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蒋介石评传 作者:李敖、汪荣祖 >

第1部分

蒋介石评传 作者:李敖、汪荣祖-第1部分

小说: 蒋介石评传 作者:李敖、汪荣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蒋介石评传》序 / 汪荣祖1    
    《蒋介石评传》序 / 李   敖5    
    历史天平上的蒋介石 / 汪荣祖12    
    上  册    
    第一章 发迹以前 / 1    
    第一节  溪口盐铺之子 / 3    
    第二节  与日本士官无缘 / 12    
    第三节  革命神话举例 / 18    
    第四节  大哥陈其美 / 22    
    第五节  枪杀陶同志 / 26    
    第六节  反袁掠人之美 / 32    
    第七节  拜老头子炒股票 / 38    
    第八节  爱上陈洁如 / 48    
    第二章  粤海波澜多 / 55    
    第一节  向孙中山讨价还价 / 57    
    第二节  原定黄埔校长不是他 / 84    
    第三节  用暴力铲除广东的反对势力 / 96    
    第四节  中山舰浪里乾坤  / 105    
    第三章  枪杆子出政权 / 121    
    第一节  绑鸭子上架的北伐 / 123    
    第二节  抗命中央 / 128    
    第三节  喊着革命反革命 / 138    
    第四节  下野为晋身之本 / 148    
    第四章  内斗内行 / 157    
    第一节  蒋宋政治婚姻 / 159    
    第二节  有名无实的统一 / 168    
    第三节  比旧军阀更黩武 / 177    
    第四节  中原大战谁之过 / 186    
    第五章  金陵梦魇 / 203    
    第一节  大搞特务 / 205    
    第二节  也是五省联军总司令 / 215    
    第三节  蒋介石与“一·二八” / 221    
    第四节  胡汉民讨蒋抗日 / 241    
    第五节  黄金十年云乎哉 / 249    
    第六节  星星之火逐渐燎原 / 258    
    第六章  被迫抗战 / 273    
    第一节  为何迟迟不抗日 / 275    
    第二节  被张学良逼上梁山 / 288    
    第三节  如何领导抗战 / 322    
    第四节  失掉最好的半壁江山  / 345    
    下  册    
    第七章  蜀中无大将 / 369    
    第一节  蒋汪双簧之谜 / 371    
    第二节  国共阋墙之故 / 398    
    第三节  蒋美关系之奇 / 410    
    第四节  夫人魅力之大 / 424    
    第五节  毁灭种子之根 / 445    
    第八章  还都前后 / 453    
    第一节  吃掉龙云 / 455    
    第二节  判冈村宁次无罪 / 461    
    第三节  谁废除不平等条约 / 477    
    第四节  出卖外蒙古 / 489    
    第五节  国共和谈因何破裂 / 506    
    第九章  打不过毛泽东 / 531    
    第一节  自知之明在哪里 / 533    
    第二节  老本愈打愈小 / 537    
    第三节  搞假民主的恶果 / 559    
    第四节  文胆陈布雷之死 / 573    
    第五节  杜鲁门不肯出兵保蒋 / 586    
    第十章  作弄李宗仁 / 599    
    第一节  我打败,你悔祸 / 601    
    第二节  怎样谋杀杨虎城 / 612    
    第三节  从巧取黄金到豪夺黄金 / 620    
    第四节  非法复职 / 638    
    第十一章  孤岛上的父与子 / 647    
    第一节  亡命又亡国 / 649    
    第二节  老美又来帮忙了 / 656    
    第三节  思想冰河文化沙漠 / 673    
    第四节  屈辱的对日和约 / 685    
    第五节  挡不住的经济起飞 / 690    
    第十二章  朝代的终结 / 699    
    第一节  不能兑现的时间表 / 701    
    第二节  希望渐灭油尽灯枯  / 707    
    第三节  论定蒋经国 / 719    
    第四节  扶不起的蒋三世 / 729    
         
    


