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入门-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尤其末法,邪说横行,其中旁门邪道,泾渭分明,尚易分别;更有附佛法外
道,鱼目混珠,则难辨识;或虽遇正法,却不能解;经云:佛法无人说,虽慧不能
解。又或解而不信,信为道元,既无信根,道无入处。故皆不可称为闻。必所遇正
真,且能解能信,愿乐欲行,乃可称为闻。
四、四马警喻
呜呼!无常迅速,一气不来便成隔世;生死海深,一堕三途万劫难复。吾人何幸而
得人身,又何幸而获闻正法;然则,吾人应当如何努力耶?
杂阿含经喻世间有四等马:其第一等,以顾见鞭影,遂知驱驰,而不待鞭之加身;
其第二等,亦只要鞭轻著毛尾,则知驱驰;若第三等,则须待鞭杖小侵,方知驱
驰;至于第四等,则必待铁锥刺骨伤身,方肯著路。盖警觉有利钝,致马分良莠
也。古人云:见到他人死,我心热如火;不是热他人,看看轮到我。此其学佛者之
良马乎?
诸行无常,不可悠悠终日。古德有偈云: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
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愿大家发起心来—修。
(十)三皈依
三皈依即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的‘皈’字是反黑为白,转染成净,把心
地住于正念清净境界;‘依’字是依靠的意思。普通皈依二字简释为依靠、救度、恭
敬等义。如把三皈依浅白地说:皈依佛是我依靠佛陀的指示,皈依法是我依靠教义
求得真理,皈依僧是我依靠僧伽引导,正信佛教。换句话说,皈依了三宝可得救
度,好像大海中的航船,需要有指南针,迷路的小孩重归慈母怀抱,便可获得天伦
的温暖与慰藉。
皈依三宝是进入佛教的初步仪式,表示正式做一个佛弟子。要知道一个忠实的佛弟
子,是要实行佛陀的教理。佛陀在世时告诉门下弟子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话是佛教精要的教义,只要依教奉行,恶事不作,善事
多做,心地一定会快乐。
大家记著:佛陀是正觉的示范,为我们的大导师;教理是指示人生正道,消灭烦恼
与痛苦清凉药剂;僧伽是绍隆佛法,代表佛陀转法轮,引导众生入佛智的比丘。大
家要时念三宝的功德,即念念不忘至尊导师(佛陀),生活指南的佛法,代表至尊
的僧伽,使自己的思想纯正,心地不染,行为善良;同时更要努力利他的工作,表
现佛法救世益人的精神,完成美满快乐的佛化生活。
【注】
1、三皈依有其表法之意义,即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
六祖慧能大师云:皈依佛,佛者觉也,自心皈依佛,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离财
色,皈依法,法者正也,自心皈依正,念念无邪见,以无邪见故,即无人我贡高,
贪爱执著,皈依僧,僧者净也,自心皈依僧,一切尘劳爱欲境界,自性皆不染著。
此即皈依自性三宝。
(十一)佛法总纲
佛陀法药,广说虽有八万四千,简约之则不外三大纲领,曰戒、定、慧,此名三无
漏学;以能断烦恼,能了生死,故称无漏(漏喻烦恼)。这可说是佛法的本体,若
离此三,则非真正佛法。
一、戒即戒律。譬如家有家规,国有国法。修学佛法,则需持佛戒律,这是学佛的
根本。因为持戒,才能防非止恶,清净三业。三藏经典中,律藏属于戒学,故曰
‘律规三业’,规范三业,非戒而何。然戒有禁止与勒令,禁止是消极的去恶,勒令
是积极的为善,所以戒也包括一切的善法。
二、定即禅定。禅是梵语‘禅那’省称,定是梵语‘三昧’译名。禅定要义,在于息虑
静缘,内须不打妄想,外要不乱攀缘,(外不取相,内不动心),这却是入道的枢
纽。三藏经典中,经藏属于定学,故曰‘经诠一心’,一心即是定。若能入定,自可
