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密宗道次第广论 >

第9部分

密宗道次第广论-第9部分

小说: 密宗道次第广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面前所修之天,二大论师皆许为迎请之智尊,未说新生。余师则谓前请之天为资粮田,修资粮已,自起为天,钩入智尊,修习念诵。仅有少数说缘前面天而修者。修天疲劳,次修念诵。修天瑜伽为修悉地之正方便,故今此中,如前所说,于自所起天身,明显持心为主;亦于时时明观前方如自之天,随力持心。此二即四支念诵中二种事支。
  [科]卯二依彼如何念诵分三
  辰一预备数珠数念之法
  辰二缘何所缘念诵之法
  辰三遇障重修念诵之法
  今初
  如是乃至未厌烦时修天瑜伽,修厌烦时当作念诵。数珠之质,《苏悉地经》中说,佛部用菩提子,莲华部用莲实,金刚部用茹惹夏最为第一。此若不备,可用木槵、水晶、真珠、珊瑚、摩尼、牙骨、泥土所作,或余草子。《妙臂问经》说锡铜鍮亦可作珠。
  数量,或一千零八,或一百零八,或五十四,或二十一。摩尼等须钻孔,及以牛身五物洗净。珠索,以童女所捻三股线穿贯作结。将珠捧于手中,顶礼师长本尊,诵三部真言百八遍。“那末惹那札雅雅·嗡阿部得·毗□雅·悉得悉答退娑诃”,又“那末惹那札雅雅·那末阿雅阿瓦罗格得·穴惹雅·薄底萨埵雅·摩诃萨埵雅·嗡阿弥当·迦雷希耶希摩利那娑诃”,又“嗡格日格日·热只尼娑诃”,如其次第,即是佛等三部真言。此是最初加持念珠时修。后念诵时,合掌敬礼师长本尊,捧珠手中,念诵真言七遍。“嗡拔伽瓦帝悉地悉答雅·悉答退娑诃”,又“嗡巴苏摩底·希耶娑诃”,又“嗡班□雅□达那则耶娑诃”,如次即彼三部真言。平胸持珠,随用左右一手,伸中指与小指,食指置中指后,于一切业皆可以大指及无名指数,于降伏事,则以食指数之。《妙臂问经》说诵时应持前说羯磨杵,若未备者,应结金刚拳而念诵。
  [科]辰二缘何所缘念诵之法分二
  巳一缘字形念诵
  巳二缘字声念诵
  初又分二
  午一缘前尊心间字形
  午二缘自尊心间字形
  今初
  《后静虑》云:“住声心及事,咒依不变事,不失支诵咒,疲于自休息。”意谓应当诵咒,持诵之法谓不失支,即不舍弃四支而诵。事有二种:初谓自住天慢,二谓于前修为如自之天。心谓于前尊心间所立之月轮,即第三支,声谓于月上安立所诵之咒鬘,即第四支。住彼等者,谓持诵者相续缘彼系着不舍。自缘何事修习念诵,即于彼事极善修习,令天明显,无有退失,故云依不变事,即是声心之咒所安立处之事。总谓如前所说防护命力,由具四支念诵门中,俱时缘虑前尊三支而修念诵。放弃息时,观自所修天身。次仍如前修习。休息者为除散乱故,于自事休息,即异熟身。谓于自身舍天身观,想异熟身而从定起,舍观渐次,由缘字形,而舍持诵咒字之声;由缘无字月轮,舍彼字形;次由但缘佛身,舍彼月轮,由惟缘自天身,舍前尊身;由缘字形,舍自天身;由缘字声,舍其智身,舍其咒声;由缘法身,舍彼智身,此即缘无所得我之真实。复想现似幻化阳焰等异熟身。此即于自休息之义。“由缘字形舍自身”等者,即初修本尊时所观字天、声天、月轮、及自与天真实合一之慢,我之真实离戏论等。此中休息,说为止息散乱,故若戏论散乱起时,当渐收摄所缘,最后住于空性,次于如幻起定。故起座时,不应不持本尊之慢。余师依止事续所造修天仪轨,亦多宣说一切威仪当持天慢。
  [科]午二缘自尊心间字形
  《后静虑》云:“从事中起事,具足不变字,如是自咒观,应想意清净。”言如是者,谓除前说,显余所缘,即应想意清净。从意所生,故说名意,即是心间月轮。无贪等垢,具一切分无垢光明,故名清净。此复具足真言字鬘,由善修习光明不变,故早不变诸字。意现为月。具足诸字,不变不离,故名具足不变。观是月轮,是为安立自咒处所。
