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那时汉朝 >

第158部分

那时汉朝-第158部分

小说: 那时汉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让李广利无路可走,奋战邀功不得,只能投降了之。



刘彻熟读兵书无数,他应该知道欲擒故纵的技术含量。如果他再忍忍,不去扣李广利的家属,召李广利回朝议事,或者李广利还会傻傻回来送死。可是刘彻一个招呼也不打,一个口音也不传,就等着看李广利做生死挣扎的表演。你说,到底谁更缺德呢?



算了,烂账永远都是算不清楚的。愿赌服输,还是认了吧。



都说,世间多少事,从来只见新人笑,不见旧人哭。赔了李广利,刘彻没有哭。然而,匈奴单于得了李广利那个干货,犹如中了五千万巨奖似的,真恨不得仰天开怀大笑了。



怎么会让他不笑呢?想当年,霍去病狂打贺兰山脚下,逼得浑邪王走投无路,率领数万匈奴投降了汉朝。那事成了匈奴单于心中永远的痛。如今,真是风水轮流转,该轮到大汉天子捂着胸口喊痛了。



于是,匈奴为了巩固这百年间来之不易的劳动成果,决定采取糖衣炮弹之策略,笼络李广利。匈奴单于策略如下:首先,匈奴单于将女儿嫁给李广利;其次,赏封无数,享受高级别待遇。



然而,李广利得宠,马上就有人眼红了。此人,正是大汉奸卫律。



事实上,卫律不但眼红李广利,更是恨他恨得牙齿咯咯响。卫律眼红李广利,是因为李广利抢了他的风头。



要知道,卫律在匈奴奋斗多年,好不容易换来的地位,李广利只一夜之间就超过了他。所以,他很郁闷。还有,李广利之前在夫羊句山上,将卫律追得满山坡跑,这笔账怎么算?



怎么算?当然要好好算。对于李广利这类打他打到脸肿,又抢他饭碗的汉奸来说,只能除之而后快。



于是,卫律静静地等待。一年后,机会来了,因为匈奴单于的母亲病了。那时候,没有西医,匈奴治病也不靠中医,而是靠胡医。所谓胡医,就是胡巫。他们看病的特点,是将病情与鬼神扯上关系。他们好像不搞点迷信,都对不起自己的职业良心。



于是,卫律逮了一个机会,将准备去给匈奴母亲大人看病的胡巫收买了。卫律叫胡巫假装神鬼上身,告诉现任匈奴单于,说要治好母亲大人的病,必须杀李广利祭天。



接着,胡巫果然就按卫律说的去办。他假借前任单于,即已故的且鞮侯单于魂灵附身,警告现任狐鹿姑单于说:“你曾经在我面前许愿,说捉到李广利,就杀他祭天,为什么到现在还违背誓言?”



那个狐鹿姑一下子就被唬住了。原来,因为他不遵守誓言,所以神将灾害降到母亲大人身上。如果再不杀李广利,那下一个就轮到单于自己了。



看来,李广利是活不长了。



公元前89年,秋天。八月三十日,日食。狐鹿姑单于捕杀李广利,把他当做牺牲品,供在神坛上祭天。听说李广利被杀之前,大骂匈奴不厚道,说他死后,做鬼也不放过匈奴。



我不知道李广利死后变成鬼了没有。然而我知道,这个混遍了天下所有军事和政治江湖的混混,混到最后,不过是一头祭天人猪。现在,请允许我再重复一句话作为李广利的告别语:



混混,永远都只是混混。





三 忏悔



公元前90年,秋。蝗灾。



这一年,刘彻六十七岁。真不知该用什么词来形容这个孤独寂寞的老人。人生迟暮,心智疲惫,一股不知从何而来的巨大的空虚感朝他扑来。他突然觉得,冥冥之中,自己好像被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绑架,动弹不得。



那些看不见的捆绑,到底从何而来?刘彻看不见。或者是有什么东西蒙蔽了他的双眼?如果是这样,那他真的渴望看清这世界的本质。



往事如戏,一幕幕地过。回首往事,他才发现他走得太远,忘记了他从何而来,走向哪里。或许,现在他应该反省反省了。



他的确是到该反思自我的时候了。事实上,他也在反思了。他反思的第一件错事就是为何将太子刘据逼上了绝路。



我们知道,自汉朝开国以来,围绕太子之位,从来没少过流血的角斗。想当年,刘邦宠爱戚夫人,欲改封刘如意为太子。结果惹得吕雉那只老母鸡跳起来,要跟戚夫人斗狠。最后,既得利益总算是保住了。然而戚夫人和刘如意却死得很惨。