引发本性的功德;譬如盆水,扰动则混浊不清,静寂则光明映照,众生的心水亦
然,所以定也包括一切的神通功德。
三、慧即智慧。智是决断,慧是简择。这是学佛最终目的,开发智慧,就能去惑证
理,所谓破诸烦恼,证真实理。三藏经典中,论藏属于慧学,故曰‘论辨邪正’,辨
析邪正,最能开发智慧。然智有实智、权智,达真实理是实智,用之权巧摄众是权
智,所以慧也包括一切的权智。
须知,三学有其次第,必先持戒而后有定,若能入定自然开慧。故楞严经云:‘摄
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十二)佛法大意
整个佛陀教法,若要论其大意,则亦可以三句括尽,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
净其意’,这却是说佛法的作用。
所谓‘诸恶莫作’,是说凡妨害众生,事无大小,皆不可去干;而‘众善奉行’,则是
说凡利益众生,事无大小,皆当为之。这两句合起来,也就是戒学中禁止和勒令的
旨意。至于‘自净其意’一句,则是要使意业清净无染(修清净心);而禅定正是清
净意业的功夫,智慧却是清净意业的效果。所以佛法的本体和作用,恰可互相配
合。涅槃经云:‘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可见这是一切诸佛
通行的教化。
传记中有载:唐白香山居士曾经往参鸟窠禅师,请问佛法大意,师即答以:诸恶莫
作,众善奉行。香山笑谓:若此二句,三岁孩童也能道得。师遂喝云:三岁孩童虽
能道得,八十老翁却未必行得。这段公案,对于学佛之人,实在可堪玩味!
(十三)缘起的人生宇宙
从第十三章至第三十二章是讲述佛教的教理
佛陀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证悟一切万有都是从因缘所生起的,没有一件事物能
够例外;所以‘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缘起性空,性空缘起’,就成为一条永
久不变的定律;佛就叫这定律为‘缘起’。
缘起的人生宇宙,是一个处处关连的关系之网。如像花园里的一棵树,要靠种子水
分土壤种种因缘,才能够生起存在,这叫‘缘起’。其实生长这棵树的种子水土等
‘因缘’,本身还是要靠别的因缘;因缘又要靠因缘,这样推广开去,可以牵涉到一
切万有。反过来说,这棵树可以培植风景,长大后木材可以砍来做家器,而家器又
可以供人应用;由因缘所生的树,又可以做别的东西的因缘,推广开来说,物物相
助,又可以关涉一切万有。万物助长于一物,一物又可以关连到万物,宇宙万有,
就是这么样一个互相关连的关系之网。
又如一个人的生存,小时要靠父母的养育,长大了要受学校的教育,还要靠朋友的
帮助;衣食住一切生活物资,要靠农人、工人、商人的供给;生存的保障,要靠国
家的组织,军警的卫护。必须要有这种种的‘因缘’,一个人才能够生存。同时,一
个人也必然的要尽他的智识能力,去替社会做事,给别人作‘因缘’。‘你种田,我
织布,他盖房屋给人住’;人类是社会的动物,社会是群众分工合作的组合,它的
相依共存缘起关系,是更明白的。所以,人生社会也是这么样的一个互相关连的缘
起之网。
万有都是缘起相关的,宇宙间没有一件事物,可以离开别的事物而单独存在;社会
上也没有一个人,可以离开其他的人而单独存在的。个人既需要社会群众的助力才
能够生存,必然也就应该贡献自己的能力给社会群众,去帮助别人的生存。‘人人
为我,我为人人’。一切来自群众,一切还归贡献给群众。不要把私人的利益看得
太重,而忘记了我所依存的社会群众。而应该将个人融化在社会群众中,去为社会
群众服务谋福利,明白缘起的道理,才能真正的‘无我为人’,互助合作。
(十四)业力的因果律
‘业’这个字,巴利文叫迦马(Kamma),就是行为或造作的意思。凡是有意向的任
何行为,出自身口意的,都可以叫做业。一般人所说的,一切善或恶的行为,都可
以构成业。换句话说,业可以解作道德或不道德的意志力,即一切意志力的动作反
