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佛学精要 >

第61部分

佛学精要-第61部分

小说: 佛学精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2)。要如何调适胸臆烦闷的现象?答:这要长期的练习,直到心很微细,能控制呼吸为止。初学者因为无法注意自己的呼吸,或者注意的还不够仔细,使得呼吸大小迟速不能控制自如,便产生了胸臆烦闷的情形。其次,身体坐得太直或太弯曲,也会造成呼吸不顺畅而致胸臆烦闷。这时应暂停数息,先调整坐姿,然后尽量使身心轻松自然,等到可以感觉呼吸安定了,才又开始数息。这样反覆的做,就能逐渐调整。有人一碰到此种现象、因害怕会发生毛病,就不敢再坐,甚至逢人便说坐禅会怎样,这不但害己,也害了别人。五、问调心
  (1)。坐禅时,杂念乱想很多,要如何消除?答:妄念不能刻意去消除,妄念是一种虚妄相,如水中月,虚空花,是因心的染著,执妄作真,以为妄念是实有的,所以才会前念后念,相续不断、若能一心一意地制心一处,久而久之,自然没有妄念,这是一个重要的观念,妄念不能除,有妄念即是有,无妄念即是无,所以不要去除它。
  (2)。若在定中,应不能乱动身体,为何还要用心观察身体有否端直,随时调调整呢?答:此说定中,应是坐禅程序里头,端坐如定相的意思,不是真正入了禅定。尤其初学坐禅的人,除非是上根人,一坐即定的,其余中下根人,在坐禅当中,假若没有调和身息心到完全融合的地步,是很难入定的。因此,在一坐中,应随时观察自己的坐姿有无端直,随时纠正,不必去管能不能入定。六、问禅定
  (1)。什么叫欲界定?如何证知此定?答:欲界定是证初禅相前,一种定法持身的相状。这必须从三个次第来说:1。粗住相─因修数息法,气息逐渐调和,心逐渐虚寂凝练,澄净恬怡。虽在 缘中,却不驰散。2。持身法─粗住相后,必有持身法生起,使得身体自然正直,坐久都不疲倦, 亦不觉得疼痛。彷佛有一种力量扶持,令其保持端身摄心的姿势,这叫善 法持身。若是恶法持身时,会觉得紧急劲痛,而持身法消失后,身躯犹如 失去支持,宽缓无力,心中疲困不已,这就不得定相了。3。细住相─善法持身后,心泯泯转细,此后或经一、二时辰,或一、两日, 或一、两月,更觉深细,其身如云如影,照然明净与定法相应,持心不动。 这叫证欲界定。
  (2)。证得欲界定后,为何会有退失的情形?答:欲界定的法心尚浅,犹见有身心之相,又没有支林功德的护持,所以容易退矢。其退矢的因缘有两种:1。从外缘失─得定时,不能妥善将护,又无精进修持的恒心,时修时不修; 或是向他人夸说;或现定相,令他人知觉;或未除五欲五盖,而生障法, 使定力沮坏。2。内因失─这是指六种心态,能失禅定:一、希望心。未得定时,希望得定。 二、疑心。既已得定,又怀疑不是真定。三、惊怖心。见定相种种相状, 生大惊怖,畏惧不前。四、大喜心。见定中诸事,与世俗不同,十分的不 可思议,于是大喜过望。五、重爱吸,执著此定,误以为深妙。六、忧悔 心。出定后,担忧失定;或已失此定,懊恼生悔,终究不再得定。 总之,修行人只管修行,所谓「一种平怀,泯然自尽」,不刻意求定,不 炫耀己定,即能不失定。
  (3)。什么叫未到地定?如何证知?答:未到地定又名近分定,近分意指邻近根本定而尚未到的意思。根本定为色界四禅及无色界四空定、每一禅定各有分齐,所以叫根本定。若处于进入根本定之前的方便加行、就叫近分定。因此近分定相对于八定的也应有八种,惟初禅的近分定又称为未到地定,其余的七种近分定称为中间禅相。止观说:「从是心后(正住欲界定),泯然一转虚豁,不见欲界中身首、衣服、床铺, 犹如空虚,□□隐隐。身是事障,障去身空,未来得发,是名未到地相。」证得此定,若不依法推寻其理,往往会误认为已得无生法忍,致生狂妄贡高的心思,终究堕入无量的苦报。另外,「释禅」将此定中邪伪二事略述:1。定心过明─「入定时,见外境界,青黄赤白,或见日月星辰宫殿等事;或 一时日,乃至七曰不出禅定,见一切事,如得神通。此为邪,当急去之。」2。定心过暗─「若入此定,暗忽无所觉知,如眠熟不异,即是无心想法,能 令行人生颠倒心,当即却之。此均是邪定之相,不是真正的未到地定,行人不可不察。
