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长江文艺 2006年第06期 >

第25部分

长江文艺 2006年第06期-第25部分

小说: 长江文艺 2006年第06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速度、同样的呼吁向省厅汇报);第二件是向荆州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共青团荆州市委、市见义勇为基金会和新闻媒体通报情况;通过地方部门渠道和宣传机构;寻求更广泛的支援。这便形成了自下而上;条块结合;多渠道合力的捐助热潮。作者查阅了一下红头文件;从4月2日事发到5月22日;短短50天里;就先后有洪湖市运管所、交通局、荆州市运管处、交通局、省运管局、省交通厅;洪湖市综治委、市委市政府、共青团荆州市委、荆州市综治委、省见义勇为基金会、共青团湖北省委等13个单位和部门下达16份学习、表彰蒋雪峰同志的通报和决定;并授予蒋雪峰“见义勇为优秀青年”、“见义勇为积极分子标兵”、“见义勇为优秀交通职工”、“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等多种荣誉称号。令我感叹的是;省交通厅道路运输管理局在接到报告后;仅用一天时间;就下达了表彰蒋雪峰先进事迹的通报;并作出一次资助10万元的决定。尽管我知道这是个连续几届的省级最佳文明单位、被国家交通部授予“全国交通系统文明行业”的业务主管局;但是;速度如此之快、数字如此之大;难道仅仅是他们办事效率高的传统作风吗?我想采访局长、党委书记王小璜同志;但王局长已经调任“沪蓉西”高速公路指挥部副指挥长;新任局长陈兰平同志在开会;他安排我与副书记黄代红同志深谈。黄代红不仅是副书记;还是一位高级经济师。从他那条理清晰的谈吐中;使我觉得他更像一个语思凝炼的理论宣传干部。他对我说: 
“我们这个行业太需要蒋雪峰精神了。这些年;人们心目中对交通战线有两种印象:一是基础设施特别是高速公路建设成就巨大;给人民生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方便和利益;普遍感到高兴满意;但另一方面;交通不光搞建设;还有个管理职能问题;从这点来说;交通运政又是代表政府行为的。是依法行政还是依人行政;是为民还是为己;都会在我们的行为中体现出来;人们对以权谋私和‘三乱’现象是不满意的。省厅领导经常强调;我们局也经常教育干部依法行政;规范管理;但这仅仅是约束机制。要提高干部的思想素质;还必须有榜样的力量加以激励。蒋雪峰英雄壮举的出现;给我们立起了标杆;因此;局党委刻不容缓地作出决定;给英雄最大限度的关爱;使英雄精神在交通运管系统乃至全社会发扬光大。” 
蒋雪峰的英雄事迹很快在《中国交通报》、《荆州晚报》、《楚天金报》、《楚天都市报》、《湖北交通报》、《湖北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上刊登出来;一时间成了民众关注的焦点。 
曾经在驻港部队通信站工作过、如今是内地某省武警部队上尉军官的沈云峰同志;从报纸上看到蒋雪峰的事迹;利用出差机会;特意在武汉下车;到医院看望蒋雪峰。而这时;蒋雪峰正处在昏迷中;他没能与蒋雪峰交谈一句话;陪护的交通局办公室主任雷燕舞同志接待了他。他对雷主任说:“驻港部队是一个大熔炉;但回地方两年时间升华到这样高度并不很多。”这位与蒋雪峰一样魁梧英俊的战士;面对躺在病床上裹着绷带昏迷不醒的战友;眼圈里闪动着晶莹的泪光。临走的时候;把想对蒋雪峰说的话写在一片纸上: 
雪峰同志: 


我从报纸上看到了你的英雄事迹;深为我们驻港部队培养出你这样的战士感到骄傲。同时;我会尽我所能;号召我周围的战士向你学习。社会需要你的精神;也需要你的健康。衷心希望你安心静养;早日康复。战友 
沈云峰 
2004年4月9日 

