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唐史并不如烟 >

第213部分

唐史并不如烟-第213部分

小说: 唐史并不如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需要了,哪里都是平地。潼关城下挖有三条壕沟,同一尺寸,宽两丈,深一丈,没有吊桥,插翅难过。现在逃兵蜂拥进城,人马掉进壕沟无数,最后,三条壕沟都填平了,抬脚就进。逃进潼关,哥舒翰一清点,十八万大军,只逃回八千。一天后,崔乾祐来了,八千残兵没能挡住崔乾祐的进攻。潼关失守,长安门户大开!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回想唐军这次主动出击,完全是蠢猪式自杀行为,放着潼关这道防盗门不用,偏偏出门自寻死路,到头来连自己家的防盗门都弄丢了。丢失防盗门的哥舒翰一路逃到了关西驿站(陕西华阴县东),在这里他稍作喘息,便派人四处张贴告示,收拢残兵,准备反攻潼关,夺回防盗门。正张罗着,番将火拔归仁带着一百余名骑兵包围了驿站。火拔归仁走进驿站对哥舒翰说:“叛军到了,请大人赶紧上马!”哥舒翰不敢怠慢,走出驿站,这时火拔归仁带领骑兵都跪了下来,说道:“大人率二十万大军,一战便全军覆没,还有何面目回京面圣?况且您难道没看见高仙芝、封常清的下场吗?长安,大人不要去了,还是去洛阳吧!”

哥舒翰心中一凉,坏了,火拔归仁这是要挟持我投降安禄山!哥舒翰自然不能答应,他挪动病体,准备下马。然而,英雄末路时一切都不如愿,英雄末路的哥舒翰连马都下不了。火拔归仁用绳子将哥舒翰的双脚捆到马肚子上,然后押着哥舒翰和他的手下一起往洛阳方向进发。

火拔归仁满心以为,哥舒翰就是自己的投名状,有这样的投名状在手,安禄山自然会对自己刮目相看。一行人在叛军的引领下来到洛阳,哥舒翰与安禄山再次面对面。这是两人翻脸后的第一次见面,没想到却是这样的见面方式,安禄山得意地坐着,哥舒翰则被人押着站在安禄山的面前。安禄山不无得意地说道:“以前你经常小看我,今天你又怎么说啊?”令安禄山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哥舒翰一下子跪倒在地,说道:“臣肉眼凡胎,不识圣人。如今天下还没有平定,李光弼在常山,李祗在东平,鲁炅在南阳,他们都是陛下平定天下的障碍。陛下只要留下臣,容臣写信招降他们,用不了几天他们都会来投降。”还有比这更大的惊喜吗?安禄山顿时大喜,哥舒翰真是识时务,不仅向我表示臣服,还想帮我招降纳叛,好,好!大喜的安禄山随即委任哥舒翰为司空、同平章事(宰相)。一旁的火拔归仁看着哥舒翰受封,心里火急火燎,这个安禄山,什么时候封我啊?怎么说,哥舒翰也是我送来的啊!火拔归仁眼巴巴地看着安禄山,这时安禄山似乎刚发现火拔归仁,便使劲看了火拔归仁几眼。火拔归仁一看有戏,便睁大眼睛,竖起耳朵,等待自己的封赏。安禄山大喝一声说道:“你,背叛主人,不忠不义,推出去,斩了!”火拔归仁傻眼了,闹了半天,居然是这样的封赏。原来,不忠不义不仅让忠诚之士唾弃,连安禄山这样的人都看不起。斩完火拔归仁,哥舒翰开始给李光弼等人写信,原本以为,以自己现身说法足以召唤李光弼等人投降,没想到,他收到的是一封封绝交信。绝交信不仅拒绝投降,而且言语犀利,对哥舒翰责备不已。哥舒翰连叹数声,早知如此,何必自取其辱呢。眼看哥舒翰连连碰壁,安禄山对哥舒翰失去了耐心,他知道眼前这个哥舒翰已经失去了利用价值,司空、宰相的头衔对哥舒翰而言有些奢侈了。还是把他打回原形吧!押下去,关起来!从此,哥舒翰的人生不见天日。

一年后,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放弃长安,临走时,将监狱中的哥舒翰杀害,一代名将便落得如此结局,令人唏嘘。原本,他可以颐养天年;原本,他可以有尊严地活着;原本,他可以从容走完自己的人生路。可惜,潼关之战,改变了原有的生活轨迹。