  总谓如前所说防护命力,于自面前,较自略高,非太远处,修如来身。想彼心间月轮安布咒鬘,转于自修为天之事。谓入息时,想随息入,移入自心,乃至未放息时,缘彼念诵。若放息者,与息俱放,还住天心。次复如前移入自心而诵。
  [科]巳二缘字声念诵
  《后静虑》云:“由防护命力,收摄钩录意,合密咒明咒,当修意念诵。即以此仪轨,或复小声念,求明咒悉地,莫作余念诵。”缘咒声之意,当合咒念诵。此应如前所说防护命力,将彼任运流散非等引意收摄钩录。谓先明观四支念诵,次不缘念所诵咒形及月轮等,惟缘咒声念诵。此复非如听他诵咒,是缘彼咒所发生之声而自持诵。此缘咒声仪轨,或意念诵,或小声念。《释论》中说,若护生命力,则不能作小声念诵。经说防护命力及以两种念诵,释谓此于前二(缘字形之二种)亦当例知。
  若尔,三种所缘,一一皆有二种念诵,何者应先修耶?从粗渐修,先当小声念诵,若能于彼心不散乱,次护命力修意念诵。《释论》中说:“初于天、月、咒鬘三法,为三所缘。中于月轮、咒鬘二法,为二所缘。后惟缘声,为一所缘。”每一补特伽罗俱须渐修此三。若胜菩提论师,虽仅说缘自与前尊心间月轮所布咒鬘而修念诵,今依佛密论师详释经义。天竺余师依止事部所造仪轨,亦有说想咒鬘放光,供养诸佛,饶益有情。
  正念诵时如何行者,《妙臂问经》第五品(汉译第六品)云:“诵时不应太急缓,声不过大莫太小,不共他语不缘余,字体勿令有缺失。”又云:“懈怠贪爱不善心,随于何境起散乱,速从彼境回其心,善住密咒最胜字。”《苏悉地经》如上已引,谓正诵时,除缘尔时本尊等境,虽余最胜所缘,亦不应起作意。
  息灾、增益宜缓、降伏念诵,可令他闻。
  念珠,初用及最后时,应礼诸尊。珠串满时,当用目视彩绘等像,或塔或座。
  念诵时量,上午应修一时。初夜后夜各修半时。日中或修半时,或三分,或四分,或略念诵。昼日念诵者夜作护摩,夜间念诵者昼作护摩。念诵终了若作护摩,最为第一。
  念诵数量,如《苏悉地经》说:“十五字以下,应随字多少。诵尔许洛叉(十万)。若字三十二,应诵三洛叉。字若多于彼,当先诵一万。”不如余部,随眷属多少也。
  [科]辰三遇障重修念诵之法
  如《苏悉地经》说,若念诵时,勿尔惛睡,或复呵欠、嚏喷、謦欬,或失恶气,大小便等,即应置珠,起立经行。次作洒净,还从首念。以上所念不能入数。或由放逸诵他真言,意白本尊,重修念诵。或遭魔障,或为病苦,或是懈怠、放逸、身心疲倦,修法违越所说时量,或不防护,或不洁净,所作念诵,或是夜间噩梦,昼日未诵部主真言百贪遍,所作念诵,皆不得入念诵之数。又说若于一处诵至半数,另于余处诵满半数,如此念诵数虽满足,然彼一切皆无义利。前说念诵越时,时非时者,始从日出半轮至一人影,是上午时;日中八时、九时(此是一日作六十四时分),是为中时;下午从一人影乃至日没半轮,是下午时,此为昼间诸时,从日没半轮至初夜半量,是初夜时。从后夜半量至日出半轮是第二时。从中夜起修降伏法、隐身、尸林等法。如修息灾法等则与彼时想违。此是仪轨中说,务须了知,以说非时所作念诵不入数故。仪轨引之:“行者念诵毕,当诵廿一遍,部母及部主,常恒为卫护。”三部部主谓妙吉祥、观自在、金刚手。三部部母谓佛眼、白衣、摩摩格。
  [科]寅三四支念诵静虑之后行
  每座念诵满数或余之后,右手中指置无名指后,左手中指亦置无名指后,互相交叉。右手食指握左手中指、无名指,左手食指亦握右手中指与无名指,两手小指并竖,二大指按二大指之中节,结为瓶印。献善根云:“我此善根为某悉地之因,今奉世尊,惟愿世尊赐某悉地。”有说不念诵时以此手印奉献数珠,念时仍取,是无观慧者之言说。
  次求容恕未能全如经轨之过,如前说修供赞。次以前召请印,二大指向外拨,为发遣印。念诵各各心咒,或总心咒,末后加“伽刹”字,想诸宫殿一并发遣。
  次仰左手,右掌按上,诸指互交,指端下垂,平心而住,是不平等支印。由左旋绕,诵“嗡呼鲁呼鲁·军札利·摩地格毗娑诃”,解除前所结果。