第一部分编者的话

    台湾历史学家、作家李敖先生,继写出《蒋介石研究》、《蒋介石研究续集》、《蒋介石研究三集》、《蒋介石研究四集》、《蒋介石研究五集》、《蒋介石研究六集》六部专门研究蒋介石的专著,编出《拆穿蒋介石》、《清算蒋介石》、《蒋介石张学良秘闻》、《侍卫官谈蒋介石》四部专门研究蒋介石的专著和策划出版几十种批蒋(介石)的书之后,又与美籍华人学者、历史学家汪荣祖先生合作,编著了《蒋介石评传》一书。这部作品“收集了较多的各方面史料,并着力进行了学术考证和批判,对研究蒋介石其人其事,以及中国近代史、现代史、中国国民党党史,有一定的独到参考价值”。作品力透纸背,在诸多评论蒋介石的著作中光彩夺目,独树一帜。    
    我公司本着“以文会友”的宗旨,以推动海峡两岸文化交流,促进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为目标,接受作者委托在中国内地出版《蒋介石评传》(中国友谊版),以飨广大读者。    
    李敖先生久居台湾,汪荣祖先生是海外学人,台湾尚未回归,祖国尚未统一,直接三通尚未实现,由于两岸学者对蒋介石的研究所持的研究资料来源不一,我们对书中部分资料的准确性、真实性尚难以确认。处在不能直接充分沟通状态下,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作者对一些历史事件的分析,如宁汉合流、汪精卫投日、西安事变、国共和谈与内战、抗战时期和之后蒋美、蒋苏关系等,与是中国内地史学界的观点也不尽一致,属作者一家之言。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省)。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1949年,国民党逃台后,在台湾出现了国民党当局的“国号”、机构、职位设置。书中沿用这些称谓只是为了阅读方便,并不意味同意其实质性内容。    
    海峡两岸意识形态不同。在编辑中,本着尊重作者原意不变的原则,对个别文句或段落作了删节。尽管如此,由于编者水平所限,疏漏之处亦在所难免。    
    编  者 2000年3月于北京    
         
    


第一部分《蒋介石评传》序 1

    李敖和我合写《蒋介石评传》,既属偶然,又有其必然性。    
    李敖早年第一部传记作品是《胡适评传》,原计划十册,只出了一册,不是写不下去,而是不愿意再把精力花在一个人身上。我自己写完《郭嵩焘与道咸同光时代》一书稿后,也不想再写人物传记。两个人都不想,却又联手,同做冯妇,岂非偶然?    
    不过,偶然的背后有其必然,如箭在弦,不得不发。天下皆知李敖是蒋家在台湾极盛时期的“异己分子”,因而备受白色恐怖之害、牢狱之灾,自然恨蒋入骨。不过,李之恨蒋有异于蒋之恨共。蒋氏父子痛恨共产党,不仅自己忌讳不谈,而且查禁“匪书”,也不准别人看、别人想、别人谈,完全是避之若吉的态度。而李敖痛恨蒋介石则在牢底读穿《蒋总统言论全集》四十大本,密密眉批,标签犹在。出狱之后,更广事搜罗有关文献,不放过片言只语,将中国内地出版的各类文史资料中有关蒋介石的篇章,网罗殆尽。完全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态度。    
    李敖以一人敌一党,全台湾没有第二个,其勇气已经可嘉,当然不能期盼他以文字打倒蒋政权。然而自然规律请走了蒋氏父子,终结了一个朝代。李敖在剃刀边缘批蒋的时代也一去不返,胜利感之余,不无毋须批蒋的遗憾。但是遗憾之余,却又发现无心栽柳柳成阴。那无心之柳乃是为了批蒋而累积下来的大量研究成果,他的“知彼”功夫,早已使他成为研究蒋介石的“学术权威”,对蒋了解之深,已臻显微镜观察的程度,使蒋介石在李敖的研究里,骨肉袒裎,毛发毕举。这种“成果”如果与“朝代”一起随风而逝,未免是学术上的损失。是我主动向李敖提出,何不把这些成果综合起来,写一部评传,亦可谓功不唐捐。李敖甚以为然,但是他于血战玄黄之后,颇有厌倦之感,更不愿独力任此“艰巨”,要我做他的“战友”,我既提议在先,岂能临阵逃却,多年酝酿后,我们终于一九九四年的三月里动笔,洋洋洒洒到同年九月已写下四十余万字左右的初稿。    
    我们合写得很顺利,在朝代结束以后,大有隔代修史的感受。当我们有不同意见的时候,由史料与证据来做裁判与论断。我们虽远隔大洋(李敖住在太平洋之滨,我住大西洋之滨),但由于现代电话、电传通讯的便利,确实是天涯若比邻。一九九四至一九九五年时序交替之际,我又飞回台北,在李敖的“金兰大厦”里,夜以继日地并肩工作,做最后的增补与定稿。我们从“故纸堆里”外出散步,呼吸不太新鲜的空气之时,午酌晚餐品尝确实鲜美的佳肴之际,曾分别扮演“魔鬼辩护师”的角色,为蒋试着辩护,但是成绩并不理想,我们只好实事求是,效南董之笔,直叙其事。蒋介石虽一再想以其权势抹杀历史,甚至想把黄埔学生称之为蒋师母的陈洁如,从历史中剔除,成为“无此人”(non…person),以及用“不立文字”、“专立文字”种种手段,迷惑后人。但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任何人纵能篡改历史于一时,终难以得逞于久远,毕竟会有人“写如其人”的。    
    李敖公开宣称,这部评传由汪执笔,他自己只提供资料。这是向来不谦虚的李敖,对老友兼好友的谦虚。有心的读者不难在白纸黑字的字里行间,看到那来自白山黑水间的磅礴气势与深邃的内涵。所谓“执笔”,实系“顺稿”,因为我们两人文体有异。李敖说我“失之雅驯”,我说他“失之恣肆”,为了读者的利益,在二“失”之间,须求一“得”,如此而已。事实上,西方有声誉的出版社对于任何稿件,虽名家巨笔亦不例外,都须经过“定稿编辑”(copy editor)之一“顺”。李敖最忌别人改动他的文字,却主动要我“顺稿”,又见他对老友兼好友的特别“照顾”与“慷慨”了。    
    我们自知这部《蒋介石评传》必定有其瑕疵、有其缺点,更有挂一漏万之处,但我们自信,就历史求真而言,亦必定较所有已出版的蒋传,更上层楼,有其特色。通俗地说,蒋介石的真面目从来没有这样全面地展示过。我们称之为“评传”,不仅对传主特具批评的眼光,而且意在力求史料的完备、考证的详尽、解释的圆融以及叙事的明晰。全书共分十二章,以时间为序,每章分若干节,以专题为主。我们愿将此书献给下一世纪的中华儿女,于世代交替之后,仍能悉其人、知其事。蒋介石曾在金门太武山巨石上刻有“毋忘在莒”四个大字,其实他刻石之时,人仍在莒,不知如何忘法?今兹书出,恰逢蒋介石成“鬼”二十年,宁波话“鬼”与“莒”同音,此书之出,无乃有毋忘此“莒”之效欤!    
    一九九五年一月二十日清晨写于维州柏堡


