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禅悦---快乐呼吸16法 >

第5部分

禅悦---快乐呼吸16法-第5部分

小说: 禅悦---快乐呼吸16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因为对呼吸缺少慈爱,我们不喜欢也不欣赏它。你若能像对待自己的小孩或某位难以割舍的亲密爱人一样地欣赏呼吸,你就绝对不会遗忘或放弃它,而是会始终注意它。但如果你对呼吸心怀嗔念,你就会发现自己总是将它遗忘,而且还会一直想着要失去它,因为你一点都不喜欢它。这正是你无法进入禅那的真正原因。

    总之,嗔念是一个障碍,你可以通过悲悯他人、宽恕自己、对禅修对象报以慈爱之心、和善地关爱禅修对象等,来克服这个障碍。当你对禅修对象心怀慈爱时,无需多做努力就能守住它。

第三部分 3。第三障:昏沉

    第三障是昏沉。相信我们都已经通过自身的禅修经验了解它了。我们坐禅时,无法真正知道自己在观察什么,不知道自己是在观察当下、静默、呼吸,还是在观察其他对象,这是因为心是昏沉的,犹如没有光线照亮内在般,心的世界陷入了一片阴暗与模糊。

    ?妙法消解昏沉

    克服昏沉最精妙、最有效的方式是任由自己陷入昏沉——别对抗它!记得当我还是泰国森林寺的年轻比丘时,在凌晨3点15分的打坐中如果想睡觉,我就会拼命挣扎,以求战胜昏沉,但抗争通常以我的失败告终。

    不过,当我真的成功克服昏沉而不再感到昏昏欲睡时,掉举①往往取而代之。因此,我会努力平息掉举并再次陷入昏眠,于是我的禅修过程就如钟摆,一直在两端之间摆荡,永远找不到中点。

    ①〃掉举〃是一种轻度的兴奋状态,陷入掉举的禅修者内心会浮现过往的回忆、杂念,甚至带动欲贪、嗔念等情绪,而无法进入禅定。

    我花了好几年的时间,才了解个中原委。

    佛陀主张观照,而非对抗。因此,我开始检视昏沉的原因——过去我一直在凌晨3点15分禅修,睡得少而且营养不良。一个英国比丘身处炎热的热带丛林,结果还能怎样呢!陷入昏沉便是无可避免的结果。

    看清原因后,我选择停止抗争并让脑袋低垂,慢慢睡去——天晓得,我甚至还可能打鼾!不过,当我停止对抗昏沉时,昏沉的情况也没有持续太久。此外,当我通过了昏沉的考验时,接下来即可体验到安定而非掉举。我已找到钟摆的中点,而且从此就能轻松地观察呼吸。

    禅修中的昏沉是心疲倦的结果。若对抗昏沉,则会使你更累,这时,休息可让能量重回你的内心。为理清这个过程,我们要了解构成心的两个部分:觉知者与造作者。觉知者是被动的那一半心,它只接收讯息;而造作者是主动的那一半心,它会进行评估、思考和控制,二者共同消耗同一颗心的能量。因此,当你忙忙碌碌地努力做事时,造作者会消耗你的多数能量,只留下很少的能量给觉知者。当觉知者的心理能量匮乏时,你就会感到昏沉。

    几年前的一次闭关中,某个在城里担任企业主管的闭关者因为工作繁忙而迟到。坐禅的第一个晚上,她的心可说是死气沉沉,因此我特别指导她如何克服昏沉:我请她休息。接下来她连续3天都睡过头,一觉睡到黎明,吃过早餐后又回去倒头大睡,午餐过后再打个大盹。多么精彩的禅修啊,在这毫不抗争的三天里,造作者几乎没得到任何心理能量——心理能量自然而然地流向了觉知者。

    三天过后,她的心渐渐亮了起来,再过三天,她已能赶上其他禅修者的进度。在闭关结束前,她已经领先且成为那次闭关的优秀禅修者之一。

    因此,不要试图对抗你的心,不要想改变情况,应该任由它去。你要与昏沉和解而非作战,接着,你的心理能量将被释放而流向觉知者,昏沉自然会消失。

    ?珍视觉知

    另一个克服昏沉的方法是更加珍视觉知。禅修之道上有时会有岔路口,左边通往昏沉,右边通往正念。你可以凭经验认出这个路口,这是禅修中选择昏沉小巷或正念大道的时机。往左,你将同时放弃造作者与觉知者;往右,你将放弃造作者而保留觉知者。你若珍视觉知,将会自觉选择右边的正念之道。

