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大民国-第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见一枚枚航空炸弹摇着头,仿佛醉鸭子一样落在航母甲板上后,航母上的指挥塔桥岛第一时间就倒下了,飞行甲板也裂开了口子,整艘船发出吱呀吱呀的声音,似乎要解体一般。但是还没完,只见又一个轰炸机编组扑了过来,再次投下炸弹。还有小型的驱逐机,低空飞行然后投下大个儿的鱼类。突然间,一声巨响,航母冲中间猛然一折,伴随着爆炸声燃起了大火,接着往海水中沉去。
航母不远处停泊的战列舰也遇到了疯狂的轰炸,不过它够皮实,挨了数波轰炸,竟然还在反抗,而其他的运输舰甚至包括两艘巡洋舰早已经沉了下去。但是它的好运也就到此为止了,在第一波轰炸结束后,不到两个小时,又一波百十架飞机排着整齐的编队轰鸣着飞了过来,它的命运也就注定了。
一时间海面上尽是舰船的残片,呼喊救命的皇家海军,还有冒着浓烟的残骸。
天津港在燃烧!
九十八节 如何善后
战后军事专家们发出了无数个假如来避免英国舰队的覆灭,假如英国皇家海军当时更重视一些,在天津被攻击后,他们立即撤离港口,假如他们攻击居庸关的空军能够及时回防,假如他们对防空更重视,战列舰和航母上都装备齐全各型防空武器,但各种假如拯救不了英军舰队,这次他们确实是败了。
败在了那三个假如上,他们没有完善的对付空军的心理准备和技术准备。
不是他们不理解现代战争,而是他们的军事思想还没有发展到那一步,不是他们演习中没有推演过飞机这种现代武器对于军舰的打击,只是他们根本看不起中国军队,在他们看来中国人是不可能拥有先进的飞机的,就算有也是买来的,可他们会用吗?
正是针对这种心态,由赵书礼提意见,李忘川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
而作战计划的中心正是空袭天津港,用飞机炸沉所有的英军军舰,而之前的一系列军事行动,无非是迷惑英军的障眼法和给空袭做的准备而已。甚至可以说,不管是李三江在居庸关的苦苦坚守,还是陈驰的后方骚扰,还是高凤举从承德对天津的长途奔袭,都不过是为空军偷袭英军舰队做辅助而已。
其中李三江在居庸关的防守和陈驰的后方骚扰,起到的是迷惑英军的作用,给他们造成一个对方在居庸关的防守就已经尽了全力,在后方骚扰也是无奈之举。孙子兵法中有一个主要思想就是知己知彼,但是同时还要尽力迷惑对方,让对方不知道你的真实情况。西方的军事思想中可不强调这一点,克劳塞维茨认为战争是整治的延续,一旦爆发战争双方就要动员一切国力已达成目标,他们强调的是总体战,强调的是绝对的实力。因此认为自己拥有绝对实力的英军从来没有考虑过,中国的一只地方部队竟然能留有后手保留力量,竟然可以对他们进行反击,而且是攻击他们的海军,这在他们看来,不用用他们的大脑思考就知道是一个笑话了。因此很大程度上,这场战争也是孙子和克劳塞维茨这两个中西方兵圣思想之间的战争。
如果说陈驰李三江是牵制和迷惑对方的话,那高凤举就是关键性的了,他要进攻天津绝对不是为了迷惑对方,也不是为了配合空军攻击港口,而是为了扫清障碍,必要的时候为空军提供有保障的将落地,也就是说他们最重要的目标不是天津这座城市,而是天津的英军机场。
因为1930年的飞机尽管较一战时候要先进了很多,各类性能指标都有较大幅度提高,但是跟二战时候相比就落伍太多了,甚至在质上面不时一个档次的。这时候的飞机跟一战时候的一样,大多数都是双翼飞机,单翼飞机的研制属于绝对的前沿课题。几乎没有一个国家愿意用单翼飞机作为自己的空军用机,因为各种实验表明单翼飞机不安全。
