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文艺 2005年第09期-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辈子最爱吃的就是燕麦面,在所有的农作物甚至所有的植物中,她最喜欢的就是燕麦,她最爱看的就是风吹燕麦的景致。每当四月春风起的时候,她站在绣楼的廊檐下看着风吹燕麦的情景,一看就是几个时辰。兴致浓郁得无法排遣时,她还会悄悄跑到佃农田里,去吮吸青燕麦的清香,去摸一摸刚吐出的穗子,那些佃农吓得不得了,连忙捉了欣小姐送回家去,人回来了,她还要在绣楼上嗅着残留在手上的燕麦的气味。
不久,欣的家庭就和很多拥有大片土地的家庭一样被革命了,包括种燕麦的土地在内都分给了别人,欣就再也没有燕麦面吃了,一想到燕麦面她就流口水,一想到风吹燕麦的场景她就呆呆地出神。
随着父亲母亲挨批斗次数的增多,欣也长大成人。她的美丽使许多贫下中农忘记了阶级界限,在他们眼中,欣就是一碗又香又甜的燕麦面,而她走路扭动的姿势正如风吹燕麦的风景。
欣细心地考察过那些想吃燕麦面的人,觉得民兵连长最为可靠,欣同意嫁给他,而且让他提前品尝了燕麦面的香甜,不过欣也是有条件的,结婚以后,要准许她种一坡燕麦。
民兵连长娶回了欣,很快就被免职。不过欣不在乎,她几乎用全身心去经营那一坡燕麦,用诗人一样敏锐的心去感受风吹燕麦的景致,连她的儿子也是在燕麦田中的棕树下怀上的。那一天也有风,听得见风吹燕麦的声音,听得见燕麦吐穗的声音,满世界都是青燕麦的清香,她以前所未有的柔情迎合了卸任的民兵连长,她的身子如水的波动,她的呻吟如掠过麦梢的春风。
后来,成立人民公社了,田都收归集体了,燕麦这种低产作物是不准种了。欣就觉得生命没有什么意义了,还不如和她的父母一样在水磨坊的檐上吊死算了。也许她去的不是时候,那檐下蹲着一个人,他就是生产队长,曾和民兵连长一起追过欣。在这样的一个晚上,欣落在了他的手里,“你不就想种燕麦吗?我给你一片地种燕麦,你也给我一块地种……”
双方达成默契之后,队长就以发展多种经营为名,划了一片种玉米几无收成的坡地让欣种燕麦。这个小时候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欣小姐,一垄一垄地刨地,一筐一筐地背粪,把那一坡燕麦侍弄得像小伙子一样挺拔,像姑娘一样俊俏,而队长也会时常到燕麦地视察她改造的成果,去耕耘他换来的那一片地。
欣成为欣婆婆时,已经分田到户了,她分到土地的第一件事是规划她的燕麦地,因为燕麦的面积还跟老连长吵开了,现在欣婆婆不是地主小姐了,她不怕老连长,把她想种燕麦地方都种上了燕麦。
这一年风吹燕麦的四月,欣婆婆坐在阶沿上,一边欣赏风吹燕麦景致,一边纳鞋底,嘴里还一边哼着山歌:
四月里来是立夏,
穿起木屐子打不得架;
天上下雨地上滑,
倒在地上光泥巴。
正唱得兴起,儿子领回来一个陌生人,这人说,他考察了县志的记载,说这石碾子庄最适宜种植燕麦,已有了几百年的种植历史。这儿产的燕麦粒饱、粉白、有拉力,磨出来的燕麦面在清康熙年间还进贡过皇上。他说他要在这儿办一个麦片厂,高价收购老百姓种植的燕麦……
第二年,麦片厂办起来了,从此家家户户都种上了燕麦。每到四月,欣婆婆就异常激动,她常常坐在燕麦田中,一晌午一晌午地看风吹燕麦的景致,嗅燕麦的清香,她还把那嫩麦子一粒一粒放进嘴里咀嚼……去年四月,她终于坐在燕麦田中永远闭上了眼睛,老连长就把她葬在燕麦田中。
