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狂歌-第3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着翻箱倒柜的声音响起,不一会儿书房就传来了秦震兴奋的声音:“喂喂,你快过来一下。”
羽东移步走进书房,就看见秦震折腾的一地全是书。
此刻他正盘腿坐在一大堆书的正中间,捧着一本泛黄的老书,一脸兴奋的笑着。
见羽东走了进来,秦震连忙招呼他道:“快快,你快过来看看!我本来以为我找不到这宝贝了呢,没想到被我遗弃了这么多年,它竟然还健在……”
羽东也好奇秦震手里拿着的到底是什么书,于是便一边避免踩到脚下的书,一边小心的走到了秦震的身边。以秦震现在的这个席地而坐的姿势,羽东也只好推开了几本书,随秦震一起坐在了地上。
秦震手里的这本书,一看就已经年龄不小了。那纸张脆弱到让人都有些不敢碰。
不过秦震干的营生就是倒腾古物,自然是有他独特的处理保存方式。所以现在看起来,这本老书还算完好……
秦震激动的拉着羽东说道:“就这本书,是我父亲给我的。他是研究地理的,这你也知道。他告诉我中国人谈地理,必须先看《山海经》。如果连《山海经》都没仔细钻研过,那就没资格在这个门槛上高谈阔论。
可是……我当初并不喜欢这部奇书。因为这上面的地名我一个都不认识,这上面的神鬼精兽我一个都不相信。在当时的我眼里,这就是一本荒诞怪异的神话书而已。所以他就理所当然的被我遗弃在了书架的最角落里。
可是当和你们走过了这一遭之后……我觉得我曾经固执坚持的世界观未必就全是对的,所以我现在无比尊重这部上古创世史诗了……”
第十九章 千古奇书《山海经》
随着秦震手中翻动的书页,羽东的眼中也闪过了一丝光芒!
《山海经》他可不是没读过,其中各个版本的插图他也不是没看过。可是秦震手里的这本古籍……却和他之前所见过的任何一部《山海经》都有所不同……
“这、这本书是从什么地方来的?”羽东颇有些惊奇的问道。
秦震莫名其妙的回道:“从我爸那啊……”
“……那令尊又是从什么地方得来的?”羽东问的一脸严肃认真。
这倒让秦震九德有些迷糊,于是稍稍想了想,便结结巴巴的回道:“大概……大概是从他爸那吧……”
“……”
“怎么了?这本书有问题啊?”秦震不解的看着羽东,不明白他为什么会有这突如其来的变化。
羽东从秦震的手里接过那本书说道:“这……似乎是最古版山海经,我都没见过。这上面的山川地理图,和我所见过的完全不同。这应该才是最接近原著的……”羽东如获至宝一般的捧着那本书,小心翼翼的翻动着。
秦震一听,这才率性笑道:“哎呀,就这点儿事儿啊?!你可吓死我了,我还以为我爸有偷窃国宝的嫌疑了呢!你甭管了,明儿一清早,我就去问他这书哪来的。诶?要不你和我一起回去吧?到时候有什么问题你就直接自己问,也省的我从中传话了。”
羽东抬眼看着秦震稍稍愣了一下,似乎是有些犹豫。
如果是寻常百姓的朋友兄弟之间。一起回趟家问点儿事,或者互相拜访一下父母、在一起吃顿饭,这完全就是很正常的事。就好像秦震和顾杰吧,他们彼此到了对方的家里,几乎就属于喊一声就直接自己推门,饭熟了就直接自己落座的那种情况。
彼此不分你我,两家也是交情甚好。
可是羽东就不一样了,他的身份地位特殊,再加上他从小也没有过这种感受和经历。所以稍稍考虑了一下之后,他还是婉言谢绝道:“那样有些太冒昧了。还是由你去问问吧。等这次咱们回来之后。我定会再去家中拜访……”
“行行行了,你快别跟我来官方的这一套了!这套对我可不好使。哎哟嗬,夏羽东,哈哈。看不出来你小子还会说两句客气话啊?我一直以为你就是那副冰山德行。到死也变不了了呢!”秦震大笑的调侃着羽东。
秦震估计这爷们儿也是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为人处事的态度、沟通交流的方式貌似都有些问题,所以这才让秦震自己去问的吧!
