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阿陀那识的思想根源及其演变 >

第2部分

阿陀那识的思想根源及其演变-第2部分

小说: 阿陀那识的思想根源及其演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是有部一系的阿毗达磨论典,其余诸部派对“本识”讨论的资料并不是很完整。分别说部,直接由上座部分出,并依此部又分出了赤铜鍱部、法藏部、饮光部、化地部等。其实,在部派佛教中,对习气的保存、生命流转的相续,其解说原理多是“细心说”。有部如此,分别说部和大众部都是如此,只不过在分别解说时略有出入而已。如《婆沙》说:“谓譬喻者分别论师,执灭尽定细心不灭。”由此可知,分别论者仍是“细心说”的主张者,认为没有无色的有情、无心的定,灭尽等定中是有心的。大众部在阿毗达磨佛教中所占的地位并不如上座部重要,现存论书也极少,重经而不重论。依无著菩萨的《摄论》等说该部建立有“根本识”,但也是“细意识”论者。
  实我论 佛法立有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的三法印,所以“无我”实为佛法之特色。但对有情流转的业感缘起,犊子部的学者在不能解决三世以何作为联系的问题时,遂提出了“有我论”。如《异部宗轮论》说:
  “其犊子部本宗同义……诸法离补特伽罗,无从前世转至后世;依补特伽罗,可说有转移。”'15'
  《俱舍》也说:
  “若定无有补特伽罗,为说阿谁流转生死?”'16'
  《智论》也说:
  “若无我,今现在人识渐渐生灭,身命断时亦尽,诸行罪福谁随谁受?谁受苦乐谁解脱者?如是种种内因缘故知有我。”'17'
  由此可见,犊子部的“我”,实则是被视为三世因果的联系,是因为有我才随善恶业流转生死,才会求趣涅槃;若是无我,既不存在流转,也不存在解脱。依此道理,认为必须建立“我”才行,有了“我”才能够建立起生死轮回与出世解脱。《成唯识论》对此进行了批难,如说:
  “(犊子部诘难:)我若实无,谁于生死轮回诸趣?谁复厌苦求趣涅槃?(论主质:)所执实我,既无生灭,如何可说生死轮回?常,如虚空,非苦恼所恼,何为厌舍求趣涅槃?故彼所言常为自害。然有情类,身心相续,烦恼、业力轮回诸趣,厌患苦故求趣涅槃。”'18'
  依《成唯识》之意,有情的流转,并不是有“我”在流转,不过是以烦恼为因,造作诸业而轮回(业果)相续;由厌离生死流转之苦,而求趣涅槃解脱。再者,犊子部又依“忆念”及“六识生依止”而说有实我。即过去的经验,之所以到现在都能记忆而不忘失,就是因为有“我”相续不灭,若是无我,则不能记忆。如《婆沙》说:
  “补特伽罗既不可得,又无前心往后心,理何缘能忆本所作事?……谓或有执补特伽罗,自体实有。如犊子部,彼作是说:我许有我,可能忆念本所作事,先自领纳今自忆故。若无我者,何缘能忆本所作事?”'19'
  除犊子部外,犹有执“物性相隐”、“物性相变”、“物性相往”、“觉性是一”、“意界是常”、“根本蕴异作用蕴异”、“前心往告后心”,而说有能忆本所作事。'20'眼耳等六识,并非无间生起,若灭之时,有情之根身亦不坏败,所以有“我”为六识的生依止。《中论》说:
  “眼耳等诸根,苦乐等诸法,谁有如是事?是则名本住。若无有本住,谁有眼等法?以是故当知,先已有本住。”(颂)
  “眼耳鼻舌身命等诸根,名为眼耳等根。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想思忆念等心心数法,名为苦乐等法。有论师(犊子部师)言:先未有眼等法,应有本住,因是本住,眼等诸根得增长;若无本住,身及眼等诸根,为因何生而得增长?”(释)'21'
  《成业论》也说:
  “我体实有,与六识身为所依止。”'22'
  依犊子部师的意见,六识的生灭活动,都是依“我”而有,依“我”而生起。