第一部分《蒋介石评传》序 2

    一九七五年四月六日的清早,我在蒋介石的黑狱里朝高窗外望,看到禁子牢头——所谓“班长”们——臂戴黑纱,我心里纳闷:“不知哪个外国元首死了?”那时候我已近五年不准看报,消息闭塞,对外面发生的事,所知有限。偶然听到点新闻,也只能瞎猜,不得其详。两三个小时后,牢门打开,“放风”十分钟,我问秦姓班长:“你们戴黑纱干什么呀?”他面露悲戚,偷偷告诉我:“老总统死了。”我闻之窃喜。回到独居房后,即唱暗号歌告诉难友刘辰旦:“老王八蛋死了!”    
    我生在一九三五年,今年六十岁。六十年间的一半岁月,都在蒋介石的统治之下,而这一半岁月,又正是人生中的大好岁月。不幸的是,我却被蒋介石拦住,只能落荒而走,难以大道之行。四十岁生日前夜,我在牢房里,躺在蜈蚣与白蚁出没的地板上,构思我的小说——《北京法源寺》,就想到小说中的主角康有为,正该影射我自己;而另一主角西太后,正该影射蒋介石。《北京法源寺》后来分别在台北、北京出版,其中李十力对康有为的一段话,正是借古讽今的样板:    
    人们谈西太后的罪恶和她这个集团的罪恶,都犯了一个毛病,就是只谈他们当政后他们自己做的,而不谈他们当政后自己做不出来却拦住别人不许别人做的。……因他们拦路所造成中国的损失,我觉得反倒更值得研究。这就是说,不必从正面来看,而该从反面来看;无须从已成的来看,不妨从假设的来看。这样一看,人们会惊讶地发现,根本的问题已经不在他们为中国做了多少,而在他们拦住别人,拦别人路,不许别人做的有多少。    
    西太后的集团的另一个罪恶,是他们除了耽误中国现代化的时间以外,又拆下了大烂污,使别人在他们当政时和当政后,要费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