再往后,栗姬因为儿子刘荣被封为太子,屁股翘上了天。长公主刘嫖想跟他联婚,却被一口拒绝,搞得自己好没面子。于是,刘嫖联合王夫人,将栗姬和刘荣母子俩活生生拉下台面。最后,刘彻才光荣升级,当了太子。



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对太子刘据来说,皇宫之内,弱肉强食,正是生物进化论演绎得最为激烈的圈子。曾经的刘如意和太子刘荣之死,已经充分证明,当别人要抢你嘴里肥肉的时候,与其坐而待毙,不如奋而反击,反正都是死。



到底是谁纵容了别人要夺太子口里之食?当然是刘彻自己。刘彻冷落卫皇后,宠上别的女人和孩子,这就难怪那些见肉就扑、求利不要命的势利狗浮想联翩,前仆后继。而作为以斗争起家的他来说,不应该忽视这么一个现实:在巨大诱惑面前,永远少不了阴谋。



事实上,就在刘据刚从长安逃难时,就有人认识到太子造反肯定是遭陷害、被逼反的。



如果说,刘彻是将刘据逼上绝路的幕后人,那么江充绝对是直接攻击刘据的势利狗。而对江充看不过眼的,不是什么贵戚,也不是什么大臣,而是一位来自遥远的山西乡下教育官(三老)。



当时,那位地位卑微的乡巴佬向刘彻上书,一开始就引经据典,替刘据高喊冤枉,说刘据的造反,纯属自卫。如果非要拉个人顶罪,那这个人肯定就是江充了。江充那厮从来不是什么好鸟,他搅乱赵国政局,破坏该国和谐的局面。后来又跑到长安来瞎折腾,真可谓是恶狼之心,天下皆知啊。



最后,这个乡巴佬做好流血献身的准备。他说贤君是不应该听信挑拨离间的话的,请陛下下特赦令,将流亡在外的太子召回。一片忠心,无以释怀。区区一言,如果皇帝您看得不爽,请来惩罚我吧。我已经在建章宫门外,准备挨您的杖棒了。



那时,刘彻看了信后,沉默不语,半天说不出话来。说不出话,是因为人家的确说到他心里去了。冷静想想,他的确对太子太过了。



然而,他没有下特赦令,什么表示也没有。一句话,他还是舍不得放下面子。他还在等。不久,他却等来了太子自杀的噩耗。



我认为,刘彻当时不是等刘据自首归罪,而是在等一个或者一群恰当的人替刘据说几句话。这帮人,就是朝中贵人。因为只要他们开口求情,他当皇帝的才有好台阶下。如果把搭台阶的机会,留给了那个山西长老,那不是等于说咱们朝中无人敢说真话了吗?



但是,刘彻整整等了一年,长安政客选择了集体失语。没人敢替刘据说句公道话,连封申辩书都没有。满朝之中,肥硕之间,难道找不出一个高喊拨乱反正、准备英雄献身的牛人吗?



然而,就在刘彻彷徨无语间,就在长安还在漫漫无际的黑夜中惶恐不安的时候,长安某人给刘彻上了一封书。伴随着此书的到来,一颗政治新星亦在长安上空,冉冉升起。



这颗即将迅速走红的政治明星,名唤田千秋。田千秋,战国时期牛人田齐后裔。先人很早搬家到长陵。长陵,即今天的陕西咸阳东北。



巴菲特说,别人贪婪的时候,我恐惧;别人恐惧的时候,我贪婪。在两千多年前,当整个长安都畏惧于巫蛊、裹身自保的时候,当整个天下都害怕刘彻喜怒无常、闷声不语、明哲保身的时候,那个渺小的田千秋,张狂开口,贪婪地卷起了一场登堂入室的人生革命。



之所以说田千秋渺小,是因为他一无好家境,二无好职位,三无特殊才能。他职务卑微,不过是一高寝郎。高寝郎,即祭庙禁卫员。每天的工作,无非就是替死人站岗。当然,田千秋也是有自己的优势的,那就是,上天赐给他一副壮美厚道的模样,以及一颗充满智慧的心。



或许,在田千秋自己看来,在这个特定的时代里,要想冒头成名,似乎胆魄比任何别的更重要。于是,他决定给刘彻上书,替太子申冤。



我认为,在田千秋给刘彻上书之前,他肯定无数次地仰望苍茫的天空,无数次地彷徨和沉思。突然的,一股由天外而来的力量,注入了他的身体,让他仿佛看到了一条异样的光明大道。



当然,上书的时候仅仅有胆魄是不够的,还必须有足够的智慧。于是,为了将上书给个人可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和生命损失减到最低程度,田千秋编织了一个善良的梦。



他给刘彻的书里,有一段这样写道:我在梦中梦见一个白发老翁,叫我给您传达一些话,他说,儿子擅自调用父亲的军队,罪责不过是挨一顿鞭打。太子过失杀人,却以命抵罪,有必要搞得那么严重吗?