第七章 马嵬坡


长安乱

潼关失守,连锁反应随之发生。河东、华阴、冯翊、上洛四郡防御使(警备司令)不约而同地选择弃城逃跑,他们一跑,士兵立刻作鸟兽散,在他们身后,留下四座空空荡荡的城池。恐慌情绪迅速蔓延到长安,蔓延进李隆基的皇宫之中。李隆基依然不相信潼关已经陷落,他还在等消息,他相信会有将领把好消息带给他。然而,好消息一直没来。直到傍晚,到了该举平安烽火时间,潼关方向毫无反应,这时李隆基终于相信,潼关失守了。因为按照约定,如果潼关一切正常,那么傍晚时分就点起烽火向长安报平安,现在平安烽火没有如约点起,说明潼关已经沦陷于敌人之手。

前所未有的恐惧感从李隆基的心底升起,这是他七十年人生中从来没有过的事情,然而这一刻却真实发生了。更令他难堪的是,潼关失守,便意味着长安保不住了,开国一百三十八年的大唐王朝居然连自己的国都都保不住了。

这一夜,李隆基一夜未眠,他不知道他的王朝该往何处去。第二天(天宝十五载六月十日),李隆基召来宰相开会,想听一听宰相们的建议。这次会议对别人而言纯属意外,对杨国忠而言早在意料之中,他等这一天已经好久了。看别的宰相无言,杨国忠给出了自己的建议:请陛下前往剑南战区总部——蜀郡(四川成都)。李隆基思考片刻,便同意了,毕竟蜀郡易守难攻,看起来是个不错的容身之地。前往蜀郡的动议便这么定了下来,李隆基一脸惆怅,杨国忠脸上不动声色,心里却乐开了花:一切尽在掌握。天宝十五载六月十二日,恐慌的情绪在长安愈演愈烈,百姓手足无措,百官人心惶惶,这一天百官上朝的出勤率创下历史新低:不到20%。看着明显空了的朝堂,李隆基的心更凉了,人心散了。叹息之后,李隆基高调宣布,朕将御驾亲征,讨伐安禄山。在场官员面面相觑,你看着我,我看着你,虽没有言语,但眼神里都暗含着潜台词:陛下说梦话吧?官员们早把李隆基看透了,那个曾经英明果断的皇帝早就消失了,现在这个皇帝只不过是过去那个皇帝的肉身而已。李隆基继续自说自话,作出自己的部署:京兆尹魏方进为御史大夫兼置顿使(善后处理总监);京兆少尹崔光远升任京兆尹、西京留守;宦官将军边令诚(诬杀高仙芝、封常清那位)掌管皇宫所有钥匙。

以上部署是公开的,接下来的部署都是秘密的,一般人不知道:龙武大将军陈玄礼集结禁卫六军,不分青红皂白赏赐一番,同时精选九百余匹战马,集结待命。到这时,绝大多数人依然被蒙在鼓里,知道内情的人寥寥无几。天宝十五载六月十三日,注定将载入史册,这一天,开国一百三十八年的大唐王朝皇帝李隆基偷偷放弃国都,前往蜀郡。天刚蒙蒙亮,李隆基携杨贵妃姐妹、皇子、嫔妃、公主、皇孙、杨国忠以及亲近宦官、宫女出延秋门,一路向西开始逃难。李隆基所做这一切,保密等级甚高,皇宫中知道内情的人很少,而那些不在皇宫的嫔妃、公主、皇孙也被排除在外,一切都是为了高度保密。接近上朝时间,还有官员在宫门外等待上朝,宫中仪仗队也已经就位,用于计时的滴漏声依然清晰可闻,一切看上去、听上去都很正常。突然,宫门打开,宫女和宦官争先恐后往外冲,皇宫内外顿时乱作一团。皇帝已经跑路了!没有比这更恐怖的消息了。李隆基跑路的消息迅速传播,长安城的王公贵族纷纷四散逃命,那些昔日气派无比的豪宅顿时成了一座座空宅。能跑的人纷纷往城外跑,不能跑的人也想法设法往城外挪。不过,有一群人却反其道而行之,别人往城外跑,他们往城里跑。这是一群有贼心、有贼胆的人,他们的目标是皇宫和那些已经成为空宅的豪宅。他们冲进了豪宅,冲进了皇宫,目标很明确:抢一把,抢完之后,挥挥手,放把火。从表现来看,这是一群没有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混乱中,也有几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这几个人骑着毛驴进了李隆基的金銮殿,指指点点后,扬长而去。长安的混乱达到了顶点。这时,西京留守崔光远和宦官边令诚站了出来,他们组织人扑灭了大火,杀了十几个趁火打劫的人给猴看,长安的秩序这才安定了下来。然而,安定下来的长安已不再属于李隆基,它已经属于安禄山了。西京留守崔光远派自己的儿子前往洛阳会晤安禄山,与此同时,边令诚也把皇宫内所有钥匙献给了安禄山,这一刻,长安向安禄山敞开了大门。