英国的空军和塞北的空军同样如此,他们的战斗机和轰炸机也都是双翼的。英国是自己生产研制的,不要小瞧英国的研发实力,作为这个星球上第一个工业化强国,尽管后来被美德等国超越了,但是底子还是在的。尤其是他们的飞机工业更是处于领头羊的位置,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西方有一个叫做舒尼德杯的比赛,这是国际航空界最高水平的飞机速度竞赛之一。而这个比赛中,最近的两届大赛冠军都是英国的超级航海公司研制的竞赛机获得的,并且他们还将赢得下一届,根据大赛的规矩,将奖杯永远留在英国,只是此时还没有发生呢。除了站在飞机研制前沿的超级航海公司外,英国还有霍克等飞机制造企业,都是闻名世界的飞机设计和制造公司。
塞北的飞机同样也都是自造,即便个别从国外购买的飞机,也是为了研究。自造飞机的主要设计者都是德国人,发动机是仿造德国的BMW(宝马)直列式水冷飞机发动机,外形则是兼顾英美等国的最新式飞机进行的杂糅,先后生产出了四五款战斗机和轰炸机。因此塞北的飞机质量比之英国就算差也有限,而且坐拥主场之利,在空军上可以说双方是半斤八两,而不是英国人认为的他们占据绝对实力。
但是两方空军都有一个毛病,那就是都属于双翼单发动机的飞机,飞行速度慢,航程也不长。英国飞机能达到600公里的最远航程,可以从天津起飞执行轰炸张家口的任务,而塞北的飞机也可以直接从承德起飞来轰炸港口的英国航母。但是如果空战持续时间已久,容易耗尽燃油,因此英军要在南口修建机场,而塞北方面要抢夺天津的机场。
废话到这里该结束了,港口的战况换个方式在叙述一下。
战斗一开始,英国人很快做出了反抗,高射机枪什么的防空武器同时开火。
但是效果不是那么明显,只有几架飞机冒起了黑烟,掉进了海里。其中只有一个飞行员没有来得及跳伞,要说双翼飞机也有这种好处,那就是滞空时间够长。
但是他们两艘驱逐舰在第一拨空袭下就没抗住打击缓缓下沉,船上的海军官兵慌乱成一片,有跳海的,有到处乱窜躲避的,完全失去了组织。战列舰的情况好点,不是说他们更有组织,而是这种船抗打击能力强。可是在第二波空袭中舰艏被几颗航空炸弹炸的断裂,沉没是必然的,而且战列舰上的海员比驱逐舰更惨,庞大的战列舰下沉掀起的漩涡让成员几乎没有逃跑的机会。
最重点的航母更是不可能逃过此劫,这时候的航母还不是那么被重视,像后世那些什么护卫舰护卫航母护卫驱逐舰配置齐全,上面的雷达防空武器密集如林等统统木有,现在的航母充其量也就是个海上的移动机场而已,装备几挺高射机枪就不错了,至于安装高射炮的就寥寥无几了,反倒是大口径的火炮是必备的,毫无疑问他们把防卫的重点目标还是放在了其他军舰上。这样的航母第一波空袭中,上面的附属建筑就遭到了致命的打击,如同大扫除一般,舰岛歪斜在一边,冒着烟雾,甲板到处是裂缝,一边也倾斜了下去。还没等到第二拨袭击,它上面的弹药库就发生了巨大的爆炸,巨大的震撼声全天津都能听见。
本来塞北军还打算进行第三波第四波的袭击的,但是当空军人员侦查到这样的情况后,上面果断的下令停止了。
当消息传回司令部的时候,赵书礼还好点,意料之中。但是李忘川就震惊多了,虽然作战计划是他提出来的,但是构思是赵书礼的,有的地方甚至是赵书礼要求怎么怎么做的。李忘川很意外空军对海军的作战效果如此明显,他战前还有顾虑,因此计划了四次空袭,因为难以预料打击效果,毕竟珍珠港之前没有那个国家那个军队,用空军力量摧毁过敌人的舰队,更何况李忘川这个并不是正规的军校生了,他更不可能想到。
但是赵书礼就自然多了,珍珠港诺曼底这些二战经典他摆在他脑子里的,珍珠港的舰队上的硝烟那可是二十世纪的经典画面之一啊。现在提前预演了,尽管在规模上不是一个等级的。就是不知道这样的事件,会不会给日后的美国提个醒。震惊了一小下后,李忘川就开始反应过来了,这次战争他们胜利了,应该做些什么呢,当然是庆祝!