不过既然这样,秦震也不再强求。他只是不太理解的又对羽东说道:“这本书吧,我在做保护措施的时候也曾经翻看过,里面都是一些很难看懂的怪异图画,其内容比任何一版的《山海经》都更加晦涩。有时候往往两三个字就概括了一大段……要说这古人说话也是真简练啊!不过它到底有什么特殊之处?”
羽东连头都没抬,一边翻看着书页,一边问道:“你既然都不知道它有什么特殊之处,那你还费时费力的做了那么严密的保护干什么?”似乎羽东是不太能相信,秦震“无知”到了这样的地步。
没想到,秦震倒也真说实话。他理所当然的回道:“你忘了我是干什么的了?我就觉得我爸给我的这本书有年头儿了,肯定是足够老!所以我就给它稍加保养,准备赶上个合适的机会就直接出手了啊!这他娘的又不是是兰亭序,不卖了换钱还等什么?”
羽东苦笑了一下说道:“万幸你没赶上合适的机会,这本书真的帮了我们大忙了。而且其价值根本就是不兰亭序能够比拟的。”
“啊?真的啊?”秦震的眼睛里冒出了一丝独属于商人的“欣喜”光芒。
“嗯。据说《山海经》最早版本是西汉时期的刘歆校注的,不过早就已经佚失了。现在我们能看到的最早版本是晋朝大风水家郭璞作注的版本。可是那山海图却已经不再是最早的山海图了。我相信,秦始皇对寻仙之道的深信不疑,绝对不仅仅是因为轻信了方士、术士的片面之言。他信的,不是徐福,而是《山海经》……”
秦震听后觉得羽东说的十分有道理,马上就跟着激动的接道:“对啊!人们都说始皇帝太愚昧,轻信了江湖骗子的谣传。可我就不信,这千古一帝,横扫的嬴政,他能是个智商为负数的人?如果他没有足够的胆识和谋略,又怎么可能统一了中国?所以我坚决支持你的这个观点!秦始皇的寻仙之道不是信了骗子,而是他信了《山海经》!”
这样似乎也就能解释了,秦始皇焚书坑儒的行径,为什么独独只有《山海经》幸免于难了。
“是,所以正因如此,要想找到当初秦始皇所到过的踪迹,就必须有古版的《山海经》做参考。一地之差,就会让我们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没准儿还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和后果。”羽东说道。
“那、那这个算是古版的吗?要是算的话,咱们得带它一起上路啊!”秦震很认真的看着羽东。
羽东点了点头说:“这本书还真得带上,就交给你了吧!好好研究研究黄渤海附近的区域。”
秦震也是没想到,羽东直接把这个任务交给了他。可是想想自己似乎冲锋陷阵也不是多在行,钻研钻研古籍可能会更适合自己一些……所以秦震也就欣然的答应了下来。
可是他手中的这本古籍,和如今人们能看到的《山海经》真是完全不一样。所以秦震还是颇有些疑惑的问道:“诶,之前我也看过如今的《山海经》,那一上来不就应该是南山经、东山经、中次一经之类的吗……可是你看这本,根本不是一个套路啊!”
