船只开始逃跑,这里距离敌军水军的真正驻地还有四、五里左右,船队开始加速。
肖副都统是一个比较讲究的人,他不喜欢在潮湿的船上睡觉,所以,肖副都统睡在了岸边的一个村子中。
消息传过来的太慢了,当肖副都统得到消息火烧屁股一样来到岸边,湖中的情景让他感到了绝望,整个视野中几乎全是敌军的战船,战鼓声和喊杀声响彻天际。
这些所谓水军还是太弱,措不及防下,万余人的水军已经陷入了混乱,由于湖面全是敌人的船只,许多船只开始往白塔河方向逃窜。这种纷乱的奔逃让大部分船只拥堵在了湖汊之内,随着敌军的战船越来越近,慌不择路的士兵们开始跳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