天尽头

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原本这句话与李隆基无缘,现在李隆基深刻体会到这句话的真谛。离开长安仅仅二十里,李隆基就成了狗不理。逃难之前,李隆基派宦官王洛卿提前出发,到沿途经过的郡县通知官员作好接驾准备,李隆基满心以为这样就可以一路顺风,没想到,事与愿违。到了望贤宫,李隆基一看,别说接驾了,连条狗都没有。再一打听,李隆基呆住了,负责通知官员接驾的宦官王洛卿居然跟咸阳县令一起玩起了失踪,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既然这两人指望不上了,那就找别人吧。宦官奉李隆基之命再去召唤别的官员,结果,别的官员也藏起了猫猫,一个来接驾的也没有。狗不理的李隆基挨到了中午,以为情况会有好转,不想,没有更好,只有更糟。到了饭点,连饭也没有。无奈之下,杨国忠只好亲自出马,到街上给李隆基买了几个烧饼,本来还想多买几个,不巧,卖烧饼的没剩下几个,想多买,没了。还好,天无绝人之路,附近百姓得知了李隆基驾到的消息,便自发出来贡献食物,这下正合了嗷嗷待哺的皇孙们的意。皇孙们顾不上体面了,直接用手抓着粗米饭吃,一会儿工夫,全吃光了,再摸摸肚子,还没吃饱。含着金钥匙出生,何时有过这样的日子。看着皇孙们的狼狈不堪,李隆基悲从中来,不禁掩面而泣。这时,有一位老者走到李隆基的面前,说道:“安禄山包藏祸心已经不是一天了,以前有人到皇宫告发安禄山谋反,陛下往往诛杀了之,结果安禄山阴谋得逞,陛下流落在外。许久以来,朝中大臣不敢直言,只知阿谀奉承,所以皇宫以外的事情陛下都不知道,而我,草野小民,早知道会有这么一天,但可惜,皇宫森严,我等小民的心,注定无法上达陛下。话又说回来了,如果不发生这些事,小民哪有这样的机会与陛下面对面谈话呢?”

老者的话一句句刺到了李隆基的心里,李隆基叹息一声:“这都是因为我糊涂,悔之晚矣!”老者感叹数声后转身离去,留下李隆基在内心叹息不已。在望贤宫停留数小时后,李隆基一行继续赶路,子夜时分到了金城(陕西兴平市)。同望贤宫的遭遇一样,金城县令也消失了,李隆基还是狗不理。不幸中也有万幸,由于金城县令和金城的富户们走得急,连储备好的酒肉都没有拿,这下李隆基一行伙食有着落了,再也不用像中午那样要么饿着肚子硬挺,要么厚着脸皮到民间乞讨。金城一夜很快过去,第二天,李隆基一行来到了马嵬坡(陕西兴平市西马嵬镇)。如果杨国忠有一双看到未来的眼睛,他一定会想方设法绕开这个地方,可惜,他没有,于是他毫无知觉地踏进自己的葬身之地。此时,一场针对杨国忠的阴谋正在酝酿。酝酿阴谋的主角叫陈玄礼。陈玄礼是龙武大将军,李隆基此行带领的禁军由他主管,现在陈玄礼将矛头指向了杨国忠,他想除掉这个祸国殃民的家伙。陈玄礼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还有同伴。究竟谁是他的同伴,史家一直争论不休,有人说太子李亨的宦官李辅国是他的同伴,也有人说高力士是他的同伴,总而言之,陈玄礼的背后有人指使,指使他的人要么是太子李亨,要么是高力士。无论李亨,还是高力士,他们对杨国忠都恨到了极点,正是这个瞎折腾的小人弄得皇帝连国都都丢了,此人不除,留之何用?杨国忠的命到头了。天宝十五载六月十四日中午,杨国忠人生中最后一个中午。当时,一群吐蕃使者正围着杨国忠的马头诉苦,他们告诉杨国忠,他们找不到食物,请杨国忠帮忙解决一下。杨国忠还没回答,一群士兵便冲了上来:“杨国忠与胡人一起谋反!”这句话吹响了发难的号角,一名士兵张弓搭箭,一箭射在杨国忠的马鞍上。杨国忠眼见不好,拨马就跑,一直跑到了驿站的西门内。杨国忠以为就此躲过一劫,没想到,一回头,一群士兵挥刀冲了上来,此时再想跑已经来不及了。乱刀齐下!阴阳两隔。打了一辈子精明算盘的杨国忠就这样毫无先兆地死于乱刀之下,而且死后也不消停,他的头被割了下来,挂在驿站门外。与杨国忠一起被乱刀砍死的还有他的儿子户部侍郎杨暄以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