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唐史并不如烟 >

第148部分

唐史并不如烟-第148部分

小说: 唐史并不如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重俊杀死了武三思,就此给了宗楚客机会,本来就依附于韦皇后的宗楚客迅速上位,顶替了武三思留下的空缺,成为韦皇后最得力的干将,再加上太府卿(库藏部长)纪处讷,他们一起成为韦皇后的死党,时称“宗、纪”。

哲学上说,矛盾无处不在,这句话用在李唐王朝身上再合适不过。

仅从武则天执政开始,矛盾就如影随行,先是武承嗣与李显的皇嗣之争,后是李显与张昌宗、张易之的明争暗斗,等到李显登基之后,又是武三思和五王的矛盾。

现在武三思死了,矛盾消失了吗?

不,又转移了,转移到韦皇后与李旦太平公主之间。

宗楚客向韦皇后献的一份大礼就是陷害相王李旦。

原本在审查李重俊兵变时,有人的口供就提到过相王李旦,只不过负责审查的官员认为并不属实也就放了过去,现在这份口供又被宗楚客和李裹儿利用起来,他们想借此扳倒李旦和太平公主。

在宗楚客的授意下,侍御史冉祖雍给李显上了一封奏疏:“相王李旦与太平公主与重俊通谋,请收付制狱。”

矛头直指李旦和太平公主。

李显这个低智商皇帝居然一看奏疏就相信了,他把调查李旦和太平公主的任务交给了吏部侍郎兼御史中丞萧至忠,如果萧至忠是周兴和来俊臣那样的酷吏,李旦和太平公主难逃一劫。

好在萧至忠对李唐皇室很有感情,他容不得别人离间皇帝的骨肉亲情。

萧至忠哭着对李显说:“陛下富有四海,不能容一弟一妹,而使人罗织害之乎!相王昔为皇嗣,固请于则天,以天下让陛下,累日不食,此海内所知。奈何以祖雍一言而疑之!”

听了萧至忠的话,李显这才醒悟,便把这件事搁置下来。

眼看陷害相王李旦出师不利,宗楚客调转了矛头,他把矛头对准了资格很老的魏元忠。

魏元忠做梦也不会想到,自己韬光养晦,沉默自保,还是有人要置他于死地,或许他这一生注定了就是一只被人追逐的梅花鹿。

原本宗楚客没有机会陷害魏元忠,不料李重俊起兵过程中的一个插曲让宗楚客抓住了把柄。

原来,在李重俊起兵时,魏元忠的儿子太仆少卿魏升正好与李重俊的兵变部队撞个正着,李重俊顺手胁迫魏升一起参与兵变。

等到李重俊兵败身死,魏升也被乱兵杀死,而魏元忠因此也被牵连了进来。

在羁押了几天之后,李显念及魏元忠以往有功将他无罪释放。

魏元忠以为这件事就这么完了,但在宗楚客看来,这事没完。

不久宗楚客和死党太府卿纪处讷一起作证:魏元忠与太子通谋,请夷其三族,然而这次作证并没有得到李显的认可。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魏元才忠意识到宗楚客和纪处讷要对自己下手了,与其被人背后下黑手,不如以退为进,索性退休回家吧。

在魏元忠的请求下,李显批准魏元忠辞去尚书右仆射职务,仍旧保留特进、齐公爵,每月一日、十五日仍进宫晋见。

事情到这一步结束了吗?

还早。

几天后,宗楚客又命人弹劾魏元忠,这次弹劾很致命。

这个人在弹劾奏疏中写道:

侯君集是社稷元勋,及其谋反,太宗就群臣乞其命而不得,竟流涕斩之。其后房遗爱、薛万彻、齐王祐等为逆,虽都是皇亲,皆从国法。魏元忠功不及侯君集,身又非国戚,与李多祚等谋反,儿子名列逆徒名单,就应该全族屠灭。但是他的朋党编造理由营救,蛊惑圣听,陛下仁慈宽厚,就想遮掩他的过错。臣所以犯龙鳞、忤圣意的原因,正是因为此事关系到帝国命脉。

奏疏一上,果然致命,魏元忠先是被关进大理寺监狱,然后被贬为渠州(四川省渠县)司马。

到这里算结束了吗?

还早。

不久宗楚客又指使给事中冉祖雍上奏:“魏元忠既犯大逆,不应再到渠州上任。”

这一次李显总算有了准主意,没有同意。

不过李显这个人不经夸,没过多久他又没有准主意了。

宗楚客又指使监察御史袁守一弹劾魏元忠:“重俊乃陛下之子,依然根据刑法加刑;元忠既非功勋又非外戚,怎么能让他漏网呢”。

这次弹劾得到了李显的批准,魏元忠随后又从渠州司马贬为务川(贵州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县尉。

到这里算结束了吗?

