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说孩子才肯听-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命令:⊙“试试,来抓住我。”⊙“我感到恐怖。”⊙“我不想动。”⊙“我讨厌他。”⊙“不管我做什么,都会有麻烦。”⊙“我怎么才能摆脱这些讨厌的事情。”
说教:⊙“得了,得了……谁听你说啊?”⊙“我真傻。”⊙“我真没用。”⊙“我想远离这里。”⊙“无聊,无聊,无聊。”
警告:⊙“世界太可怕了,太危险。”⊙“我怎么能管好自己?做什么都会有麻烦。”
控诉:⊙“我感到内疚。”⊙“我害怕。她病了,是我的错。”⊙“谁会在乎这些?”
比较:⊙“她爱别人比爱我更多些。”⊙“我恨丽萨。”⊙“我觉得自己很失败。”⊙“我也讨厌盖瑞。”
讽刺挖苦:⊙“我不愿意被嘲笑,她真讨厌。”⊙“我觉得被羞辱,被否定。”⊙“为什么还去努力呢?”⊙“我要想办法报复她。”⊙“不管我怎么做,都不会赢。”⊙“我很愤怒。”
预言:⊙“她说得对。我不会有什么出息的。”⊙“我会让他们信任的,我要证明他错了。”⊙“这没用。”⊙“我放弃了。”⊙“这是命中注定的。”
我们成人从这几页纸的话语里,就已经经历了这么多感受,那么想想真实生活中的孩子会是什么样的心情。
那么,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可以替代吗?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让孩子和我们配合,而不至于伤害他们的自尊,也不会让他们有逆反的心理?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家长少付代价,又好操作呢?
第二部分:建议、常见问题和来自家长的故事 1.对孩子“怎么说”和“说什么”一样重要吗?
当然。说话的态度和所说的话一样重要。有助于孩子成长的沟通态度是这样的:“总的来说,你是个可爱能干的孩子。只是现在出了些问题,需要注意一下。你自己一旦认识到这些问题,你就能负起责任来。”
而诋毁孩子的沟通态度则是:“你是个招人讨厌又无能的人,总做错事情,最近发生的这件事情,再一次证明你又错了。”
2.既然态度这么重要,为什么还费尽心思地去想我们所说的话呢?
父母厌恶的眼神、轻蔑的语调能很深地伤害到孩子。然而,如果孩子屈从于“笨蛋”、“粗心”、“不负责任”、“你永远都学不会”这样的语言时,他受到的伤害将是双倍的。语言是具有杀伤力的,也有时间延续性。最糟糕的是,将来的某一天,他会用这样的语言反过来伤害自己。
3.如果你想让他做某件事,为什么不能说“请”?
如果是让孩子做举手之劳的事,我们说:“请把盐递给我。”或:“请把门关上。”“请”在这里是个常用的礼貌用语。比简单的命令“递给我盐”或“关门”要好得多。
我们向孩子提出一个小的请求时,说“请”,也是给孩子树立一个符合社会礼仪的榜样。
但是,有的时候,“请”会导致不够严格。当我们真的生气的时候,温柔地说“请”,会带来麻烦。思考下面的对话:
妈妈:(试图温和地)请不要在沙发上跳来跳去。
孩子:(还在跳)妈妈:(提高嗓门)请不要这样跳!
孩子:(继续跳)妈妈:(突然使劲打孩子)我说过“请”不要跳了,是不是?
究竟怎么回事?为什么妈妈几分钟之内,从温文尔雅变得怒不可遏?这是因为,当你在付出耐心却又被忽视的时候,怒气就会随之而来。你会想:“我已经够有耐心的了,这孩子竟然不服从?我要给你好瞧的!哼!”
如果你想马上做一件事情,最好语气坚定,不要恳求。大声坚定地说:“沙发不是用来在上面跳的!”他会马上停止跳。(如果孩子继续坚持,就马上把他抱走。严厉地对他重复“沙发不是用来在上面跳的!”
4.有时候我让孩子做事情,他们会给我回应,有时候他们又置之不理。这是怎么回事?