秦震觉得还是“不耻下问”一些比较好。好不容易羽东亲自指派了一个任务,到时候这“文职”要是再完成不好,好像就有点儿没法交代了。
羽东这时候翻阅着这本非常非常厚的古籍,悠悠说道:“原本的《山海经》应该是由四大部分组成的。你看,这本书就是这样的顺序。虽然没有标注,但是仔细一看就能看出来,这第一部分是帝禹时代的《五藏山经》,第二部分是夏代的《海外四经》,第三部分是商朝《大荒四经》,最后是周朝的《海内五经》。文字看似简单干练、朴实无华,但内容却是非常详细,把上古时期的地理描写的非常清晰。”
秦震愣愣的看着羽东手上的书,心里不禁苦闷道:我怎么就没看出来哪里“清晰”呢……
那上面的地图,和如今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简单的线条都能勾勒出上古蛮荒时期的气息……
不过既然羽东说有用,那秦震就负责研究它就是了。好在也不是全部都要看,将黄渤海附近的看明白就差不多了。
渤海古称沧海,没有什么太离奇的变化。总不至于像喜马拉雅山那样,有着沧海桑田的转变。
只是一想到那禹王九鼎,秦震就感觉自己的太阳穴“登登”乱跳。那种大海捞针的无助感,真是让他有些抓狂。
所以这时他打了个哈欠抱怨道:“哎!也不知道禹王爷当初收了九州的铜,有没有私下克扣啊?会不会它铸造的鼎就像九个暖壶一样大小?羽东,你想没想过那东西要真是就那么大点儿的话,咱们该怎么下渤海去找……”
“不会的。”羽东斩钉截铁的说道。
“为什么?”秦震诧异羽东为什么如此断定。
接着就听羽东说道:“《战国策》中描写过‘昔周之伐殷,得九鼎,凡一鼎九万人挽之,九鼎八十一万人。”
秦震大吃一惊道:“什、什么意思?一个鼎需要九万个人才能拉得动??你看你看,我就说吧!这些古籍,你就算想相信,都没办法相信!”秦震无奈的摊着手,似乎根本就不相信羽东刚才所叙述的史籍资料。
这也难怪,在商周时期,人口密度总不会和现在的中国一样。弄出来八十一万人,就为了拉九个鼎,这确实有点儿扯。八十万人连航母也拉得了了。
不过羽东这时却说道:“你又忘了,传说或许有夸张的成分,但是必定是通过现实所折射出来的。也许九鼎并没有大到如此地步,但是这绝对可以证明了两件事。一,周灭商之后,确实得到了九鼎这是真的;二,九鼎的体积重量绝对是不容小觑的。因为如果九鼎非常小的话,那传说就会往更小上夸张,绝对不会朝着相反方向夸张。”
“呃……好吧。”秦震觉得羽东分析的确实有理,也就没再反驳。
而且他们也有足够的理由相信,禹王铸造九鼎是为了代表九州,如此镇国重器,他没道理收了九州的牧贡之铜,却造出了九个暖水瓶大小的东西……
在这方面,秦震觉得自己可能确实是想多了。
第二十章 九鼎九德
话虽如此,可是不管那九个鼎能有多么的大而重,对于茫茫的大海来说,依旧不过不沧海一栗。
在大海中寻找任何东西,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关于这一点,现实中的很多例子都可以证明。
就算那禹王鼎真的很大,甚至和飞机一样大,可飞机掉进海里之后,不是也该找不到还是找不到吗?
就算那鼎比飞机还大,和泰坦尼克号一样大,那自1912年泰坦尼克号沉没以后,也是直到1985年人们才真正找到残骸的,整整找了73年!
更何况,秦震就不相信那禹王鼎能和飞机轮船一样大。所以,这个关于渤海的计划,实在是太荒谬,太庞大了。所以,他们还是需要缩小再缩小范围、了解再了解更详细的东西。
只有这样,他们才有可能重新找齐那禹王九鼎。
至于找到了那九鼎之后会怎么样,秦震不知道。但是找不到九鼎的结果,秦震却十分清楚。因为也就是当关乎到了国运安危的时候,才有可能看到羽东如此心慌不安的一面。
看着羽东还在认真的研究着那本书,秦震有些百无聊赖的问道:“传说九鼎不但代表九州,还代表了很多其他的东西……比如九德、九星之类的……这九州我知道了,九德又怎么说?”秦震勤学好问的打探着关于禹王九鼎的一切。
“忠、信、敬、刚、柔、和、固、贞、顺。九鼎九德,九德九合。我们常说的一言九鼎。就源自于这九鼎。除了代指言必行、行必果的言语分量以外,还隐藏着九德的含义。”羽东一边继续翻书,一边为秦震简单明了的解释着他所问的问题。
“哦……看来这九鼎的意义还真是非同凡响,难怪秦始皇会疯了一样的找,又疯了一样的藏……”秦震感慨了一句。
羽东听到这里笑了一下说:“疯了一样的找,这还真是确实如此。禹王九鼎刚到秦始皇手里的时候,并不是九个,而是八个。这中间还有一段比较神异的传说。
据说当初秦昭襄王攻打西周的时候,将那九个日思夜想却不可得的鼎掳到了自己的秦国。可就在这运送的过程之中,其中一个鼎里忽然飞出了一条神龙之类的怪物。然后带着那个鼎就一起沉到了泗水中。于是秦昭襄王带回秦国的。其实只有八鼎。
后来,秦昭襄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