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俱舍论疏 >

第105部分

俱舍论疏-第105部分

小说: 俱舍论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即此樂苦至翻此名速。釋遲速也。此依根立遲速名也。此上遲速之名在道非人。論。或遲鈍者至速此相摺4酸屵t速之名從人非道。正理論云。此行五蘊四蘊為性。由色定無色定別。而名通者。顯慧勝故。偏立見名。如見道邊諸世俗智金剛喻定。亦以五蘊四蘊為體。立相定名。
    論。道亦名為菩提分法。已下第三。頌明菩提分法。於中有六。一舉數釋名。二出體性。三釋念住等。四明增位前後。五明漏·無漏別。六明依地有異。此一行頌第一舉數釋名。論曰至八拢乐АEe數釋名也。
    論。盡無生智至此二名覺。釋菩提名。菩提。此名為覺。有二義。一如睡覺故。二覺知故。無明睡皆永斷故者。是如睡覺及如實知已作已事者。盡智覺知。不復作故者。無生智覺知。論。三十七法至菩提分法。釋三十七名菩提分所以。
    論。此三十七體各別耶。已下一行頌。第二出體。論曰至餘九同前。明十法為體。此出體也。婆沙九十五有三說。一說同此論。一說開戒為二。以十一法為體。一師開為三。謂正語正業正命。此論合說以十法體。開合雖異於理無摺柡喂饰ㄊ疄轶w。婆沙廢立。問何故一切色中唯無表色有立覺分非餘色耶。答正語·業·命隨順拢绖萦闷龉柿⒂X分。餘色不爾。又戒能為穀。餘色不爾。又正理云。何緣表業不立覺分。覺分唯是順定善法心俱無表有勝順能。表業不然。是故不立。問何故不立心為菩提分法。復次心於雜染清淨品中。勢用均等。菩提分法於清淨品。勢用偏增。是故不立。復次菩提分法輔佐菩提。心王不應輔佐於覺。如王無有輔佐臣義。問大地法中何故但立·念·定·慧·受為菩提分法。答念定慧三順清淨品勢用增上。菩提分法亦復如是。故攝此三。受於雜染清淨品中。勢用俱勝。故亦立為菩提分法。有餘師說。受於雜染勢用雖勝。而於淨品作饒益事。如旃荼羅性雖鄙劣。而與豪族作饒益事。故亦立為菩提分法。想·思·樱び峨s染品。勢用偏增。故不立為菩提分法。於假想觀勝解偏增。菩提分順真實觀。是故勝解非彼所攝。有餘師說。菩提分法學位偏增。至無學位勝解方勝。故不立為菩提分法作意於境義不相應。故亦不立。有餘師說。初取境時作意力勝。至境相續彼力漸微。菩提分法要取境已多時方有。義不相應故亦不立。問何故三受皆通無漏。唯立喜為菩提分法。答樂·捨二受無彼相故。復次菩提分法行相猛利。樂捨遲鈍故俱不立。復次無漏樂受為輕安樂所覆損故。捨為行捨所覆損故。相不明了。故不立為菩提分法。問大善地法中何但立信·精進·輕安·行·捨四種。為菩提分法耶。答由此四種順菩提勝故。偏立為菩提分法。謂趣菩提信為上首。將起眾行信為初基。故立信為菩提分法。精進遍策趣菩提行。令速趣向三乘菩提。故亦為菩提分法。輕安眨m對治惛沈。助觀品勝。行捨平等對治掉舉。助止品勝。菩提分法止·觀為主。故俱立為菩提分法。漸愧等六。散善品中勢用雖勝。而於定善勢力微劣。故不立為菩提分法。以菩提分定善攝故。餘大不善地法二。大煩惱地六。小煩惱地法十。及不定地中貪·瞋·慢·疑。並順雜染故皆不立。睡眠惡作雖亦通善。唯是生得。菩提分法是加行善。又正理論云。何緣不立不相應行以為覺分。彼於助覺無別勝能。不相應故。非如無表雖不相應。而於道輪有為轂用。故於覺分不別建立。問三無為法何故不立。解云順菩提分必須起用。無為無用。是故不立。由斯廢立故唯十種是菩提分。餘皆不立。又正理論云。何緣不立信為覺故道支。初發趣時信用增上。已入拢辉谟X·道支。信於爾時勢用漸劣。故不立在覺道支中。何緣於覺支立喜·輕安·捨。非亦立在彼道支中。彼偏順覺。不順道故。云何順覺。且修道中地地各修九品勝覺。如如於諦數數覺悟。如是如是發生勝喜。由拢齽傧册針酚^諦。如人掘地獲寶生喜故。