应,或结果。迦马(Kamma)另一意义也可解释为因果。
‘业’既是意志力的反应,那么,由意志力造作的善恶诸业,这些业的种子,都藏在
阿赖耶识中,种子遇缘会现行的,到现行时果报分明,一定善因得善果,恶因得恶
果,即所谓业力不灭的因果律。杂阿含经说:
*‘依所播下的种子,*
*你便由此收到同样的果子;*
*作善的人收到善的,*
*作恶的人收到恶的;*
*播出来的是什么种子,*
*你便尝到什么果子。’*
上面说的正是业力的因果律,是人人自作自受,谁也不能代替。你有了这个结果,
就是那个因种而来。好比种子生出了果子,果子就是从那种子而来。这正是因果不
昧,果一定是从因中的种子,开花结成的。
佛陀教人信业力,信因果,依业力的因果律说业报有三时业:(一)顺现受业,即
现生造业,而现生就受果报。(二)顺次受业,即现生造业,而次生受果
报。(三)顺后受业,即现生造业,而二生或多生后受果报,这就是从过现未三
世,说明因果是不会消灭的。如是因得如是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就是业力因
果律的定理,谁也不能逃避。只有把握著纯正的意志力,使行为纯善,有慈爱、容
忍、宽恕、不争、不执的美德,向利他的善业去努力,幸福的花果,就从人人自己
的心田中培植的。
(十五)因缘与果报
因缘生万法,是佛法中重要的理论,由于因缘,而说果报。因是事物的本源,缘是
一种助力,果报是后来的结局。由因得果,全是缘的力量助成,所以缘对于因的关
系之重要,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缘,是指一切事物之间生起一种互相交涉的关系。佛教把这些关系加以研究分析,
可以心、色二法分别论之。心法依四缘生起:一、因缘,亦名亲因缘,即自心中业
识的种子,彼为成熟心法之主因,故名亲因缘。二、无间缘,亦名等无间缘,即众
生攀缘的心、前念、后念接续不断,故名无间缘。三、所缘缘,指众生心念所攀缘
的物件,经云:‘心本不生,因境有’,故一切外境皆为所缘之缘。四、增上缘,除
前三种缘外,其他所有增加上去的力量,皆名增上缘。此四缘生法,譬如会抽烟的
人,想抽烟是出于自心中习气的种子,即是亲因缘;抽烟的欲念不断即是无间缘;
得遇见了香烟即是所缘缘;烟瘾大发即是增上缘;此四缘成熟了抽烟的行为。色法
依二缘生起:一、亲因缘,比如一粒椰种具有能生椰树为因,是最有亲切的关系名
亲因缘。二、增上缘,比如肥沃的泥土以及阳光、空气、温度、水份等等帮助椰种
发育长大的助力,名增上缘。世间一切诸法的生起都离不了这四缘的关系。
果报的‘果’研究起来,也可分成现果、来果、后果的三种。所做的善恶之因,在现
在这一生成熟招果的叫做现果;在来生成熟的,叫做来果;在后后多生成熟的,叫
做后果。这是从三世的时间上,说明因果是每一事一物生长和成功的必然性,有如
是因,招如是果,其间关系虽极复杂,而是有条不紊,毫厘无差的。同时果报所以
有现生成熟的,有来生成熟的,有后生成熟的,其原因约有二种:一是因的力量有
迟早,如一粒瓜种和一粒桃种同时种在地下,瓜种当年生成可结瓜果,而桃核出
生,须经三四年才能结桃;二是缘的力量有强弱,如四缘并进,条件具备,成熟自
然早些,否则助缘只有一种两种,力不充足,或因土壤不良,或因阳光不够,空气
缺乏,那末这瓜或桃的成熟,自然又要延迟了。
有些人不明白因缘果报的定理,就怀疑因果倘是可靠的,如何眼见世间许多做善的
好人,不得好死,或受苦报?而那些做恶的坏人,反而晨夕享乐,过著很富裕自在
的生活呢?这道理凭三世因果的眼光看来,是很简单的,即好人今受苦报,因他过
去所种的恶因,今已缘熟,须先受苦果;而今生虽然做好,善因薄弱,善缘未熟,
要待来生,才受好果。反之,恶人做恶反得好报,亦是这个道理,因他前生种的好
因已熟,先享福报,今生所造的恶因,业缘未熟,苦报还在来生,任他怎样也逃不
了的。‘因果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