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主义在中国-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么请你告诉我,你们这些帝围主义国家是怎么掠夺非洲的呢?
什么叫帝国主义?帝国主义就是不仅要自然资源,而是从农业到工业
到各种可能牟利的产业,都要牢牢控制在自己手里,比如对非洲的农业产
业进行毁灭式操纵。而我们绝不会这样做,我们只是平等地与非洲朋友做
贸易,贸易的价格不是我们操纵的,而是双方平等协商的。
一、独立,并不意味着摆脱帝国主义
我举个例子帮大家理解一卜.什么是真正的帝国主义。有一个国家叫科
特迪瓦,以前是法国的殖民地。其实这个国家的名字就是法国人起的,在
法语中的意思是象牙海岸,因为当年法国人从非洲猎取的象牙就是从这里
起运卖到欧洲的。虽然现在殖民制度早已消亡,但是法国在科特迪瓦的势
力仍然不容小觑。关系国计民生的电力、电信、能源等行业仍然由法国资
本垄断着。例如,科特迪瓦电信的控股方就是法国电信,前者旗下的
ORANGFI、AVISO等公司选用的都是法国产品,从而给其他国家的产品
设置了门槛,像我国的华为公词这样的通讯设备提供商,在开拓科特迪瓦
市场时就遇到了很大困难。
真正的帝国主义不是控制产业,这种水平太初级了,真正的帝因主义
是从思想上控制一个国家和民族,让你在产业上完全依附宗主国。因此,
法国统治者在思想上推行两个基本政策,一是同化(assimilation),二是关
联( association)。同化就是在殖民地各个领域都优先使用法语,在体制、
法律和社会管理的各个方面都沿用法国的制度。关联就是指在涉及本地人
的各个方面,只有在与法国利益一致的前提下,才能保留本地的惯例和
风俗。
就算到了战后,法国意识到科特迪瓦独立已经很难避免,于是戴高乐
政府决定有计划地让科特迪瓦独立。这样形式上独立之后,殖民地仍然会
最大限度留在法国的政治和文化影响范围之内。因此,法国的“教化使团
计划”(nussion civilisatrice)就担负着在非洲传播文化的重任。这背后是什
1 1 7
么心理?就是法国人对自己那套文化非常高的自尊心!法国人在这方面是
出了名的,如果你在巴黎旅游,用英语问路是行不通的,不是因为法国人
听不懂英文,你问他们,他们都会回答,但是全都用法语回答,所以他们
其实明明就是听懂了,但是就是不肯低下他们高傲的头颅,用英语回答。
思想是基础,经济才是真正的要害。实际上,科特迪瓦这个国家是非
常有意思的,20世纪60年代独立之后反而更依赖法国了,独立前科特迪
瓦不过有3万多法国人,独立之后反而有了6万多法国人。要知道,当时
整个科特迪tL的人口才1 000万左右,而这些法国人大多数都是律师、教
师、管理人员,还有经济和技术顾问等,换句话说,整个科特迪瓦的管理
层几乎全是法国人。大量法国公民继续供职于科特迪瓦的公共机构,特别
是一些与经济有关的职位。独立后仅仅数年之内,在科特迪瓦工作的法国
人就超过了殖民地时期的任何时候。
那么法国人是怎么做的呢?搞出口导向型经济!法国人把科特迪瓦的
可可生产和出口做成了世界第一,把咖啡生产做成了非洲第一,世界第
四。实际上,科特迪瓦当年的经济也跟今天的中国一样风光,它在20世纪
60年代年均GDP增长率是6。17%,70年代更是达到了13。 67%的高永平。
但是很快20年过去了,80年代以后每年也就是两个百分点左右的增长,
赶上个什么危机还得倒退不少。
这不是很奇怪吗?对欧洲人和美国人来说,他们对咖啡的依赖,就跟
依赖中国生产的便宜袜子差不多,袜子还不用天天买,咖啡可是每天都必
须喝的。同样,可可是制造巧克力的必需原料,欧洲人根本离不开这东
西,那么为什么科特迪瓦还会这么被动?