还有一缕美妙的阳光;从武汉警官学院悄然透射而来:一位叫陆媛的姑娘;从报纸上看到蒋雪峰的英雄事迹后;不仅自发地在同学中宣传;还到医院看望。开始几天;叶教授不让她进去;她捧着鲜花;拿着报纸;硬是等在门外;哪怕等一天也不肯走。她说蒋雪峰是见义勇为的英雄;她走上工作岗位后也要学习他这种精神。姑娘的热情感动了叶教授;终于对她网开一面。此后;她几乎天天来;还带着同学一起来。尤其在蒋雪峰有了知觉;伤口剧痛的时候;她给他唱《咱当兵的人》和《英雄无悔》的歌;给他削苹果吃;直到蒋雪峰出院。 
与此同时;社会各界伸出温暖之手;为救助英雄发起募捐。最高潮是在5月27日;洪湖市委、市政府在“隆客多”超市前的广场上举行的一次募捐活动。为了扩大声势;省见义勇为基金会领导特意赶来;宣读授予称号;并送奖金1。2万元。洪湖市交通局副局长徐开南、纪委书记雷正浩、荆州市交通局副局长常永平、省交通厅党办副主任覃万兵;都代表组织和个人到场捐助。省厅运管局纪委书记姜建路不仅现场转交单位的10万元支助金;而且还将自己荷包里仅有的200元投进爱心箱里。蒋雪峰的同事全部参加;并几百元不等地捐出;程忠华、周泽平、敖勇每人捐款1000元。然而;他们仅仅是这呼啸的热浪中的第一朵浪花。有着老区血性的洪湖市民;自发地走出小区店面;离开田间地头;湖港河汊;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酷如当年踊跃支援赤卫队的场面。 
啊;那老老小小排成双行的长队;那粗裂厚茧、皙嫩纤细的热手;那一张张浸满汗水油污的纸钞硬币;那一双双焦急而虔诚的目光! 
一位叫张正汉的老人从乡下赶来;将省吃俭用积攒的200元慷慨献上。一位不愿说出姓名的老大爷;一家三代都赶来了;他告诉记者;他捐了100元;儿子捐了200元;孙子捐了10元。他还说:“捐这点善款就是想表示对正义的支持;对英雄的抚慰;人家把命都搭上了;咱不能让英雄流血再流泪。”在这股慷慨捐助的热流中;有一个群体不能不写;那就是洪湖市客运站的司机们。按理说;他们是开车的;蒋雪峰是管车的;他们之间是一对管与被管的矛盾;平时免不了因违章而受到蒋雪峰的处罚。可是;在听说蒋雪峰受伤、尤其是与抢车歹徒英勇搏斗而受伤时;一种大义爆炸般震撼着他们的心灵。客运司机陈美丰、韩少敏、蓝晨都曾因站外拉客和中途甩客被蒋雪峰查住重罚过;心里一直耿耿于怀。可这时;他们却都奔走相告;串联各车捐款;每个车组至少捐了3000元。他们说:“知道小蒋受伤后;我们才真正理解他为什么平时对我们那样严格;他是为所有老百姓的安全负责啊!”……人们为英雄鼓呼;为正义助力;短短一个小时;现场就捐得54。8万元。 

这不是一个钱的数字;它把一个博大的“爱”字写在了荆楚大地。 
2004年6月30日;对蒋雪峰的人生是一个双喜的特殊日子。医生宣告:他的伤基本治愈;可以出院了;洪湖市交通局党委宣布:蒋雪峰同志被批准为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并在病房里为他举行入党宣誓。 
在鲜红的党旗下;蒋雪峰举起了庄严的拳头;他那肃然的目光像当年在队列中接受任务时一样;凝注在铁锤与弯弯镰刀里。那是心的宣言;那是热的交流;碰出了火;迸出了泪。是的;在这场生与死的劫难中;他没有流过一滴泪;而在这肉体和政治两个生命得到新生的时刻;他却再也抑制不住激动;念过誓词后;他把手紧紧地捂在脸上;久久地站立不动;像一棵沐浴在阳光下的雪松。病房里的人也都纹丝不动。但此刻;所有的人完全能够听得到他心音的隆隆巨响。 
2005年11月;更大的喜讯传来:蒋雪峰等14位同志被中宣部、中央综治委、公安部、中华见义勇为基金会授予“全国见义勇为英雄”荣誉称号。 
带着累累的伤痕;带着神圣与庄严;蒋雪峰走进了人民大会堂;接受中央领导的授奖;无数道镁光普照在他的身上。 
当我合上采访本的时候;何书记和程所长忽有一种顿悟似的对我说:“还有一颗最炽热的‘太阳’;就是小蒋的女朋友小李;没有她;小蒋的伤还不会好得这么快;你应该去好好采访一下她。” 