後樂更掘。故喜於覺順力增。要由輕安息諸事務。及由捨力令心平等。方能於境審諦覺察。故立安捨在覺支中。云何此三不順於道。速疾咿D是拢懒x。此於速呱儆邢噙‘。並能令心安穩住故。何緣於道立尋及戒。於覺支中非亦立彼。彼偏順道不順覺故。云何順道。且見道中尋策正見。令於上下八諦境中。速疾觀察。戒為轂成見道輪。令於諦速疾迴轉。故尋及戒俱立道支。此復云何不順於覺。且尋於諦不寂靜轉。故尋於覺少有相摺SX是相應。有所緣境所依行相。戒此相摺省SX支不建立彼。通邽榈啦豢蔀槔:尉壜}種不立覺支。正理論云。覺支通道·俗。拢N唯道故不立也。
    論。念住等三名無別屬。此下一行頌。第三明念住等。論曰至慧勤及定。釋。此三品從勝出體。論。何緣於慧立念住名。問。實是其慧。因何名念。論。毘婆沙師至持令住故。述婆沙釋。論。理實由慧至已廣成立。論主述自釋指前釋也。論。何故說勤名為正斷。問。體既是勤。何名正斷。
    論。於正修習至斷解怠故。答也。論。或名正勝至此最勝故。釋異名也。婆沙一百四十一云。問此四何緣說為正斷。答由此四種能正斷故。問前二可爾。後二云何。答以初為名故無有失。或此四種皆有斷義。謂前二斷煩惱障。後二斷所知障。修善法時斷無知者。暫斷永斷俱名斷故。有處說此名為正勝。無倒策發成勝事故。問何故惡不善法已生者說令斷。未生者說令不生。答已生於自相續已有作用故說令斷。未生者於自相續未有作用故說令不生(云云解多)問所修諸善隨爾所生。即爾所滅。無有生已過一剎那。有停住義。如何乃言於已生善法。為令安住不忘倍修增廣耶。答應知此中說二分善法。謂順住分。順勝進分。令安住不忘者。說順住分。令倍修增廣者。說順勝進分。俱依相續展轉勝進說安住。故無有失。問欲界有惡不善法。可說有四。云何上界亦說有四耶。答彼雖過惡不俱。而具有彼功德。有說彼無所謂。而有能謂。乃至。問靜懀Э蔂枴o色云何。答無色雖無壞對治。而有持及遠分對治。問學位可爾。有惡不善法故。無學云何。答彼雖無過惡生。而有功德。有說雖無所治。而有能治。謂多種對治如前說。問涅槃精進何正斷攝。有說初正斷攝。以永斷。即涅槃時作四事故。論。何緣於定立神足名。問也。實是其定。何緣名神足。論。諸臁畹滤乐构省4鹨病,F大身等諸臁畹隆C疄樯瘛K乐沽x名之為足。論。有餘師說至足謂欲等。述異釋也。論。彼應覺分至增欲心故。論主破也。婆沙說有十一。謂慧·定·信·念·喜·捨·輕·安·及戒分二。今言欲勤·心觀為神足體。勤觀先有。雖不加數。欲心先無。應更加二至十三也。
    論。又摺}說至等持名足。出摺浭АF派骋话偎氖辉啤柸羧Φ厥巧褚嘧恪⒁弧;驊⑽濉:喂收f四耶。答唯三摩地立為神足。從四因生故說為四。謂加行位。或由欲力引發等持令其現起。廣說乃至。或由觀力引令現起。由加行位四法隨增令等持起故得定位。於一等持建立四種。問此四何緣說名神足。答諸所思求。法所欲斷。一切如意故名為神。引發於神故名神足。然此神用略有二種。一世俗所忻。二拢咚鶚贰H舴忠粸槎唷:隙酁橐弧4说让麨槭浪姿馈H綮妒篱g諸可意事不住順相。於諸世間不可意事不住摺唷l洞硕隆0沧§稈巍ふ睢ふ恰4嗣麨橘t拢鶚贰陀腥N神用。一呱怼6⻊俳狻H鈩荨;驈臀宸N神用。一業。二限。三變現。四具德。五發心。業謂中有。異熟謂祚會等。變謂依定。具德神用者。謂四神足。發心神用者。謂天龍等。五神用中此說具德。論。何緣信等至後名為力。問。同是一信。如何信先說為根。後名為力。論。由此五法至分先後故。答也。先下。後勝。故先名根。後名力也。論。又依可屈伏不可屈伏故。第二釋也。先可屈伏。但名根不得名力。復不可屈伏。是力義故名為力也。論。信等何緣如是次第。問。五力等。先信。次進。復慧等。
    論。謂於因果至如是次第。答也。如文可解。問何緣此五名根。名力。答能生善法故名為根。能破惡法故名為力。有說。不可傾動名根。能摧伏他名力。有說。勢用增上義是根。不可屈伏義是力。若以位別六下位名根。上位名力。若以實義一一位中皆具此二。問何故此七名覺支耶。答覺謂究竟覺。即盡·無生智。或如實覺即無漏慧。七為彼分故。故名為支。問何故此八名道支。答所履通達故。名為八道。是彼分故。故名為支。