二、第一个圈套: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是国际贸易理论中最重要的概念,简单来说就是:与其你我
都生产苹果和梨,不如我生产成本比较低的苹果,而你生产成本比较低的
梨,然后我们拿苹果和梨进行交换,这样大家吃到的苹果和梨都更便宜。
这个理论很动听,但是却被帝国主义国家扭曲了。
然而,现实的世界经济格局却是:美国、欧洲和日本这三个经济体都
是以工业补贴本国的农业,特别是粮食、棉花的种植,以及类似牛奶这样
1 1 8
的准粮食农产品,因此他们的成本很低。这样非洲国家只能被迫去种经济
作物,因为如果非洲国家种小麦的话,价格肯定竞争不过获得大量补贴的
美国小麦或者澳洲小麦。在所谓比较优势的教条之下,科特迪瓦只能种植
成本低的可可和咖啡了。最后的结果就是可可和咖啡的种植面积占全国可
耕地面积的60%;从事与可可和咖啡经营相关活动的人员有400多万人,
占全国人口的25%;年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全国税收的30%~
40%来自可可和咖啡牛产行业;两者的出口收入占国家出口总额的42%。
这样会带来什么问题?可可和咖啡产业在科特迪瓦经济中占有举足轻
重的地位,它们的盛衰牵动着科特迪瓦整个经济的脉搏。换句话说,如果
可可或者咖啡的国际价格大幅下挫,或者国际粮食价格大幅上涨,那么科
特迪瓦就没有足够的外汇从美国、欧洲或者澳洲购买粮食,这样国内就会
发生饥荒和动乱。在这种情况下,你敢不依赖宗主国吗?你不敢!
三、 个9套:私有化
那么,如何让可可或者咖啡的国际价格非正常的突然大幅下挫呢?办
法就是去游说非洲国家搞改革,打着发展经济的幌子搞私有化,然后再利
用国际制裁的手段来控制非洲国家的进出口,从而控制价格。
科特迪瓦独立之后,政府就建立了一介名叫“全国支持农业生产稳定
价格基金”的组织来管理全国的农业。有了这个组织,种植者们就丧失了
生产和定价的自主权,而政府却可以凭借垄断获取大量的资金。这个“基
金”管理的时期,其实就是前面所说的科特迪瓦GDP增速最快的时期。
探究其中的原因,就是因为政府垄断r采购和进出口。但实际上,这个时
期也制造了很多的社会问题,那就是大多数的财富都流入了政府官员之
手,被拿去腐败J,,国民根本没有得到所谓“经济增长”带来的好处。
这些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暴露出来,于是种植者就提出要求了,
他们呼吁改革。而这个时候,国际上也掀起了一股私有化的浪潮,于是科
特迪瓦政府被迫放松了对可可和咖啡的国家垄断。到了1999年,国际货币
基金组织更是对科特迪瓦实行了制裁,迫使科特迪瓦政府搞改革。当然
了,改革的结果就是政府把叮uJ‘和咖啡的管理权交还给种植者,而政府仅
仪征收两种捐税:一个是统一税,可可的税率是220非郎/公斤,咖啡的税
1 1 9
率是10非自Ⅳ公斤;另一个是登记税,可可和咖啡的税率都是5%o
接下来就是外资企业打着私有化的旗号大张旗鼓来到科特迪瓦,它们
轻而易举控制了这个非洲国家的可可业和咖啡业。科特迪瓦的可可工厂只
有4个,而且全都是外资的,加工能力大概只有可可产量的18 070。科特迪
瓦的咖啡加工厂更少,只有1个,也是外资的,加工能力大概只有咖啡产
量的12%。
以下是科特迪瓦的可可加工企业名单:
1.SACO公司,隶属于瑞士BARRY … CALLEBAUT集团,
工厂,年加工能力大约100 000吨可可豆;
2.UNICAO公司,隶属于四大粮商之一的美国ADM集团,
工』一,年加工能力大约90 000吨可可豆;
有3个加
有1个加
3.MICAO公司,隶属于四大粮商之一的美国CARGILL集团,有1个
加工厂,年加工能力大约100 000吨可可豆;
4.CEMOICI公司,隶属于法国CEMOI集团,有1个加工厂,年加工
能力大约60 000吨可可豆。
以下是科特迪瓦的咖啡加工企业名单:
5.CAPRA/NESTLE公司,隶属于瑞士雀巢集团,有1个加工厂,年
加工能夕J大约30 000吨咖啡豆。