  虽犊子师建立实我来说明生死流转中的联系,并建立有“不可说我”,'23'但仍未脱离当时外道的说法,这在部派佛教、初期大乘和瑜伽唯识学的论典中,都进行了破斥。除上犊子部说有“我”外,说一切有部也说有我,不过与犊子部的学说有差距。关于说一切有部的“我”,《婆沙》说:
  “问:善说法者,亦说诸法常有实体性相,我事而非恶见,何故外道说有实我便是恶见?答:我有二种:一者法我;二者补特伽罗我。善说法者,唯说实有法我,法性实有,如实见故不名恶见。外道亦说实有补特伽罗我,补特伽罗非实有性,虚妄见故名为恶见。”'24'
  《宗轮论》也说:
  “……有情但依现有执受相续假立。说一切行皆刹那灭,定无少法能从前世转至后世,但有世俗补特伽罗说有转移。”'25'
  依《宗轮论》之意,有部所说的“我”,只不过是根据现在世有情根身的“执持”、“觉受”上说有世俗的假立我,此假立之我没有自性,并非是“实我”。因为一切诸法皆刹那生灭不息,并没有一个实在的“我”从过去流转到现在,或从现在流转到未来,所以也是“无我”。
  细心说 即细意识(?ūksma…mano…vij?āna),指微细之心识。此识一味相续无断,为流转生死之主体。(一)此细心在经量部是指一味蕴(或根本蕴),因讲有补特伽罗从前世转到后世,故又叫说转部。如《宗轮论》说:
  “其经量部……谓说诸蕴有从前世转至后世,立说转名。非离圣道有蕴永灭。有根边蕴,有一味蕴。众生位中亦有圣法,执有胜义补特伽罗……”'26'
  《婆沙》也说:
  “或复有执蕴有二种:一根本蕴;二作用蕴。前蕴是常,后蕴非常。彼作是说:根本、作用二蕴虽别,而共和合成一有情。如是可能忆本所作。以作用蕴所作事,根本蕴能忆故。若不尔者,何缘能忆本所作?”'27'
  《宗轮论》所说的“根边蕴”即是《婆沙》所说的“作用蕴”,“一味蕴”即是“根本蕴”。根本蕴指法体恒常无有变异,是流转三世的根本;作用蕴是依根本蕴所起之用。前者是常,后者是无常。能记忆过去的经验,这些都是根本蕴所起的作用;相反,若无根本蕴,则亦无三世的流转,故依此建立胜义补特伽罗。
  (二)有情入无想定,或入灭尽定,前六识皆灭。那么,此时是有心,还是无心?初期的譬喻者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而建立了细心说。认为虽无前六识之生起,但犹有细心不灭。如《婆沙》说:
  “……谓譬喻者分别论师,执无想定细心不灭。彼作是说:若无想定都无有心,命根便断,应名为死,不名在定。”'28'
  又说:
  “谓譬喻者分别论师,执灭尽定细心不灭。彼说无有有情而无色者,亦无有定而无心者。若定无心,命根应断,便名为死,非谓在定。”'29'
  依《婆沙》所述,譬喻者建立细心的理由是有情入无想定或灭尽定时,要是没有心的话,那么命根即会断灭,叫死而不叫定。依此说定有细心。其他如世友也主张灭尽定中有细心,如《成业论》说:
  “谓无心定及无想天心相续断,如何先业能得当来爱非爱果?是彼宗过。何谓彼宗?谓执此位全无心者,若说此位是有心者,即无斯过。如尊者世友所造问论中言:若执灭定全无有心,可有此过;我说灭定犹有细心,故无此失。彼复引经证成此义,如契经言:处灭定者身行皆灭,广说乃至根无变坏,识不离身。”'30'
  世友认为灭尽定或无想定中,有细心相续不灭,若无此心,有情即不能随业感爱非爱果,不然即成大过。
  再者,上座部的分别论者,也建立有“细心说”(细意识),如《成唯识》说:
  “有余部执生、死等位别有一类微细意识,行相、所缘俱不可了。”'31'
  该部认为有情在死等位别有一微细的意识与之同时生起,而其行相、所缘之境等,都不可了知。这在唯识学中被认为是阿赖耶识,因为阿赖耶识的行相就是“不可了知”的。
  (三)上座室利逻多和其弟子大德逻摩,都是讲于无想、灭尽二定中有心而无心所的。如《顺正理论》说:
  “然上座言:思等心所,于灭定中不得生者,由与受想生因同故,非由展转为因生故,彼许灭定中有现行故。”'32'
  室利逻多的细心,即是指微细的第六意识,如《成业论》说:
  “有说:此(灭尽定中)有第六意识……故此位中,唯余意识,无诸心所。”'33'
  依《顺正理论》所述,室利逻多说无心所,是指无受、想、思三,而有触与之生起。即心、心所法的生起,须要根境和合,依根境和合故假名为触。其弟子大德逻摩不仅主张有心无心所,而且主张连触也没有。此即二师学说上之差别。
  (四)说第六意识为细心,这其中是有难通之处的,即若说有心所,跟不入定的意识是没有区别的;若说无心所有心,所入之定应叫“无心所定”,而不应叫“无心定”。经部的部分学者,不满此第六意识为细心的说法,而提出了“七心论”。如《成业论》说:
  “……纵情妄计第六意识灭定等有,由是而执此位有心。若尔,云何许灭定等诸无心位亦有心耶?应如一类经为量者,所许细心彼位犹有。谓异熟果识具一切种子,从初结生乃至终没,展转相续曾无间断。彼彼生处由异熟因,品类差别相续流转,乃至涅槃方毕竟灭,即由此识无间断故。于无心位亦说有心,余六识身于此诸位皆不转故说为无心。由灭定等加行入心增上力故,令六识种暂时损伏不得现起故名无心,非无一切。心有二种:一集起心,无量种子集起处故;二种种心,所缘行相差别转故。”'34'
  一类经为量者提出的心有二种,其中“集起心”为后来唯识学所宗,被解说为阿赖耶识之别名,这也是部派论师对心之定义与唯识学最为近者。“种种心”即是指眼耳等六识,此六识是依“集起心”而起的种种差别相(指六识的种子所生起的现行)。不过,《论》上说:“应如一类经为量者,所许细心彼位犹有。谓异熟果识具一切种子,从初结生乃至终没,展转相续曾无间断。彼彼生处由异熟因,品类差别相续流转,乃至涅槃方毕竟灭,即由此识无间断故。”此中明显提出于灭尽等定中是有“细心”的,而此细心即是具一切种子的异熟果识。此识是随有情流转于三世诸趣的,其间并无间断,待到解脱的时候才“毕竟灭”。那么,此与后来唯识学所说又有什么差别?若从表面上看,是没有什么差别的,但是“细心说”并非唯识学之所主张,说具一切种子的异熟果识是“细心”,这明显不能得到唯识学的同情。在原始佛教中,“种子”有时并不是指亲生诸法之因,而是指生起染净法的一种“势用”。如《成唯识》述有部之意说:
  “经说心为种子者,起染、净法势用强故。”'35'
  能起染净法的势用,依此说心为种子,是种子的集起处,依笔者之见,这不一定就是指唯识学所说的阿赖耶识,而是经部论师“细心说”的一种。因为赖耶之生,按唯识学之意,是要以第七末那识之根为其生起的增上缘,而此处于六识外所立之识,并不是指第七末那识,无末那而赖耶又依何生起?再者《论》中也明明说“所许细心彼位犹有”,故一类经师所说的心集起当是指“细心”而言。
  有分识 有谓三有,即欲、色、无色三界;分是因义。谓此识是有情流转三界之根本。《成业论》说此有分识为上座部赤铜鍱部的主张,而《成唯识论》说是上座部经、分别论者二部的共同主张。如说:
  “上座部经、分别论者俱密意说此名有分识。有谓三有,分是因义,唯此恒遍为三有因。”'36'
  无性《摄论释》说:
  “谓圣者上座部中,以有分声亦说此识,阿赖耶识是有因故。如说六识不死不生,或由有分,或由反缘而死,由异熟意识界而生。如是等能引发者,唯是意识。故作是言:五识于法无所了知,唯所引发。意界亦尔。唯等寻求,见唯照嘱。等贯彻者,得决定智安立,是能起语分别。六识唯能随起威仪,不能受善不善业道,不能入定,不能出定势用。一切皆能起作,由能引发从睡而觉,由势用故观所梦事。如是等分别说部,亦说此识名有分识。”'37'
  无性的这种说法,在中国的唯识学界被立为九心,如窥基的《唯识述记》说:
  “分别论者,旧名分别说部,今说假部,说有分识,体恒不断,周遍三界,为三有因。其余六识时间断故,有不遍故,故非有分……无性释有九心轮,此是阿赖耶识。九心者:一有分;二能引发;三见;四等寻求;五等观彻;六安立;七势用;八反缘;九有心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