还早。

随后监察御史袁守一再次弹劾魏元忠:“则天皇后昔日在三阳宫身体一度不好,狄仁杰奏请陛下监国,元忠密奏以为不可,这就证明魏元忠心怀不轨已经很久,请加严诛!”

事实证明,宗楚客指使的弹劾一次比一次致命,如果这一次弹劾被李显认可,魏元忠将难逃一死。

幸好,在最后关头,李显的智商经受住了考验,他反倒认为狄仁杰是在树立自己的私恩,而魏元忠的做法并无过失。

就此给魏元忠谋反事件划上一个句号。

其实给魏元忠划上句号的还是他自己,他给自己的一生划上了句号。

当魏元忠走到重庆涪陵时,他的生命走到了尽头,在涪陵去世,享年七十余岁。

从此他不再是一只梅花鹿,再也没有人四处围捕要吃他的肉了。





第一百零一章 荒唐的一幕


解决掉魏元忠后,宗楚客跟当年的武三思一样,产生了错觉,他以为自己可以掌控一切,不久在错觉的指引下他收了一笔贿赂,然后引爆了一场边境之战。

这场边境之战发生在突骑施部落与大唐王朝之间,起因便是宗楚客收受贿赂,然后对突骑施部落言而无信。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突骑施部落(伊犁河中下游)新任酋长娑葛继承了父亲的酋长之位,而父亲的旧部阙啜忠节心中不服,两人之间的征战连年不断。阙啜忠节渐渐落于下风,不能支撑,索性转头投靠唐朝。

镇守边境的唐军统帅认为阙啜忠节可以用于皇宫侍卫,便把他推荐到京城担任皇宫侍卫,另外对突骑部酋长娑葛则进行安抚。

原本一切就这样平稳进行,没想到临近唐朝边境时,阙啜忠节经人指点,又变卦了,他不满足于仅仅担任一个皇宫侍卫,他想借助唐军的势力对突骑施部酋长娑葛发动攻击,这样既能公报私仇又能抢回自己的失地。

按道理说,这种替别人打工的活唐朝是不会干的,然而有宗楚客和纪处讷在,替别人打工的活愣是给接下来了。

收到贿赂的宗楚客和纪处讷上疏李显,力主对突骑施部进行讨伐,李显同意了。

事有凑巧,就在唐朝上下决定出兵对突骑施部进行讨伐时,突骑施部的使节正在长安出访,原本他的任务是向唐朝献马。

现在马也顾不上献了,使节马不停蹄地返回了突骑施部,将这个惊人的消息传递给了部落酋长。

酋长娑葛马上调兵,向唐朝边境的守军发动攻击,守军猝不及防,伤亡惨重,随后娑葛派使节携带奏章前往长安,索要宗楚客的项上人头。

宗楚客崴到泥里了。

随后娑葛给唐朝的边境守将写了一封信:“我与贵国本无仇恨,只是恨阙啜忠节那个家伙,而宗楚客接受阙啜忠节的黄金,竟要发兵攻打我,可恨。”

后来,边境守将把这封信转给了李显,宗楚客受贿就成了天人皆知的秘密。

然而即便如此,李显还是信任宗楚客,不久上演了更加荒唐的一幕。

公元709年二月九日,监察御史崔琬上疏弹劾兵部尚书宗楚客、侍中纪处讷收受贿赂导致边境战事,恳请李显给予处罚。

按照惯例,官员在受到弹劾时需要低头哈腰退出金銮大殿,以保证弹劾的效果,然而这一次宗楚客却没有遵从惯例,他反而挺胸抬头,口中念念有词地表白自己的功劳,死不认错。

这时李显做出了一个让人大跌眼镜的决定:“你俩都别吵了,我看你们就结为异性兄弟,和为贵吧!”

和事天子李显,你把自己当成调解群众矛盾的居委会大妈了吧?