    ?昏沉与嗔念

    昏沉有时是第二障嗔念的结果。我以前去澳洲监狱教导禅修时,常会听到这样的狱中俚语:〃多睡1小时,便少关1小时。〃拥有这种负面情绪的禅修者会有趋入昏沉的倾向,而嗔念正是其症结所在。

    我们泰国的寺院每星期都会有一次彻夜禅修。在彻夜打坐的过程中,昏沉总会规律性地在午夜过后出现,将我制服一两个小时。回想起来,我在出家之前常在派对、摇滚音乐会、俱乐部里彻夜狂欢,或在凌晨两点聆听某个乐团的音乐,那时我从不会感到昏昏欲睡。为什么?显然当你正在享受所做的事情时,不太可能陷入昏沉,但当你不喜欢正在做的事情时,昏沉就会出现。我以前不喜欢彻夜打坐,认为那是愚蠢的做法,所以只是勉强为之罢了。这就是我心中的嗔念,也是我昏沉的原因。当我改变态度,从彻夜打坐中觅得乐趣并乐享其中时,昏沉便很少出现。因此,你也应该审视自己的昏沉,看它是否源自嗔念。

    ?禅修忌恐惧

    当我还是居士时,曾在英格兰北部参加过一次禅修闭关。清晨的禅堂很冷,大家都会把毯子裹在身上。但那样很容易使人在禅修中睡着,于是禅师拿着一根大棍子来回巡视,我旁边的家伙才刚开始打盹儿就挨打了。霎时间,每个人的昏沉都消失了——只需一个人被打就足以使我们警醒。问题是,唤醒我的那种恐惧感此后一直跟着我,阻碍我更进一步禅修。这段经历给我的教训是,不宜通过恐惧或暴力等不善的方法,去追寻平静与自在。

    在泰国东北部的古老森林传统中,比丘们会在危险的地方禅修,例如树上的高台、悬崖边或老虎出没的森林里。幸存者说他们得到了很好的禅修,但你却永远无法听到那些不幸者的感言。

第三部分 4。第四障:掉 悔

    掉悔(掉举与后悔)是最细微的障碍之一,其主要成分是心的掉举。但请先容我对〃后悔〃作简短说明。

    ?后?悔

    后悔是你所做过或说过的恶业造成的结果,换言之,它是恶行的结果。若禅修中感到后悔,你应该原谅自己而非沉溺其中。每个人都会犯错,智者并不是永远不会犯错的人,而是能原谅自己并从中汲取教训的人。有些人太后悔了,以致相信自己永远不可能觉悟。

    佛经里有大家耳熟能详的、关于央掘摩罗的故事。央掘摩罗是个连环杀人狂,他杀了999个人,并切下每个人的一根手指挂在颈上做成花环,故有〃指环〃之称。第1000名受害者是佛陀,他当然无法杀死佛陀,而是佛陀〃杀了他〃——杀了他的恶行与烦恼。后来,他成为佛教比丘。即使像央掘摩罗这样的杀人魔,都可能达到禅那并完全觉悟,那么你呢?难道你杀过人?你是杀人狂吗?连那样的人都能觉悟,你当然也可以。无论你曾做过什么坏事或对什么事感到后悔,请永远记得央掘摩罗,这样你就不会觉得自己太糟糕。原谅、放下过去,是克服后悔的良方。

    ?掉?举

    掉举(兴奋不安)就是禅修时一味想要做别的事情,或脑子里胡思乱想,或想去别处(除了当下之外的任何一处)逛逛。掉举一如欲贪,是禅修的主要障碍之一,它会使我们难以长时间地静坐。

    我们之所以感到掉举,是因为不懂得欣赏知足之美:我们不了解〃无为〃的单纯乐趣,对于既存事物同样心存挑剔而非欣赏。

    禅修中的掉举,永远是无法感受当下的喜悦所致,至于是否能感受到喜悦,取决于我们看待事情的态度。例如看着一杯水,你可以觉得它很美,也可以认为它很普通。禅修时,我们可以把觉知呼吸看做是无聊和单调的事,也可以看成是非常美丽和独特的事。我们如果认为专注于呼吸是很有价值的,就不会感到掉举,不想再做别的事了。

    我从〃觉知当下〃开始修禅,就是为了克服掉举的唠唠叨叨:〃我想去当下之外的某个地方。〃无论当下有多么舒适,掉举总会说它不够好。看着你的蒲团,掉举会说它太大或太小、太硬或太宽;掉举会看着闭关中心说:〃它不够好,我们应该一天吃三餐,还应该享受客房服务。〃

