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俱舍论疏 >

第87部分

俱舍论疏-第87部分

小说: 俱舍论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行隨眠緣故。所以重緣即兼苦集所斷也。論。此隨所應至隨眠隨增。正明隨增也。欲·色如上。無色四部加見苦·集所斷。此於前單緣識隨眠數上。更加不遍各二隨眠也。論。准此方隅餘應思擇。准此樂根欲知隨增。先觀此法。十六種中是何所攝。然後易知隨眠多少。
    論。若心由彼名有隨眠。已下一頌。第九明有隨眠心也。論曰至心差別故。分有隨眠心有二也。一有染心斷與不斷皆名有隨眠心。二無染心據隨增名有隨眠。斷已不名有隨眠也。論。於中有染至恒相應故。釋有染也。以與隨眠相應故名有隨眠。斷與不斷恒相應故。斷與不斷名有隨眠心也。論。若無染者至名有隨眠故。釋無染也。不染有漏心據隨眠隨增故名有隨眠。由斯未斷名有隨眠。斷已不名有隨眠也。
    論。如上所說十種隨眠。自下第十明起次也。
    論曰至乃至廣說。從無明生疑也。
    論。從此猶預至必憎嫌故。釋疑後生邪見等也。正理更有兩種次第。恐煩不述。
  論。有餘師說至見為境故。敘異說也。若生見斷瞋。應如餘師說。通生修道瞋。亦緣他相續。論。如是且依至前後無定。此明起不定也。正理論云。諸隨眠起無定次第。可一切後。一切生故。
    論。諸煩惱起由幾因緣。自下一頌。第十一明起因緣起。論曰至加行三力。明三因也。將起欲貪纏時。由未斷貪得為因力。即由得力令貪生故。如正理說。又云。三緣故說未斷未遍知。謂得未斷故。對治未生故。未遍知境故。順欲貪境現在前故。是境界力。緣彼非理作意起故。是加行也。論。餘煩惱起類此應知。類貪亦有三力。論。謂此且據至何羅漢等。明有具緣及唯一緣亦起煩惱。然無三緣總無起煩惱也。
    論。即上所說至其體云何。此下大文第二雜明諸惑。文中有三。一明漏等四門。二明結等六門。三明五蓋。就明漏等四門。一出體。二釋名。此下四頌出體門也。論曰至各二十六。此出欲漏。有漏。體也。欲界根本煩惱三十六。十纏合有四十六。除五無明。四十一物總名欲漏。色·無色界根本煩惱各有三十一。合有六十二。各除五無明。總有五十二物總名有漏。論。豈不彼有至何故不說。外人難也。欲界具十纏十纏俱欲漏。上界有二纏因何非有漏。又摺奉愖阏f。彼說。有漏并煩惱纏。今於此中何故不說。論。迦濕彌羅國至不自在故。此引婆沙答也。一以少故。二以不自在故。所以不說。論。何緣合說至為一有漏。問也。論。同無記性至至名有漏義。答也。三因故合說。一同無記性故。二同內門轉故。三同依定地生故。又指前隨眠品初釋有貪名。則是此中名有漏義。正理破云。彼界煩惱亦於外門。有緣色聲樱侈D故。謂此應言。何緣合說二界煩惱為一有漏。同無記故。同對治故。同定地故合一。俱舍師救云。雖彼上界亦外門轉。言內門。約多分說。如言色界豈無受等。論。准此三界至為無明漏。出無明漏體也。既欲漏。有漏。皆不取無明為體。故知三界十五無明。義准已立為無明漏。由此頌中但言無明諸有本。不言三界十五無明為無明漏。以說欲漏。有漏。已顯十五無明為無明漏故。論。何緣唯此別立漏名。問也。何緣欲漏。有漏。皆諸煩惱共立為一。唯此無明獨立為無明漏耶。
    論。無明能為諸有本故。舉頌答也。無明是三有本者。此由無明起諸煩惱業等故名為有本。非是十二支中無明本也。十二支中無明通用諸煩惱為體故。正理論云。唯此別立漏名。為顯無明過患勝故。謂獨能作生死根本。如契經說。無明為因生於貪染。乃至廣說。此豈是無明支耶。論。瀑流及軛至及有軛。上出三漏體。此明瀑流及軛體類同三漏。同用十纏·九十八隨眠為體。欲界十纏·三十六隨眠中。除無明·及見。名欲瀑流及欲軛。上二界六十二中。除見·無明為有瀑流·及有軛。論。析出諸見至合立為漏。釋離合所以也。由見猛利。瀑流等中別立為一。令住名漏。見性猛利不順住故於漏之中與餘合立。無明有本故別立無明瀑流軛等。論。如是已顯至各有五。此示體多少也。欲界三十六隨眠。除五無明·十二種見。總除十七。餘有十九并十纏。總有二十九物。名欲瀑流。上二界隨眠六十二。除十無明二十四見。