自此以后,宗楚客的势头不可阻挡,他的红一直持续,持续到李隆基的第一次兵变,然后戛然而止。





第一百零二章 出身决定论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一个王朝如果开国皇帝是苦出身,那么这个王朝的开国皇帝一般为人很苛刻,对待功臣会痛下杀手,比如西汉的刘邦,明朝的朱元璋;而厚待大臣的皇帝往往是贵族出身,比如东汉光武帝刘秀,唐朝开国皇帝李渊,北宋宋太祖赵匡胤等等。

由此是否能得出结论:一个皇帝的出身或许就能决定他的执政风格。

细想一下也可以理解,像刘邦和朱元璋这样的苦出身,他们的内心已经在岁月的磨砺中成为铁板一块,因此在捍卫王朝利益时就会不择手段,而刘秀和赵匡胤这些人出身相对不错,而且受过良好教育,在内心深处反而留有仁慈的一面,两相比较,执政风格便是千差万别。

由皇帝说到皇后,如果说开国皇帝的出身影响一个王朝的执政风格,那么皇后的出身是否也会对这个王朝有所影响呢?

记忆最深刻的是明朝的万历皇帝,他的姥爷原本是自耕农,后来为了生计跑到北京当泥瓦匠,这个人最大特点就是贪财,后来贪财的习惯就通过万历皇帝的母亲传给了万历皇帝。

终万历皇帝一生,他都是一个贪财的皇帝,而他的子孙,多数也跳不出这个圈。

由此可见,皇后的出身真的会影响一个王朝。

韦皇后的出身同样影响了李显的王朝。

从韦皇后的出身来看,她的出身跟之前的几位皇后没法比:窦皇后出身贵族,长孙皇后出身贵族,王皇后出身豪门大族,武则天的父亲也官至工部尚书,而韦皇后呢?

她的祖父只当过贞观年间曹王府典军,父亲韦玄贞之前也不过是普州参军,如果算是地主阶级,也顶多算寒门地主,跟武则天的出身都没法比。

当然,这并不是唯出身论,只是从出身来分析韦皇后,从其出身以及之后的表现来看,她是一个目光短浅急功近利的浅薄女人,同时她把这种浅薄遗传给了安乐公主,然后一家人浅薄到了一起。

李显为什么会有后来的祸事?在我看来,这就是穷人乍富的结果,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韦皇后和安乐公主承受不了从天而降的富贵,就像有些人承受不了从天而降的彩票巨奖一样,民间一直有“坐不住福、压不住财”的说法,尽管有些迷信,其实还是有一定的道理。

总而言之,韦皇后的出身决定了她的眼界,而她的眼界又决定了她的命运。

小时曾经学过一篇课文,课文里有这样一首小诗:

砍头不要紧

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

还有后来人

这是革命烈士夏明翰写的小诗,说明在革命的号召下自然会有千千万万个夏明翰站出来。

与夏明翰烈士的效应一样,武则天这个古今少有的女皇也产生了特有的效应,以至于她的儿媳亦步亦趋,向着她的高度,邯郸学步。

公元705年十一月二日,文武百官向李显奉上尊号:应天皇帝,向韦皇后奉上尊号:顺天皇后,随后李显与韦皇后一起祭祀了宗庙,告谢受尊号的意义。

这是韦皇后学习武则天的开始,她也试图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公元707年八月,尊号再次升级,这次上尊号非常有意思,程序如下:

韦皇后率领文武百官向李显奉上尊号:应天神龙皇帝;

之后,宗楚客率领文武百官上韦皇后奉上尊号:顺天翊圣皇后。

整体过程如同抛砖引玉,用李显这块砖,引出韦皇后这块玉,而这一切的总导演则是韦皇后。

到了公元708年,韦皇后登峰造极,她的胃口再次调高,已经开始追求祥瑞了。

这一年的二月二十七日,后宫传来消息:韦皇后衣柜的裙子上有五色云冉冉升起。

得知消息后,李显命令画师将这一幕记录下来,然后拿给文武百官参观。

不久李显昭告全国,这下天下百姓都知道皇宫出现祥瑞,韦皇后的裙子上有五色云彩冉冉升起。

真的有五色云彩吗?

上坟烧报纸糊弄鬼呗。

不久右骁卫将军、知太史事(代理天文台长)迦叶志忠也来凑热闹,他上奏说:“昔日高祖未受命时,天下歌《桃李子》;太宗未受命时,天下歌《秦王破阵乐》;高宗未受命时,天下歌《侧堂堂》;天后未受命时,天下歌《武媚娘》;应天皇帝未受命时,天下歌《英王石州》;顺天皇后未受命时,天下歌《桑条韦也》。这说明上天认为顺天皇后最适合当国母,主持桑蚕大计以安天下,谨奉上《桑条歌》十二篇,请编入乐章之中,待皇后祭祀蚕神时演奏。”

忽悠死人不偿命。

看完奏疏,李显非常高兴,高兴之余对迦叶志忠加以赏赐,看来在母亲的影响下,他已经完全接受了皇后干政的现实,似乎皇后不干政,他反而不高兴。

相比于父亲李治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