四、军事行动为经济利益服务
可是,为什么这些外资企业在科特迪瓦毹有这么火的影响力呢?他们
首先是安排了大量的经济顾问和政治顾问去直接参与科特迪瓦的政府运
作。一旦科特迪瓦政府不听话,就扶植亲法的反政府力量。如果反对派不
能推翻现政府,干脆就直接派兵解散政府。各位读者看看以下的真实事件
就清楚了,这就是2004年科特迪瓦冲突内幕。
科特迪瓦总统巴博搞了一个“青年爱国军”,用来做什么呢?一是抗
议希拉克支持反对派武装,二是恐吓那些在科特迪瓦的法国侨民。这个
“青年爱国军”趁反对派内部闹分歧的时候,对反动派发动了空袭。法国
知道以后大为恼怒,就等一个动手的借口o
2004年1 1月6日,这个借口终于等到J。当天下午,科特迪瓦政府
1 20
军袭击了反政府武装控制区的一个法军阵地,结果有9名法国人和1名美
国人死亡。这一来,法国军队二话不说,击落了科特迪瓦政府军的四架战
斗机、五架武装直升机和一架运输直升机,彻底摧毁了科特迪瓦的空军力
量。紧接着,法国又向国际社会宣布“科特迪瓦形势日益紧张,为保护法
国公民的安全,将三架幻影F1战斗机部署到了加蓬首都利伯维尔的法国
空军基地”o法国国防部随即又向科特迪瓦派遣了300多名军人增援当地
的法国维和部队。2004年1 1月8日,法国武装就占领了科特迪瓦总统府
周围地区。
我们再来看看2008年10月6日法国巴黎刑事法院开审的所谓“安哥
拉门”事件,这进一步向我们揭示了法国是如何操控前殖民地国家的。在
这个所谓的“安哥拉门”事件中,有40多名被告涉嫌在20世纪90年代
安哥拉内战期间向安哥拉走私军火。
这个案件的被告名单中有一连串的大人物,例如:雅克?阿塔罩,密
特朗和萨科齐的顾问;阿尔卡迪?盖达马克,国际军火掮客;皮埃尔?法
尔科内,法国富商,曾是安哥拉最大石油公司的董事长,也是国际军火掮
客;查尔斯?帕斯瓜,前内政部长;保罗?鲁普?苏利泽尔,法国作家。
当然了,这个名单中有一个人,那更是引人注目,他就是密特朗昀儿子、
曾任爱丽舍宫非洲事务顾问的让?克里斯托弗?密特朗(也就是小密特
朗)o
五、里应外合,他们将非洲洗劫一空
1973年,27岁的小密特朗以法新社记者的身份被派到两非,他在两非
一待就是9年,混成了一个“非洲通”o到了1 981年,密特朗当选法国总
统,两年后,他就安排儿子担仟总统非洲事务顾问佩恩的助手。1986年,
他更是一脚踢开佩恩,让儿子取而代之。从1986年开始到1992年,小密
特朗毫无疑问地成为非洲政治舞台上的重要人物。
为什么让小密特朗来非洲?长期殖民非洲的法国在非洲有着庞大的政
治、经济和军事利益,和当地的利益集团有很多不能见天日的暗箱交易,
因此,法国总统都是任用亲信来充当自己在非洲的代言人。到J,小密特朗
的时候,他胆子大,什么都敢做,凡事又都有“我老爸说了”做盾牌,20
1 2 1
世纪八九十年代法国在非洲的许多重大行动,像帮助扎伊尔蒙博托政府对
付古巴雇佣军、帮助乍得啥布雷政府对付利比亚军队,无一没有这位小密
特朗的重要参与。
他与军火商的搭线,先是通过前内政部长的顾问马尔齐亚尼结识了法
尔科内,随后又认识了盖达马克。而这几位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在
安哥拉走私军火。有着特殊身份的小密特朗被拉下水之后,就利用职务为
非法军火交易大开方便之门。在1993年和1994年两年间,他就拿到了安
哥拉政府1 80万美元的回扣。据专家称,这些非法军火交易中的雷管和地
雷,就足以带来内战战火中的安哥拉50万到100万的人口死亡,这其中,
大多数都是战区的无辜平民。还有'1990年的卢旺达内战,那里的军火交易
也同样充斥着这位小密特朗的身影。
说到了小密特朗,还有一位也不得不提,那就是撒切尔夫人的儿子小
撒切尔。他在2004年8月25日因涉嫌参与赤道几内亚政变在南非被捕。
据《卫报》的资料说,1985年小撒切尔就在英国政府和沙特政府200亿英
镑的军火交易中充当了中间人。此事被披露之后,撒切尔夫人让儿子否认
了和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