又是四月了,又是风吹燕麦的季节了,春风吹过来,燕麦一波一波地起伏,流畅而柔和,可在田中间又打了一个顿,那是欣婆婆的坟堆,燕麦的波浪在这儿停了一下,漫过了坟堆才又顺畅地波动。每当风从坟堆上掠过的时候,老连长的心就咯噔一下,像看到长长的地毯上被烟头烧了一个洞,像看到万里碧波上漂着一片异物,看着看着,他的腿就打颤,他想,是欣婆婆告诉他,她也不喜欢风吹燕麦的波浪在这儿打个顿。
第二天,老连长就请人把欣婆婆的坟迁到山边去了,风吹燕麦的波动就更加流畅、更加柔和、更加撩人心动。
随风飘荡的还有浓浓的青燕麦的清香和欣婆婆的故事。
端午情怀
■ 魏启扬
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日子。
我的家乡秭归,是屈原的故乡。因为屈原,家乡人对端午节格外钟情。
端午节最初走进我的记忆里是在我还年幼的那一年。那天,母亲将瓦罐中的糯米倒出来,用筛子筛去米中的谷糠,并很仔细地择去米中的杂物,然后将糯米放在水里浸泡。那时,我们家的生活很清苦,一年里能吃上一顿糯米饭对我们来说也算是一种奢求。
母亲看着我们渴望的样子,便对我们说:“明天是端午节,我包粽子给你们吃。”
就这样,我们兄妹在期盼中迎来了我记忆中第一个最清晰的端午节。
一大早,父亲带着我进山割回一大捆艾蒿和蓼竹叶。父亲将艾蒿整整齐齐地捆扎起来,然后高高悬挂在大门两旁。父亲说:“艾蒿可以祛邪,是保佑屈原的,也是保佑我们的。端午节挂两把艾蒿在大门口,屈原会平平安安,我们也会平平安安。”我至今还记得父亲说这些话时那种虔诚的样子。母亲则将那些鲜活的蓼竹叶洗得干干净净,然后将浸泡过的糯米一团一团地用蓼竹叶包裹起来,再用白色的棉线捆缠起来,放进了那冒着滚滚熟气的蒸笼里。母亲做完这一切,脸上挂满了平时少有的轻松。那天,我们兄妹是在兴奋和好奇中度过的,也是在父亲和母亲给我们讲述艾蒿和粽子的故事中度过的。或许就是那天,屈原的形象便模糊地走进了我幼小的心灵。
我真正了解端午节、也真正懂得家乡人的那份情感还是在我进县城工作之后。那年的端午节,不像我在老家只挂艾蒿和吃粽子,也不像我原在大山中不断地重复那些古老的故事。那天,归州古城街头巷尾到处都弥漫着艾蒿、粽子的芳香,古城的人们脸上个个都挂满喜庆。同事告诉我说:“小城的端午节好热闹,比春节还要热闹,每年都是这样。”这天屈乡人是怎样一种心情呢?他们对端午节怎么如此看重呢?我踩着光亮光亮的石板街,抚摸着岁月斑斑的古城墙,让思绪与家乡的历史碰撞。两千多年前,这片古老的土地诞生了屈原,这位博闻强志、忧国爱国的伟人被世人景仰,他的《离骚》,他的《天问》,他的不朽诗篇被世人传唱至今,作为他的故乡人,能不延续自己的情怀吗?!
古城脚下屈原沱,是一片港湾。相传这里是屈原别乡去施展抱负的地方,也是屈原含恨投江之后神鱼驮送他回故乡的地方。屈原满怀抱负而去,遗恨悲壮而归,从此便在这里演绎出一个又一个的传奇故事,传承着一项古老的活动。每逢端午节,不管屈乡人怎么忙碌,他们也一定要放下手中的活计,到屈原沱去凭吊那位古人。屈原沱的沙滩上,搭起了公祭屈原的祭祀台,“三闾大夫魂兮归来”的挽帐下面,供奉着猪头、羊头和鲜嫩的瓜果,身着白衣的屈乡儿女聚集在祭祀台前,任心灵在江中邀游,在空中飘荡,在屈乡大地升腾。江岸边,手捧粽子的男女老幼,他们将粽子抛向江中,一边向屈原忠魂祈祷:三闾大夫!你的故乡人保护着你;三闾大夫你回来吧,故乡儿女盼望着你。江面上,龙舟赛前的游江仪式紧紧地拨弄着人们的视线,催战的鼓声,悲壮的呐喊,他们将满怀深情撒满长江。
我哥哟,回哟嗬,嘿嗬也!
大夫大夫哟,听我说哟,嘿嗬也!
天不可上啊,上有黑云万里;
地不可下啊,下有九关八极;
东不可往啊,东有漩流无底;
南不可去啊,南有豺狼狐狸;
西不可向啊,西有流沙千里;
北不可游啊,北有冰天雪地。
惟愿我大夫,快快回故里!
衣食无须问,楚国好天地!