  (4)。什么叫八触?答:这是初禅发相。修行人于未到地中,入定渐深、感觉身心俱空,寂然不见一物,这种定境如持续保持一段期间,乃至终年累月而定心不坏,便能逐渐发动种种触感,最基本的叫八触:1。动─忽觉身心凝然,微微而动,有时从上起,有时从腰间起,渐渐遍及全 身。身内觉动,外无动相。从上起的容易退矢,从下起的可以进一步获得 深定。2。养─皮肤似有物爬行搔养,或似蚂蚁叮咬,或似针尖刺扎。3。凉─觉得身证逐渐冰凉,甚至寒冷异常。4。暖─觉得身体逐渐温暖或发热,或一股热流自内涌起。如由内发时,定心 较强,由肌肤表面发时,反易烦躁不安。5。轻─觉身体轻浮、似失重量,几欲飞腾。6。重─觉身体沈重,犹如巨石。7。涩─觉肌肤粗涩、犹如木皮。8。滑─觉身滑腻,犹如抹乳。八触当中,通常是先发动触,并有十种的支林功德和动触俱起:1。空─空心虚豁,无有障碍。2。明─皎皎明净,十分美妙。3。定─一心安隐,无有散动。4。智─疑昏尽祛,心开悟解。5。善心─惭愧心起,信敬妙法。6。柔较─心下粗犷,随意卷舒。7。喜─于所得法,而生庆悦。8。乐─触法娱心,遍身恬偷。9。解脱─出离欲盖,无复为患。10。相应─境界现前,相应不失。如是或经一日、十日,或一月、数月、一年等,只要随意敛念,就有前说定境功德发生,熏修既久,又陆续发其余七触,交错复发。有时八触具足,有时但发一触两触、都叫初禅发相。
  (5)。为何会有八触发生?答:修行人修数息法、心渐软细,于是细法转变四大,使四大也由粗而细,与原来果报的依身不相应,所以造成了触感。
  (6)。发八触一定是得初禅吗?答:不一定。如发八触时,没有支林功德,或在欲界定中发八触,就是邪触,非禅定相。这时八触的感觉会产生异常、如动触本是内部觉动而身不动,现在却手脚急疾震动,便是邢触了。其余七触循例可知。(关于四禅详细内容,请参考释禅卷五)
  (7)。修习禅定,得邪禅三昧的原因及现象如何?答:众生皆有佛性、本无邪正的分别,但于坐禅细静心中,一念妄起,而与鬼神道法相应,不自觉知,便得邪禅三昧。于是未证言证、广说一切法门,辩才无碍,使听闻的人信受称叹,礼敬供养。兹将此类邪禅现象,稍加阐明如次:1。与贪欲相应的邪禅─
  (1)。于睡梦或禅定中,亲赴极乐世界,面见阿弥陀佛;或观音、势至来降,示谕行者急速救世济人,勿令众生沈沦苦海。
  (2)。自称已得道果,登佛祖位,凡天下人皆当臣伏听命,协助行者达成一统大业。
  (3)。炫耀悟境,显现神通,为人占卜吉凶祸福,或预告某时某日的因缘果报,使众生乐于亲近,而修行其法。如是种种的示现奇异希有诸事,感勤众生,而获得名闻眷属。2。与嗔恚相应的邪禅─
  (1)。自恃己方强盛,常用鬼法或所谓灵力,和他人争斗。
  (2)。嫉妒正法的行者,竭尽一切予以破坏抵毁。
  (3)。自认已得无上的禅定智慧,却不获恭敬供养,心大恼怒,斥责众生愚痴,不识大圣。如是种种的忌恨胜他诸事,实与阿修罗及鬼畜无别。3。与邢见相应的邪禅─
  (1)。虽口说善法,而所行虚伪驳杂,混淆人生,非但不得清净解脱,甚且增益烦恼困惑。
  (2)。不入中道实义,却胡乱依文解经,把「淫怒痴,即戒定慧」当成了口头禅,于是破正戒、破威仪,五欲嗜味,五盖染著,装疯卖傻,裸形无耻,逢人便称「明心见性」、「自在无碍」、「即心即佛」等语。
  (3)。不敬三宝、父母、师长、毁损经像、塔寺、作五逆重罪,断一切善根,而以此为佛性平等。如是拨无因果,或邪因邪果的言行,能使人过去所作一切功德,在一夕之间全部破灭。释禅将邢禅的果报分成三种:1。邪禅又行恶─命终后,生于三途恶报。2。邪禅却伪心行善─命终后,随所与鬼神相应之法,共彼鬼神,同生一处, 以为彼眷属。3。邪禅而尚心存善念─或生于天人中,但有邪魔种子和习气,因此乐近邪师, 乐闻邪法,乐行邪道、供养亲近赞叹修邪行的人。见有正法的修行人,不 乐亲近,或时生恼乱。甚至虽得出家,犹造魔业。以上指入邪定的现象。若根本未得禅定,自谓已得禅定,则不是愚痴病,即是贡高我慢,或欲得名闻利养而欺诳众生。
  (8)。修习禅定有无障碍?答:障碍指不利于修习禅定的意思。这有五种:1。长病─久病不愈,身心失调,自然无法修习。2。远行─路遥疲累,体重昏沉,难以入定。3。谏谆─与人议论争讼,分别你我是非,心头昏乱,绝对无法修习。4。营事─世缘俗务繁多,或经营事业,送往迎来,亲朋交接等等,没有空闲 的时间来修习。5。多读诵─前面四种尚有补救的机会,惟多读诵所造成的知识障、恐怕一辈 子都放不下(多经验亦然)。如以知解推论的心来修习禅定,也会使禅定 一事变成了做学问,使得解悟和证悟永远扯不清。因此,于修习禅定时, 要有「放得下一事,少一分知解」的观念。否则一辈子被先入为主的成见 所束缚,除了贡高我慢外,岂能深入佛法大海?