    論。當言何位何覺分增。已下一行頌。第四明增位前後。論曰至說念住增。正理論云。謂此位中為息顛倒。由念勢力。於身等境自相·共相。能審了知壞二種愚。慧用勝故。論。暖法位中至說正斷增。正理論云。謂此位中見生死過涅槃功德。遂能勇猛發勤精進。不墮生死速趣涅槃。勤用勝故。
    論。頂法位中至說神足增。正理論云。謂此位中能制心識趣不退位。終不遺乏信等善根。定用勝故。論。忍法位中至故說根增。正理論云。謂此位中永息惡趣。終不退墮速入離生。增上義成根義勝故。
    論。第一位中至故說力增。正理論云。謂此位中不為煩惱之所屈伏。力義勝故。雖忍位中亦容如是。然非決定是故不說。或此位中不為一切餘異生法之中所屈伏。故於此位力義偏增。論。修道位中至說覺支增。正理論云。或此中斷九品惑。數數道覺故。覺支義增。論。見道位中至說道支增。正理論云。見道位中所有道義。皆具之故說道支增。謂尋求依。及通往趣。二義具故說名為道。見道位中二義最勝。謂見道位拢鄢跎H鐚崒で笾B理勝故。又於此位不起期能速疾行往趣勝故。論。然契經中至非修次第。明經說次第也。
    論。八中正見至所說如是。明支體也。
    論。有餘於此至立念住等。述異說也。
    論。謂修行者至說在最初。釋念住在初所以。論。由此勢力至說為第二。明正斷也。論。由精進故至說在第三。明神足也。論。勝定為依至說為第四。明五根也。論。根義既立至說為。第五明五力也。論。於見道位至四拢B故。明七覺也。論。通於二位至涅槃城故。明道支通見·修也。論。如契經說至亦修圓滿。異師引二經證八拢乐ㄒ娦尬弧R越浾f八道支與七覺支同時圓滿。故知非世見道中也。論。又契經說至通依二位說。引第二經證。以說如實言者喻四諦。苦實苦等。是如實者言。依本路速行出者。喻令修習八拢乐А<瘸錾狼搬嵬酪宦贰9手娦尥寺}道。若不爾者法喻不同。所說喻者。如契經說。有諸商侶乘船入海。至一海諸有羅剎女。現可愛形誘諸商侶。漸入己城各配一女。時經多日。空中天神告商侶曰。今此城內非是人類。皆是羅剎幻惑故爾。不久之間皆被食噉。即為宣說如是之言。於此城中皆悉受苦。此喻苦諦。汝勿貪染。此喻集諦。急求出城此喻滅諦。急急覓出道。此喻道諦宣如實言者喻四拢B。顯見道也。空中天神復告商侶。可依本路速行出去。今此本路。喻令修習八拢乐АU@修道。過去諸佛。悉依此修道本路而出生死。若欲求出生死海者。可依過去諸佛本路速行出之。求速出者。當勤修習八拢乐АR源斯手R嗤ㄐ薜馈
    論。隨增位說次第既然。已下一行頌。第五明漏·無漏。論曰至有漏·無漏。釋頌可知。正理論云。一切覺分皆助菩提。唯此獨標覺支名者。以最鄰近菩提果故。由此理趣證七覺支。應知但依治有頂說。此為上首類治下地。唯於無漏立覺支名。若不許然。寧不通二。或於一切菩提分中。依近菩提立覺支號。道中修道。位近菩提。性近菩提。唯是無漏。故無漏修方立覺支名見道位中八道支勝故。此一向無漏性攝。雖正見等亦通有漏。然彼不得拢乐B}道支名目無漏故。又諸論者許覺分法覺支後說定是無漏。若說在前便通二種。既覺支後方說道支。故八道支一向無漏。所依通二。義准已成。謂覺分中前位增者。彼於後位勢用亦增。後位增者非於前位。故毘婆沙師作如是說。從初業位至盡·無生念住常增。乃至廣說。
    論。此三十七何地有幾。已下有兩行頌。第六明依地也。論曰至猶疑懀Ч省C鞒醵U根本未至別也。論。第二靜懀е粮魅a尪ǘ馗魅摺V^未至除喜。二定除尋故。各三十六。論。第三第四至各三十五。釋二地同。餘文可解。然四念住必不並生。以一慧分四念住故。應諸地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