据说,刘彻看了以后,突然如佛光照临,顿时醒悟。于是,他马上将田千秋召来。当他看见田千秋长得高大英俊之时,欢喜之情,感慨之态,全溢于脸上。接着,他叹息着说了一席话。



原话如下:父子之间,人所难言也,公独明其不然。此高庙神灵使公教我,公当遂为吾辅位。



这话的大约意思就是,我和太子之间的感情,别人是很难说清的。您老人家独具慧口,委婉地点到了事情的本质。这肯定是高庙里列祖列宗托你来点拨我来的,您应该来担当我的辅佐大臣。



刘彻此话,内容重要,结果更重要。果然,刘彻就将田千秋提拔为大鸿胪。大鸿胪,主管诸侯和少数民族事务。俸二千石,九卿之一,部长级别干部。人逢吉年,好运不止。十个月后,田千秋再次升官,被刘彻提拔为丞相,封富民侯。



这哪里是直升飞机速度,简直就是超级运载火箭直冲云天。



于是,田千秋乘坐了刘彻的超级运载火箭,创造了汉朝的第一个传奇。这个传奇纪录是,凭着卑微的身份和低廉的成本,以最短时间,用最快速度,攀到了人生的最顶峰。如此情形,堪称汉朝第一人。



田千秋以个人传奇告诉全世界:做人,可以无特殊技能,但一定要厚道;经营人生,可以不靠资本,但一定要有胆魄;捏住机遇,掌握分寸,主动进攻,是成功者应该具有的积极精神。



田千秋升官了,当然得有人做垫脚石。这个人就是曾经一直跟太子过不去的苏文。刘彻为了表达对太子的忏悔,做了两件事。第一件就是焚杀苏文,以及诛灭江充全族,甚至连当初派兵围剿太子、后被封为北地太守的人,也被搞死了。



刘彻为太子做的第二件事,就是在湖县兴建了一座思子宫。湖县,就是刘据自杀的地方。所谓思子宫,就是怀念儿子之意。刘彻以忏悔的诚意和行动,仿佛要告诉汉朝:我不是一个老眼昏花的君王,也不是一个残酷无情的父亲。我和天下芸芸众生一般,在身体深处,也装着一座善良柔软的心房。



我错了。我忏悔了。愿死灵,愿生者,愿沉默不语而又胸怀坦荡的苍天,宽恕那个天下最孤独、最寂寞的老人吧。





四 顿悟



公元前89年,春天,正月。刘彻突然宣布,他要前往东莱郡,亲自驾船遨游东海。消息一传出,天下哗然。



首先着急的,是长安那帮政府高级打工仔。这帮人纷纷上书,从不同角度,以不同语气,一致劝阻刘彻。他们阻止刘彻出门旅游,不是因为他年迈,也不是怕烧钱,而是因为,这么多年来,刘彻烧钱,伙同一帮方士巡游天下,却只做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寻找神仙。



在中国历史上,皇帝寻仙,刘彻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想当年,秦始皇屡屡东巡,登泰山,临东海,有个骗子忽悠他道,在大海的深处,有一座神山,它的名字叫蓬莱。在蓬莱仙山上,长着许多长生不老果,只要给他船,他就可以替皇帝将长生不老药运回来。



那时,嬴政信了,派船助那个骗子出海。不久,骗子回来了,什么也没带回。然而他却胸有成竹地告诉嬴政,神药是找到了,但是神仙不让拿。神仙说,如果想拿神果,必须给他准备三千童男童女,还要准备各种厚礼。还有,因为前往神山的路上,海上水怪多兴风作浪,必须给他准备好精良射杀武器对付它们。



那时,嬴政又信了,还傻乎乎地送骗子率船出海。结果,嬴政在咸阳拼了命地等,却发现骗子一去不复返,音信全无恨悠悠。



传说中的那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