那边在庆祝,英国人这边就不好办了,埃德蒙收到这样的消息,几乎是从椅子上跌倒了。他年纪已经不小了,征战了半辈子的他,已经年逾古稀是一个十足的老人了,这样的打击他实在是承受不了。而且听说舰队是被对方空军毁灭的,他立即就把责任归咎到了自己头上,因为正是他坚决的把飞机留在了居庸关参与最后的攻击,他根本没想过军将竟然会遭到来自空中的打击,而且也没想到塞北竟然有能力组建自己的空军。
显然皇家海军的覆灭是压垮他心理防线的最后一根稻草,此前的天津城沦陷充其量只不过是出乎他意料而已,军舰是他们立于不败之地的保证,因此在他心中的地位至关重要。但是他随即问的第一个问题却不是舰队的损失情况,而是问“蒙巴顿怎么样了,活着没”。当手下说了句,“他逃出来了”的消息时,老将军点点头,一头栽倒在地昏厥了过去。
这个蒙巴顿是何许人物,在老埃德蒙心理的地位竟还在整个舰队之上?当然后世的他可是大名鼎鼎,但是现在只不过是个无名小卒。他之所以让埃德蒙子爵如此在意是因为他的身份背景,蒙巴顿本人出生在温莎城堡,显然他是一个王室成员。母亲是维多利亚郡主,著名的维多利亚女王的女儿,父亲是德国亲王,英王爱德华七世是其舅舅,德皇威廉二世是其表舅,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是其姨夫,同时他们家族在丹麦、希腊、葡萄牙、比利时、西班牙等国宫廷内也有很多亲戚。同时由于他身为维多利亚女王的直系后代,他在法理上还是英国王位的继承人之一。
这样的大人物虽然没死,但是毫无疑问落入了已经进入天津,并且已经占领机场和港口的塞北步兵手里。显然蒙巴顿此时已经成了赵书礼手里的一个大筹码,但是一个问题出来了,他该如何善后呢。此时他可是把英法美意日等强国,一下子得罪了个干净。
九十九节 谁来调停
不用说,这次攻击天津的行为在国际上的性质是很严重的,各国报纸纷纷谴责。后果也是非常严重的,几大列强国在战斗中都有损伤,多则上百人,少则几十人。
但是对于塞北军来说,占领天津却是必须的。占领天津等于切断了英军的后勤补给,当然真正的决定性战果还是摧毁了英国人的舰队,此举在世界上引起的轰动更加巨大,尤其是军事界,许多国家开始派出各种专家来天津考察。
从英军的反应也看的出来,天津一被攻占,主帅埃德蒙又休克了,于是军心涣散,攻击就不用说了,军队中甚至出现了各种不安定因素,殖民地军队跟本土军队因为争夺给养差点干架。
期间埃德蒙偶尔醒过来几次,第一次醒来就下达命令让停止进攻,第二次叫过阿奇博尔德对他说,他是个好的参谋指挥,军队就交给他了,然后表示了他对战局的看法,让阿奇博尔德联系对方接洽投降事宜。
“记住要对方遵守日内瓦国际公约,友善对待我方放下武器之人员···”
埃德蒙最后留下了这句话后就再也没有醒过来,陷入了长期的昏厥状态,还伴随着低烧。
对埃德蒙的遗言一般的叮嘱,阿奇博尔德遵守的很彻底,他第二天就派人打着白旗到了对方几成废墟的阵地上去联系了。他第一个要求倒不是要求什么日内瓦啥玩意的,而是提出了给埃德蒙进行人道主义救治的请求,李三江很有军人风范,也不侮辱对方,反而承认对方很有军事素养,战斗力很强,同时痛快的答应了对埃德蒙进行救治。接着第一时间把埃德蒙送到了归绥去治疗,然后才开始谈关于投降的问题。
对于这次投降在英国内部造成的影响可以称为地震,按照西方的传统,他们的内阁倒台了,他们要位战争负责。接替上台的是一个和平主义者,他的名字叫做张伯伦,这位张先生登上了国际舞台,开始长袖善舞起来。
张伯伦能上台是英国两股势力角力的结果,一方主战他们以工业家和有军事背景的贵族为一方,另一方主和他们主要是商人轻工业制造者等,还有一股大金融家势力他们正忙着处理国内纷乱负责的债务,根本不顾及这场战争,不然在他们的搅和下没准战争规模更大,更持久呢。
主战派开始占上风,所以英国人两次派兵,甚至在埃德蒙久攻居庸关不下的时候,英国人还宣称要再次增兵,并且在殖民地动员了几个师人数近十万。他们雄心勃勃从来没想过战斗会失利,何止他们普通英国民众都不认为英国军队,尤其是皇家海军能失败。但是战争是多变的谁也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