    与挑剔心相反的是知足心,你应该尽一切可能让自己对所拥有的一切及周围的环境感到知足。

    要谨防禅修中产生的挑剔心。有时你可能会想:〃我还不够深入,我已观察当下很久了,却一直没什么进步。〃此类想法正是掉举的因。禅修的进展如何无关紧要,重要的是你要对它绝对知足,相信自己的禅修将会更深入。如果你不满意于自己的进步,只会使情况变得更糟。因此,要学习对当下知足,忘记禅那,就对此时此刻感到知足。当知足感加深时,禅那将会因应而起。

    要满足于静默的当下。你若真的知足,无需说话,无需多想。大多数言语或想法,不是抱怨或想要离开,就是想做其他事情。〃想〃意味着不知安定。若真的知足,你一定是安定、安静的。试着强化自己的知足感吧,那正是掉举的解药。

    即使身体疼痛并微觉不适,你还是可以改变自己的感知,视之为很好,甚至很美的事。你可以看看自己能否满足于这种状况,以及是否允许疼痛感存在。

    出家之后,我曾有好几次感到身体剧烈的疼痛,但我没有逃避,因为那样无法消除随之而来的掉举。我努力让心完全接受疼痛感的存在并对此感到满足,结果发现自己也能接受更剧烈的疼痛。你若能那么做,便不会感到疼痛有多可怕,掉举也会随之消失,你完全可以安住于疼痛之中。伴随疼痛而来的掉举,可能才是最糟的部分,通过知足去除掉举,你甚至可能享受疼痛。

    请你对目前所了悟的当下、静默、呼吸等,发展知足之心。无论你正在何种禅修阶段,都请知足——发自真心地知足。这样,你将逐渐安定,并使禅修变得更深入。

    克服了普通的掉举后,在更深入的禅修阶段通常还会出现一种更加微妙的掉举。这是指当你初次看见禅相时,陷入掉举的你会三心二意,不满足于眼前的禅相,想要得到更多,并感到兴奋不安——这种状态会轻易地阻挠你体验禅相。你应当采取的对治之法是:什么也不做,只是让自己知足,只是坐在那里看着禅相如花般绽放,而后进入禅那。

    不论你为此要花一个小时还是五分钟,或者永远都不会看到禅相,你都能够知足,那便是走上了通往禅那之道。假如禅相犹如烛火般明灭不定,那是内心陷入掉举的征兆。反之,如果你能毫不费力地将注意力维持于当下的禅修之上,即表明你已经克服了掉举。

第三部分 5。第五障:疑

    最后一个障碍称为〃疑〃,它针对的对象可能是教法、老师或你自己。

    对于针对教法的疑,你要有足够的信心,相信禅修定会带来美好的结果。你可能已经历过许多美好的事,那就让这些正面积极的经历来强化你的信心吧,你应当相信禅修的作用。打坐,在安定中修心,尤其在禅那中修心,是非常有意义的,它将会带给你清明、快乐和对佛法的正见。

    说到针对老师的疑,老师们常常像是运动团队的教练,主要工作是根据自己的经验来教导学生,更重要的是以自己的言行举止来启发学生。但你在信任老师之前,要先检验他们,观察他们的行为,并检视他们是否言行一致。他们若真的知道自己所教授的内容,就应该是有道德、有自制力且可以激励学生的人。只有以身作则、堪为典范的老师,才是你应该信任的。

    怀疑自己的人会想:〃我没希望,我办不到,我真没用,我相信除了自己之外的每个人都已达到禅那,且已开悟。〃这些挫败与失望感往往会因为老师的激励与鼓舞而被克服。老师的工作是要告诉你:〃是的,你可以做到这一切。很多人已经做到了,你怎么会不行呢?〃老师会给你打气,要你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心想事成。

    事实上,只要你有足够的决心与信心,成功是迟早的问题,唯有那些中途放弃的人才会失败。

    你也可能会转而怀疑自己当下的经历:〃这是什么?这是禅那吗?这是对当下的觉知吗?〃这即是疑障,它不应该出现在禅修之时,你需要尽可能地放下,让心保持安定、享受快乐,你可以在事后回顾并自问:〃那是怎么回事?真有趣。那时发生了什么事?〃禅修之后,才是你确认那些事是否为禅那的时机。如果你在禅修时心想:〃这是禅那吗?〃那么它一定不可能是禅那!因为那样的想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