  次读《般若》等经,修六随念、涂曼陀罗、印制多等。
  日日洗涤供器,供奉鲜花,三时礼拜,所着法衣等,须三时咒洗、香熏,洒净、念诵、护摩、供养等时常着上衣,除睡卧时。除睡眠洗浴外,不脱下衣。勿得污衣。加持衣咒:“嗡惹卡惹卡摩那·萨瓦布答·阿底叉那·阿摩唧拔惹娑诃。”如说于承事时旋鬼神食,故当施食。又以童女所捻红线,用俱逊婆(红蓝华)或郁金染,结成七结,通“嗡阿诃惹阿诃·惹奔答尼·许札答惹尼·悉答替娑诃”千遍,夜系腰间,防泄不净。
  如是上午、日中、下午三时沐浴,修如上说念诵仪轨。《苏悉地》说:半月半月,绝一日食。取黄牛乳、酪酥、粪尿,和水、茅草,咒经百遍,面东蹲坐,置阏伽器,顿服三两,半月所受一切秽恶之食皆当清净。真言即诵“那末拔伽瓦得·邬尼沙雅·鄂毗许得·毗惹□希·毗馨底迦日娑诃”,又“嗡雅穴刹娑诃”,又“那末惹那札雅雅·那摩军札班□拔那耶·摩诃药叉茜那拔达耶·嗡希喀希喀·尼摩雷·札北娑日·得左得左拔底娑诃”,如其次第,即是三部真言。
  [科]丑二不待念诵静虑分二
  寅一释住火住声静虑
  寅二释声后静虑
  今初
  《后静虑》云:“咒住火成就,住声给瑜伽,声后给解脱,是此三真实。”此说住火真实、住声真实、声后真实。《释论》说修六天以上是二种静虑之前行,然于此处亦说现证密咒及明咒之色等。是故生此静虑,亦须先于六天明显相续久住,本尊瑜伽亦须明显而修。
  言住火静虑者,《后静虑》云:“不分别生法,智者善自护,咒师超支住,无着修静虑。声连合为鬘,字相串不变,如铃声无断,意取着思惟。住火内寂静,语静支具足,思惟止命力,断睡眠为性。”此中最初四句显示先思我之真实,意谓当修静虑。谁能修者,谓持咒师。如何修者,谓应无着。此中着谓执实,着世俗天非此所遮。此复抉择眼等诸支非胜义有,超出眼等,住离戏论。住谓不起。安住之理,谓非眼等根识所能分别,不能执取,即是意识。从彼相应所生诸心心所即自,谓自意中不令生诸垢缠,防护而住。智者谓具智慧,能观真实。本尊诸咒于彼定中,或如听闻,或发音响,此时声天真实,与我真实犹如水乳二合为一。如是思惟瑜伽,若是明显,则彼咒师是已住于声天瑜伽。咒字连合安布为鬘,意于彼中取着思惟,是字形连合为鬘耶?谓彼咒声连合为鬘,经说如铃声故。为令此义决定,说“字相串”。不变者,谓字不断不动,如外铃声续生故。即于彼声不执实而修静虑。
  次想自为本尊,心间有火炽热,如灯烛焰。复想其中有前所说声鬘而住。此无热等损恼,故云寂静。语清净者,无彼微诵、意诵之二。其所修咒一一字之支分,无间具足。如是思惟遮掉举,故云止命力。此若不遮,等同畜类,无有等引心故。遣沉没者,以除沉分所摄睡眠显示。此非谓是自心默诵之相,是如听闻他人诵咒,自心变成咒音之相安住火中。若时现起不饥饿等内外诸相,如所思惟即能成办,乃至尔时应修此二静虑。《释论》中说外相,谓无饥渴等恼。内相谓由缘火及风加行力故,依止乐暖之三摩地。此于四支念诵之后修之,或余时亦可修。《释论》说此是为发生咒力及住心而修故。住火能令念诵有力,令心安住,故说由此能给成就。
  共住声者,《后静虑》云:“住声静虑者,谓心间微细,无垢净月轮。其中最寂静,火焰具妙光,彼住不变事,乐住思惟声,或不变安字,惟应思惟声。”于是间思惟微细无垢月轮者,以大则难断分别故。前说彼月轮中所有火焰,于彼安住不变咒字天身之事。其次舍彼,惟缘咒声而修静虑。出息之时,还复缘自天身。此中缘声,不缘天身、月轮、火焰,故与彼四支念诵中二种念法及住火皆不同。所以作是修者,以余论说修声或息之静虑时,若缘色者心散乱故。通达胜义之菩提心,安住一相,谓无余相,故名不变,是故表示此心之月,亦名不变。缘彼月上所布咒字,次应舍彼,惟缘声音而修静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