  (9)。如何在坐禅中,打破时间观念?答:坐禅没有这些问题,这是由为希望心所生的邪见,坐禅就是坐禅,其他的事通通放下。如每天计较坐多久时间,即非正确的观念。
  (10)。修禅有否得定,旁人能否验知?答:诚于中,形于外,获得定心为今生现法,能当下体证,亦能令旁人有所知觉。有六事勘验,得定虚实立刻明白:
  (1)。颜色悦泽得定的人,身心放松,所以不会肌肉紧绷,脸部表情自然平和,即使身在病中,亦没有愁苦的相貌。
  (2)。举止端正得定的人,心中安隐,动静得宜。行走时安详徐步,站地时不晃不摇,坐下如钟覆地,躺卧如弓不辗转,目不斜视或转睛,手不无事挥舞或于身上乱抓,或逗弄他物。
  (3)。言语柔顺得定的人,音声轻柔和缓,非有必要,不会打断他人言语,亦不于众中喧哗。
  (4)。知足少欲得定的人,贪欲逐渐淡薄,虽然处于俗尘之中,但能知量知足,不过份贪求,不追逐五欲。
  (5)。嗔嫉渐除得定的人,喜乐在心,嗔恚逐渐断除,不会与人口角是非,不嫉妒排斥他人。
  (6)。常行布施得定的人,胸襟宽厚,心地光明,不与人计较,能为设想,能舍身外财物。此六事如于日常生活中细心观察,便能监定某人得定的深浅。另外,坐禅三昧经有修禅人得定心的勘验法,可供参考:「修禅人得一心相,云何可知?」答曰:「面色悦泽,徐行端正,目不著色。不贪名利,击破□慢,其性柔软,不怀毒害,无复悭嫉。直信心净,论议不诤。身无欺诳,易可与语。柔软惭愧,心常在法,勤修精进,持戒完具。诵经正忆念,能随法行。意常喜悦,嗔处不嗔。四供养中,不净不受,净施则受,知量知足。寤起轻利,能行二施,忍辱除邪。论议不自满,言语甚少。谦恪恭敬,上中下座。善师、善知识,常亲近随顺。饮食知节,不著欲味。乐独静处,若苦若乐,心忍不动。无怨无竞,不喜斗讼。如是等种种相得知一心相。」能做到这个地步,即是人格完美的大修行人了。
  (11)。坐禅能开悟吗?答:坐禅是打坐和参禅合并的语词,如只有打坐而没有参禅的工夫,犹如在黑山洞窟里坐,是绝无开悟见性的可能。反之,打坐是参禅的基础,没有定心的参禅,必定成为狂妄之人,极易走入邪道。因此,真正的坐禅是先学打坐,然后学参禅,当机缘成熟时,一定会开悟。但由于各人根性不同,其悟境仍有很大的差距。七、综合问题
  (1)。修习坐禅工夫,有什么好处?答:坐禅是得禅定的基础,经上说:深修禅定,能获得五种神通。要断除一切烦恼,必须有禅定的工夫,因为只有禅定,才能发显般若智慧,包括诸佛成道,起转法轮,入般涅盘,都在禅定中。
  (2)。坐禅能否治病?答:坐禅能否用于直接治病,尚无确切的依据。但坐禅对于加精神有关的一些疾病,确有相当良好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