餘有二十八物。名有瀑流。三界各十二見。合有三十六物。為見瀑流。三界十五無明。為無明瀑流。論。應知四軛與瀑流同。此類釋四軛也。四軛各別物數多少。一一皆與四瀑流同。論。四取應知體同四軛。類釋四取。此說體同開合有差別也。論。然欲我語至與前軛別。前明體同。此明開合別也。論。即前欲軛至名戒禁取。別出體也。如文可知。論。何緣別立戒禁取耶。問也。何緣四取別立戒禁取耶。論。由此獨為至為清淨道故。答也。以二因故所以別立。由非道計道。捨其真道為拢涝埂T诩抑姟M嬜责I為生天道。而不行十善。諸出家眾。直以破衣·粗食捨可愛境。二百五十戒等。為真實道。不知是助道緣。而不修行三十七品。論。何緣無明不別立取。問也。何緣無明與餘合立不別立耶。
    論。能取諸有至合立為取。答也。取諸有故名之為取。由無明不了相。故彼非能取及非猛利故。便可與餘合立為取。已上依有部釋。論。然契經說至應知亦爾。此述經部宗也。欲軛云何。經中問也。謂諸欲中者。謂眾多貪欲之中。或諸五欲境中。欲貪至纏壓於心者。上明欲貪眾名。纏。於心。明欲貪過患。是名欲軛。經說貪名軛也。經中說眾名者。示多過患。有軛見軛應知亦爾。亦以欲貪為體。故正理云。此於愛體說三軛名。然唯言三者。無明軛等似言以無明為體。論。又餘經說至名欲等取。引第二經證四取總以欲貪為體也。正理論云。此不相摺=浺鈩e故。乃至佛觀所化機行所須。於多體中且略舉一。又如經說。若斷一法我能保汝得不還果。一法者。謂薩迦耶見。非唯斷此得不還果。又如說無明能蓋有情類。然於餘處說蓋有五。此經亦爾。隨所化生。現相續中為愛所惱。故略為彼說愛無失。已上釋也。欲有二軛可略舉愛。愛彼攝故。見軛云何。愛與軛性各別故。已上難也。舉亦無失。以見軛名依訓釋門通二義故。若見即軛名為見軛。如無明軛。若於見軛名為見軛。猶如有軛。佛令佛子知二義故。雖亦於愛立見軛名。而亦無失。
    論。如是已辨隨眠并纏。自下一頌。第二釋名。上兩句有四義釋隨眠也。第三一句釋餘四義。下句結也。論曰至故名微細。釋頌微細字也。正理論云。是故拢甙㈦y陀言。我今不知於同梵行起慢心不。不說全無。以慢隨眠行相微細。彼尚不了慢心有無。況諸異生。餘例應爾。有釋。彼於剎那極微。亦有隨增故名微細。論。二隨增者至增惛滯故。釋頌第二義也。正理論云。如何煩惱有於所緣·相應隨增。問也。境增隨眠無疑不問。隨眠增境·及相應法。難解故問。如前已辨。指前古師釋也。或如怨害伺求瑕隙。及如見毒。應知煩惱於自所緣有隨增義。亦如熱鐵丸能令水熱。及如樱尽獰⿶漓蹲韵鄳须S增義。已上文釋所·緣相應。義別喻異前是所緣。後是相應。二皆同乳母。令嬰兒隨增。乳母能令嬰兒增長。及令伎藝漸次積集。所緣·相應令諸煩惱相續增長及得積集。前明煩惱增境及相應法。此明增·及相應增煩惱也。論。言隨逐者至常為過患。釋頌第三義也。正理論云。謂無始來於相續中起得隨逐。論。不作加行至故名隨轉。釋頌第四義也。正理論云。極難離故。如四日瘧及鼠毒等。有說。隨俊^得恒隨。如海水所隨空行影。論。由如是義故名隨眠。結釋名也。正理論云。由此所說諸因緣故。十種煩惱立隨眠名。此上二論結隨眠名。皆非訓詞門釋。但是十種煩惱有上四義立隨眠名。有人云。微細是眠義。後三是隨義。非也。所以得知。此論亦是由如是義故名隨眠。正理論云。由此所說諸因緣故。十種煩惱立隨眠名。故知但是過失多故立隨眠名。非是四中取訓詞釋。正理別有訓詞門故。正理論云。依訓詞門釋此名者。謂隨流者相續中眠故名隨眠。或隨勝者相續中眠故名隨眠。即是趣入如實解位為惛迷義。或有獄中長時隨逐覆有情類故名隨眠。論。稽留有情至故名為漏。上總釋名。如堤塘漏水有其二義。一者住義即是留住生死之義。二是流義即是於生死中流轉。於六瘡門泄過無窮者。正明漏也。論。極漂善品故名瀑流。總釋瀑流名也。論。和合有情故名為軛。總釋軛名。令有情與界趣生共和合故名軛猶如車軛。正理論云。於界趣生和合名軛。論。能為依執故名為取。總釋取名也。能與執取三有自體為依故。正理論文。執取彼彼自體名取。已上有部釋也。論。若善釋者應作是言。已下。論主釋也。論諸境界中至說名為漏。此釋漏也。論。若勢增上至難摺芄省a屍倭饕病l冬F行時至故名為軛。此釋軛也。論。執欲等故說名為取。或謂以愛執取四法名為四取。

