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山志-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宝塔院寺 显通之南,五峰之中,有育王所置佛舍利塔及文殊发塔,因为名。永乐五年,上敕太监杨升重修大塔,始建寺。万历戊寅圣母敕中相范江李友重建。恢巍壮丽,冠于清凉。命比丘圆广主其焚修。释正秀诗:“佛刹岿巍倚碧空,诸天寒色照帘栊。琼楼静掩裟罗月,宝塔香飘苍匐风。百道明霞浮几上,数声清梵落云中,万年慧炬通霄汉,洪福应归圣主宫,”丘坦之诗:“宝塔白毫光,传从阿育王。万山如磬拜,千佛共称扬。铃铎迦风乱,栴檀逆鼻香,夜深闻梵乐,清切动悲伤。”“百尺轮王藏,壮严不可当。曲藏无量佛,巧创大明王。登眺多高阁,经行有步廊。规模拟忉利,形胜擅清凉。”镇澄诗:“御节下清凉,山林品果光。皇华辉鹫岭,佛日焕龙章。宝刹开初地,金绳界上方,功兮何所致,明祚万年昌。”
大圆照寺 显通之左,古称普宁寺。永乐初,印度僧室利沙者来此土,韶入大善殿,坐论称旨,封圆觉妙应辅国光范大善国师,赐金印,旌幢遣送台山,寓显通寺。至宣德初,复诏入京,广宣秘密。无何,辞归山,上未许。明日示寂,上闻,痛悼之。御祭火化,敕分舍利为二。一塔于都西,建寺曰真觉。一塔于台山普宁基,建寺曰圆照。正德间封张坚参为法王,赐银印,兼有都纲印。
大文殊寺 即菩萨顶真容院。唐僧法云自建殿堂,拟塑圣像。有塑士安生,不委何来,请言圣仪。云曰:“大圣德相,我何能言?”相与恳祷,求圣一现。七日,忽光中现文殊像,遂图模塑成,因名真容院。历代人君,不废修饰。明永乐初,敕旨改建大文殊寺。敕赐贝叶灵文,梵文藏经,朱书横列,御制序赞。每帙盛以锦囊,约以锦绦,护以菁毡,并钦造文殊镀金像。万历辛巳间上敕太监李友重修。释秋崖诗:“古今皇帝勅,寺启鹫峰头。客喜松间屋,僧栖云外楼。群山皆北向,二水自南流。名字闻天竺,神僧荷锡游。”镇澄诗:“古寺晚峰头,登临兴未休,林烟笼绀殿,幡影挂朱楼。僧度溪桥月,鹤翻双树秋。坐来深院寂,夜雨一灯浮。”
大广宗寺 鹫峰南半麓,正德初,上为生民祈福,遣中相韦敏建寺,铸铜为瓦,今称铜瓦殿。赐印,并护持。命秋崖等十高僧住。紫柏真可诗:“方丈萧萧倚鹫峰,显通久寂讲经钟。更怜铜瓦风霜老,祗恐重来不易逢。”“鳞鳞万瓦五峰中,不用泥烧用铸铜,无奈朔方冰雪甚,住僧无力可支倾。”储御史诗:“仙宫开晓日,鹫岭住高僧。气宇闲林鹤,襟怀古涧冰。秋崖图晚节,苦海羡先登,坐见超凡界,昆崙驾大鹏,”秋崖诗:“小柼斐撬拢倌晡叶葜校嗌皆朴暗细髁址帷O床Я趟鲶棠袢肟铡L旎未κ牵埔段枨锓纭!