秭归的龙舟赛,必须先游江,游江必须高唱《招魂曲》。这种传统古老的游江仪式是从何时开始的,是无法考证的,也无须考证,因为它毕竟穿过了历史,走过了岁月,被屈乡人传承到今,谁也没有忘记它放弃它,这是屈乡人的情怀,也是屈乡人的境界。
每年端午节,我都融入了那种场面,每次我都会被那曲悲壮的《招魂》感动得眼噙泪花。我常想,屈乡儿女、也包括我自己,为什么对位作古几千年的先人如此崇敬?是他满腹文采的学识,是他刚直忠烈的品格,是他忧国爱国的情操,是他坚韧追求的精神?!我在想,屈原出生在秭归这片古老的大山之中,两千多年前,他满怀壮志,乘一叶扁舟,踏西陵峡中滚滚波涛,走进了他立志为国的那座圣殿。在奸臣当道,君主昏暗,国家即将亡灭的时刻,他深感无回天之力,毅然抱恨投江,以身殉志,义无反顾。他的品格,他的情操,他的精神,是否与巍峨的大山、与惊涛骇浪的峡江有关?!我还想,秭归山大坡陡,经济历来贫穷,如今却发生了翻天履地的变化。这除了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政策之外,是否还有秭归人民传承了那种“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坚韧?这些,应该都是!
2003年6月,三峡工程蓄水,屈原沱随同归州古城永没江底。屈原沱消失了,秭归人民在巍巍三峡大坝坝上筑起了新城,同时,也将湖滨最大的港湾辟为龙舟基地。港湾与三峡大坝咫尺相望,端午这天,《招魂》的呐喊声从港湾跨越平湖,碰撞在三峡大坝上,巨大的回声在峡江上空飘荡,然后汇成强烈的呼唤声:“大夫大夫你回来吧!回来看我高峡平湖,回来看我故乡风光!”
在离归州古城不远的山坡上,有一片绿郁葱葱的桔林,桔林中掩映着一片仿古建筑。这片仿古建筑便是陆游笔下的“江上荒城猿鸟悲,隔江便是屈原祠”中的屈原祠。不过,屈原祠原来并不在这里,而是在山脚下长江岸边,因修建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始建于宋元丰三年的屈原祠被淹而迁建于此。在祠内有十多名男男女女,他们一直固守在这里,呵护着这片仿古建筑,也陪伴着屈原大夫的忠魂。他们有的从豆蔻年华到满头银丝,一直固守这里,一直见证着屈乡人的情怀。1998年,县城东迁新址,她们和他们的丈夫、妻子、父母、儿女随县城搬走了,这群人却留下了。每逢端午,他们总要随着拜谒屈原忠魂的人们在屈原青铜像前默默许上个心愿,在三闾大夫衣冠冢前深深地三鞠躬,抚摸着碑刻吟诵《离骚》、《九章》、《天问》,跟着年轻姑娘呐喊几声《招魂》曲。他们把青春留在了这里,也把情感释放在这里。
在屈乡过端午,我常常被另外一种场面感染着。西陵峡北岸有一条山谷叫七里峡。穿过这条山谷,忽然出现一片小盆地,小盆地酷似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这就是屈原的诞生地——乐平里。盆地里流传着有关屈原的种种传说,也延续着一个专颂三闾大夫的诗社——离骚坛诗社。因为诗社里都是当地地地道道的农民,所以人们也称它为泥腿子诗社。或许是三闾大夫给了他们灵气,这里的人们喜欢吟诗作赋,常出口成章。到了端午节,在山坡上的那棵古树下,便聚集着男女老幼,他们摇头晃脑,吟诵着他们自作的诗词,抒发着他们的情怀。每当此时,无论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只要走进那种氛围,都会情不自禁地将自己融入其中。我曾感受过那种不分高贵三等而只有浓浓诗情的气氛,也捧读过那散发着泥土芬芳的诗集,每逢如此,便有一种冲动。乐平里背靠五指山麓。山脚下,流水潺潺,花果飘香;山峰间,云雾缭绕,瑞气呈祥。在我神游的视线中,乐平里化作一部史诗在燃烧,在升腾……
我用心去感受着。去感受秭归的端午节,去感受屈乡人的情怀。
21年的燃烧
■ 王汉清
编者按:湖北当阳市小学退休教师、全国师德模范、优秀少先队辅导员郑琦的先进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在全国引起反响。作家王汉清以郑琦为主人翁的长篇报告文学《火炬,在山乡燃烧》即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此文为该书的“引子”。
2005年5月29日上午9时许,湖北当阳市当阳宾馆8楼会议室座无虚席,一场感人肺腑的报告会正在举行。来自中宣部新闻局、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的记者聚集一堂,一位年过六旬的老者正做着《把终生献给红领巾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