俱舍論疏卷第二十

交了
保延三年九月十九日朝於南新房點了
可久樹
俱舍論疏卷第二十一

                沙門法寶撰
            
    
       

分別隨眠品第五之三

    論。如是已辨至為復有餘。結前四門生後門也。問意云。隨眠并纏。世尊就過差別說為漏瀑流軛等。為唯有爾所過名。為更有餘義立異名耶。此下第二半頌更立五義。垢非纏隨眠故別為一門。論曰至復說五種。列五名也。一結。二俊HS眠。四隨煩惱。五纏。
    論。且結云何。自下五義并垢有六數也。此下五行半頌。第一明結。於中三種。一九結。二五下分結。三五上分結。此兩頌半明九結也。論曰至九慳結。列九名也。論。此中愛結至當辨其相。出愛結也。所以九種總名結者。正理論云。於境於生有繫俊堋9拭麨榻Y。或有此故。令諸有情合眾多苦。故名為結。是眾苦惱安足處故。此中愛結。謂三界貪。此就所依及所緣說。依三界身。緣三界境。未離三界染之貪。名三界貪。所言貪者。謂有心所樂可意相所攝受行。即於諸有及諸有具。所起樂著。說名為貪。何緣此貪說名為愛。此染心所隨樂境故。餘隨所應當辨其相者。謂恚結等。如餘處釋當辨其相。正理釋云。恚謂於摺搿<皠e離欲所攝受行中。令心憎背慢謂七慢。如前已釋言無明結者。謂三界無知。此約所依非所緣故。以諸無漏法不墮界故。無明亦用彼為所緣故。此廣分別如緣起中。見結·取結。俱邪推度相。別顯彼相廣如五見中。於前分別邊執見處說計為我有漏行中計斷計常名邊執見。於中斷見名何所目。謂執死後行不續生。豈不此即是撥後有邪見。雖有此責。現見世間。有行相同而體差別。如慈與愛體異行同。如何行同而體差別。如起加行欲饒益他也。若屬染心從愛所起。若從慈起屬不染心。是謂行同而體差別。如是於行見不續生。從邪方便生。此屬斷見。離方便而起生此屬邪見。亦是行同而體差別。此斷常生方便如六十二見中說。論。見結謂三見取結謂二取。此分五見為二結也。論。依如是理至隨眠隨增。下別引本論問答。此即問。頗有見相應法者。謂見取·戒取相應法。以此二取是五見中二見故。為愛結繫非見結繫非不有見隨眠增者。謂為九結中愛結繫。不為九結中見結繫也。而為十隨眠中見隨眠隨增也。
    論。曰有。答也。論。云何。重問。論。集智已生至彼隨增故。廣引。謂。集智已生滅智未生。見滅見道二取相應法。出法體時也。集智已生時。謂已斷苦·集遍行隨眠故。苦·集下身邊二見。及邪見。此三見結已斷故。不能繫滅·道下二取相應法。滅·道下有邪見。是不遍見結。緣無漏故。不緣滅·道下二取相應法。亦不與相應。由此不為見結繫也。而為滅·道下貪緣故。為愛結所緣繫也。五見俱名見隨眠故。二取即是見隨眠攝。與彼相應故有相應隨增。亦容緣故有所緣隨增。論。何緣三見至為取結耶問也。論。三見·二取至立為二結。答也。有二義故分見為二結。一為物等。二為取等。如文可解。正理論云。說此物等於義何益。於結義中見有益故。此言意說。如貪·瞋等一一獨能成一結事。三見·二取。各十八物和合各成一結事故。若異此者。應說五見各為一結如貪瞋等故見·及取各十八物。共立一結方敵貪等。若爾身見邊見見取有十八物。戒取邪見十八亦然。豈非物等。不爾。本釋其理決定。所以者何。以取等故。三見等所取。二取等能取。論。何故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