罗睺寺 塔院东北隅,唐建。张天觉于此见神灯,有感,修饰。成化间,赵惠王重建。
广缘寺 鹫峰寺,古名大王寺。世传昔有王子弃国出家,于此建寺,明朝改建。后有妃子寺,即王妃出家处。
法王寺 妃子寺后,明张法王建。
普济寺 华严谷,亦名北山寺。明成化间,澄孤月,禅行闻于代王成炼,始建寺,今为代王香火。孤月诗:‘深隐岩阿不记年,名缰利锁莫能牵,七斤衫子重聊补,日炙风吹愈转鲜。”“飒飒春风和鸟哀,清音直到耳边来。炉烧柏子端然坐,对月残经又展开。”镇澄诗:“落日北北寺,萧然古涧边。白云生翠崦,明月下寒泉。孤鹤栖双树,疏钟破晓烟。焚香坐清夜,暂尔已忘缘,”正秀诗:“齐余聊结伴,来此叩禅关。古寺开前代,危楼倚北山。僧持灵锡去,龙带岭云还。寂寞烟霞里,优游且共攀。”
般若寺 楼观谷,唐无著尝入化般若寺,因建寺名焉。成化间立禅和尚,道行闻晋王,重建。觉玄诗:“有缘尊者信前生,童子开门远迓迎。尽说曾游般若寺,不知谁在里头行。虞山瞿太虚诗:“寒岩一片支,徘徊长松顶。下偶幽栖人,往来樵牧境。相看两相得,无言意自永。冷风忽飘拂,吹度清凉岭。斐亶金色界,望望何辽迥。如逢绣墩翁,或对均提名。为问般若寺,可与衡茅并。仙衣几时还,天末日引领。那得寒潭中,复驻悠悠影。”性善诗:“古洞岩阿一径通,石门幽掩薜萝中。青衣自昔迎先觉,金色于今摄后蒙。风奏松音回劫梦,日薰花气露春容。自怜未会三三意,把笔徒劳绘太空。”
太平兴国寺 楼观谷。宋沙门睿见结庐于此。平生自誓者四,眼不观非法之色,耳不听非法之声,口不道非法之语,心不缘非法之事。太宗平晋,闻师道,诏见行宫。敕建寺,赐额太平兴国,以师主之,即杨五郎之师也。中有五郎祠。五郎之后,真宝,代洲人,以义为质,能外死生,钦宗厚遇。靖康之乱,宝为金酋所获,庭抗不礼。金不忍杀,百方劝诱,终不顾。且曰:“吾许宋皇帝以死,为佛弟子,岂当为妄言耶?”怡然受戮。上闻,痛悼不已,立祠本寺,今祠没焉。秋崖诗:“宋世功臣志异常,弃名林下学僧郎。乾坤到此谁堪并,独许英风动帝王。”“阿师功业与天齐,恨杀丹青不与题。傥得将军常在世,宋朝争肯属单于。”
法云寺 即华严岭,唐三昧姑,开化处。代藩中官王朝,因僧真善开拓重修。丘坦之诗:“欲览诸山胜,先须渡法云。万山开釜口,五顶各支分,侑佛山中乐,留兵涧底芹。老僧慰辛苦,安置费殷勤。”
普恩寺 普济寺东山,旧称西天寺,元建。明洪武间,具生室利板的达寓此。道闻于上,诏入京,应对称旨,赐龙章护持。正统间赐藏经,兼护持。洪武御制诗:“师心好善善心渊,宿因旷作今复坚。与佛同生极乐天,观空利物来东边。目有神光顶相圆,王公稽道拜其前。笑谈般若生红莲,周旋俯仰皆幽玄。替佛说法近市廛,骅骝杂遝拥粉钿。飘飘飞度五台巅,红尘富贵心无牵,松下趺坐自忘缘,人间甲子不知年,此之谓入如来禅。”
平章寺 金建。
报恩寺 并在华严谷,皆荒凉。
金界寺 华严谷,唐建。张商英于此见神物。成化初,清玉禅师重修。
万寿寺 亦名玉花寺,中台东南麓。隋有五百应真栖此,龙神修供。有骡数十疋,不用人驱,自能入市运粮,朝去暮归,率以为常,过夏俱隐。是时白莲生池,坚莹若玉,七日乃烁。代牧砌其池,志曰玉花,明改为万寿。
铁瓦寺 玉花池南,元建,三泉寺入焉。
寿宁寺 在三泉寺南岭,古名王子焚身寺。高齐第三子,自识宿命,厌尘劳,于此燃身供圣,菩萨现形火光中。内侍刘谦之回奏,帝悼之,敕建寺焉。唐普雨大师奏昭示重修。拔州田百顷,充常住费。宋景德初,敕改建曰寿宁。元华严菩萨者,有道僧。成宗及英宗幸山,命右丞相巴思,重修葺焉。
西寿宁寺 元碧峰建。
三塔寺 鹫峰之西,万历初敕建,僧了尘主之,李环洲诗:“八十禅翁号了尘,锡飞来自天之津,见明水月成空寂,风静岩花解悟真。法藏度流三塔寺,江山收尽五台春。浮生半日逢君话,浪迹乾坤愧化身。”
殊像寺 梵仙山左,有文殊驾狻猊像,神人所造,见者肃然,生难有想。镇澄诗:“瞻对金容意黯然,依稀身在福城边。南询有路无人践,烟水茫茫镜暮天。”“南国莺啼花雨天,吾师开化福城边。等闲一顾青莲眼,证人无生已六千。”“吉祥妙德相难穷,有作何能尽至功。唯有菩提心界里,一轮秋月下寒空。”
日光寺 在凤林谷。嘉靖初,独峰和尚建。
宝林寺 日光北。嘉靖间古灯禅师建。