有一次,我们问一组在校学生,为什么他们不听父母的话。他们说:
“从学校回到家,我已经很累了。如果妈妈让我做事情,我就假装没听见。”
“有的时候,我正在玩,或者正看电视,我真的没听见。”
“学校发生的事情让我很生气,回家我就不想做事情。”
除了孩子们的想法,下面的问题,你可以问一下自己:
⊙我的要求是不是适合孩子的年龄和能力?(要求一个8岁的孩子要有很好的饭桌礼仪)⊙他认为我的要求合理吗?(“为什么妈妈非要我洗耳朵后面?又没有人看。”)⊙能否让他选择什么时候去做,而不总是“马上”?(“你想先洗澡,后看电视,还是看完再洗?”)⊙能否让他选择怎么去做?(“你洗澡的时候,带上你的玩具娃娃,还是小船?”
⊙房间的设施是不是可以改善一下?(衣柜里是不是可以钉一些低一点的挂钩,让孩子方便挂衣服?孩子的房间是否可以加一些隔板,便于整理东西,而不至于全堆在一起?)⊙是不是我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只知道让他干这干那的?是不是也应该单纯享受一下和他在一起的时光?
5.我必须承认,自己以前对女儿说了很多不该说的话。现在我想改变。可是女儿却不吃这一套。我该怎么办?
经常挨批评的孩子会比较敏感。即使温和地说“该吃午饭了”,对她来说,也像是指责她“天生健忘”。她需要更多的关注和认可。避免使用隐含着否定或者忽视的语言。在本书的后面章节中,会告诉你怎么让孩子正面地认识自己。在那里也将会提到非常类似的转变期,在这期间,孩子对家长的新方法充满了怀疑和敌意。
但是,不要让女儿的负面态度阻碍你。你所学的技巧,都是在教你如何对别人表示尊重。相信绝大多数孩子最终都会有反应的。
第一部分(1) 在我们使用新的技巧和孩子沟通时,有没有发现这需要我们不断地控制自己,不要回到老路上去。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挖苦、说教、警告、谩骂、威胁的词语已经植入我们的语言当中,因为,我们从小耳濡目染。放弃我们熟悉的东西,并不容易。
一些家长经常告诉我们,即使参加了这样的培训,他们仍然在用自己不喜欢的方式和孩子说话。这让他们很沮丧。唯一不同的是,他们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事实上,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就是进步,它是改变的开始。
我自己改变的进程就实属不易。我会又回到老路上去:“你怎么回事?永远都记不住上完厕所关灯。”然后,开始自责,下决心不再那样说话。但是,又忍不住会说出口。接着,又后悔。“看来我是学不会了……我怎么能那么说呢?……我知道了……我应该说:‘孩子,厕所灯还亮着。’或者:‘孩子,灯!”然后,我会担心自己再也没机会说了。
事实上,我不必担心,因为他们总是忘关灯。下一次的时候,我就做好准备,对他们说:“孩子,灯。”就会有人跑过去,把灯关了。成功了!
也有很多次,当我说他们做“对”的事情的时候,好像并不管用。他们不当回事儿,甚至反抗我。这时候,我能想到的唯一办法就是惩罚。
为了能深入理解惩罚的后果,请看下面两个场景,回答所提的问题。
场景1:
妈妈:别在过道上跑来跑去的……我买东西的时候,你扶着妈妈的推车……你怎么什么都摸?我说过了“扶着推车!……把香蕉放回去……我们不买那个,家里有的是……别压那些西红柿!我现在警告你,如果还不扶着推车,你会有麻烦的……把手拿开……让我来挑冰淇淋……你又跑。想摔倒啊?
好,够了!你知不知道,刚才差点撞倒那个老太太?看来你该受罚了。今晚,别想吃一勺我买的冰淇淋。我得好好教训教训你,不能这样行为粗鲁!
场景2:
爸爸:比利,看见我的锯了吗?
比利:没有。
爸爸:真没有?
比利:我发誓,我从来没碰过。
爸爸:那我怎么看见它在外面,都是锈,旁边还有你和小朋友的手推车?
比利:哦!我们上周用过,后来下雨了,我们就跑回家,我可能给忘了。
爸爸:你说谎!