五 爱情是一双手 
小李名叫李颖;比蒋雪峰小3岁;是交通局的打字员。怕女孩子腼腆不好讲;省厅运管局黄代红副书记特意安排;让张华主任陪访;张华是女同志;拉话方便些。然而;与我们想象的不同;这是一位开朗、质朴、纯真的女孩子;她穿着一件很合体的外套;红皮鞋;披肩秀发;一盘白净的脸蛋上没有口红之类特意化妆的痕迹;坦诚的眼睛里似乎没有什么秘密;谈起话来并不拘谨。但问到她与蒋雪峰的爱情;她却谈不出我们想知道的东西。她反复说:“很平常的;很自然的。他喜欢我;我喜欢他;就爱到一块了。” 
张华问她:“当蒋雪峰是帅小伙的时候;你爱他是平常的;自然的。可是;当他遭到歹徒的枪击;生命垂危的时候;你还那么爱他;这时你心里又怎么想的?” 
问题提得很重要;很现实。但李颖仍是那么平静;说:“没有想很多;反正我就是爱他;无论成了什么样子;发生什么结果;我都爱他。” 
张华又问:“你当时很害怕吗?” 
“不害怕。害怕是伤愈出院后看见他的头模У孟穸弦谎哪切┱掌恍睦镉行┖笈隆!薄
“那么;当时你哭过吗?” 
“我没哭。我妈哭过。” 
半个多小时的谈话;竟如此寥寥数语;采访只好打住。也许;事情就是这么简单;也许他们之间感情的凝结纯属自然。但我想;即使是自然;也有个自然的过程;即使简单;也有过心理一瞬间的飞跃。凭着我以往采访的经验;我觉得并不是简单;可能是她没有思想准备;没有进入角色;或许面对省里来的作家、官员摊开的笔记本;她心里有些压力。 
两日后;我又一次见到李颖;从她的工作、学习开始拉呱儿;逐渐扯到主题上;小李很随意地谈出了我想知道的内容。 
她记不清她与蒋雪峰之间的那一层“窗户纸”捅破于何时;或者根本就没有窗户纸;的确是自然。2000年底;小李到交通局上班;第二年;蒋雪峰从部队回来分到了所里。她初次见到蒋雪峰时;只觉得他长得很英武;很标致;虽然没有了那身军装;但他的举止言谈仍像个军人。她喜欢当过兵的人;喜欢这样稳重的人;她甚至记住了她第一次见到蒋雪峰的这个特别的日子——2001年12月9日。但她仅仅是心里喜欢;他是客运科运政员;她是成天钻在如同“深闺”的打字室的打字员;彼此接触并不多。过年后;洪湖市交通局决定将全局30岁以下的交通干部和职工分期分批送到省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培训一年;这给他们俩创造了缔结的机遇。她与蒋雪峰很幸运地成为同一批、同一个班里的学员。 
她经常主动与蒋雪峰接触;而蒋雪峰似乎还从来没有跟女孩子相处过;或者他本属于比较害羞的那一种男孩;初期跟她在一起十分拘谨。然而蒋雪峰又是很热心帮她的。她的上网技术差;蒋雪峰电脑十分熟悉;因此;他们间自然地拉起了一条教与学的心理纽带。小李凭感觉认为;蒋雪峰心里的那层拘谨的隔膜渐渐消除。他们的语言并不多;他们更不是成天卿卿我我;海誓山盟;有时候仅凭一个眼神;就明白了要表达什么。他们确实没有谁表白过“我爱你”那一句;确实没有谁先跨越爱情围栏的那一步;但毕竟有跨越。小李记得;他们从同学到恋人;是从语言的不知不觉中平稳过渡的;就像溪流入田一样水到渠成;像瓜熟蒂落一样自然成熟;其明显标志是双方的表达由“我”变成了“我们”。比如:“现在我们要抓紧多学点东西;才能奠定以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的基础。”“我们以后还能干点什么事?”诸如此类;无约成规。于是;这一个个的“我们”就把他们的现在和未来统一到一起了。 
听到这里;我油然觉得;这简直是一杯“纯天然”美酒;它给我们当今不少刻意表演、把“爱你”挂在嘴边;猜疑和忌妒藏在心里的爱情男女们;提供了一个极朴素、极省事的范例。 

一年后;他们双双毕业;回到运管所各自的岗位。第二年元旦;蒋雪峰第一次登门李家。小李的父亲是交通局职工;母亲是公汽公司职工。老两口一见到蒋雪峰就爱之有加;他们的爱情得到了双方父母的正式认可。 
小李说:小蒋受伤后;我想去看;但怕自己哭;影响他的治疗。我妈说去吧;你该去;想哭的时候咬住牙。妈给了我勇气;我就去了。在市医院病房的玻璃门外;我看见他的头全包着绷带;只露着一双模У霉某龅难劬Γ豢谇缓退闹疾遄殴茏樱晃艺婷挥邢氲阶约河心敲创蟮囊种屏Γ痪挂坏阋膊缓ε拢灰簧裁豢蓿恍睦镏幌肴绾伟锼绞ど送矗簧踔梁薏坏锰嫠ニ馈4稳招〗轿浜海晃矣指排闳ァ?荚谥刂⑹遥徊辉市泶粼谒肀撸灰蛭な恳逑础⒒灰┡乱鸶腥尽A教煲院蟛旁市斫耄坏步鼋鍪且桓鲂∈碧绞邮奔洹6遥凰诨杳灾校患炔荒苡胨祷埃挥植荒馨锼鲂┦裁矗恢荒苁悄厥刈拧<幢闳绱耍晃乙苍付嗍匾换帷C康碧绞邮奔涞绞保晃叶疾蝗汤肴ィ蝗盟桓鋈嗽谡饫锍惺芄露烙胝勰ァ:罄此指戳酥鹾图且洌荒芄煌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