凤林寺 嘉靖间,彻天和尚卓庵。常有盗贼至,见二虎据门,贼乃革恶,因呼为二虎禅师,万历初,道闻于上,改建为寺,额曰凤林。五年敕建慈寿寺,使官徵之,不可。使官强起,师辟谷七日,乃终。赐祭,塔于本山。一江和尚诗:“五月清凉界,谈经入凤林。松风和梵语,流水奏幽琴。云淡曼殊面,花妍古佛心。不须觅黄卷,遍演法王音。”镇澄诗:“古木寒岩寺,山门控碧流。丹梯接上界,复道绕重楼。松老鹤巢稳,云闲僧舍幽,何时抽杖履,于此事清修。”
护国寺 鹫峰南,三里许。元成宗敕建,真觉国师住此,著《慧灯集》。明弘治间周国母重建。镇澄诗:“探奇来古寺,触目动幽怀。路绕万松曲,门迎一水开。丹墀迷蔓草,功壁没青苔。不见谈经者,空堂云自来。”
帝释宫 即今玉皇庙。
碑楼寺 宫南。
万圣佑国寺 交口东山麓,元海印大师居此,注肇论。英宗为建寺,赐号弘教大师,镇澄诗:“白社翠巅头,登临思转悠。风烟千嶂暮,钟磬一林幽,清写藤萝月,寒生薜荔秋。虚堂无一物,坐看大云流。
观海寺 即明月池,在大文殊院南二里元魏建,成化间月舟禅师重修,清康熙间吻叶和尚重建,后有夫缘和尚中兴,立为十方常住,慈心利物,本分为人。法本诗:“万松深处梵王宫,幕翠迥岚知几重。定起峰头新月上,一枝松影下帘栊。”
吉祥寺 即清凉桥,在中台南麓,思昙和尚重建,历四世,而至离尘和尚,不剃度,不分发,不私蓄,不别众,凡有作务,以身先之。故内外诸省,皆知有清凉桥丛林者,代不乏人尔。
佑国寺 即南山寺,台怀南五里,奎衷和尚重建,后有仁山和尚中兴,立为十方常住,结制安禅,寸阴不废。
大文殊院 即沐浴堂,在佑国寺南三里,吻叶和尚建,后有本空和尚中兴,立为十方常住,授戒安禅,躬行慎切。
护众庵 在观海寺南五里,原是丛林,因无其人,数年歇响,后有如然和尚,复整为十方常住,葺废修残,弘戒演经,晓夜不懈。
镇海寺 交口西南岭畔。
雷音寺 在海螺城。紫柏真可诗:“云里有雷音,透迤一径深。好将三里雾,化作万方霖。蛟室寒岩裂,僧居夏木森。我来了宿约,去住两无心。
云集庵 在晓天梁。
天圣寺 井沟,嘉靖间建。
灵峰寺 阳白谷,唐建。成化间,义宾上人约五十三人,结社参禅。皇戚周善世来游,观众有感,割金三千重修。秋崖诗:“一室千峰里,幽居少客临。经函就月案,禅榻倚云岑。极目空无地,潜心无古今。流馨到人世,故我得相寻。
中峰寺 圣水寺 天城寺 三寺俱在阳白谷,皆灵峰寺支院。
天盆寺 依山得名,近有空上座重修。
日照寺 天盆谷。
金灯寺 南台东北麓,元建。成化间,一庵重修。性善诗:“梵刹碧山旁,金灯夜吐光。众生心有感,菩萨用无方。萝月庭秋冷,松风海曙苍。五更初定起,清磬听何长。”
金阁寺 南台西北岭畔,昔人见金阁浮空,因建寺。杨彩诗:“尘中日夜恣昏狂,暮景来参古佛堂。高阁崚嶒银汉近,白云缥缈玉毫长。一乘此际窥宗旨,千手翻疑涉杳茫。兀坐颓然尘念净,数声清磬倚斜阳。”王道行诗:“驾壑朱甍乍有无,云开福地忽平铺。莲华十丈承神足,贝叶千函锁佛图。香积厨中松火冷,湟槃会上石床孤。瞻依共说通身眼,保似怀中不二珠。”镇澄诗:“杰阁倚雄峰,登临兴未穷。怡然观物化,肃尔礼慈容。帘卷千山雨,窗念万壑风。倚兰何所思,霜月挂寒空。”
竹林寺 中台南三十里,唐法照误入化竹林,因创寺,名焉。历代以来不废修葺。丘坦之诗:“遍刻千尊佛,存来不记年。纤微岂人力,妙丽自天然。殿毁塔犹在,山荒名尚传。寺僧头尽白,亦复昧因缘。”秋崖诗:“清凉山畔几丛林,罗列千峰万木森。溪涌寒云流碧玉,风飘落叶散黄金。纵横雁塔星霜古,敧侧龙碑岁月深。多少禅宫看代谢,徘徊谁不动愁吟。”
清凉寺 中台南四十里,元魏寺文建。历代以来,不废修饰。唐宋皆设僧正司。祝颢诗:“后岭前峰迭送迎,景多目眩乱吟情。青山影里僧家住,绿树阴中客骑行。流水洗心尘垢净,凉风吹鬓梦魂清。山高已见诸天近,明日登临见化城。”
智道庵 中台南麓,即清凉泉侧。万历间释明经建。
望海寺 东台,元建。嘉靖间秋月禅师重修。镇澄诗:“宝刹陵霄汉,登临意廓然。云霞连海岱,岚色接青天。远塞冥鸿杳,长空孤月悬。始知身是梦,回向礼金仙。”
普济寺 南台,宋建。成化间重修。性善诗:“策杖寻幽上翠巅,清凉春尽景芒妍,千崖花缀千崖锦,五顶峰连五顶天。梵刹召斑陵日月,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