比利:我没说谎。我真的忘了。
爸爸:哼!上周你忘了我的锤子,上上周你又忘了我的螺丝刀!
比利:爸爸,我不是故意的。有时候,我真的是忘了。
爸爸:我会让你记住的!你再也不能用我的工具。还有,最不能让我容忍的,是你还撒谎。明天晚上我们都去看电影,你自己留在家里!
问题1:是什么触发家长惩罚他们的孩子?
情景I情景Ⅱ问题2:你认为受罚的孩子会是什么感受?
情景I情景Ⅱ究竟惩罚还是不惩罚?
每次在小组里讨论这个问题时,我总会问大家:“为什么?我们为什么要惩罚孩子?”下面是一些家长的回答:
“如果不惩罚他们,他们就会逃避管教。”
“有时候,我很生气,没有别的办法。”
“如果不惩罚,孩子怎么知道他做错了,以后不再做。”
“我惩罚儿子,是因为那是他唯一能理解的管教方法。”
我问家长,是否记得自己受罚时的感受,他们这样回答:
“我经常恨我妈妈。我会认为‘她真是一个泼妇’。之后,我又会有罪恶感。”
“我会觉得:‘爸爸是对的,我很糟糕,我理应受罚。’”
“我会幻想我病得厉害,让他们对我的所作所为后悔。”
“他们真坏。我要报复他们。只要不被他们抓住,我还去做。”
家长们讨论得越多,越理解了惩罚会带来的感受:敌意、仇恨、抗议、罪恶感、没有价值感、自怜。然而,他们仍然担心:
“如果我放弃惩罚,岂不是让孩子来掌控一切了?”
“我担心没了管教他的最后一招,让我对他无能为力。”
我理解他们的担忧,也问过吉诺特博士:“为什么会认为惩罚一个不听管教的孩子是应该的?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可不可以让他们承受行为的自然后果?”
他回答说,一个孩子应该经历自己不当行为所带来的自然后果,而不是受罚。让他感到,在一个相互关心的亲子关系中,是没有惩罚的。
我接着问:“如果孩子继续违抗你,这时候,可以惩罚吗?”
吉诺特博士说,问题在于,惩罚并不起作用。孩子的精力分散到了如何去报复家长上面,错失了对自己不当行为的反悔以及思考修正错误的机会。换句话说,惩罚孩子,我们实际上剥夺了他从内心深层对自己错误行为的反省过程,而这个过程又是非常重要的。
这样的观点(惩罚不解决问题,反而影响了孩子对自己的反思)对我来说非常新鲜。但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我们该用什么来代替惩罚?
现在,花一些时间想想,在刚才的情景中,家长该怎样处理?
1. 有哪些可能的方法(不用惩罚)来应对超市里的那个孩子?
2. 有哪些可能的方法(不用惩罚)来应对那个拿走爸爸工具又不归还的孩子?
我总是惊讶于家长们的智慧和灵感。一小会儿安静的时间,就能想出各种各样的应对方法。请看下面来自一个小组的建议:
⊙妈妈和孩子可以在家里,用一些小道具,排练一下在超市里购物的过程。在演练当中,妈妈可以教给孩子,在超市里购物的一些行为规范。
⊙他们可以一起读一本简单的图画书《杰妮去超市》。书里介绍了,在购物小组里,杰妮作为活跃分子,主要负责帮助推车、装货、卸货、整理货物。或者,杰妮在妈妈的帮助下,负责找到购物清单(用文字或图画表示)所列的东西,并负责把他们放进购物车。
⊙爸爸和儿子可以建立一套类似图书馆的系统,每次借用的时候,检查每样工具,并保证归还。
⊙爸爸可以在儿子生日的时候,送他一套初学者工具,这样,他就知道爱惜自己的工具了。
注意,所有这些建议,重点都在预防。如果我们每次都能防患于未然,那就太好了。但有时候,我们没有预见到,或者我们没有精力去做的时候,下面的方法可以给我们提供帮助。
第二部分 注意事项、常见问题以及家长的故事 关于惩罚的问题1. 对不会说话的孩子,当他去摸不能摸的东西时,是不是可以打他的小手?
孩子不会说话不意味着他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